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超难度题库训练含答案审批稿
九年级数学难题精选(有答案)

一、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M(3,m),求使MN+MD的值最小时m的值;(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 ∥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抛物线y=﹣x2+bx+c过点A(﹣1,0)及C(2,3)得,,解得,故抛物线为y=﹣x2+2x+3又设直线为y=kx+n过点A(﹣1,0)及C(2,3)得,解得故直线AC为y=x+1;(2)作N点关于直线x=3的对称点N',则N'(6,3),由(1)得D(1,4),故直线DN'的函数关系式为y=﹣x+,当M(3,m)在直线DN'上时,MN+MD的值最小,则m=﹣×=;(3)由(1)、(2)得D(1,4),B(1,2)∵点E在直线AC上,设E(x,x+1),①当点E在线段AC上时,点F在点E上方,则F(x,x+3),∵F在抛物线上,∴x+3=﹣x2+2x+3,解得,x=0或x=1(舍去)∴E(0,1);②当点E在线段AC(或CA)延长线上时,点F在点E下方,则F(x,x﹣1)由F在抛物线上∴x﹣1=﹣x2+2x+3解得x=或x=∴E(,)或(,)综上,满足条件的点E为E(0,1)、(,)或(,);(4)方法一:过点P作PQ⊥x轴交AC于点Q;过点C作CG⊥x轴于点G,如图1设Q(x,x+1),则P(x,-x2+2x+3)∴PQ=(-x2+2x+3)-(x﹣1)=-x2+x+2又∵S△APC=S△APQ+S△CPQ=PQ·AG=(-x2+x+2)×3=-(x﹣)2+∴面积的最大值为.二、已知:直角梯形OABC中,BC∥OA,∠AOC=90°,以AB为直径的圆M交OC于D、E,连结AD、BD、BE。
初三数学复习题带答案

初三数学复习题带答案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且经过点(1,0)和(-1,0),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由于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我们可以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
因为图像经过点(1,0)和(-1,0),所以这两个点满足函数解析式,即:\[ a(1)^2+b(1)+c=0 \]\[ a(-1)^2+b(-1)+c=0 \]解得b=0,c=-a。
又因为图像开口向上,所以a>0。
因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a。
答案:y=ax^2-a(a>0)2. 计算下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frac{1}{2} - \frac{1}{3} +\frac{5}{6}\)。
解析:首先找到这三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即6,然后将每个分数转换为相同的分母:\[ \frac{1}{2} = \frac{3}{6} \]\[ \frac{1}{3} = \frac{2}{6} \]\[ \frac{5}{6} \]接下来,将这些分数相加减:\[ \frac{3}{6} - \frac{2}{6} + \frac{5}{6} = \frac{3-2+5}{6} = \frac{6}{6} = 1 \]答案:1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4cm和5cm,求其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宽、高的乘积来计算,即:\[ V = 长 \times 宽 \times 高 \]将给定的尺寸代入公式中:\[ V = 3cm \times 4cm \times 5cm = 60cm^3 \]答案:60cm^34.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其周长和面积。
解析: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面积公式为A=πr^2。
将半径r=5cm 代入公式中:周长:\[ C = 2 \times \pi \times 5cm = 10\pi cm \]面积:\[ A = \pi \times (5cm)^2 = 25\pi cm^2 \]答案:周长为10π cm,面积为25π cm^2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两腰长为5cm,求其周长。
初三数学超难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超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A. x=-b/2aB. x=b/2aC. x=a/2bD. x=b/2c答案:A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A. 12B. 15C. 18D. 21答案:B3. 在一次函数y=kx+b中,若k>0且b<0,则该函数的图像不经过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4. 一个圆的半径为5,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B5. 计算下列二次根式中,哪个是同类二次根式?A. √2和√8B. √3和√12C. √5和√20D. √6和√24答案:C6.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2B. -2C. 2和-2D. 以上都不对答案:C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A. 24cm³B. 36cm³C. 48cm³D. 52cm³答案:A8. 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A. 60°B. 90°C. 120°D. 150°答案:A9.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5C. 0D. 10答案:A10. 计算:(1/2)^-1的值是多少?A. 2B. -2C. 1/2D. -1/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答案:±52. 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60°3.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1/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4.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
初三的高难度数学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1/32. 已知函数f(x) = 2x - 3,如果f(a) = 2,那么a的值为()A. 1B. 2C. 3D. 43. 下列各图形中,对称中心是点(0,0)的是()A. 等腰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D. 等边三角形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3,1),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A. (1,2)B. (-1,2)C. (1,1)D. (-1,1)5.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0 = 50,S20 = 150,则第30项a30的值为()A. 25C. 35D. 406. 若a、b、c是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且a + b + c = 12,a + c = 8,则b的值为()A. 2B. 4C. 6D. 87. 在△ABC中,∠A = 30°,∠B = 75°,则∠C的度数是()A. 45°B. 60°C. 75°D. 90°8. 已知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1, -2),则a、b、c的符号分别为()A. a > 0, b < 0, c < 0B. a > 0, b > 0, c > 0C. a < 0, b < 0, c > 0D. a < 0, b > 0, c < 09.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 = 1,公差d = 2,则S10的值为()A. 55B. 60C. 65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 3x + 2与圆(x - 1)^2 + (y - 2)^2 = 1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在圆内部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 = 3,d = 2,则S10 = ________。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个数是最小的无理数?A. √2B. πC. 3.14D. √9答案:A2.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则第8项是多少?A. 17B. 18C. 19D. 20答案:A3. 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3,-4),则该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A. y = x² + 6x - 13B. y = x² - 6x + 13C. y = -x² + 6x - 13D. y = -x² - 6x + 13答案:B4. 在三角形ABC中,a = 5,b = 7,C = 60°,则边c 的长度等于:A. 6B. 8C. 10D. 12答案:C二、填空题1. 已知a = 3,b = 4,则a² + b² = _______。
答案:25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35,首项为7,求公差d = _______。
答案:23. 在梯形ABCD中,AB // CD,AB = 6,CD = 8,AD = BC = 5,求梯形的高h = _______。
答案:34. 若函数f(x) = x² - 2x + 1的最小值为m,求m =_______。
答案:0三、解答题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4x - 12 = 0,求解该方程。
解:首先,将方程因式分解为(x - 6)(x + 2) = 0。
然后,解得x = 6或x = -2。
答案:x = 6或x = -22.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且a、b、c成等差数列。
若长方体的体积为V,求V的表达式。
解:由题意可知,a + c = 2b,所以c = 2b - a。
长方体的体积V = abc = ab(2b - a)。
答案:V = ab(2b - a)3. 已知三角形ABC,AB = AC,∠BAC = 40°,BC = 6,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1B. πC. √9D. 0.1010010001…2.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A. a + 2 > b + 2B. a - 3 < b - 3C. 2a > 2bD. -a < -b3.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3/xC. y = x^2 + 2x + 1D. y = 2x^2 - 4x + 34. 下列各式中,能被4整除的是()A. 32B. 36C. 40D. 425. 在△ABC中,∠A = 60°,∠B = 45°,则∠C的度数是()A. 75°B. 90°C. 105°D. 120°6.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则它的两个根分别是()A. 1和3B. 2和2C. 1和2D. 3和17.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OA = OCB. OB = ODC. OA = OBD. OC = OD8. 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是()A. 等腰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菱形9. 若x + y = 5,xy = 6,则x^2 + y^2的值为()A. 19B. 21C. 23D. 2510.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A. y = x^2 - 1B. y = x^3C. y = |x|D. y = x^2 + x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若a + b = 5,ab = 6,则a^2 + b^2的值为________。
12. 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腰长为8,则其周长为________。
13. 若x = -2,则代数式x^2 - 4x + 4的值为________。
14.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8,则a + c的值为________。
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初三是学生们迎接中考的关键一年,数学的学习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数学上册知识,我整理了一些复习题,并附上了答案。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成绩。
一、选择题1. 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数是质数?A. 10B. 15C. 20D. 25答案:B. 152.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36厘米,这个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6B. 48C. 72D. 96答案:C. 723.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8小时后,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公里?A. 420B. 480C. 520D. 560答案:B. 4804. 一桶水有15升,小明倒掉了其中的1/3,还剩下多少升水?A. 5B. 7C. 8D. 10答案:C. 8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60°、70°和50°,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是哪一边?A. 第一边B. 第二边C. 第三边答案:B. 第二边二、填空题1. 12÷0.2=________答案:602. 一个数加上5的结果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答案:7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答案:8厘米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__答案:60立方厘米5. 小明去年的身高是130厘米,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5%,今年小明的身高是________答案:149.5厘米三、解答题1. 请计算:(2+3)×4-5×2=________答案:9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答案:6厘米3. 请计算:3.2×5.1=________答案:16.324.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48厘米,这张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72平方厘米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24立方厘米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对初三数学上册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中考数学总复习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数学总复习试题(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4分)计算:(﹣3)+4的结果是()A.﹣7B.﹣1C.1D.72.(4分)如图是某班45名同学爱心捐款额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则捐款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5~10元B.10~15元C.15~20元D.20~25元3.(4分)如图所示的支架是由两个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则它的主视图是()A.B.C.D.4.(4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A.x≠2B.x≠﹣1C.x=2D.x=﹣1 5.(4分)计算:m6•m3的结果()A.m18B.m9C.m3D.m26.(4分)小明记录了一星期天的最高气温如下表.则这个星期每天的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22242325242221最高气温(℃)A.22℃B.23℃C.24℃D.25℃7.(4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坐标是()A.(0.﹣4)B.(0.4)C.(2.0)D.(﹣2.0)8.(4分)如图.已知A.B.C在⊙O上.为优弧.下列选项中与∠AOB 相等的是()A.2∠C B.4∠B C.4∠A D.∠B+∠C 9.(4分)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 .B .C .D .10.(4分)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AB∥x轴.AD∥y 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的反比例函数y=(k≠0)中k的值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1.(5分)因式分解:a2+3a=.12.(5分)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度.13.(5分)不等式3x﹣2>4的解是.14.(5分)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 A的值是.15.(5分)请举反例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16.(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8.E是边AB上一点.且AE=AB.⊙O经过点E.与边CD所在直线相切于点G(∠GEB为锐角).与边AB所在直线交于另一点F.且EG:EF=:2.当边AD 或BC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AB的长是.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17.(10分)(1)计算:+2×(﹣5)+(﹣3)2+20140;(2)化简:(a+1)2+2(1﹣a).18.(8分)如图.在所给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方格顶点处).请按要求将图甲、图乙中的指定图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使它们与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分别对应全等.(1)图甲中的格点正方形ABCD;(2)图乙中的格点平行四边形ABCD.注:分割线画成实线.19.(8分)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黄球.8个黑球.7个红球.(1)求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2)现从袋中取出若干个黑球.搅匀后.使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求从袋中取出黑球的个数.20.(10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別在边BC.AC上.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EF的长.21.(10分)如图.抛物线y=﹣x2+2x+c与x轴交于A.B两点.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过顶点M作ME⊥y轴于点E.连结BE交MN 于点F.已知点A的坐标为(﹣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求△EMF与△BNF的面积之比.22.(8分)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地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b2+ab=c2+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S五边形ACBED=又∵S五边形ACBED=∴∴a2+b2=c2.23.(12分)八(1)班五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数学素养竞赛.试卷中共有20道题.规定每题答对得5分.答错扣2分.未答得0分.赛后A.B.C.D.E五位同学对照评分标准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的答题情况(E同学只记得有7道题未答).具体如下表参赛同学答对题数答错题数未答题数A1901B1721C1523D1712E//7(1)根据以上信息.求A.B.C.D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2)最后获知A.B.C.D.E五位同学成绩分别是95分.81分.64分.83分.58分.①求E同学的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②经计算.A.B.C.D四位同学实际成绩的平均分是80.75分.与(1)中算得的平均分不相符.发现是其中一位同学记错了自己的答题情况.请指出哪位同学记错了.并写出他的实际答题情况(直接写出答案即可).24.(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取点E.使PE=AO.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C运动到线段OB的中点时.求t的值及点E的坐标;(2)当点C在线段OB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3)在线段PE上取点F.使PF=1.过点F作MN⊥PE.截取FM=2.FN=1.且点M.N分别在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设▱PCOD的面积为S.①当点M.N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边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②若点M.N中恰好只有一个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S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分析】根据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4﹣3)=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2.【分析】根据图形所给出的数据直接找出捐款人数最多的一组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所给出的数据可得:捐款额为15~20元的有20人.人数最多.则捐款人数最多的一组是15﹣20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3.【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解答】解:从几何体的正面看可得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4.【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5.【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m6•m3=m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6.【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1.22.22.23.24.24.25.中位数是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分析】在解析式中令x=0.即可求得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解答】解:令x=0.得y=2×0+4=4.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一个基础题.8.【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解答】解:如图.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分析】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男女生人数为20.共种了52棵树苗.列出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设矩形ABCD中.AB=2a.AD=2b.由于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a+b为定值.根据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及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k=AB•AD=ab.再根据a+b一定时.当a=b时.ab最大可知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k的值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设矩形ABCD中.AB=2a.AD=2b.∵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2(2a+2b)=4(a+b)为定值.∴a+b为定值.∵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k=AB•AD=ab.又∵a+b为定值时.当a=b时.ab最大.∴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k的值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及不等式的性质.有一定难度.根据题意得出k=AB•AD=ab 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1.【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a.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2+3a=a(a+3).故答案为:a(a+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提取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AB∥CD.∠1=45°.∴∠C=∠1=45°.∵∠2=35°.∴∠3=∠2+∠C=35°+45°=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的度数和得出∠3=∠2+∠C.13.【分析】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解:移项得.3x>4+2.合并同类项得.3x>6.把x的系数化为1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tan A=)求出即可.【解答】解:tan 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 中.∠C=90°.sin A=.cos A=.tan A=.15.【分析】先进行配方得到x2+5x+5=x2+5x+﹣=(x+)2﹣.当x=﹣时.则有x2+5x+5=﹣<0.【解答】解:x2+5x+5=x2+5x+﹣=(x+)2﹣.当x=﹣时.x2+5x+5=﹣<0.∴是假命题.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在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时.可以举出反例.16.【分析】过点G作GN⊥AB.垂足为N.可得EN=NF.由EG:EF=:2.得:EG:EN=:1.依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度.【解答】解:边BC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如图.过点G作GN⊥AB.垂足为N.∴EN=NF.又∵EG:EF=:2.∴EG:EN=:1.又∵GN=AD=8.∴设EN=x.则.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x=4.GE=.设⊙O的半径为r.由OE2=EN2+ON2得:r2=16+(8﹣r)2∴r=5.∴OK=NB=5.∴EB=9.又AE=AB.∴AB=12.同理.当边AD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连接OH.∴OH=AN=5.∴AE=1.又AE=AB.∴AB=4.故答案为:12或4.【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做好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应圆的半径.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17.【分析】(1)分别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数的开放法则及0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2﹣10+9+1=2;(2)原式=a2+2a+1+2﹣2a=a2+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数的开方法则及0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形状以及各边长进而拼出正方形即可;(2)利用三角形的形状以及各边长进而拼出平行四边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2)如图乙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利用网格结合三角形各边长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解题关键.19.【分析】(1)由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黄球.8个黑球.7个红球.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设从袋中取出x个黑球.根据题意得:=.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黄球.8个黑球.7个红球.∴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2)设从袋中取出x个黑球.根据题意得:=.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从袋中取出黑球的个数为2个.【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易证△ED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DEF=90°.∠F=30°.∴DF=2DE=4.∴EF=DE=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记30度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1)直接将(﹣1.0)代入求出即可.再利用配方法求出顶点坐标;(2)利用EM∥BN.则△EMF∽△BNF.进而求出△EMF与△BNE 的面积之比.【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1)2+2×(﹣1)+c=0.解得:c=3.∴y=﹣x2+2x+3.∵y=﹣x2+2x+3=﹣(x﹣1)2+4.∴顶点M(1.4);(2)∵A(﹣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B(3.0).∴EM=1.BN=2.∵EM∥BN.∴△EMF∽△BNF.∴=()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EMF∽△BNF是解题关键.22.【分析】首先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表示出S五边形ACBED.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证明: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S五边形ACBED=S△ACB+S△ABE+S△ADE=ab+b2+ab.又∵S五边形ACBED=S△ACB+S△ABD+S△BDE=ab+c2+a(b﹣a).∴ab+b2+ab=ab+c2+a(b﹣a).∴a2+b2=c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得证明.表示出五边形面积是解题关键.23.【分析】(1)直接算出A.B.C.D四位同学成绩的总成绩.再进一步求得平均数即可;(2)①设E同学答对x题.答错y题.根据对错共20﹣7=13和总共得分58列出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②根据表格分别算出每一个人的总成绩.与实际成绩对比:A为19×5=95分正确.B为17×5+2×(﹣2)=81分正确.C为15×5+2×(﹣2)=71错误.D为17×5+1×(﹣2)=83正确.E正确;所以错误的是C.多算7分.也就是答对的少一题.答错的多一题.由此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82.5(分).答:A.B.C.D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是82.5分.(2)①设E同学答对x题.答错y题.由题意得.解得.答:E同学答对12题.答错1题.②C同学.他实际答对14题.答错3题.未答3题.【点评】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求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知识.注意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解答.24.【分析】(1)由C是OB的中点求出时间.再求出点E的坐标.(2)连接CD交OP于点G.由▱PCOD的对角线相等.求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3)当点C在BO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CE边上时.由△EMF ∽△ECO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DE边上时.由△EFN∽△EPD 求解;当点C在BO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DE边上时.由EMF∽△EDP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CE边上时.由△EFN∽△EOC求解;②当1≤t<时和当<t≤5时.分别求出S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OB=6.C是OB的中点.∴BC=OB=3.∴2t=3即t=.∴OE=+3=.E(.0);(2)如图.连接CD交OP于点G.在▱PCOD中.CG=DG.OG=PG.∵AO=PE.∴AG=EG.∴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3)①(Ⅰ)当点C在BO上时.第一种情况:如图.当点M在CE边上时.∵MF∥OC.∴△EMF∽△ECO.∴=.即=.∴t=1.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DE边时.∵NF∥PD.∴△EFN∽△EPD.∴=.即=.∴t=.(Ⅱ)当点C在BO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DE边上时.∵MF∥PD.∴△EMF∽△EDP.∴=即=.∴t=.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CE边上时.∵NF∥OC.∴△EFN∽△EOC.∴=即=.∴t=5.②<S≤或<S≤20.当1≤t<时.S=t(6﹣2t)=﹣2(t﹣)2+.∵t=在1≤t<范围内.∴<S≤.当<t≤5时.S=t(2t﹣6)=2(t﹣)2﹣.∴<S≤20.【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几种不同种情况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数学总复习超难度题库训练含答案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练习一1.已知BC 是半径为2cm 的圆内的一条弦,点A 为圆上除点B C ,外任意一点,若BC =,则BAC ∠的度数为 .2.若a b ,均为整数,当1x =时,代数式2x ax b ++的值为0,则b a 的算术平方根为 .3.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CB 中,5AC BC ==,8AB =,D 为底边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DE A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则DE DF +=.4.如图(2A 出发步向上行进,如果用用数字“1”表示向右行进,数字“2”表示向上行进,那么“11221”与“11212”就表示两种符合要求的不同走法,请你思考后回答:符合要求的不同走法共有 种.5.(1)观察一列数2,4,8,16,32,…,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 ;根据此规律,如果n a (n 为正整数)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 项,那么18a = ,n a = ;(2)如果欲求232013333+++++的值,可令232013333S =+++++……………………………………………………① 将①式两边同乘以3,得………………………………………………………② 由②减去①式,得 S = .(3)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知:若数列123n a a a a ,,,,,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的常数为q ,则n a = (用含1a q n ,,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这个常数1q ≠,那么123n a a a a ++++= (用有含1a q n ,,的代数式表示).练习二1.如图(4),在ABC △中,5AB =,3BC =,4AC =,动点E (与点A C ,不重合)在AC 边上,EF AB ∥交BC 于F 点.(1)当ECF △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 的面积相等时,求CE 的长; (2)当ECF △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 的周长相等时,求CE 的长;(3)试问在A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E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EF 的长.图图2.如图(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是(016),,AB 平行于x 轴,B C D ,,三点在抛物线2425y x =上,DC 交y 轴于N 点,一条直线OE 与AB 交于E点,与DC 交于F 点,如果E 点的横坐标为a ,四边形ADFE 的面积为1352.(1)求出B D ,两点的坐标; (2)求a 的值;(3)作ADN △的内切圆P ,切点分别为M K H ,,,求tan PFM ∠的值.练习三1.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 元钱.2.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他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为3.如图,在34⨯的矩形方格图中,不包含阴影部分的矩形个数是 个. 4.如图,当四边形PABN 的周长最小时,a = .图(5)图(4)(2题1(3题图)x(4题图)5.如图,ABC △内接于O ,60BAC ∠=,点D 是BC 的中点.BC AB ,边上的高AE CF ,相交于点H .试证明:(1)FAH CAO ∠=∠;(2)四边形AHDO 是菱形. 练习四 5.阅读下列内容后,解答下列各题:几个不等于0例如:考查代数式(1)(2)x x --的值与0的大小 当1x <时,10x -<,20x -<,(1)(2)0x x ∴--> 当12x <<时,10x ->,20x -<,(1)(2)0x x ∴--< 当2x >时,10x ->,20x ->,(1)(2)0x x ∴--> 综上:当12x <<时,(1)(2)0x x --< 当1x <或2x >时,(1)(2)0x x -->(1) 填写下表:(用“+”或“-(2)由上表可知,当x 满足 时,(2)(1)(3)(4)0x x x x ++--<;(3)运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当x 满足 时,(7)(8)(9)0x x x -+-<. 6.“512”汶川大地震后,某药业生产厂家为支援灾区人民,准备捐赠320箱某种急需药品,该厂家备有多辆甲、乙两种型号的货车,如果单独用甲型号车若干辆,则装满每车后还余20箱未装;如果单独用同样辆数的乙型号车装,则装完后还可以再装30箱,已知装满时,每辆甲型号车比乙型号车少装10箱. (1)求甲、乙两型号车每辆车装满时,各能装多少箱药品?(2)已知将这批药品从厂家运到灾区,甲、乙两型号车的运输成本分别为320元/辆和350元/辆.设派出甲型号车u 辆,乙型号车v 辆时,运输的总成本为z 元,请你提出一个派车方案,保证320箱药品装完,且运输总成本z 最低,并求出这个最低运输成本为多少元?练习五1.已知25350x x --=,则22152525x x x x --=-- . 2.把一张纸片剪成4块,再从所得的纸片中任取若干块,每块又剪成4块,像这样依次地进行下去,到剪完某一次为止.那么2007,2008,2009,2010这四个数中 可能是剪出的纸片数. 3.阅读材料:如图,ABC △中,AB AC =,P 为底边BC 上任意一点,点P 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12r r ,,腰上的高为h ,连接AP ,则ABP ACP ABC S S S +=△△△.即:12111222AB r AC r AB h +=12r r h ∴+=(定值). (1)理解与应用 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对角线BD 上的一点,且BE BC =,F 为CE 上一点,FM BC ⊥于M ,FN BD ⊥于N ,试利用上述结论求出FM FN+的长.(2)类比与推理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那么P 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即: 已知等边ABC △内任意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123r r r ,,,等边ABC △的高为h ,试证明123r r r h++=(定值).(3)拓展与延伸若正n 边形12n A A A 内部任意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为12n r r r ,请问是12n r r r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合理猜测出这个定值.练习六1.如图所示,将ABC △沿着DE 翻折,若1280∠+∠=°,则B ∠=.2.已知Rt ABC △的周长是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ABC S =△ .3.我市部分地区近年出现持续干旱现象,为确保生产生活用水,某村决定由村里提供一点,村民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维护和新建一批储水池.该村共有243户村民,万元.(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2)满足要求的方案各有几种;(3)若平均每户捐2000元时,村里出资最多和最少分别是多少?4.如图所示,已知点(10)A -,,(30)B ,,(0)C t ,,且0t >,tan 3BAC ∠=,抛物线经过A 、B 、C 三点,点(2)P m ,是抛物线与直线:(1)l y k x =+的一个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对于动点(1)Q n ,,求PQ QB +的最小值;(3)若动点M 在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求AMP △的边AP 上的高h 的最大值.AC B P r 1r 2h DCB AENFM C A B P r 1r 3 r 2 h练习七1.已知2510m m --=,则22125m m m-+=___________.2.下面的方格图案中的正方形顶点叫做格点,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4个,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个,图3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个,图4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个.3.已知非负数a b c ,,满足条件75a b c a +=-=,,设S a b c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则m n -的值为___________.4.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F 、分别在AB 和AC 上,CE 与BF 相交于点D ,若AE CF D =,为BF 的中点,AE AF :的值为___________.5.如图,抛物线()2230y mx mx m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请求出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B 、两点的坐标; (2)经探究可知,BCM △与ABC △的面积比不变,试求出这个比值;(3)是否存在使BCM △为直角三角形的抛物线?若存在,请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八1.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1212.22x x y y ++⎛⎫⎪⎝⎭,()()1122P x y Q x y ,、,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20123P P -、,的对称中心是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 (2)另取两点()()1.62.110.B C --,、,有一电子青蛙从点1P 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 B C 、、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1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2P 处,接着跳到点2P 关于点B 的对称点3P 处,第三次再跳到点3P 关于点C 的对称点4P 处,第四次再跳到点4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5P 处,…则点38P P 、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3)求出点2012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 轴上与点2012P 、点C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点E 在斜边AB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BC 相切于O AC B x y点.D(1)求证:AD 平分.BAC ∠ (2)若3 4.AC AE ==,①求AD 的值;②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练习九1.若m =,则54322011m m m --的值是_________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DF 过EC 的中点G 并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BE 与DE 交于点O .若△ADE 的面积为S ,则四边形B0GC 的面积= _________3.已知63(5)36m n m -+--,则m n -=4.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1111A B C O 、2221A B C C 、…、n n n n-1A B C 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123A A A 、、、…、n A 均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点123C 、C 、C 、…、n C 均在x 轴上.若点1B 的坐标为(1,1),点2B 的坐标为(3,2),则点n A 的坐标为_________5.小英和小明姐弟二人准备一起去观看端午节龙舟赛.但因家中临时有事,必须留下一人在家,于是姐弟二人采用游戏的方式来确定谁去看龙舟赛.游戏规则是:在不透明的口袋中分别放入2个白色和1个黄色的乒乓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游戏时先由小英从口袋中任意摸出1个乒乓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并摇匀,再由小明从口袋中摸出1个乒乓球,记下颜色.如果姐弟二人摸到的乒乓球颜色相同.则小英赢,否则小明赢.(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游戏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这个游戏对游戏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练习十1.同学们,我们曾经研究过n ×n 的正方形网格,得到了网格中正方形的总数的表达式为2222123...n ++++.但n 为100时,应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具体个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并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探究我们已经知道1011223...(1)(1)(1)3n n n n n ⨯+⨯+⨯++-⨯=+-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观察并猜想:2212+=(1+0)×1+(1+1)×2=l+0×1+2+1×2=(1+2)+(0×1+1×2)222123++=(1+0)×1+(1+1)×2+(l+2)×3 =1+0×1+2+1×2+3+2×3=(1+2+3)+(0×1+1×2+2×3)22221234+++=(1+0)×1+(1+1)×2+(l+2)×3+ ___________ =1+0×1+2+1×2+3+2×3+ ___________ =(1+2+3+4)+(___________) …(2)归纳结论:2222123...n ++++=(1+0)×1+(1+1)×2+(1+2)×3+…[1+(n-l )]n =1+0×1+2+1×2+3+2×3+…+n+(n-1)×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 (3 )实践应用:通过以上探究过程,我们就可以算出当n 为100时,正方形网格中正方形的总个数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