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教育与社会社会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一篇: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是社会对下一代进行社会化、文化化和知识化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

究竟教育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魄、情感、道德、审美、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于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必须满足人的整体需求,既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善良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意识,还要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

教育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更好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第二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科技,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这种变革、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重大挑战。

因此,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仅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方法,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思考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灵活程度的人才。

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融通能力、底气自信等性格特点,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和照顾的教育阶段,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学前教育不仅关注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也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学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发展1. 为后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为儿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些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后续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等。

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儿童日后的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学前教育在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 提升幼儿照护服务的质量学前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也包括对儿童的照料和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经济情况的变化,很多家长需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或托儿所接受专业的照护服务。

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幼儿照护服务的质量,为社会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需求1. 缓解家庭教育压力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教育的压力逐渐增大。

父母通常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法全面照顾和教育孩子。

学前教育提供了机会,让孩子在专业的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和照顾,缓解了家庭教育的压力。

2. 提升社会文明素质学前教育不仅关注孩子个人的发展,也注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能够学习到社会规则、道德规范和公共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3. 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学前教育是一个可以提供公平机会的教育领域,可以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幼儿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幼儿培养的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培养的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培养的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起步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更是塑造未来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

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们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设计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对于感知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提供了各类教具和活动,比如寻找颜色相同的物品、触摸不同的材料等,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幼儿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此外,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而在社交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注重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注重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

幼儿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活动和游戏。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会提供不同的画纸、颜料和画笔,并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绘画。

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幼儿园教育也注重团队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一、引言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促进、互为基石。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作用。

二、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 知识与技能的传承教育系统传承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社会创新和进步。

3. 价值观念的塑造教育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社会构建了积极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稳定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社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再是一种孤立于社会的存在,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推动教育的变革与进步。

1. 就业市场与教育需求的协调社会发展对教育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迫使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实际需求,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

2. 科技进步对教育方式的影响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教育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等新形式,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3. 社会需求对教育目标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社会发展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如培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1. 教育提供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人才储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支持。

2. 社会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教育不断创新与改革,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教育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教育不仅培养了人力资源,也能够解决社会中的问题,比如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改善社会的社会公平。

五、结论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关于教育的文章10篇

关于教育的文章10篇

关于教育的文章10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关乎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

下面将为您呈现十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涵盖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改革等方面内容。

第一篇: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人生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智慧和能力。

优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第二篇: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灌输式教学,而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教育需要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实践和体验式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篇: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发展学生的品德、智慧、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社会成员。

第四篇: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它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除了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等都应该共同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第五篇: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一些地区和家庭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使得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均。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第六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通过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提升教育的效果和价值。

第七篇:全球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全球化时代也带来了全球教育问题。

全球教育问题涉及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育体制的差异等,需要各国共同思考和行动。

第八篇: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教育能够培养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第九篇:教育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第十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最早的环节,它对于个体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发展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而社会进步又为教育创造了条件和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公平与平等、教育与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首先,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教育让一个人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批判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有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了所需的各类人才。

教育不仅培养了高学历人才,也培养了技术工人和农民等各类人才,满足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培养,进而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不因经济、地域、性别等因素影响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能够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得社会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教育平等则是指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受到同等对待和重视。

教育平等能够满足个体的教育需求,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教育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创新驱动力量。

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也为教育提供了条件和资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

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在,它承载着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更是承担了巨大的责任。

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教师们肩负了引导学生的任务,他们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德,为学生的未来之路护航。

教育无小事,教师也无小节。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愈发容易,但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却愈发困难。

教育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价值。

而这一切,无不依赖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教育无小事,教师更要有大格局和远见。

教师无小节,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好概括。

教师,是最值得尊敬的职业之一,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重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默默的守护者,默默的奉献着。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他们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无比重要的,他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需要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与品行修养;他们需要在学科研究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最前沿的信息。

教师无小节,因为每一个小节都关系到学生的未来。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教师是学生的未来,他们共同承载着这个时代的使命。

我们应该给予教育事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教师们更加敬业,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们明白,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依靠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完成。

只有珍惜教育资源,才能珍惜自己的未来。

只有尊重教师,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的馈赠。

幼儿教师的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教师的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教师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幼儿教育作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起点,也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承担着培养、教育和照顾幼儿的责任。

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幼儿教师的教育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幼儿教师的教育幼儿教师的教育是指他们接受的关于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和学习。

这项教育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和幼儿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幼儿教师的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学知识的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学习关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基本原则,掌握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技巧。

2.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行为和情感。

3.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4.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学习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步骤,了解幼儿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以便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活动。

5.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的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照顾。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所展现出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能。

幼儿教师需要拥有良好的教育技能,包括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制定教育方案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

2.教育引导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有效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如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品质。

3.社交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与幼儿家长和其他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4.创新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能够设计出富有吸引力和效果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资源。

5.自我发展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教育 的政治功能)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列宁: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
资料一:中美幼儿的道德观调查 1、如果你在大街上捡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皮
球,你将怎么办?
美国幼儿回答(1)我把它装进我的口袋;(2)我把它 送给最好的朋友;(3)我把它卖掉;(4)我把它扔了; 我把它交给老师。我国幼儿绝大多数回答交给警察叔叔, 个别回答交给爸爸妈妈。 2、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人不小心把你
到底还剩几只鸟 学生随堂考,考题是:“树上有10只小鸟,射死一只,树上还剩 几只?如果学号的末两位数是40,就剩40只,如果是45,就剩 45只,依此类推,试申论之。并请以此为例,安排在教学科目 中。” 中文研究所的学生,申论是15只小鸟: 哲学系馆旁大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拿枪射下了其中一只, 其他9只“存在主义”听多了,苦于不知如何才能死。猎人这一 枪让他们燃起希望,都在等待猎人的下一枪,并且纷纷通知其 他树上的6只鸟,说这里有好机会。所以哲学系旁的大树上,后 来聚集了15只鸟在等待第二枪响起。 据此,他将出的作文题目是:“一根羽毛有多轻?”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 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统计系的学生申论17只鸟: 树上有10只鸟,原来是一个非常和睦 的家庭。有一天,鸟爸爸被人打了下来。 当全家人正悲痛时,来了一只母鸟带着 7只小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 分遗产。 出的题目是:“树上(市场利益)有10只鸟,代表 10个企业,其中一个倒了(因为市场竞争),有很多 企业想来并吞,如何让企业不被并吞?怎样的情况下 会达成供需平衡?”
第 二 篇 教 育 与 社 会 发 展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教育与经济、 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
表现为: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1.生产力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提供人力与时间 提供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 和速度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 科学的发展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文化(广义):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 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狭义):指精神的或观念性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 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等。 文 化 的 表 现 形 态
(1)物质形态文化。指科学、艺术、技术等创造发明 物化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如历史文物、工艺用品等。 (2)制度形态文化。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 度以及法律、军事、家庭、婚姻制度等。 (3)观念形态文化。如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字、 数学抽象符号以及各种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等。 (4)活动形态文化。如各种学术活动、文艺活动和学校 机构、文化出版机构。 (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指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质、价 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生活方式以及传统和行为
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1924)《国 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人劳动生产 率约1.6倍。”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 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前苏联科马洛夫(1980)指出:据苏联的 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教育水平每提高1%,社会 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4%。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能传递和继承文化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 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要手 段。
2、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 手段。
教 育 的 社 会 功 能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舒 尔 茨 ( Theodore W.Schultz)的“人力资本学说”:教 育投资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中的比重 是70%,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是33%。他指出,就美国经济增长而论,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学校教育和知识的增 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国家
资料二
“九五”期间,教育部及所属高校组织或参与组 织的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的1/4左右;承担的国家 “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承担的国家基础研究 重大项目占1/2以上;高校获得的自然科学基金占国 家总经费的1/4以上,每年发表的国内外科技论文占 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80%以上。 1995——2000年,高校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科研项目分别为99项、 212 项 、 828 项 , 占 三 大 奖 总 数 的 55% 、 41.89% 、 29.41%。2000年,高校获得国家级奖84项,占总数 288项的29.17%。
20 世 纪 初 期, 人 人 应 接 受 高 中 教 育 的 理 想 已 经 在 美 国 获 得 广 泛 的 支 持。今 日,几 乎 所 有 的 美 国 小 孩 最 少 都 接 受 8 年 的 教 育, 高 中 毕 业 的 有 75%。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 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培养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问题。 从早期的培养“知识型”人,到后来“能力 型”人,到今天要求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独 立思考能力的人。
部分国家不同机构的投入产出指数
获诺贝尔科学 科研经费投入 投入产出指数 奖人次占总人 占总投入比例(%) 次比例(%)
高等 院校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五国平均 81 100 82 67 66 79 研究 机构 11 0 16 32 34 19 高等 院校 14.0 14.8 19.8 17.6 17.1 16.7 研究 机构 7.9 9.2 13.8 14.6 19.5 13.0 高等 院校 5.8 6.8 4.1 3.8 3.9 4.9 研究 机构 1.4 0.0 1.2 2.2 1.7 1.3
撞倒了,你怎么办?
美国幼儿回答: (1)我就打他; (2)哭; (3)告 诉汽车司机; (4)告诉我父亲来揍他; (5)我把他 打倒在地:我国幼儿大都回答:如果他说“对不起”, 我就说“没关系”,只有一个回答“我打他”
3、如果你突然把一个小朋友碰倒了,怎么办?
美国幼儿回答: (1)说对不起; (2)跑开; (3)去告 诉老师。我国幼儿大都回答:扶起来,说对不起。 分析:在美国幼儿的道德认识里,有很强的自我
故事一:三个男孩在踢足球。一个孩子踢
了一脚,球飞进窗户,打碎了窗户玻璃。 孩子们正在找球,一个男人走出来,对 着他们大骂,因为他们踢碎了玻璃。于 是,他们逃走了。后来一位太太从窗户 伸出头来,她叫他们滚开。
故事二、他们正在踢球。他踢了一脚,飞
进窗户,打碎了玻璃。他们正在找球,他 走出来对他们大骂,因为他们踢碎了它。 于是,他们逃走了。后来她从窗口伸出头 来,她叫他们滚开。
中心倾向,这是美国文化追求让幼儿自由发展所 带来的结果。而我国幼儿的道德认识反映出我国 人民基本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
资料二:不同阶级儿童使用语言规则的 分析
心理学家向两组5岁儿童(一组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另一组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提供了4幅图片:第一幅画 着几个小孩在踢足球;第二幅画面上球从窗口飞进一间 屋子;第三幅画了一位太太把头伸出窗口张望,一位先 生做了一个威胁性的姿势;第四幅画上孩子们正在逃跑。 然后要求这两组孩子叙述这个故事,根据对他们叙述故 事的语言分析结果,心理学家编写了两个故事。第一个 故事是根据中产阶级出身的儿童的言语分析得出的,第 二个故事则是根据工人阶级出身的儿童的言语分析得出 的。
生物系的学生,申论的是29只鸟: 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小鸟,猎人 打下其中的一只雄鸟,使得一只非 常美丽、歌声好听的雌鸟成为寡妇 。 因此树林中20只单身雄鸟来到这棵 树上,竞相表态,展开热烈追求。
出的题目是:“求偶是生物本能,到了交 配繁殖的季节,雄鸟通常会展开其鲜艳的羽毛 或强有力的身躯,吸引雌鸟。若竞争对手多, 则会有一番战争,那么,雌鸟会如何选择伴侣 呢?”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 的功能
三 , 教 育 与 政 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了受教育的权力。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性质 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 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 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 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 所在。(马丁•路德) 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认为,一部结构良 好的宪法并不能充分地维持美国的民主,一 个自由的社会最终要依赖于它的公民以及这 些公民所拥有的知识、技能、道德和公民美 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