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存储时间和存储方法对杭白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菊花中总黄酮成分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菊花中总黄酮成分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菊花中总黄酮成分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作者:尤静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采用超声法、酶法结合半仿生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总黄酮类物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结果表明,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 g ∶40 mL,时间30 min;酶法结合半仿生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于37 ℃分别在模拟胃肠环境pH值条件下提取2 h,果胶酶酶解最佳料液比为1g ∶20 mL,纤维素酶酶解最佳料液比为1 g ∶15 mL,但果胶酶酶解效果更优。

综合比较可以发现,超声提取法简单易行且提取率较高,酶法结合半仿生提取法的耗时较长,提取率较低,但更符合口服给药的药物代谢原理。

关键词:野菊花;总黄酮;超声法;酶法结合半仿生法中图分类号: R28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5-0218-02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

在我国分布广泛,野生资源非常丰富[1]。

野菊花的主要药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癌抗氧化、利胆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2]。

野菊花在临床上的主要作用是抗菌消炎,主要产品有菊藻丸、野菊花注射液、野菊花栓等,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还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3]。

为了对生物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取方法的选择在制剂工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方法有水提、醇提、碱提酸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了诸如半仿生提取、酶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中药制剂的产量和质量[4]。

本研究采用半仿生法和酶法相结合的方式,模拟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对野菊花总黄酮成分进行提取,并与提取效率较高的超声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5],以期得到更加适宜的总黄酮提取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野菊花提供一定参考。

2.3酶法结合半仿生法提取结果选择了酶法提取中经常用到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为考察对象[6]。

杭菊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杭菊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杭菊叶总黄酮含量测定陈伟;张慧芳【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830-832)【关键词】杭菊叶;黄酮;含量【作者】陈伟;张慧芳【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中医医院中药房富阳 31140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杭菊又称杭白菊,是菊科植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1],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杭白菊为药食同源药材,需求量大,但在采摘菊花的同时,大量的菊叶被丢弃,造成较大浪费。

中医认为,菊花叶性平,味辛、甘,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头风、目眩、疔疮、痈肿等症[2],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已有文献报道亳菊叶、野菊叶等含有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3-6],但对杭菊叶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未见报道。

浙江为杭菊叶道地产地,主产于桐乡等地,杭菊叶资源丰富,为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杭菊叶,本文对杭菊叶中总黄酮进行了测定,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1试剂与药材芦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0-201002);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为分析纯(国药集团试剂公司)。

杭菊叶:2013年秋季采于浙江桐乡,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罗国海副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新鲜叶,60℃烘干,粉碎。

同时采集同株的杭白菊,同法处理。

1.2仪器 VU-265 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HH-6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XP205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

2.1对照品溶液制备称取芦丁对照品约3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使溶解,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99mg。

2.2供试溶液制备取杭菊叶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50mL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0mL,称重,回流提取60min,放凉,称重,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测定:
1. 菊花样品的制备:将干燥的菊花样品磨成粉末,并通过筛网得到均匀的颗粒状样品。

2. 提取黄酮化合物:将菊花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等),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浸提,如使用超声波浸提或加热浸提。

3. 滤液处理:将浸提得到的溶液通过滤纸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4. 冷却与浓缩:将滤液置于冷环境中,待其冷却,然后使用旋转蒸发器将溶液浓缩。

5. 与试剂反应:将浓缩后的溶液与适当的试剂反应,如添加醋酸铝试剂(亚铁试剂)、硼酸试剂等,进行反应产生颜色。

6. 测定吸光度: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反应产生的颜色的吸光度。

7. 与标准曲线对比:使用已知浓度的黄酮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的对比,确定菊花样品中黄酮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条件,如浸提时间、浓缩程度、反应时间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定结果,可以重复进行多次测定,并取平均值。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胡碧波;吴祖帅;蔡君;蒋惠娣【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年(卷),期】2006(31)21【摘要】目的:测定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并考察影响其含量的因素。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乙腈-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 nm。

结果:不同种植基地、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炮制工艺及不同等级的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不同年度的杭白菊中2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菊花2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结论:杭白菊2成分的含量与种植基地、炮制工艺等有一定的关系,产地、品种对其含量的影响更大。

【总页数】4页(P1772-1775)【关键词】杭白菊;高效液相色谱法;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作者】胡碧波;吴祖帅;蔡君;蒋惠娣【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与代谢研究室;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HPLC法测定“长林”系列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含量 [J], 李海琳;刘京晶;朱国华;王军峰;潘心禾2.纤维素酶法提取杭白菊中绿原酸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陈文韬3.分光光度法测定杭白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J], 盛祎祎;朱云龙4.HPLC法测定市售杭白菊中2种有机酸和2种黄酮的含量 [J], 丁惠春;张慧芳5.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 [J], 胡碧波;蒋惠娣;杨俊;曾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恒温法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

经典恒温法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

经典恒温法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目的:研究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杭白菊和贡菊中的稳定性,并预测杭白菊和贡菊的有效期。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杭白菊和贡菊中的含量,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以获得恒温下的动力参数。

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预测杭白菊和贡菊在室温下的有效期。

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杭白菊贮存期为2.25年;贡菊贮存期为4.31年。

结论:高温不利于杭白菊和贡菊的稳定,需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标签:杭白菊;贡菊;经典恒温法;有效期;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材从开始采集、收获最后的应用,其内在的有效成分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由于自身的原因直接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易发生霉变,从而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或无效。

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多少决定了其药效。

因此,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有效期研究对保证用药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甘苦,微寒,具有散风清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头痛晕眩等。

药材根据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杭菊、贡菊、亳菊、滁菊[1]。

近年来国内外对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菊花的挥发油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微量元素、绿原酸等方面[2-4]。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预防高血脂、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5-11]。

大量研究显示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同时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绿原酸在杭菊中含量比较高。

因此为了考察杭白菊和贡菊的稳定性,本文以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变化来预测其有效期,为评价其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ilent G1329B标准自动进样器,Agilent chemstation工作站,Agilent G1314F可变波长检测器,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北京中兴101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目的:对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以得到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回流温度等四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最佳吸收波长在510nm处,菊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0,回流温度80℃,提取时间4 h,最佳黄酮含量为C=21.94%。

结论: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稳定,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菊花;分光光度法;总黄酮;提取工艺。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ALIJAN Abdureyim,MUHBUL Abliz , HAYRA T Sultan*(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46,China2. College of Pharmac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Chrysanthemum.Methods:During the extracting process, four main factors including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ing solution, solid-liquid ratio, reflux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based on the single-factor analysis the L9(34) orthogonal was designed.optimizes the best conditions extracting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Chrysanthemum. Results: The best spectrophotometry at 510nm, the optimal extracting industry condition:methanol concentration60%,solid-liquid ratio 1:60, refluxing time 4h,refluxing temperature 80℃. Total flavonoids C=21.94%. Conclusion: To determin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Chrysanthemum with ultraviolet –visual spectrophotometry by standard Rutin is apractical ,stable and simple method with higher accuracy.Keywords: Chrysanthemum; spectrophotometry;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 industry.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1]。

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张雪【摘要】在查阅、收集国内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菊花总黄酮主要提取工艺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菊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菊花;总黄酮;综述;提取工艺【作者】张雪【作者单位】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辽宁本溪 117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头状花序,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研究表明,菊花中含有黄酮类、三萜类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菊花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国内对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查阅收集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菊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溶剂提取菊花中总黄酮是较为传统的提取工艺,常用的提取介质有水、醇、碱水等,常用的提取方式有煎煮法和回流法。

水提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多糖、鞣质等杂质比较多,且提取液易发霉,现应用较少。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醇提回流法。

与水提法相比,该法耗用大量有机溶剂、难回收、生产成本高,但提取物中的水溶性杂质少,且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后期处理较方便。

韩成云等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徽州大黄菊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以纯水为溶剂,选取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进行三因素多水平分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68(g/mL)、浸提时间38min、浸提温度87℃时,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28.609mg/g。

邵考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菊花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8.83%,乙醇用量13.19倍,提取时间80.46 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5.493 5%。

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采用亚硝酸钠 -硝酸铝法测定四种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 合物总黄酮含量。
(1)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 10.0mg至 50mL容量瓶内,用 60%乙醇溶 解并定容,摇 匀,得 芦 丁 对 照 品 溶 液。分 别 精 密 移 取 0.00, 100,2.00,3.00,4.00,5.00,6.00mL芦丁对照品溶液至 7个 25mL容量瓶中,加入 5% NaNO2 溶液 1mL,静置 5min后,加 入 10% Al(NO3)3溶液 1mL,放置 6min,分别加入 12% NaOH 溶液 10mL,60%乙醇定容,摇匀,反应 15min后,于 521nm处 测定吸光度。以芦丁对照品浓度(X: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 (Y)为 纵 坐 标,建 立 标 准 曲 线 回 归 方 程 为:Y=7.2795X - 00008(X:mg/mL,R=0.9988),溶液在 0~0.048mg/mL范围 内线性良好。 (2)样品溶液的测定 分别称取不同产地的菊花黄酮化合物 0.8g左右于 10mL 容量瓶中,用 60%乙醇溶解并定容,得样品溶液。移取样品溶 液 1mL于 25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制备"操作,处理各 样品,测吸光度。将各样品吸光度带入芦丁标准溶液线性回归 方程中,计算总黄酮含量。四种产地菊花(滁菊、亳菊、杭白菊、 贡菊)中黄酮化合物总含量依次为:14.51%、11.84%、12.45%
第 24期
雷康藤,等: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雷康藤,韩笑笑,龙娟娟,杨琳妹,张毛毛,钮谷雨,张 培
(滁州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实验从四个不同产地的菊花中提取黄酮化合物,以亚硝酸钠 -硝酸铝法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三种方式对菊花中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菊花中,亳菊黄酮化合物含量最低 (11.84%),滁菊最高(14.51%)。四种菊花黄酮化合物且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及总还原能力,且因菊花来源不 同抗氧化活性能力大小不同。 关键词:菊花;黄酮化合物;·OH清除活性;O2-·清除活力;还原能力 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24-001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喃烯铜、龙脑、莪术醇等,其药理作用为抗肿瘤,增加动脉血流量以及抗早孕等[4,5]。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积滞胀痛、血瘀腹痛、肝脾肿大、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等疾病。

国内有学者应用莪术治疗小儿上呼道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

表1 2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抗体形成及I L 22产生的变化( x ±s )组别QHS 反应值脾淋巴细胞增殖ⅠL 22活性生理盐水对照0.064±0.0210.127±0.0350.073±0.038莪术处理0.256±0.0040.572±0.0310.294±0.015本实验证实,莪术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莪术处理组小鼠抗体产生能力、Con A 激发的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I L -2的产生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 <0.01)。

现代免疫学理论认为T 、B 淋巴细胞为机体免疫的主要承担细胞,分别介导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而且T 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赖以实现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调节中起核心作用,T 细胞功能障碍会直接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莪术可促进I L -2的分泌,而I L -2是淋巴细胞主要的自分泌生长因子可作用于T 、B 淋巴细胞使其大量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实验结果提示如机体免疫功能低于者或肿瘤患者应用莪术可望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为临床应用莪术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5.[2] 徐叔云.药理学实验方法,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30.[3] 高 梅,贾 镭,陈 芬.虎尼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ⅠL 22产生的影响[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9,11(3):39.[4] 宋步昌,鞠建峰.莪术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山东医药工业,2003,22(4):32.[5] 丘明明.莪术药理研究进展[J ].广西医药通讯,1998,1:34.[6] 容翠莲.莪术油与利巴伟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对比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7):534.收稿日期:2005212207; 修订日期:2006203228作者简介:陈伟光(19522),男(汉族),上海人,现任嘉兴学院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的教学与研究开发工作.不同存储时间和存储方法对杭白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陈伟光,盛 静(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摘要:目的考察杭白菊存储时间及存储方法与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方法取不同存储时间、存储方法的杭白菊采用超声提取总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不同存储时间的杭白菊,其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变化。

杭白菊中总黄酮含量随存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结论总黄酮的含量与杭白菊的存储时间、存储条件和方法有关。

真空包装和冷藏可有效地延缓总黄酮含量下降。

关键词:杭白菊; 总黄酮; 存储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0821483201I nfecti on of the Con ten t of Tot a l Fl avono i ds i n C h rysan them um m o rifo lium Rama t .fromD i fferen t Storage T i m e and Storage Cond iti onCHE N W ei 2guang,SHE NG J ing(M edical School of J iaxing College,J iaxing,Zhejiang,314001,China )Abstract:O bjecti ve To observe the content dyna m ic variati on of t otal flavonoids in Chrysanthe m um m orifolium Ramat.(C MR )fr om different st orage ti m e and st orage conditi on .M ethods U ltras onic method was used t o extract t otal flavonoids in C MR of the different st orage ti m e,then the t otal flavonoids were deter m ined .Results A s the st orage ti m e and method differed ,the contents of t otal flavonoids showed marked variati on .The content of t otal flavonoids of C MR als o decreased with depositing ti m e .Conclu 2si on The contents of t otal flavonoids were related t o the st orage ti m e,conditi on and method .Vacuu m packing and st orage under refrigerated conditi on can efficiently sl ow down the reducti on of the contents of t otal flavonoids .Key words:Chrysanthe m um m orifolium Ramat .; Total flavonoids; St orage 杭白菊Chrysanthe m um m orifolium Ra mat .主产于浙江嘉兴桐乡、海宁等地,具有清热散风、平肝明目等功能。

杭白菊主含橙皮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治疗心血管病等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本实验主要研究杭白菊存储方法、时间与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探索科学的存储方法,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杭白菊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岛津UV 22401PC 紫外分光光度计,S WB5200型超声清洗机(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005年生产的杭白菊购自嘉兴医药公司,普通塑料袋包装,其余为浙江桐乡市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凤壶牌精包装品。

2 方法与结果2.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芦丁50mg 置25m l 容量瓶中,加75%乙醇适量使之溶解,用7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芦丁对照液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5m l 于50m l 容量瓶中,用7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20mg/m l 对照品溶液。

2.2 标准曲线制备取0.20mg/m l 对照品溶液2,4,6,8,10m l,分别置25m l 容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1.0m l,摇匀,放置6m in,加1.0%硝酸铝溶液1.0m l,摇匀,放置6m in,加4%氢氧化钠10.0m 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 in 后于512n m 处测吸光度。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A =0.0078C +0.0694,r =0.9980。

线性范围:0.2~2.0mg/m l 。

2.3 样品提取与总黄酮含量测定将不同年份生产的杭白菊60℃干燥,粉碎成粗粉,置干燥器备用。

精密称取2.00g,参照文献[1],加30m l75%乙醇,浸泡30m in,超声提取2次,30m in /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定容于100m l 容量瓶中。

量取约10m l 于离・3841・L I SH I Z HE N MED I C I N E AND MATER I A ME D I CA RESEARCH 2006VOL.17NO.8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8期心管中,离心3500r/m in,10m in 。

精密吸取上清液1.00m l 按2.2项下方法处理,测定其吸光度值,代入方程,计算总黄酮含量(表1)。

从表1可见,随存储时间的增长杭白菊总黄酮含量逐渐下降。

不同存储条件与方法与杭白菊总黄酮含量的关系见表2~3。

2.4 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同一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处理,进行含量测定,测得的总黄酮含量的RSD 为1.3%。

表1 不同年份生产的杭白菊总黄酮含量%出厂时间平均含量RSD20052018.22330.896420032017.67331.576519992036.64331.067919942035.97330.3866 n =3表2 杭白菊(2005年生产)总黄酮含量随存储条件的变化 %存储条件平均含量RSD冰箱冷藏8.22330.8964常温保存7.93001.2029 n =33 讨论本实验曾用30%,50%,75%,95%乙醇超声提取杭白菊中的总黄酮,结果以75%乙醇提取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

比较了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结果以超声提取可加快杭白菊中总黄酮的溶解扩散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故本实验采用75%乙醇超声提取杭白菊中的总黄酮。

表3 杭白菊(1999年生产)总黄酮含量随存储方法的变化 %存储方法平均含量RSD 原包装 6.64331.0679包装拆封5.56331.2625 n =3表1的各批样品均为原包装冰箱保存,从表1可见,随着存储时间延长,杭白菊总黄酮含量逐渐下降。

说明存储时间与总黄酮含量密切相关。

从表2~3可见,密闭(真空)包装和冷藏可有效地延缓总黄酮含量下降。

1994年原包装杭白菊总黄酮含量甚至要高于1999年已拆封产品,说明密闭的原包装,避免了黄酮因接触空气而发生氧化。

本研究显示杭白菊应密闭冷藏保存,最好真空包装,以防有效成分黄酮氧化变质。

参考文献:[1] 杨 俊,蒋惠娣,徐娟华.杭白菊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J ].中草药,2002,3(11):988.收稿日期:2005212201; 修订日期:2006203221作者简介:刘 梁(19812),男(汉族),山西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有效成分鉴定研究工作.3通讯作者简介:韩定献(1952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开发与研究工作.三叶委陵菜根中三萜类化合物抗病毒作用研究刘 梁1,韩定献13,周 军1,刘长林1,杨占秋2(1.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2.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关键词:三叶委陵菜; 带状疱疹; 病毒中图分类号:R9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0821484201 三叶委陵菜根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 freyniana Boru m )的根,别名地蜂子根,具有清热利湿、止痛补虚的功效[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