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与核威慑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与核威慑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与核威慑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历史是世界政治与军事格局中的重要章节。

这段历史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对抗呈现出军备竞赛、地缘政治斗争以及核威慑等多个方面。

1. 美苏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之间,军备竞赛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双方都试图通过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的发展来确保自身安全和影响力的扩张。

这种军备竞赛在核武器领域尤为明显。

1949年,苏联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使世界进入了核时代。

紧接着,美国也在1952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此后,两国相继进行了多次核试验,不断提升核武器的技术水平和威力。

军备竞赛的结果是,美苏核武库的规模迅速扩大,核武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

2. 地缘政治斗争除了军备竞赛外,美苏之间的对抗还表现在地缘政治斗争中。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在全球范围内都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这种扩张努力导致了苏联与美国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干预。

美苏之间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热点地区上的对立与冲突都是地缘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3. 核威慑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对抗的核心问题是核威慑。

核威慑是指通过显示和威胁对方使用核武器来阻止对方的攻击,从而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美国与苏联的核威慑策略是基于“相互保证毁灭”原则的。

双方明白一旦发动核战争,将对全球造成毁灭性后果,因此在核武器问题上,尽量避免直接的冲突。

这种相互威慑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美苏关系,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爆发。

4. 变革与解冻1980年代后期,冷战局势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和开放的理念,通过削减军备和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试图解冻冷战局势。

这一新思维对美苏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两国领导人在多次峰会上开始进行核军控和裁军的谈判,并签署了若干消减核武器和军事力量的协议。

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

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

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冷战是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这场对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后欧洲的重建过程中,随着苏联力量的增长和美国对世界事务的主导地位,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本文将探讨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包括各自的外交政策、军备竞赛以及对抗的战略局势。

一、外交政策对比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

苏联采取的是扩张主义政策,试图通过援助共产主义国家来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将其置于社会主义阵营之中。

这种做法引起了美国的警惕和反对,因为它直接侵犯了美国对欧洲地区的影响力。

相对而言,美国采取了遏制政策,旨在限制苏联的扩张和影响力。

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通过向战后欧洲提供经济援助,既有助于恢复战争带来的破坏,又能够稳定欧洲的政治局势,并且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

此外,美国还发起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旨在通过军事联盟来对抗苏联及其盟友。

二、军备竞赛与核威慑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期间,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军备竞赛。

两个国家都不断增加其军事力量,并且努力开发和制造更先进的武器。

这种军备竞赛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并给全世界带来了持续的紧张局势。

核武器的发展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领域。

苏联在1949年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这标志着其进入了核武器俱乐部。

之后,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武器生产,并通过核试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威慑能力。

双方通过这种相互威慑的状态,形成了“相互确保毁灭”(MAD)的局面,认识到任何一方对另一方使用核武器将导致双方毁灭,从而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三、对抗的战略局势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主要体现在战略层面。

苏联采取了全球革命战略,试图通过援助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运动来推动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苏联支持的古巴革命、越南战争以及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于美国而言,是一种威胁和挑战。

相反,美国采取了遏制政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大纲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3.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4.重视低强度冲突二、美国军事战略对中国安全的挑战1.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非交界“邻国”2.我国周边美国军事力量的变化3.对中国传统军事战略的挑战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包括:第一,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第二,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第三,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第四,重视低强度冲突K02: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对中国既有影响,也有一定挑战,因此,在发扬传统军事思想的同时,我们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与客观相符正文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美国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由冷战时期的以遏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大国为宗旨,发展为冷战结束后重视对欧亚大陆广大边缘地带的控制,并从边缘地带向欧亚大陆纵深扩展,在全球范围扩张美国势力。

苏联解体之后,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国家纷纷退出世界舞台,一些新的独立国家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美国的全球势力渐渐变强。

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根据1990年以来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以及《国防报告》等官方文件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使用武力方面有以下准则:(1)以推行国家安全战略为基本目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需求融为一体,美军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所规定的目标而执行广泛的军事任务。

(2)根据国家的利益决定使用武力的规模美国国家利益分为:涉及美国生存的“生死攸关的利益”、会间接影响美国安全和强盛及其所处国际环境的“重要利益”、以及“人道主义利益”三种类型。

当“生死攸关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例如当事态危及国家的安危、重要盟国的存亡、重要资源的来源、公民的安全和经济的正常运转时,不管付出何种代价,美国都将向海外派兵,必要时采取单方面行动,并从一开始便投入决定性的兵力。

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

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

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大纲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1.地区防务战略2.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3.营造、反应与准备战略4.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5.奥巴马政府的军事战略二、美国军事战略范畴的拓展三、冷战结束至今美国重大的军事活动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冷战结束至2013年,美国军事战略经过了五次较大的调整,分别是“地区防务战略”、“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营造、反应与准备战略”、“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和“奥巴马政府的军事战略”K02:美国军事战略从一开始的实战战略发展到冷战时期的威慑战略,再扩展到冷战后的预防性防务,如营造安全环境、军事外交、结交盟友、军事力量的展示等,这种趋势是一种逆向的发展K03:冷战结束至2013年,美国共有五次重大的军事活动,包括第一次海湾战争、索马里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正文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冷战结束至2013年,美国军事战略经过了五次较大的调整,分别是“地区防务战略”、“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营造、反应与准备战略”、“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和“奥巴马政府的军事战略”。

1.地区防务战略1993年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提出“地区防务战略”,其基本原则是:针对不确定性威胁和各地区不同情况,发挥单边行动、多边协定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这一战略主要是针对地区挑战者的威胁,而不是与大国进行全球对抗。

“地区”,是指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防务”,是指美国进行战争的能力。

因此,这一战略在本质上具有明显的扩张性与进攻性,使得蜇伏20年的美国军事力量重新活跃于全球。

但这一战略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美国到底要打几场战争?美国的军事力量到底要扩张到什么程度?于是美国开始反思,该战略缺少“灵活”,军事武器的数量是不重要的,关键要灵活运用。

2.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5年3月,克林顿执政时期,在吸取了美军介入索马里内战受挫的教训之后,美国提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参与”,是介于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之间,主张美国在国际社会继续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时,保持灵活性与选择性,以便进退自如。

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

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

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核武器的扩散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核不扩散体制的形成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原有国际格局的改变,核不扩散体制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通过分析核不扩散体制的发展和面临的压力与问题,提出了只有采取多边合作的回应模式,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是解决核扩散问题的唯一途径。

标签:核不扩散体制;发展;挑战;回应模式一、核不扩散体制的形成核不扩散体制,是指国际社会为了预防核战争而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公约、协定和所成立的机构的总和。

其内容具体包括:第一,有关核裁军的条约,如《美苏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等;第二,关于限制核武器空间部署及有关无核区的条约,包括《外层空间条约》等;第三,限制核武器发展的条约,包括《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第四,有关无核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的文件;第五,国际出口控制与核查机构,包括核出口委员会、核供应集团、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作为一种合作的模式,建立体制的宗旨是通过核军控与核裁军过程,禁止核武器的继续发展与扩散,减少现存的核武器和运载工具,从而为最终彻底消除核武器创造条件。

二战后,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以及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和军事优势的全面展开,美苏军备竞赛一浪高过一浪。

由于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争夺核优势成为两超争夺全面军事优势的重点。

虽然美国也曾经试图维持自己的核垄断地位,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都相继发展了各自的核武器,发生核战争的危险大为增加。

从此时的美苏关系来看,一方面双方既要发展和强化自己保有的核武器,另一方面又力图阻止核武器和核武器技术向其他国家扩散。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虽然仍在进行,但是防止核扩散问题第一次被国际社会提上了议事日程。

经过美苏多轮双边谈判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的多边谈判,国际社会终于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及美苏两国签定的《反导条约》及相关的限制两国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协议等都属于进展的一部分。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2013年10月,韩美两国国防部长在第45次韩美安保协议会上(SCM)上,就“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达成一致。

“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是韩美同盟共同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遏制战争与核挑衅的核心战略。

可以说,“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将在促使朝鲜的核武器变成无用之物、引导朝鲜走向非核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正确理解美国的“韩半岛延伸遏制政策”,有必要基于美国的核战略和世界军事秩序,对国际核秩序的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美国的延伸遏制政策是美国核战略的下位概念,与此同时,美国的核战略又是国际核秩序最重要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研究世界核秩序中的结构性问题对于美国核战略的影响,识别影响美国“延伸遏制政策”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未来“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的发展方向是极其重要的。

2013年10月2日,韩美两国国防部长在发表第45次韩美安保协议会(SCM)共同声明时,公开宣布双方就“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达到协议。

“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是韩美同盟共同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遏制战争与核挑衅的核心战略。

可以说,“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将在促使朝鲜的核武器变成无用之物、引导朝鲜走向非核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威慑(deterrence)是指通过使对方预料到自己的行动结果会远远大于实际的付出,从而放弃具体的行动。

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是指基于威慑力,向其同盟国提供保护。

换句话来讲,就是将威慑力延伸至同盟国,从而遏制敌人向同盟国发起攻击。

一直以来,延伸威慑概念被解释为“核保护伞(nuclear umbrella)”。

但是,事实上,“延伸威慑”不仅仅指向同盟国提供核保护,而且还包括动用从核武器、常规战力到政治、外交手段等一切力量来提供“遏制力”。

显然,“延伸威慑”与“核保护伞”间有明显的不同。

一、核武器、美国的核战略与世界核秩序核武器因极强的破坏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陈海宏2012-8-31 16:37:25 来源:《理论学刊》(济南)2007年11期第103~108页【专题名称】世界史【作者简介】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济南250014【内容提要】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

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

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冷战/美国军事战略/遏制战略/核威慑战略/空军第一/制海权/质量建军美国在“二战”后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亚非拉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的惨败,使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受到沉重打击。

苏联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并向全球扩张,于是在全世界形成了两强对峙、争夺霸权的局面。

“苏东事变”的爆发使美国终于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冷战时期是美国军事战略和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

一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多变。

“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

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战略家斯特劳斯·海普宣称:“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

”[1](P194)美国这种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

美国在冷战之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战略调整

美国在冷战之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战略调整

美国在冷战之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战略调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面临着全新的战略局势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美国在冷战之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战略调整。

这些调整旨在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情势,并确保美国的安全和利益。

第一次战略调整发生在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代。

随着苏联解体和华沙公约的解散,冷战的威胁消失了。

美国不再面临直接的军事对抗和核威胁,这使得美国能够重新评估其对全球事务的参与和承诺。

在这一时期,美国采取了一种更加积极的对外政策,其中包括推动全球经济自由化和民主化的努力。

这一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和平与繁荣”战略,旨在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手段来确保国际安全和稳定。

美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并通过多边组织和机构扩大了其国际合作。

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际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美国进行第二次战略调整。

这次调整的核心是应对全球恐怖主义威胁。

美国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了可怕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扭转了美国的战略重心。

美国政府启动了全球反恐战争,将反恐视为其首要任务。

在这一战略调整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领导国际联盟打击恐怖分子组织、改革国内安全机构、增加军事预算以及开展军事行动。

美国的战略重点从核威慑和军事对抗转移到了反恐战争和国际安全合作。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反恐合作,并通过军事部署和情报共享来打击恐怖主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地缘政治情势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促使美国进行了第三次战略调整。

此次调整的核心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

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上的崛起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竞争。

美国认识到,它需要重新调整其对这些大国的战略方针以确保其国家安全和利益。

美国开始采取强硬的对华和对俄政策,同时也加强了与盟友和伙伴国家的合作。

美国加大了对军事技术、情报收集和网络安全的投资,并重新强调了军事准备和防御能力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研究学科专业名称国际政治申请人姓名孙珊珊指导教师王慧媞教授论文提交时间 2012年6月1日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1)(一)论文选题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三)创新之处 (3)一、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论分析 (5)(一)核武器与核战略 (5)1.核武器的概念及分类 (5)2.核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和破坏因素 (6)3.美国核家底 (8)4.美国核战略主要理论依据 (9)(二)美国核战略的构成 (11)1.核威慑战略 (11)2.核力量运用战略 (12)3.核力量发展战略 (13)(三)美国核力量的构成 (13)1.战略进攻力量 (13)2.非战略核力量 (14)3.战略防御力量 (15)4.战略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15)二、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的演变 (16)(一)老布什政府的“全方位威慑”核战略 (16)1.扩展核威慑的范围 (16)2.提高核武器的效能 (17)3.强调战略核力量的攻防一体,建立全球有限打击防御系统 (18)(二)克林顿政府“领导与预防”的核战略 (18)1.美国单边主导美俄核裁军进程,维护美国的核“领导”地位.. 192.建立防核扩散体制,维护核优势地位 (19)3.减少实现军事目的时对核武器的依赖 (20)4.强调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加强“防范” (20)(三)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核战略 (21)1.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弾条约》,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 (21)2.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力量 (22)3.大幅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 (23)4.加强核威慑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由传统的“基于威胁”转向“基于能力” (24)(四)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无核化核战略” (24)1.与俄罗斯进行裁军谈判,推动削减核武器的进程 (25)2.强化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军控机制 (26)3.暂缓核武器力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6)4.召开核安全峰会,倡导多边合作 (27)5.继续保持核威慑态势,将核武器作为一种战略威慑以维护美国安全 (28)三、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特点和原因 (29)(一)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9)1.核武器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最有力工具 (29)2.核威慑是贯穿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线 (30)3.核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 (31)(二)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特点 (31)1.始终强调核战略的全球性 (32)2.始终保持美国在核战略领域的优势地位 (32)3.不断加大研制和开发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力度 (33)(三)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原因 (33)1.影响美国核战略调整的国内因素 (33)2.影响美国核战略调整的国际因素 (35)四、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的影响 (36)(一)美国核战略对美国的影响 (36)1.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36)2.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37)(二)美国核战略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38)1.阻碍了国际社会的核裁军进程 (38)2.阻碍了国际社会防核扩散进程 (39)3.动摇了国际社会战略稳定的基石 (40)结语 (42)注释 (43)主要参考文献 (4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9)致谢 (50)中文摘要核武器从诞生伊始,就成为各国在外交斗争中的重要武器。

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不仅可以在战争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和平时期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威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战争的爆发。

以核武器为主要载体的核战略成为有核国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而且是拥有最强大核武器的国家,美国的核战略不仅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美国自身的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而且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论分析。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分类。

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其破坏因素主要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五个部分。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库,建立在强大核力量基础上的核战略主要受以下几种理论的影响:核威慑理论、核冬天理论、非战略核武器理论。

美国核战略的主要由核威慑战略、核力量运用战略、核力量发展战略组成,作为美国核战略的基础的核力量主要由战略进攻力量、非战略核力量、战略防御力量、战略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组成。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的演变。

老布什政府的“全方位威慑”核战略主要表现在:扩展了核威慑的范围,提高了核武器的效能,强调攻防一体的核力量,建立全球有限打击防御系统。

克林顿政府的“领导与预防”核战略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单边主导美俄核裁军进程,维护美国的核“领导地位”;建立防核扩散体制,维护核优势地位;减少军事目的对核武器的依赖;强调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加强防范。

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核战略主要内容是: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大幅度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加强核威慑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无核化”核战略主要措施:与俄罗斯进行裁军谈判;强化核不扩散机制和军控机制;暂缓核武器力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召开核安全峰会,倡导多边合作;将核武器作为一种战略威慑以维护美国安全。

第三部分研究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特点及原因。

这部分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揭示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的总体特点: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强调核战略的全球性;始终保持美国在核扩散领域的优势地位;继续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不断加大研制和开发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力度。

最后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冷战后美国核战略调整演变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对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影响的研究,主要从国内、国际安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对核裁军和防核扩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对国际安全主要是消极影响,阻碍了国际社会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的进程,动摇了国际社会战略稳定的基石。

关键词:冷战后美国核战略中图分类号:D815ABSTRACTNuclear weapons as human social science progress and strategic needs of the combination product, from the day of its birth,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weapon in the diplomatic struggle. Mainly because of nuclear weapons has tremendous power, not only in time of war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imes of peace, can also play a great deterrent, and to some extent to contain the outbreak of war. In order to nuclear weapons as the main carrier of nuclear strategy as a nuclear state the main component of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n a country s foreign strate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s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but also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powerful nuclear weapons, U.S. nuclear strategy is not only a core component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nuclear strate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to safeguard U.S. national interests,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peace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sections.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U.S. nuclear strategy. Nuclear weapons is a general term self-sustaining nuclear fission or fusion reactions release energy, resulting in the explosion, and has a destructive effect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s. Nuclear weapons can make a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Nuclear weapons have tremendous damage effect, its destruction of th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shock waves, radiation, early nuclear radiation,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nd five part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nuclear arsenal, nuclear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several theories: the theory of nuclear deterrence, nuclear winter theory, the theory of non-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 U.S. nuclear strategy,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y and nuclear power use strategy, strategic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forces, nuclear forces as the U.S. nuclear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offensive forces, non-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and strategic defense forces, strategic command 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position.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U.S. nuclear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The old Bush administration’s “comprehensive deterrence” nuclear strategy mainly in: extends the scopeof nuclear deterrenc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uclear weapons, emphasizes the attack one of the nuclear force, and limited establishment of a global anti-defense system.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leadership and prevention” of nuclear strategy, the main contents are: U.S. unilateralism leading US-Russian nuclear disarmament process, to maintain the U.S. nuclear “leadership position”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system, maintaining the position of nuclear superiority; to reduce the military purposes of nuclear weapons dependence; stressed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nuclear weapons,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s unilateral nucle ar strategy are: to unilaterally withdraw from the ABM Treaty, to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New Trinity” nuclear force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threshold for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to strengthen its nuclear deterrent at the national the role of the secur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clear issue on the standard of unilateralism. The major initiatives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global “denuclearization” of nuclear strategy: disarmament talks with Russia; strengthen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mechanisms; suspension of nuclear weapons force to the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held a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to advocat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nuclear weapons as a strategic deterre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third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