第7章 光电信息变换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仪器第七章临床尿液检测仪器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第七章临床尿液检测仪器习题

第七章临床尿液检测仪器一、名词解释1.尿干化学分析试剂带:它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膜作为反射层。

一般把这样一条上面附有试剂块的塑料条叫做试剂带。

3.尿11项分析仪:可以检测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pH、尿酮体、尿胆红质、尿胆原、尿潜血、亚硝酸盐、尿白细胞、尿比重、维生素C的尿液分析仪。

4.尿液分析仪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单色处理、光电转换三部分。

光线照射到反应区表面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的强度与各个项目的反应颜色成正比。

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5.尿液分析仪的调校:保证检验质量,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后,必须对仪器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价,这一过程称为尿液分析仪的调校。

6.影像式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经过多年的发展,根据检测技术和影像的拍摄方式,影像型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可分为流动式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静止式有形成分分析仪。

7.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进行分析的仪器。

8.尿有形成分的识别分析:仪器通过对前向散射光波形(散射光强度和散射光脉冲宽度)前向荧光波形(荧光波长和荧光脉冲宽度)和电阻抗值的大小综合分析,得出细胞的形态、细胞横截面积、染色片段的长度、细胞容积等信息并绘出直方图和散射图。

仪器通过分析每个细胞信号波形的特性来对其进行分类。

9.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反映细胞的长度。

二、选择题【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A)A.白蛋白B.球蛋白C.糖蛋白D.黏蛋白E.核蛋白2.用尿液分析仪检测门诊患者尿液时,常采用下列哪种尿标本(B)A.晨尿B.随机尿C.清洁剂尿D.3小时尿E.24小时尿3.尿液分析仪检测后质量控制主要指(B)A.严格规范的实验操作B.对报告的审核、签发C.正确的尿标本收集D.有效的标本标记E.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4.有关尿液分析仪质控的表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A.质控物成分应稳定B.选择质控物时,最好使用多项符合控制品C.在一天内最好使用统一份质控物D.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带前均需做质控E.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带前不需做质控5.同普通光学显微镜方法相比,下列哪项不是影像式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优势(C)A.速度快捷B.精确度高C.有散点图报告D.分析标准定量度E.视野清晰6.流式细胞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定量参数不包括(A)A.精子B.红细胞C.白细胞D.上皮细胞E.细菌7.流式细胞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标记参数不包括(C)A.病理管型B.小圆上皮细胞C.红细胞D.结晶E.类酵母细胞8.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黄疸尿对结果有影响B.混浊尿对结果无影响C.对白蛋白敏感D.尿液酸碱度影响检测结果E.多种药物可以影响结果9.下面关于尿液分析仪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A.此类仪器采用球面分析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B.尿试剂带简单、快速、用尿量少C.尿蛋白测定采用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D.细胞检查不可替代镜检E.尿葡萄糖检查的特异性不如班氏定性法10.下述中不符合尿干化学试剂带反应原理的是(A)A.粒细胞中的酯酶作用于重氮盐而产生颜色反应B.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C.PH值及其对尿中白蛋白特别敏感D.尿中葡萄糖用特异性酶法测定E.尿红细胞检测一般应用隐血试验原11.下述中不符合尿液分析仪10项检测试剂带内容的是(E)A.白细胞酯酶B.亚硝酸盐C.PHD.比重E.球蛋白12.尿干化学试剂带测定隐血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试剂带只对完整的红细胞起反应B.试剂带对尿中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都呈阳性反应C.镜检尿中红细胞数与试剂带阳性关系相关但并不一致D.维生素C对本试验有抑制作用E.菌尿可使测量结果呈假阳性13.尿干化学试剂带测定尿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试剂带法比班式法特异性高B.维生素C可产生假阴性反应C.试剂带法比班式法灵敏度高D.测定结果根尿液与试剂模块反映是时间无关E.过氧化物可产生假阳性结果14.尿干化学试剂带测定比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干化学尿比重测定,PH变化范围为6.2~7.0B.最适合测定比重范围在1.000~1.004的新生儿尿液C.尿液中蛋白质浓度增加将使比重增加D.尿素含量大于10g/L,比重结果降低E.尿比重检测时尿液分析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1.尿干化学试剂带测定尿酮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本法对酮体各组分的灵敏度相同B.测定时应使用新鲜尿液C.试剂带受潮,可使尿酮体检测出现假阳性结果D.尿中苯丙酮可出现假阳性结果E.干化学尿酮检测采用硝基铁氰化钠法2.下述中哪项不属于尿干化学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E)A.正确的尿标本收集方法B.有效的尿标本标记C.适宜的防腐剂D.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E.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3.世界上第一台尿液分析仪出现在(D)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70年代E.20世纪80年代4.尿液分析仪试剂带的结构是(C)A.2层,最上层是塑料层B.3层,最上层是吸水层C.4层,最上层是尼龙层D.5层,最上层是绒制层E.4层,最上层是吸水层5.尿液分析仪试剂带空白快的作用是(A)A.消除不同尿液标本颜色的差异B.消除试剂颜色的差异C.消除不同光吸收差异D.增强对尿标本的吸收E.减少对尿标本的吸收6.尿液分析仪原理一般采用(B)A.三波长分析法B.双波长分析法C.单波长分析法D.原子吸收分析法E.气相色谱法7.尿液分析仪的结构主要由(C)A.4部分构成B.5部分构成C.3部分构成D.6部分构成E.2部分构成8.关于尿液分析仪的安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A.应安装在清洁通风的地方B.应安装在稳定的水平实验台上C.应安装在足够空间便于并与操作的地方D.仪器接地良好E.应安装在恒温、恒湿的地方9.关于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A.保持仪器清洁B.使用干净的取样杯C.使用新鲜的混合尿D.试剂带浸入尿样时间为2秒E.试剂带浸入尿样时间为20秒10.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A.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B.仪器要有专人负责C.每天测试前应对仪器全面检查D.开瓶未使用的尿试剂带,应立即收入瓶内盖好瓶盖E.仪器可在阳光长时间照射下工作11.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A)A.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B.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原子发射C.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气相色谱D.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液相色谱E.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原子吸收12.U F-100型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使用的荧光染料是(B)A.铬黑T和靛蓝B.菲啶和羧花氰C.铬黑T和菲啶D.羧花氰和铬黑TE.菲啶和铬黑T13.S edtron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使用的放大倍数为(C)A.100倍和300倍B.200倍和400倍C.100倍和400倍D.200倍和300倍E.150倍和300倍【X型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第7章光电信息变换下

第7章光电信息变换下

①光学多普勒(Doppler)差频检测 光学多普勒( ) 多普勒效应——运动物体能改变入射于其上的波动性质的 多普勒效应 运动物体能改变入射于其上的波动性质的 现象。 现象。 V0(rs-r0) V0 多普勒频移∆f=f -f =V (r -r )/λ 多普勒频移
s 0 0 s 0
物体速度
可推出
PD rs-r0 散射光 θ fs
用单一光电器件检测干涉条纹可以在较小的空间 进行。 进行。检测对象一般是干涉条纹的波数或相位随 时间的变化。适用于测量物体整体位移或速度。 时间的变化。适用于测量物体整体位移或速度。 ①干涉条纹光强检测法
利用干涉仪的光干涉, 利用干涉仪的光干涉,以光电器件直接检测条纹的光强变 化来实现测量。 化来实现测量。 用光电接收器检测干涉条纹时, 用光电接收器检测干涉条纹时,光电信号不仅取决于条纹 的光强对比, 的光强对比,而且决定于接收器的光阑尺寸和干涉条纹之 间宽度的比例关系。 间宽度的比例关系。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干涉测量实质上是待测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 信息对光频载波的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信息对光频载波的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各种类型 的干涉仪器或干涉装置是光频波的调制器和解调 器。可用最常见的干涉仪来说明这个模型。 可用最常见的干涉仪来说明这个模型。
2.单频光相干的条纹检测 2.单频光相干的条纹检测
7.4.1 干涉方法的光电信息变换
1. 光电干涉测量技术 各种干涉现象都是以光波波长为基准, 各种干涉现象都是以光波波长为基准,与形成它的外部几 何参数包括长度、距离、角度、面形、微位移、 何参数包括长度、距离、角度、面形、微位移、运动方向 和速度、传输介质等存在着严格的内在联系。 和速度、传输介质等存在着严格的内在联系。
2012.1贾湛制作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考试要点概要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考试要点概要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考试要点第一章:1. 试述光电成像技术对视见光谱域的延伸以及所受到的限制。

答 :[1]电磁波的波动方程该方程电磁波传递图像信息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经典电磁场理论可以处理电磁波全部的成像问题[2]收到的限制:当电磁波的波长增大时,所能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显著降低。

对波长超过毫米量级的电磁波而言,用有限孔径和焦距的成像系统所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会很低。

因此实际上己排除了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的成像作用。

目前光电成像对光谱长波阔的延伸仅扩展到亚毫米波成像。

除了衍射造成分辨力下降限制了将长波电磁波用于成像外, 用于成像的电磁波也存在一个短波限。

通常把这个短波限确定在 X 射线 (Roentgen 射线与 y 射线 (Gamma 射线波段。

这是因为波长更短的辐射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宇宙射线难以在普通条件下聚焦成像。

2. 光电成像技术在哪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成像技术突破了人眼的哪些限制?答:[1]应用:(1人眼的视觉特性 (2各种辐射源及目标、背景特性 (3大气光学特性对辐射传输的影响 (4成像光学系统 (5光辐射探测器及致冷器 (6信号的电子学处理 (7图像的显示[2]突破了人眼的限制 :(1可以拓展人眼对不可见辐射的接受能力 (2可以拓展人眼对微弱光图像的探测能力 (3可以捕捉人眼无法分辨的细节 (4可以将超快速现象存储下来3. 光电成像器件可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1]直视型:用于直接观察的仪器中,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可直接显示输出图像,通常使用光电发射效应,也成像管 .[2]电视型:于电视摄像和热成像系统中。

器件本身的功能是完成将二维空间的可见光图像或辐射图像转换成一维时间的视频电信号使用光电发射效应或光电导效应,不直接显示图像 .4. 什么是变像管?什么是像增强器?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答:[1]变像管:接收非可见辐射图像,如红外变像管等,特点是入射图像和出射图像的光谱不同。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习题解答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习题解答
pn结必须在反向偏压的状态下有明显的光电效应产生这是因为pn结在反偏电压下产生的电流要饱和所以光照增加时得到的光生电流就会明显增4在如图370所示的照明灯控制电路中将题3所给的cds光敏电阻用作光电传感器5光电导器件响应时间频率特性受哪些因素限制
第1章
1、举例说明你说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 (2)光电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 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 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 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 CCD 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 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 CCD 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3)光电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 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 光电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简介 点钞机 (1)激光检测—激光光源的应用 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 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由于仿制困难, 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 红外穿透检测—红外信号的检测 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 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 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 的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 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3)荧光反应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 荧光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 测。人民币采用专用纸张制造(含 85%以上的优质棉花) ,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 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 365nm 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 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 420-460nm 的蓝光) ,人民币则没有荧光反应。 所以, 用紫外光源对运动钞票进行照射并同时用硅光电池检测钞票的荧光反映, 可判别钞票 真假。 (4)纸宽的检测—红外发光二极管及接收二极管的应用 主要是用于根据钞票经过此红外 发光及接收二极管所用的时间及电机的转速来间接的计算出钞票的宽度, 并对机器的运行状 态进行判断,比如有无卡纸等;同时也能根据钞票的宽度判断出其面值。 (5)喂钞台、接钞台传感器—红外对管的应用 在点钞机的喂钞台和取钞台部分分别有一 个作为有无钞票的发射接收红外对管,用来检测是否有钞票放入或取出。 2、如何实现非电量的测量? 为实现非电量的电测量, 首先要实现从非电量到电量的变换, 这一变换是靠传感器来实现的。 传感器接口电路是为了与传感器配合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成低输出电阻的电压信号以方 便后续电路的处理。一般说来,信号都需要进一步放大并滤除噪声。放大后的信号经模拟/ 数字变换后得到数字信号, 以便于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是测控系统的 核心,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将信号输出显示、 存储和控制。 二是管理测控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实现测控系统的智能化, 即根据信号和测量条件的变化, 自 动地改变放大器的增益、滤波器的参数及其它的电路参数。在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之后,就要

光电专业课程

光电专业课程

光电专业课程
1、首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光学、光子学、光电技术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2、以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些主要专业课程:
光学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光子学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光子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包括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子散射、光子吸收、光子发射等现象。

光电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光电探测、光电转换器件、光电信号处理等。

信息理论与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信息量、信息熵、信道容量等概念,以及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技术。

计算机原理与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3、除了以上专业课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还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例如实验课、课程设计等,这些实践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此外,还有一些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非常重要。

总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广泛,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摄录像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七章摄录像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D-2
复合
D-3
复合
D-5
RGB部件
1/2英寸盒带 质量优良,能大量后期制 (12.77毫米) 作,无图像损失,能装配 在ENG、EFG摄像机上用 作一体机
数字式 Betacam
Y/R-Y、B-Y分 量 使用 MPEG-2压缩
1/2英寸盒带
质量优良,能大量后期制 作,无图像损失。用于广 告、MTV、电视剧等
电视节目摄制与编导
第七章
摄录像机基本原理 和操作方法
电视摄录像机是电视通讯中最基 本的设备,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 工具。它的技术与性能对电视节目的 质量影响很大。虽然电视摄像机的电 子设备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其 性能更加优越,操作也更加容易。
学习目标: · 了解摄像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 能。 · 了解摄像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 · 掌握摄像机的调整与操作方法。 · 了解数码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 掌握摄像机的拍摄技巧。
一、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CCD:电荷偶合器件 ADC: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镜头选择一定的视野把该景制成小的 光学图象;成像器把镜头输入的光学图像 变成电子信号;模拟电信号经过ADC转换 成数字信号;DSP进行数字信号编码和处 理。
二、数码录像机的工作原理
录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电磁信号的转 化过程,及各种信号的处理。 将摄像系统送来的亮度信号和色度信 号,经模/数转换,送入录像系统的电磁转 换部分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亮度信号 和色度信号混合在一起,再由两个视频磁头 交替地记录到录像带上。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松下AG-DVC33 数码摄录机主要功能

第7章 模数转换及数模转换

第7章  模数转换及数模转换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hw@ 1
一个完整的微机闭环实时控制系统示意图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hw@
2
7.2 传感器
• A/D转换器是将模拟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以将物理量 转换成数字量之前,必须先将物理量转换成电模拟量。传感 器是把非电量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转换成电 压或电流信号。 • 因此,传感器一般是指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的敏 感元件。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如果传感 器误差较大,则测量电路、放大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和微机 的处理都会受到影响。 • 物理量的多样性使得传感器的种类繁多,下面对几种常用的 传感器作以简单的介绍。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hw@
15
1.DAC 0832主要特性 . 主要特性
• • • • • • • • • • 8位分辨率, 电流型输出, 外接参考电压-10V~+10V, 可采用双缓冲、单缓冲或直接输入三种工作方式, 单电源+5V~+15V, 电流建立时间1µs, R-2R T型解码网络, 线性误差0.2%FS(FS为满量程), 非线性误差0.4%FS, 数字输入与TTL兼容。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hw@
3
1.温度传感器 .
• 热电偶是一种大量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它是利用热电势效应 来工作的,室温下的典型输出电压为毫伏数量级。温度测量 范围与热电偶的材料有关,常用的有镍铝-镍硅热电偶和铂铑铂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温度曲线一般是非线性的,需要 采取措施进行非线性校正。 • 另一种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它是一种半导体新型感温元 件,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当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值减小, 在使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时,将温度的变化反映在电 阻值的变化中,从而改变电压或电流值。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知识分享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知识分享
Aij —两个能级间跃迁概率; νij —发射谱线的频率; T—激发温度(T);
Ei—激发电位(J或eV)。
Iij
gi g0
AijhijN0ekEiT
原子发射光谱 法定量的依据
基态原子密度(N0):Iij正比于N0,N0正比于浓度。
激发电位(Excitation potential)
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成负指数关系。在温度一定时,激发 电位越高,处于该能量状态的原子数越少,谱线强度越小。 激发电位最低的共振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DC arc)、交流电 弧(AC arc)、高压火花(electric spark)及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ICP)。
1. 直流电弧
优点:电极头温度相对比较高(4000至7000K,与 其它光源比),蒸发能力强、绝对灵敏度高、背景小;
缺点:放电不稳定,且弧较厚,自吸现象严重,故 不适宜用于高含量定量分析,但可很好地应用于矿石 等的定性、半定量及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微波光谱法
4×10-7~4×10-10 核磁共振波谱法
高能辐射区
γ射线 能量最高,核能级跃迁 X射线 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
(10nm-1000 μm)
紫外光 可见光
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红外光 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
微波 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无线电波 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2.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就称光谱。
光谱区域 γ射线 X射线 远紫外光 近紫外光
光 可见光 学 近红外光 区 中红外光
远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波长 5~140pm 10-3~10nm 10~200nm 200~380nm 380~780nm 0.78~2.5μm 2.5~50μ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f (Q )
(7-14)
显然,数字信息量F只取决于光通量变化的频率、周 期、相位和时间间隔等信息参数,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也不受电源、光学系统及机械结构稳定性等外界因素的 14 影响。
7.2 光电变换电路的分类
光电变换电路输出信号的方式应与光电信息的函数 关系相一致,因此,光电变换电路也有模拟于模-数两 种类型。
2
7.1.1 光电信息变换的基本形式
1. 信息载荷于光源的方式 如图7-1(a)所示,为信息 载荷于光源中的情况(或光学 信息为光源本身),如光源的 图7-1(a) 温度信息,光源的频谱信息, 光源的强度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进行钢水温度的 探测、光谱分析、火灾报警、武器制导、夜视观察、地 形地貌普查和成像测量等的应用。 为克服直流放大器的零点漂移、环境温度影响和背 景噪声的干扰,常采用光学调制技术或电子斩波调制的 方法将其变为交流信号,然后再解调出被测信息。 3
U be I 1 ( R t // rbe ) I 1 R t rbe R t rbe I1 rbe 1 rbe Rt
(7-21)
热敏电阻Rt可以补偿光电二极管的电流I1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实践证明,热敏电阻Rt对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的温度影响进 行的补偿是有限的,即便将热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装在同一个温 度槽内也不可能达到完全补偿的目的。为了尽可能地消除温度对 光电变换电路的影响,提出了差分式光电变换电路方案。 19
5
2. 信息载荷于透明体的方式 如图7-1(b)所示,为信息载荷于 透明体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信 息可为透明体的透明度,透明体密度 图7-1(b) 的分布,透明体的厚度,透明体介质 材料对光的吸收系数等都为载荷信息的方式。 提取信息的方法常用光通过透明介质时光通量的损
耗与入射通量及材料对光吸收的规律求解。即
图7-8所示为双光路差分式光电变换器的原理结构图. 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反光镜分别进入参考系统与测量光学 系统。 D1与D2的特性参数应尽量 一致。D1与D2按图7-9所示的差 分电路的形式连接。设参考系 统光电器件D1的输出电压为UD1, 测量光学系统光电器件D2的输 出电压为UD2,则变换电路的输 出信号电压为
U
S
E ( r1 r2 ) B
(7-8) 8
式中E为被测表面的照度,r1为正品(无疵病)表面的反 射系数,r2为疵病表面的反射系数,B为光电器件有效视 场内疵病所占的面积,ξ为光电变换系数。由式(7-8) 可知,当E,r1和ξ已知时,输出电压US是r2和B的函数, 因此,可以通过输出信号电压US的幅度判断表面疵病的 程度和面积。 4. 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方式
U 0 K ( U D2 U D1 )
(7-22)
21
式中K为放大器的放大倍率。
另一种常用的双光路双器件光电变换器如图7-10所示。这种光
电变换方式又称为比较差接式光电变换器。这种变换方式常用于测
色仪器。测色仪的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路,一路经透镜照射在标 准色板上,经标准色板反射后再汇聚到光电器件D1上;另一路经透 镜照射在被测样品上,经被测样品反射后再汇聚到光电器件D2上。 两个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可以进
7.1.2 光电信息变换的类型
光电信息变换和信息处理方法可分为2类:一类称为 模拟量的光电信息变换,例如前4种变换方式;另一类称 为数字量的光电信息变换,例如后2种变换方式。 1. 模拟光电变换 被测的非电量信息载荷于光信息量时,常为光度量 的方式送给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则以模拟电流Ip 或电压 Up 信号的形式输出。即输出信号量是被测信号量Q的函 数,或称输出信号量与被测信号量之间的关系为模拟函 数关系。可表示为 (7-12) I P f (Q ) 或
2. 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变换电路 图7-4所示为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 光电变换电路,图中D1为测光光电二
极管,D2为补偿光电二极管,D1、D2
及电阻、可变电阻器构成电桥。 在背景光照下调整可变电阻器使电桥平衡,输出电 压表指示为“零”。当测光光电二极管光敏面上的光照 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电压表将指示出光 敏面上的光照度。 补偿光电二极管D2被遮蔽并被与光电二极管D1封装
第7章 光电信息变换
将光学信息变换为电学信息的设备或系统称为光 电信息变换器。光电信息变换器常由光源、光学系统、 光电传感器和处理电路等构成。 本章将根据信息存在于光学量的方式或称光学信息 的类型讨论光电信息变换的基本方式,从而对光电信息 变换的问题具有系统的认识,在解决光电技术的具体问 题时能够根据变换方式提出理想的设计方案。
下面用全辐射测温为例讨论信息存在于光源中这类 问题的处理方法。在全辐射测温应用中温度信息存在于 光源的辐射出射度Me, λ,由第1章中的式(1-42)可知物体 的全辐射出射度Me, λ与物体温度的关系为
M e, M e, , S T
4
(7-1)
式中Me,λ,s为同温度黑体的辐射出射度,ε为物体的发射系 数,与物体的性质、温度及表面状况有关。T为被测体的 温度,即测量的信息量。 在近距离测量时,不考虑大气的吸收,光电传感器 的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为
15
图7-2 (a) 为不需要 外接电源的硒光电池照 度计的变换电路,图72(b)为具有外接电源的 照度计电路。考虑到硒 光电池的光谱响应曲线 与人眼的光视效率曲线 非常接近,一般不必考虑外加滤光器进行光谱修正。调
整电位器可使微安表的指针指示出光敏面上的照度。
16
为提高测量电路的灵敏度,采用放大器对光电器件
变换电路输出的面积变化信号电压为
U E A E0)可见,用这种方式即可以检测被测物体的位移
量Δl、运动速度v 和加速度等参数,又可以测量物体的
宽度b。例如,光电测微仪和光电投影显微测量仪等测量 仪器均属于这种方式。
10
5. 信息载荷于光学量化器的方式 光学量化是指通过光学的方法将连续变化的信息变 换成有限个离散量的方法。光学量化器包含有光栅摩尔 条纹量化器、各种干涉量化器和光学码盘量化器等。 光信息量化的变换方式在位移量(长度、宽度和角 度)的光电测量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图7-1(e)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 光学量化器量化后送给光电器件转换成 脉冲数字信号,再送给数字电路处理或 图7-1(e) 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或运算。例如, 将长度信息量L经光学量化后形成n个条纹信号,量化后 的长度信息L为 L qn (7-11)11
在同温槽中,且要求D1与D2的特性极为接近。
18
图7-5所示为利用温度补偿电阻对光电测 量电路进行温度补偿的电路,将图7-3(b)所示 的Re电阻用热敏电阻Rt代替,构成具有温度补 偿功能的光电检测电路。引入负温度系数的热 敏电阻能够对光电变换电路进行温度补偿。 设光电二极管的电流为I1,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应为Ube
7.2.1 模拟光电变换电路
凡输出信号电流(或电压)与入射光度量具有式(7-12) 或(7-13)所述关系的变换电路都称为模拟光电变换电路。 根据光电信息变换的内容和精度要求,模拟变换电路又 分为4种类型。下面分别讨论。 1. 简单变换电路 在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测量受照面的照度 时,常采用如图(7-2)所示的简单光电变换电路。
U
P
f (Q )
(7-13)13
2. 模-数光电变换 在这类光电变换中,被测信息量Q通过光学变换量 化为数字信息(包括光脉冲、条纹信号和数字代码等), 再经光电变换电路输出。 模-数光电变换中的光电变换电路只要输出“0”和 “1”两个状态的脉冲即可。脉冲的频率、间隔、宽度、 相位等都可以载荷信息。因此,这类光电变换电路的输 出信号不再是电流或电压,而是数字信息量F。它与被 测信息量Q的函数关系为
3. 信息载荷于反射光的方式 如图7-1(c)所示,信息载荷于反射光 的方式。反射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 各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特点。利用这些 性质和特点将载荷于反射光的信息检测出 图7-1(c) 来实现光电检测的目的。镜面发射在光电 技术中常用作合作目标,用它来判断光信号的有无等信 息的检测。 根据这一原理,用这种方式可以对光滑零件表面的 外观质量进行自动检测。 在检测产品外观质量时,变换电路输出的疵病信号电压
7.l 光电信息变换的分类
光电信息变换应用于许多技术领域,对于不同的应 用,光电信息变换的内容,变换装置的组成和结构形式 等均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光学信息的类型总可以总结出 1 它的基本类型。
光电信息变换的分类可从两个方面来分,一方面根 据信息载入光学信息的方式分为如图7-1所示的6种光电 信息变换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根据光电变换电路输出 信号与信息的函数关系分类。
行差分比较,测量被测面的颜色与标准
色板的差;也可以采用分别输出的方式, 并将测量结果经A/D数据采集后送计算机
如图7-1(d)所示为信息载荷于遮挡 光的方式,物体部分或全部遮挡入射光 束,或以一定的速度扫过光电器件的视 场,实现了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过程。
图7-1(d)
9
例如,设光电器件光敏面的宽度为b,高度为h,当被 测物体的宽度大于光敏面的宽度b时,物体沿光敏面高 度方向运动的位移量为Δl,则物体遮挡入射到光敏面上 的面积变化为 (7-9) A b l
4
U S m SGKM
e ,
M e ,
(7-2)
式中,m为光学系统的调制度,τ为光学系统的透过滤, S为光电器件的灵敏度,G为变换电路的变换系数,K为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ξ= mτSGK称为系统的光电变换系数。 将式(7-1)代入式(7-2)得
U
S
T
4
(7-3)
此式表明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US 是温度T的函 数,温度变化必然引起电压的变化。因此,通过测量输 出电压,并进行相应的标定就能够测出物体的温度。
U s 0 e
Cl
(7-6)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