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高新区发展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经济指标: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率、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贡献度。

2. 创新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

3. 人才指标:包括高层次人才数量、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养机制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才吸引力和培养能力。

4. 环境指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治理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环境友好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产业配套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完整度、产业集聚效应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

6. 社会指标:包括就业率、人均收入、社会保障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民生改善程度。

以上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全面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的发展状况和综合实力。

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案例分析

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案例分析

产业园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案例分

简介
本文将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案例分析,旨在了解其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政策支持和取得的成绩。

发展历程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成立初期,该区致力于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利条件。

产业布局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体系。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政策支持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进驻
该区。

政府还加大了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

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投资和设立,为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证明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该案例对其他地区开发产业园区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区间发展 不均衡 的现 象。通过 对现 有经济发 展 水平评 价 方 法 的研 究 , 出使 用 因子 分析 的方 法对 全 国 5 提 4
个 高 新 区进 行 评 价 , 在 因 子 评 价 过 程 中 将 影 响 因子 归 纳 为 经 济 发 展 总 量 因 子 、 济 发 展 速 度 因子 、 济 并 经 经
田新 豹 芦 彩梅 。 ,
(. 1 山西 大学0 ;. 西大学 管理 学院 , 3 062 山 山西 太原 0 0 0 ; 3 0 6 3 山西大 学 管理科 学与 工程研 究所 , . 山西 太原 0 0 0 ) 3 0 6
摘 要 : 国 高 新 区 经 过 2 我 0多 年 的 发 展 , 区 经 济 规 模 得 到 了快 速 的 扩 张 。在 取 得 成 就 的 同 时 , 存 在 园 园 也
第2 卷 第 6 9 期
2 1年 3 0 2 月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b12 0. .9N O6 M ar201 . 2
Sc e e& Te hn og Pr r s n i y inc c ol y og e sa dPolc
基 于 因 子 分 析 的 我 国 高 新 区经 济 发 展 评 价 研 究
家级 , 此 , 家 高新 区数 量 已达 到 5 至 国 6家 。2 1 0 0年 4
月 , 技部启动 国家级 高新 区升 级工作 。21 科 0 0年 9月 2 6日 , 国务 院正 式 批 复 , 意 全 国 1 同 3个 省 级 高 新 区 升 级 为 国家 级 高 新 区 , 国 高 新 区 的 整 体 格 局 基 本 形 成 。 我 其 分 布 情 况 见 表 1 。
选 择 若 干 智 力 密 集 区 , 取 特 殊 政 策 , 步 形 成 具 有 不 采 逐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系统性指标体系,以研究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评价基础。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

2.科技创新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

3.人才评价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才优势,包括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技术工人等。

4.营商环境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包括政策支持、设施配套、法制环境等。

5.品牌影响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品牌影响力,包括国际知名度、企业口碑等。

以上是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

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高新区,以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全国优秀高新区的典型案例。

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

自建立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孕育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园区内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也是国家高新区示范区。

园区内涵盖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园区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中国首个海关监管区,也是深圳打造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新型城市中心核心区。

园区内集聚了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商务新中心。

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天府新区紧邻成都市中心,是以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内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

5. 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坐落于美丽的西湖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发展路径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发展路径
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吸收国外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动国家 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吸引外资企业入驻
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国 家高新区,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
05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 案例分析
国内典型高新区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01 02
北京中关村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以技术创新为 核心,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科技企业和 创新团队。
高新区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一 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 源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科技人才引领
01
人才是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新区需要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高 水平的人才队伍。
02
高新区应通过优化人才政策、 提供创新创业支持等方式,吸 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03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高新区发展动力
高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高新区内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推动高新区的发展。
高新区发展路径
高新区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高新区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 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 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产城融合发展是指高新区在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 务提升,实现产业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实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高新区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能源供应、信息网络等,提高城市服 务水平和承载能力。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现象,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回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阶段到如今的成熟阶段所经历的重大变革。

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集聚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还将关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创新阶段。

在起步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

这些园区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态势。

在这一阶段,园区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优化以及企业引进。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并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政府加大了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园区开始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家高新区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家高新区发展评价研究



qy h I ee u
s Ue h i J lu ii n nr
97 5
8 5 8 8 7 7
29 0
4 1 2 48 5
zn s o o g h uu r
c uk U h O
8 0 2
2 8 0
58 5
86 9
g n y z nlh n h o geo ! az i c
关键 词 : 高新 区 因子 分 析 发 展 评 价 中 图分 类号 :2 7 文 献标 识码 : F0 A
Co ealn q s u f lt  ̄ h o
g g z ng h r i on ̄ o e aCh zns u o g ho m znimt e gi a
cuo hku I in mi u r
z n ah e 鲥i z i
5 0 0
4 1 4
84 3
8 1 6
E t c i n Me h d P i c p l mp n n A a y i X a t t o : r i a Co f o n o e tn l s s
RoainMeh d V d a wm K ie Nom aia o tt t o : a m x o as r r l t n z i
国经 济运 行 情 况提 供 借 鉴 。
在上节我们选取了 7 高新 区发展 的主要经济指标 ,并把企业数 、 个 净利润 、 上缴税 额 、 营业总收人归为高新 区的社会效益 , 把工业 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 、 口创汇归为高新区的经济效益 。从 因子分析中也可以看 出 出上 述 结 论 。
文章 编 号:0 4 4 1 ( 00 1— 1 - 2 10 — 9 4 2 1 )1 0 1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537 0.2742 0.2566 0.2234 0.2162 0.2055 0.9155 0.6449
0.1426
0.0964 0.0657
3.3 创新能力对比:分指标数据归一化表
评价指标及权重 C6 高新区 北京 0.2392 1.0000 C7 0.2569 1.0000
创新能力B2
C8 0.1160 1.0000 C9 0.1851 1.0000 C10 0.2029 0.1919
设 尽快实行国家级高新区的“末位淘汰”制 度 尽快实行省级高新区的“首位胜出”制度 对高新区“二次创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政府 作用核心是 推进制度创新:营造环境、加强互动
——
——
—— 层 次 分 析 法
专 家 调 查 法
——
潜城 分市 析相 模互 型作
典 型 分 析 法

3.2 经济实力对比:分指标数据归一化表
评价指标及权重
C1 高新区 北京 上海 深圳 0.2669 1.0000 0.5373 0.2847 C2 0.1169 0.2772 0.4166 0.4717

层 次 结 构
指 标 内 容
2.3 权重
­ à µ ¦ (B1) ½»ÊÁ ´ Â Ü ¦ (B2) ÐÄÁ ú Ê ¯ î ¦ ¨B3£ ¸»ººÁ£ © ¢ ¸ ±¦ (B4) ²Õ Ç Á
0.2457
0.2703
0.1781 0.3058
3 经济基础与转换实力: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评价方法综述
0.8824
0.9118
0.3400
0.0000
0.1584
0.3864
3.3 创新能力对比
1.0 0.8 0.6 0.4 0.2 0.0 îÚ ÉÛ ±½ © Ï£ ɹ ìò ̼ ÷² ΰ ÕÝ ËÖ ¤³ ³É þûõ à ¸¶± » £¨ ±¶ «· ¶Ý 0.8560 0.8361 0.6934 0.6694 0.6454 0.6171 0.5706
全新要素 全新起点 全新发展
阶段转换的核心能力
图1.1 我国高新区发展阶段分析模型
1.2 从自我发展到国际接轨:“二次创业”的 核心能力
—— 自 我 发 展 能 力 —— ——
全 面 创 新 能 力
国 际 接 轨 能 力
1.3 从“产业主导”到“创新突破”: 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我国高新区整体上面临着由“产业主导 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的转变。实现这 种转变更确切地说就是实现我国高新区的 “二次创业”。 实现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转 变是我国目前许多高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也是高新区发展过程中能否实 现“二次创业”的关键。
0.8699 0.9406 0.7861 0.6919 0.8382 0.9373 0.6719 0.6843 0.9402 1.0000
0.2010
0.5660 0.9479 0.7295 0.0890 0.9174 0.9014 0.9878 0.3525 0.5968 1.0000
0.7245
经济实力B1
C3 0.3161 1.0000 0.8068 0.4013 C4 0.1545 1.0000 0.5585 0.3322 C5 0.1456 1.0000 0.7658 0.3051
西安
苏州 长沙 济南 保定 哈尔滨 天津 东莞
0.1945
0.2390 0.1476 0.0805 0.0439 0.1207 0.2239 0.1002
0.6750 0.4929 0.2076 0.4405
0.8824
0.5882 0.7059 0.0588 0.5882
0.9586
0.3249 0.1104 0.3005 0.4532
0.3126
0.2128 0.1516 0.1418 0.1990
天津
东莞
0.9554
0.3396
0.9478
0.2426
1.0000 0.9684 0.4836 0.7690 0.5564 0.6174 0.4761 0.5992 0.7033 0.9423
0.5429
0.7310 0.8219 0.6866 0.7452 0.5398 0.4228 0.4189 0.7091 0.6669 1.0000
0.9369
2 “二次创业”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原 则
与发展阶段相吻合的原则 大系统与子系统相结合的原则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完备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 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2.2 构
1.0000 0.3919 0.6551 0.2748 0.1540 0.4248 0.1536 0.1402 0.9214 0.3877
3.5 发展潜力对比
1.0 0.8 0.6 0.4 0.2 0.0 ¶Ý «· ÉÛ îÚ É¹ Ï£ ̼ ìò » à ΰ ³É ÷² ¤³ ±½ © ±¶ Ë Ö ¸ ¶ ± £¨ ÕÝ þûõ
发展阶段分析
—— 要 素 群 集 阶 段 —— —— ——
产 业 主 导 阶 段
创 新 突 破 阶 段
财 富 凝 聚 阶发 展循 环 财富 凝聚 (新的“要 素群集”)
自我发展 全面创新 国际接轨
创新 产业 突破
要素
群集
主导
“三高”财富 高势能优势 超值回报
0.5147
0.4620 0.3417 0.3277
3.4 国际化活力对比:分指标数据归一化表
指标代码及权重 高新区名称 C11 0.3501 国际化活力B3 C12 0.2147 C13 0.3157 C14 0.1195
北京
上海 深圳 西安 苏州 长沙 济南 保定 哈尔滨 天津 东莞
0.5871
0.8830 0.8273 0.8189
0.7615 0.6775 0.6763 0.6255 0.5834 0.5660 0.5082 0.5047
4 强化能力,全面创新: 高新区发展启示
强化能力,全面创新: 高新区发展启示
(1) 强化对高新区“二次创业”核心能力的建 (2) (3)
(4)
(5)
1.0000 0.5833 0.0453 0.9370 0.0495 0.0909 0.0469 0.0495 0.8307 0.4780
0.1263
0.4003 0.5469 0.0829 0.8144 0.0811 0.0629 0.1919 0.2728 0.4210 1.0000
3.4 国际化活力对比
0.1890
0.3243 0.1937 0.1192 0.0926 0.1813 0.2405 0.1225
3.2 经济实力对比
1.0 0.8 0.6 0.4 0.2 0.0 ±½ © É ¹ Ï £ É Û î Ú Ë Ö Õ Ý ¶ Ý « · ³ É ¤³ Ì ¼ ì ò Î ° ¸ ¶ ± » Ä ÷² þ û õ Ã Ï ±¶ £ ¨
1.0 0.8 0.6 0.4 0.2 0.0
Ï £ É ¹ Õ Ý Ë Ö î Ú É Û ì ò Ì ¼ « · ¶ Ý ±½ © þ û õ ¸ ¶ ± ¤³ ³ É ÷² Î ° £ ¨ ±¶ Ã Ï » Ä 0.1020 0.0806 0.7241 0.7206 0.7176
0.4805
0.4343
0.4296
0.0526
0.0521
0.0454
3.5 发展潜力对比:分指标数据归一化表
评价指标及权重 C15 C16 0.2251 发展潜力B4 C17 0.1782 C18 0.2048 C19 0.1743
高新区 北京
上海 深圳 西安 苏州 长沙 济南 保定 哈尔滨 天津 东莞
0.2177
0.6186
1.0000 0.7238 0.0749 0.9049 0.0557 0.0235 0.0392 0.1530 0.4382 0.4655
0.1136
0.0486 1.0000 0.0104 0.0498 0.1667 0.0043 0.0031 0.0007 0.0676 0.0042
0.5846
上海
深圳 西安
0.9634
0.9483 0.8630
0.5659
0.9458 0.7858
0.9412
0.9412 0.8235
0.8173
0.4006 0.6261
0.2820
1.0000 0.1271
苏州
长沙 济南 保定 哈尔滨
0.8278
0.9435 0.8458 0.8245 0.8742
0.2955
0.1650
0.2783 0.2123 0.1606 0.0839 0.1097 0.1430 1.0000
0.2596
0.3379 0.2662 0.0984 0.0822 0.1497 0.2576 0.2392
0.1600
0.1544 0.3029 0.0500 0.0306 0.1545 0.1510 0.1267
总 报
思业阶 考”段 :转 高换 新与 区“ 发二 展次 规创 律
评 价二 指次 标创 体业 系” 构核 建心 能 力 :

评经 价济 方基 法础 与与 结转 果换 分实 析力 : 高强 新化 区能 发力 展, 启全 示 面 创 新 :

1 阶段转换与“二次创业”: 高新区发展规律思考
1.1 从“要素群集”到“财富凝聚”:高新区
中国典型高新区“二次创业” 核心能力评价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