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试验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摘要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体内总黄酮含量,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的黄酮量。下面会就本实验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详尽想分析。

材料与方法

材料新鲜芹菜叶

方法

试剂的配制

标准品芦丁;甲醇;石油醚;磷酸;95%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去离子水

步骤

1 总黄酮提取称取新鲜芹菜叶子10.0g,研磨后于回流装置中用70ml 95%乙醇回流2h,过滤,然后用石油醚做溶剂萃取1~2次去脂溶物。溶剂用量为提取液的1/2,除脂后浓缩并定容至50ml。

2 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吸取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2.5ml,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加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加1mol/L NaOH溶液10ml,摇匀,加30%乙醇至刻度,放置10min,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取上述稀释液1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

加30%乙醇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

3 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与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精确量取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每1ml 含芦丁0.1mg的标准溶液。

4标准曲线制作精确量取标准溶液0。0,2.5,5.0,7.5,10.0,12.5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补足至12.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精确加入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精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液10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以第一管为空白,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溶液。

结果

标准:A1=0.000;A2=0.121;A3=0.266;A4=0.394;A5=0.530;A6=0.673

样品:A(1)=0.000;A(2)=0.036

由标准曲线图可得样品中黄酮的含量为0.042

分析

1 在实验之前,必须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的密封性,如萃取瓶,回流装置的密封性。前者的疏忽会导致萃取液的泄漏,后者的疏忽会导致乙醇的泄漏,使芹菜叶不能很好地进行回流提取。

2 这次的样品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的有标准溶液作为对照,而是运用样品作为对照,因为这次的样品是有颜色的,如果再用标准溶液做对照,会导致数值太大,测不准。

3这次是用紫外光测定吸光度,所以要用专用的硅比色皿,普通的玻璃比色皿会吸取紫外光,所以不可用。

4这次的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是在通风处完成的,即其有一定的毒性,做实验时要做好防护的措施。

5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抗氧化等或是具有一些抗发炎反应功效。也被认为有抵抗或是减缓肿瘤的形成。(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6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黄酮、黄烷醇、总黄酮、黄酮醇、和花青盐。(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摘要:结合目前已报道的多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的技术方法,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中药主要起源于我国,我国对其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西药毒副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对中药学研究的深入,中药学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重视。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等。许多研究已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利用其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氧化酶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所以提取分离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医药及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报道很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水提取法及碱水提取法三种。 1.1.1有机溶剂提取法 对苷类和极性较大的苷元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常用某些极性较大的溶剂如甲醇、乙醇或混合溶剂提取,对大多数苷元则用乙醚、氯仿、乙酸乙酷等极性较小的溶剂提取。虽然有机溶剂对黄酮的提取率高,但缺点是(1)大多有机溶剂都易燃易爆;(2)多数有机溶剂有毒或具有强刺激性,会危害人体和污染环境;(3)一般成本较高。

邵金华等[1]人以桂花叶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桂花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浸提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对桂花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桂花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提温度85℃,乙醇体积分数75%,固液比1︰20(g/mL),在该条件下桂花叶黄酮提取率达1.926%。 1.1.2水提取法 由于黄酮苷类物质易溶于水,所以对黄酮苷类物质含量较高的原料,可以采取热水提取法。浸提、煮提均可。但由于水的极性大,易把蛋白质、糖类等溶于水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易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但是因为消耗溶剂的成本比其他方法低,设备简单,仍为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李秀信等[2]以紫苏茎为实验材料,按如下步骤:称取干燥样品10g,加人20倍样重的水,在水浴锅恒温90℃提6h,趁热过滤,渣重提1次。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人无水乙醇,使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沉淀,过滤,继续浓缩直至加人无水乙醇后无絮状沉淀产生,将滤液浓缩至膏状,将浸膏在50一60℃烘箱中烘干,得粗黄酮,称重,最后算粗提物中黄酮含量。实验测得黄酮的提取率为19.6%,略低于同时进行的80%乙醇提取法所得的2.138%和60%丙酮提取法所得的2.0064%。 另外,阮俊等[3]以野菊花为实验材料得到水提法的最佳工艺:即野菊花用水提取2次,水的用量依次为8、6倍,提取温度100°C,提取时间为40、40min。 1.1.3碱水提取法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其易溶于碱水而在酸水中溶解度较小。因此,在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可先用碱水浸出;然后再酸化提取液;这样可使黄酮类成分形成沉淀析出。常用的提取碱水溶液有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建明等[4]: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体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甘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ol L,甘草渣提取剂为1∶14,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0.5h。此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高达96%。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作者:杨发忠,杨斌,杨德强,陈厚琴,代红娟,张丽,李东海 【摘要】目的对叶下花总黄酮的种类与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定性检测、光谱分析、单因素测定、正交实验等,研究黄酮种类,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叶下花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固液比。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A1B2C3D3 (乙醇体积分数30%、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固液比1∶80),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高达5.233%。 【关键词】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正交实验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an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MethodsThe methods of the chemical qualitative detecti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single factor determination, orthogonal test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the effect of four factors, i.e.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thanol, the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the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1、熔剂法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2、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结构的物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提取剂[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 3、超声波提取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还利用其次效应,如机械振动、扩散、击碎等,使其加速被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同时有利于保护热不稳定成分,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优点。 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点,对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从而作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可做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CO2、C2H6、NH3、N2O 等。目前多采用CO2 做萃取剂,因为它具有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临界压力适中、临界温度接近常温、不影响萃取物的生理活性、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生产过程中容易回收、无环境污染、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但单一的CO2作萃取剂只对低极性、亲脂性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对大多数极性较强的组分则不起作用,因此,在其中加入夹带剂,通过影响溶剂的密度和溶质与夹带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来影响溶质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和选择性[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许多传统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过程容易控制、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热敏性物质不易破坏等[16]。但它所需要的设备规模较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安全操作要求高,难以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5、酶法提取酶解法适用于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物质,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破坏细胞壁,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释放出来。黄剑波等[22]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从甜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91%,提取纯度为54%。王悦等[23]对桔皮细胞进行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常规法提取,黄酮得率分别是%,% 和%,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游离酶法的总黄酮得率提高了81%。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组长:崔宁 组员:翟雪王璐璐冯子涵赵子惠罗春雨刘红成 1.提取方法 1.1热水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一般仅限于提取苷类. 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 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以水做溶剂,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 ,可以明显提高芦丁的产率。 实例 桑叶:采用热水提取法测定桑叶中各有效成分含量,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以上,其中霜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1.54% ,其次是晚秋桑叶,春季桑芽和后期桑叶含量最低。 甘草:过去甘草黄酮的提取主要为水提法,其主要原理通过甘草粉与水按一定配比,加热混合至80~95 ℃浸提甘草粉,利用甘草黄酮的水溶性进而提取甘草黄酮。此法虽然要求设备简单,但因提取杂质多、提取时间长、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过滤操作困难、收率较低等缺点,现已不常使用。 1.2有机溶剂萃取法 其原理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的溶剂萃取。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高浓度的乙醇(如90 %~95 %) 适于提取苷元,浓度60 %左右的乙醇适于提取苷类。提取次数一般为2~4 次,提取方法有热 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两种方式。 实例 桑叶:使用乙醇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在80℃的条件下浸泡3h。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提取发现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溶剂是60%丙酮。 西芹:使用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按西芹鲜重与提取剂的比例(W/ V) 1∶2 ,在80 ℃下回流提取2~4h ,制备西芹总黄酮。 银杏叶: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时, 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率逐渐上升, 当乙醇浓度增至70% 时提取率最高, 之后反而下降, 故选用70% 的乙醇作浸提剂最佳。 生姜:生姜黄酮提取用40倍原料的90%甲醇溶液, 在60 ~ 65℃条件下提取4 h 为其优化组合, 而其试验组合中以用40倍原料的75%甲醇溶液,在60~ 65 ℃条件下提取2 h的提取效果最好。 1.3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 易溶于碱水, 酸化后又可沉淀析出。其原因一是由于黄酮酚羟基的酸性, 二是由于黄酮母核在碱性条件下开环, 形成2′-羟基查耳酮, 极性增大而溶解。因此可用碱性水( 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溶液) 或碱性稀醇( 50 %乙醇) 浸出, 浸出液经酸化后析出黄酮类化合物。 实例 菊花:各取5g干菊花4份, ,在80℃恒温水浴分别以pH为8,9,10,11的NaOH溶液分两次温浸1h和0.5h。pH降低时.由于提取不完全.含量较低;pH为11时,虽然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 任红丽2009090141 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 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 1.1 传统提取方法 1.1.1 热水提取法 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 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1.1.3 有机溶剂热回流及冷浸提取法 根据杂质极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醇、甲醇、丙酮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15]。

超声波提取植物总黄酮

实验一植物材料中总黄酮分离提取 --超声波提取植物总黄酮 一、实验目的 为充分利用天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植物材料(黄芩、银杏叶、枇杷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原料:黄芩、银杏叶、枇杷叶 试剂:95%乙醇AR;无水乙醇AR;亚硝酸钠AR;硝酸铝AR;氢氧化钠AR; 芦丁标准品、蒸馏水 其它:滤纸、吸管、容量瓶、漏斗、试管 四、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工作频率40kHz);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抽滤机 电炉子 水浴锅 五、实验步骤 (一)试剂配制 a.硝酸铝(10%):称取20 g硝酸铝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00 mL,混匀, 贴标签备用。 b.亚硝酸钠(5%):称取10 g亚硝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00 mL,混匀, 贴标签备用。 c.芦丁标准溶液(2 mg/ml):称取芦丁2 g于10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 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贴标签备用。 d.乙醇溶液(60%):600ml无水乙醇,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 中,混匀,贴标签备用。 e.氢氧化钠溶液(4%):40 g氢氧化钠溶于水,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中,混 匀,贴标签备用。 (二)总黄酮成分提取 取干燥植物材料(黄芩、银杏叶、香樟叶),粉碎。称取约5 g,加80 ml 95%乙醇,浸泡20min,超声波提取30 min,抽滤。滤渣再加80 ml 95 %乙醇,浸泡20min,再次超声波提取30 min,抽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水浴加热)乙醇至滤液仅剩5~7 ml为止,放置100 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

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试验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摘要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体内总黄酮含量,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的黄酮量。下面会就本实验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详尽想分析。 材料与方法 材料新鲜芹菜叶 方法 试剂的配制 标准品芦丁;甲醇;石油醚;磷酸;95%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去离子水 步骤 1 总黄酮提取称取新鲜芹菜叶子10.0g,研磨后于回流装置中用70ml 95%乙醇回流2h,过滤,然后用石油醚做溶剂萃取1~2次去脂溶物。溶剂用量为提取液的1/2,除脂后浓缩并定容至50ml。 2 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吸取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2.5ml,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加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加1mol/L NaOH溶液10ml,摇匀,加30%乙醇至刻度,放置10min,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取上述稀释液1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

加30%乙醇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 3 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与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精确量取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每1ml 含芦丁0.1mg的标准溶液。 4标准曲线制作精确量取标准溶液0。0,2.5,5.0,7.5,10.0,12.5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补足至12.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精确加入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精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液10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以第一管为空白,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溶液。 结果 标准:A1=0.000;A2=0.121;A3=0.266;A4=0.394;A5=0.530;A6=0.673 样品:A(1)=0.000;A(2)=0.036

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

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背景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 is diffusa willd)原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含有丰富的黄酮、多酚、有机锗、熊果酸、齐墩果酸、多糖等化合物。民间常用此草药内服治疗小儿疳疾、毒蛇咬伤、咽喉炎、结肠炎、肝炎、肿瘤等,外用治疗疮疖肿毒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的作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oldenlendia diffusa willd FOD)是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达56%[1-3]。 二实验目的 ①认识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了解白花蛇舌草中活性成分的应用; ②设计、优化分离、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的实验方案; ③选择合适的化学或仪器分析方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连接的一系列化合物,是一大 类天然产物,总结构式为:如2-苯基色原酮:。 有交叉共轭体系存在的大都显色,如二氢黄酮醇无色,而黄酮醇 显灰黄-黄色。助色团的引入会使颜色加深,尤其是7,4’引入助色团对颜色的影响较大。 总黄酮多为结晶型固体,少为无定型粉末。黄酮苷元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和稀碱液;黄酮苷类可溶于热水、甲醇、乙醇、稀碱液,难溶于亲酯性有机溶剂。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来自于酚羟基,其中7,4’位羟基的酸性较为显著。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谱图上有两个吸收带:环肉桂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 300-550nm)和环苯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240-280nm)。若加人铝盐,则铝离子与黄酮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吸收带会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而且强度相应增加。故,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四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粉碎机,4号筛,天平,恒温干燥箱,色谱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0mL锥形瓶,10mL容量瓶,离心机,电炉,冷凝管,水浴锅等。 2.试剂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方法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步骤多、周期长、产率低、产品中有机溶剂易残留。溶剂系统主要有乙醇,水溶液、丙酮-水溶液、NaOH-水溶液、NaOH-乙醇等。精提物常在粗提物制备基础上精制,常用液-液提取法、沉淀法和吸附.洗脱法。 以60%丙酮为起始溶剂粗提取,再脱脂、去银杏酚酸等15道工艺制成提取物。NaOH-水溶液提取效果最好,NaOH-乙醇溶液次之,正丁醇萃取水溶液中银杏黄酮苷,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5 min温度60℃4次,萃取物中黄酮苷含量为57%。V水:V正丙醇=1:25最佳。银杏叶精提物树脂吸附纯化法以石油醚回流提取,再以8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新型澄清剂沉降,树脂分级吸附,pH值为3—4酸水和酸性25%乙醇洗涤,75%乙醇洗脱,喷雾干燥 将银杏叶洗净,于6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60%乙醇至250.0 ml,80℃下回流提取3.0 h,蒸馏回收乙醇,并用活性炭脱色,得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乙醇浓度为50%一70%时,提取率随浓度增加提高,当浓度70%时提取率达最大。随水浴温度升高总黄酮提取率快速增加。当温度80℃时提取率达最大。提取时间为三小时为佳。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法):利用临界或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及被萃取的物质在不同蒸汽压力下所具有的不同化学亲和力和溶解能力进行分离纯化的操作。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乙醇浓度90%、萃取温度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三、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是一种不用任何固定载体的液一液分配色谱技术W=70%的乙醇连续循环喷淋逆流6级萃取,m乙醇:m银杏叶=5:1,总萃取时间240min,萃取温度50~55度,萃取率99%以上。 四、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能对萃取体系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受溶剂亲和力的限制较小,可供选择的溶剂较多及热效率较高,升温快速均匀,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萃取效率。以水为介质的条件下,对银杏叶进行微波处理。 工艺流程银杏叶一干燥一粉碎一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一微波预处理一加入适量碱水一调节pH和硼砂含量→恒温水浴浸提—过滤一定容 通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解析剂比6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得到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液料比.50:1,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问180s,解析剂比7:l。 五、超声提取法:超声技术应用于天然活性产物的提取,具有速度快、提取率高、节省溶剂、节约能耗、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最佳操作条件为超声波频率40kHz处理时间10min、静置时间12 h。以水为介质,在较低温度下 六、酶提取法: 加入淀粉部分水解产物及对葡糖基有转移作用的葡糖苷酶或转糖苷酶,使油溶性或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苷糖中,既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促进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 在常规的醇一水浸提之前用纤维素酶对原料进行酶预处理(酶解时间为2h) 七、分子烙印技术:在极性溶剂中,以丙烯酞胺作功能单体,以强极性化合物槲皮素为模板,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 (1)热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 灵芝多糖热水提取 (2)有机溶剂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乳酸 (3)碱提取酸沉淀法.---------- 橙皮苷、黄芩苷、芦丁等都可用此法提取. 2.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 (1)回流提取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 (2)索式提取法----------柑橘属类黄酮 (3)微波辅助提取法----------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4)超声提取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物质 (5)超滤法----------黄岑甙 (6)酶提取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红景天进行酶解处理,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浸出率 (7)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竹叶黄酮、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 PH 梯度萃取法:石榴果皮褐变产物、葛花总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五味子、葛根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甘草、分离蜜环菌发酵液乙醇提取部位 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姜黄素 (2)聚酰胺柱色谱:紫锥菊 (3)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回心草、茵陈蒿 (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川草乌、三七总皂甙 二. 槐米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设计) 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1) 槐米粗粉20g 加约120ml 的%硼砂水溶液, 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至pH8-9, 并保持该pH 值煮沸20分钟,四层纱布 趁热滤过,反复2次 提取液 药渣 浓盐酸调pH2~3 搅拌,静置放冷,滤过。 滤液 沉淀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芸香苷结晶 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槐米中芸香苷的流程图 (2)取30g 槐花米,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硼砂沸水200ml ,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调节pH=8~9,在此pH 下保持微沸20~30min ,趁热用棉花滤过,残渣再加水,同上法再煎一次,趁热抽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4—5,静置。 提 碱 取 溶 分 酸 离 沉

JC-126 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Total Flavones)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和试剂 1.1 UV-245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1.2 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1.3 超声波清洗仪:功率250W,频率40KHz 1.4 芦丁对照品(99%) 1.5 槲皮素对照品(99%) 1.6 容量瓶(10mL、100 mL) 1.7 微量移液管(1 mL) 1.8 移液管(2 mL) 1.9 醋酸(分析级) 1.10 醋酸钠(分析级) 1.11 无水乙醇(分析级) 1.12 蒸馏水 1.13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准确称取醋酸钠(分析纯)1.8g,加入醋酸(分析纯)0.98mL,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混匀即可。 1.14 0.1mol/L三氯化铝试液:准确称取三氯化铝(分析纯) 2.41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混匀即可。 2. 测定方法 2.1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102℃减压干燥的槲皮素(芦丁)对照品约2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溶液定容,即为对照样品溶液。 2.2 样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植物提取物适量,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80mL70%乙醇,超声

提取30min ,冷却至室温,加入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续滤液即为样品溶液。 2.3 标准曲线制作 精密称取槲皮素(芦丁)对照品0.2、0.4、0.6、0.8、1.0、1.2mL 于10mL 容量瓶中,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2mL ,0.1mol/L 三氯化铝试液2mL ,摇匀,加7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在270nm 处以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 取样品续滤液1mL 于10mL 容量瓶中,按工作曲线项下“加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读出样品溶液中槲皮素(芦丁)的浓度。 4. 含量计算 100%11???=W K V C )总黄酮含量(﹪ 这是不是少了个百分号? 式中:C 1---从标准曲线计算得的显色液总黄酮的浓度,mg/mL ; V 1:显色液的体积,ml ; K :分取倍数; W :样品的重量,mg 样品含量结果取两个平行样品含量的平均值。 分取倍数:如100ML 盐酸溶液,稀释到1000ML 定容,然后再取25ML 进行测定.分取倍数就是1/40,相当于取原溶液2.5ML 进行测定. 按照你的方法,V1应该是10ML ,K 应该是100. 你这个应该叫稀释倍数吧。从100ML 里取1ML 分析,推回去就应该乘以100.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total flavone from Stigma maydis 学生姓名:罗丹学号 0707040071 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指导教师:丁红秀 完成时间: 2009-8-15 生命科学学院 二○一○年八月

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total flavone from Stigma maydis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论文研究背景(依据) 玉米须(corn silk or stigma maydis)又叫玉米胡子、棒子毛、玉麦须,是禾本科黍属植物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之一[1],具有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降血糖作用、利尿和抗尿路结石形成作用、降血压作用、对血液病和肝病有一定治疗作用等。但是其作为玉米的副产物,虽然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高大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较广泛的分布,尤其在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玉米的重要性不亚于在江南的大米,就玉米的餐用价值而言,除玉米粒外,玉米苞叶、玉米芯和玉米须等玉米的副产品都被大家所忽略,仅仅被用作饲料[2~6]。然而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学分析表明玉米须含有许多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活性成份,如脂肪油、树胶状物、苦味糖苷、挥发油、多糖、β-谷甾醇、豆甾醇、多聚戊糖、尿囊、有机酸等,还含有较高药用价值的黄酮类化合物[7]。从玉米须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溃疡、解痉、抗菌、消炎、抗癌、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镇痛等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人体中超氧离子自由基、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的生理活性作用,在治疗冠心病、老年性痴呆、脑血栓、神经系统疾病和消除自由基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无副作用[8~11]。鉴于玉米须既有明显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等的药理价值,玉米须虽然不属于常用中药,但是收集玉米须并不局限在玉米丰收的季节,玉米须采摘下来晒干,就可保存比较长的时间[12~17],并且我国玉米须来源丰富,我国的玉米的产量居世界第2位,借此估算玉米须的产量为750万吨以上[18]、价格低廉、易于采摘收集、是有待于全面开发利用的药用资源,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前景。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原理及方法)

生物化学研究性实验——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 二、实验原理 银杏系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保肝护肝、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因此,将银杏叶作为高营养、保健功能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提高银杏叶综合利用率有重要意义。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目前研究的有水浸取法,成本低但浸取率低;有机溶剂浸取法中,乙醇浸取的效率高且无毒,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韩玉谦等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70%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法和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回收率为84 . 4 % ,是常规萃取法回收率的2倍多;乙醇超声波浸取法, 黄酮提取率可达到8 6 . 7 %。银杏黄酮含量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自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一直是用来测定银杏黄酮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其成本低、便于操作等特点, 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1]。本实验采用乙醇作溶剂进行索氏提取,建立了用Al(NO3)3显色法对芦丁标准品和银杏叶提取液进行光谱扫描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方法[2]。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材料:银杏叶粉末50g 试剂:标准芦丁样品,无水乙醇(600ml),50mlAl(NO3)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1 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 (1)热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 灵芝多糖热水提取 (2)有机溶剂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乳酸 (3)碱提取酸沉淀法.---------- 橙皮苷、黄芩苷、芦丁等都可用此法提取. 2.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 (1)回流提取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 (2)索式提取法----------柑橘属类黄酮 (3)微波辅助提取法----------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4)超声提取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物质 (5)超滤法----------黄岑甙 (6)酶提取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红景天进行酶解处理,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浸出率 (7)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竹叶黄酮、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 3.1 PH 梯度萃取法:石榴果皮褐变产物、葛花总异黄酮 3.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五味子、葛根 3.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甘草、分离蜜环菌发酵液乙醇提取部位 4.4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姜黄素 (2)聚酰胺柱色谱:紫锥菊 (3)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回心草、茵陈蒿 (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川草乌、三七总皂甙 二. 槐米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设计) 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1) 槐米粗粉20g 提取液 药渣 滤液 沉淀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芸香苷结晶 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槐米中芸香苷的流程图 (2)取30g 槐花米,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0.4%硼砂沸水200ml ,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调节pH=8~9,在此pH 下保持微沸20~30min ,趁热用棉花滤过,残渣再加水,同上法再煎一次,趁热抽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4—5,静置。 提 碱 取 溶 分 酸 离 沉

黄酮的提取方案

黄酮提取实验方案 1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芦丁,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石油醚,硝酸铝,三氯化铁,三氯化铝,浓氨水,浓盐酸,镁粉,亚硝酸钠(以上均为国产分析纯),实验所用水均为蒸馏水。 1.3 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水浴锅 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索氏提取器 量筒(100ml,10ml)25ml比色管移液管小试管白瓷板圆底烧瓶 100m容量瓶锥形瓶 2 实验原理 2.1 提取原理

2.2 分离方法及原理

3 实验部分 3.1原料的预处理 金星科厥类叶→除杂→水洗→晾干→粉碎 3.2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芦丁在干燥箱里用120℃条件下恒重1.5h,然后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0.01g用8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100.00mL的溶液,备用。 3.3 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确移取芦丁标准溶液0.50mL,置于25.00mL的比色管中,用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稀释到10.00mL处,加人5%的亚硝酸钠溶液0.80mL,混匀,放置10min;加入10%硝酸铝溶液0.80mL , 混匀,放置10min,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加入85%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后在460~560nm处测定吸光度,[4](以试剂样品做空白)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3.4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00、0.50、1.00、2.00、3.00、4.00 mL于6支25.00mL的比色管中,用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稀释到10.00mL处,加人5%的亚硝酸钠溶液0.80mL,混匀,放置10min;加入10%硝酸铝溶液0.80mL , 混匀,放置10min,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加入85%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后于波长5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第一瓶为空白溶液)然后以吸光度和芦丁溶液浓度做图,绘制标准曲线。 3.5 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实验[5]-[6] 在一定条件下对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特征性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盐酸—镁粉反应:取1.00mL提取液于试管中加适量镁粉摇匀,再加入浓盐酸数滴(1次加入),观察其泡沫颜色。(2)三氯化铝反应:取提取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吹干,观察颜色变化。(3)三氯化铁反应:取几滴提取液于白瓷板上,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观察其颜色。(4)浓氨水反应:取乙醇提取液点在滤纸上,将滤纸在浓氨水上方熏0.5min,观察其颜色变化。 3.6 单因素实验 2.6.1 较佳提取剂质量分数的确定 准确称取3g处理好的金星厥科叶样品置于圆底烧瓶中,分别用无水乙醇、95%、85% 80%、75% 的乙醇60mL对3g金星厥科叶样品在水浴温度为80℃下回流提取3h.提取完毕,用与提取剂的质量分数相同的乙醇反复洗涤圆底烧瓶、滤纸包,将其定容于100:00mL容量瓶中,然后精确吸取0.50mL提取液置于25.00mL的比色管中,用与提取剂质量分数相同的乙醇稀释到10.00mL处,加人5%的亚硝酸钠溶液0.80mL,混匀,放置10min;加入10%硝酸铝溶液0.80mL , 混匀,放置10min,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加入85%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后于波长5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同时做三组平行实验。 2.6.2 较佳提取时间的确定

黄酮的提取 三种方法

辣木叶中黄酮的提取具体操作流程 1.1材料与试剂 辣木叶,老师提供;芦丁标准品、分析纯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 1.2仪器与设备 KQ-3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分析天平;AnkeTDL-5-A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3辣木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取干燥的辣木叶,粉碎过40目筛。准确称取辣木叶粉1.0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离心分离,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辣木叶→干燥→磨粉→过40目筛→超声提取→离心→上清液→测定总黄酮含量。 1.4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1.4.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25mL,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0.80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准确吸取新配制的芦丁标准溶液0、125、250、500、625、750、1500μL于10mL的比色管中,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至9mL,加入5%的Na-NO2溶液300μL,摇匀,放置6min。加入10%的Al(NO3)3溶液300μ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1mol/L 的NaOH溶液500μL,摇匀,静置10~15min。以80%的乙醇溶液为试剂空白作参比液,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ax-b,R2=x,得线性关系。 1.4.2辣木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吸取适量辣木叶黄酮提取液,按照芦丁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定吸光度。由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原提取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C),测量得到辣木提取液体积(V),然后计算出辣木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辣木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以芦丁计)%=C×VM×100其中:C为样液经吸光度算出的原提取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g/mL);V为提取液的总体积(mL);M为称取的辣木叶粉质量(mg)。 方法一:乙醇超声提取 1.5单因素试验 1.5.1料液比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g辣木叶粉5份,分别置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混匀,选择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20min、超声波处理功率150W,分别考察料液比为1∶20、1∶25、1∶30、1∶35和1∶40(g/mL)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于42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1.5.2提取时间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g辣木叶粉5份,分别置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配成料液比1∶30(g/mL)的溶液,选择超声功率150W、提取温度20℃,分别考察超声处理时间为10、20、30、40和50min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于42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 原理及方法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 二、实验原理 银杏系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保肝护肝、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因此,将银杏叶作为高营养、保健功能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提高银杏叶综合利用率有重要意义。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目前研究的有水浸取法,成本低但浸取率低;有机溶剂浸取法中,乙醇浸取的效率高且无毒,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韩玉谦等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70%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法和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回收率为84 . 4 % ,是常规萃取法回收率的2倍多;乙醇超声波浸取法, 黄酮提取率可达到8 6 . 7 %。银杏黄酮含量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自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一直是用来测定银杏黄酮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其成本低、便于操作等特点, 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1]。本实验采用乙醇作溶剂进行索氏提取,建立了用Al(NO3)3显色法对芦丁标准品和银杏叶提取液进行光谱扫描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方法[2]。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材料:银杏叶粉末50g 试剂:标准芦丁样品,无水乙醇(600ml),50mlAl(NO3)3(L),乙醚,5%NaNO2溶液,10%AL(NO3)3,4%NaOH溶液。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烘箱、烧杯、容量瓶(100ml1个、50ml1个、10ml6个)、索氏提取器、减压蒸馏装置、锥形瓶、沸石等。 四、实验步骤 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 (1)将银杏叶洗净, 在103℃下烘干至恒重,用研钵捣碎制得银杏叶粉(2)准确称取,置于索氏提取器中,按下列条件加热回流提取: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2 h,平行进行1~3次实验。 (3)将圆底烧瓶中提取液倒入烧杯,加入一倍蒸馏水,再加入相同量的乙醚,混合均匀,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20min,分层后,收集下层液体。 (4)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淡黄色黏液,干燥得到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物。 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1)芦丁标准溶液的配置:称取0.0100g芦丁标准品,放入烧杯中,加入80%的乙醇溶液使其溶解,置于100ml的容量瓶中,制成L的芦丁标准溶液。定容,摇匀备用。 (2)绘制芦丁标准曲线:分别移取0,,,,,ml芦丁对照品溶液,于6个10ml 容量瓶中,标记1~6,分别加入、、、、、0ml的80%乙醇溶液,加入5%NaNO2溶液,摇匀,放置6min,加入%AL(NO3)3,摇匀,放置6min,加入4%NaOH溶液,加入80%乙醇定容,摇匀,放置20min。在波长510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综述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按结构可分为黄酮类和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查尔酮类、双黄酮类、异黄酮类以及其它黄酮类等。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半仿生提取法等,各种提取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本文对上述几种提取方法近年来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综述,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应用提借鉴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性质;提取;分离;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又称黄碱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具有种生物活性的多酷类化合物,其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苷元的形式存在[1]。许多研究己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安全、无毒,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它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对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由基和抗癌、防癌的作用,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天然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成为现代人追逐的目标,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纯天然、高活性、见效快、作用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指的是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

类(flavone)、黄酮醇类(flavonol)、二氢黄酮类(dihy-droflavone)、二氢黄酮醇类(dihydroflavonol)、异黄酮类(isoflavone)等15种。大部分学者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在查尔酮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查尔酮,再经过查尔酮异构化酶的作用形成二氢黄酮。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是经过二氢酮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生物合成而得到。现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中,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则较少见。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多与糖结合成苷类或以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烃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由于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心血管系统维护、抗菌及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雌性激素样、泻下、解痉等生物活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从几百到几千;具有一定的极性,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精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之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提供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等技术。本文以黄酮类化合物现阶段的提取、精制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2.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 2.1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形固体,少数化合物(如黄酮普类)为无定形粉末,有较高的熔点,分子结构中,大多带有酚性轻基,因此具有酚类化合物的通性。另外,分子中还常带有毗酮环或碳基,构成了生色团的基本结构,根据轻基的数目,结合的位置与交又共扼体系,构成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呈色。一般来说,黄酮及黄酮醇和其昔类多呈灰黄到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