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2.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学习重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教材124--130页,根据学习目标、重难点所涉及的内容用蓝、黑笔勾画出来,完成预习部分;并将存在的问题用红色的笔勾画或记录在书中相应的位置。

预习学案【自主学习】1、什么叫燃烧?2、燃烧的条件有哪些?灭火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3、常见的灭火器有、、。

4、什么是爆炸?爆炸是如何引起的?课中学案【新课引入】燃烧是最古老的化学反应之一(如火的使用,古埃及人炼铜),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如利用燃烧加工食物),它与我们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也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一、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提示:白磷着火点40℃,红磷200℃以上)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_,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而红磷___________,水中的白磷也__________ 。

②向水中白磷通入氧气的现象为。

【分组讨论】(1)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O2和不通入O2的条件下,现象是不同的,这样的事实,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综合上述讨论,我们来总结一下燃烧的概念是什么?看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1、燃烧定义: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第2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第2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能正确的给液体物质加热(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装置的气密性检查;(3)学会玻璃管、橡皮塞、胶皮管等仪器的连接,以及常见仪器的洗涤方法(4)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学习重难点】重点: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导学【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后填空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和 三部分。

2、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口 ,跟桌面成 角,且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 和 ,避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3、托盘天平的称准度为 g ,称取的物质质量等于 质量加 质量。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 浸在水里,两手紧握容器外壁加热,导管口有逸出;松开手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段 形成,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就需重新连接或更换仪器。

5、洗过的玻璃仪器表面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

(2)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3)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4)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3.物质加热的方法:(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上倾斜,跟桌面成 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中上部),手不要拿试管夹的 ;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 ,防止液体受热溢出;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接触 ,以免试管破裂。

(2)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 。

总结归纳: 加热之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拭干净,再用试管夹夹持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加热时应先预热,待均匀受热后再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有药品部位加热。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2课时(新人教版)(1)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2课时(新人教版)(1)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学习重难点】氧气和氮气的用途【温故知新】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红磷、五氧化二磷。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加碘食盐②矿泉水③空气④酒精⑤自来水⑥雪碧⑦洁净的空气⑧冰水混合物⑨糖水⑩水⑾氧气⑿食醋【自主学习】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主要有、、。

2、氮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氮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的用途主要有、、、。

3、稀有气体是、、、、等气体的总称。

他们化学性质,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为,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的用途、、等。

三、空气的污染与保护1、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和两大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等。

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是:加强、改善、推广使用、积极。

四、空气质量日报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和。

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讨论交流】(1)在你的身边发生过那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课堂小结】(5分钟)具有可燃性。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空气的污染问题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

易错点:CO2目前不能算空气污染物说明:PM2.5(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飘尘或尘埃。

CO2 虽然能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有害气体,目前也没有列入空气污染指数。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和形成酸雨等。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现象。

【学习重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习过程】预习学案【温故知新】1.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A.碘酒B.盐酸C.石灰水D.生理盐水2.下列液体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B.牛奶C.蒸馏水D.豆浆3.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自主学习】1.在下,在里,不能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3.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通过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4.热的溶液冷却后,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

课中学案【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请分别举出固体,液体,气体为溶质的三种不同溶液。

【创设情境】我们知道食盐等物质溶于水而形成溶液,那么固体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制溶解呢?【活动与探究】猜想:设计实验一: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等物质溶解后,再加5克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再加10mL水,搅拌并观察现象。

设计实验二: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实验,每次加入5克。

加入多少次烧杯中才有硝酸钾固体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现象。

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讨论交流】(1)从实验来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4)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典型例题】 20℃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

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新人教版)

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新人教版)第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pH的意义,酸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2.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预习学案【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P60~P61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常用_____测定溶液的___________,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pH范围通常在_____之间,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为:酸性_____碱性_____某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则其pH_____,若使石蕊试液变蓝,则其pH____;若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其pH_____,若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则其pH_____。

(2)测定溶液pH的方法在________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醮取被测液体滴到____上,把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对比,即可得出被测溶液的pH,此法测得的pH整数值。

(3)溶液酸碱度的应用①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_____的土壤中生长。

②测定雨水的pH(因溶有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酸雨的pH_____),可以了解_____③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可以了解__________课中学案【新课引入】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而在实际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仅仅知道知道溶液的酸碱性还不够,往往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那么怎样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的酸碱度:定量表示物质酸碱性的程度的一种方法,简称酸碱度。

而通常用pH试纸来测定。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方法,其范围在~之间。

3.酸性溶液的pH值越,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值越,碱性越强。

4.浓度越大,酸碱性越。

【课堂检测】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合作探究】课本P61,“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测定方法:在或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一根干净的玻棒将被测液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对照实验,证明我们呼出的气体成分和空气的不同【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难点:对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质的探究,比较两种气体的成分的差异课前预习(8分钟)【温故知新】1、叫化学变化,它的基本特征是。

常伴随的现象有、、。

2、叫物理性质。

例如:。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完成下面内容。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的现象的、和等,可以和化学原理。

2.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的,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脱离实际的,但是他去发明的一些实验器皿和一些分离方法对化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3.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关注物质的,课中导学【合作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刀、水槽、干燥的玻璃片、烧杯实验步骤:(1)点燃前取蜡烛仔细观察,可知它由石蜡和棉线烛芯构成,石蜡是色体,稍有气味,用刀切下一小段蜡烛,放在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它的硬度______,______(难/易)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发出色火焰,火焰分三层:、、和。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约2s后取出观察,可以看到火柴的部分最先被烧焦。

说明_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__温度最低。

燃烧的蜡烛时,顶部先受热熔化,成液体,蜡烛的这个变化是变化(物理/化学),这说明蜡烛的熔点。

(3)把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一会,可以观察到有_________生成,如果把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和_______,这个变化时_______变化(物理/化学)。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六单元课题2 (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六单元课题2 (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通过对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学习过程】课前导学【温故知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即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③用高锰酸钾。

【自主学习】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_______ _ 和_______ _(其主要成分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装置和_______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____大,_____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____________。

3、CO2的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 ,则是二氧化碳。

4、CO2的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 ,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课中导学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探究一、原料探究:B结论:通过比较各组的反应现象,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组为 和 ,其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组讨论】⑴为什么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原因 ;(2)不用碳酸钙或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原因 ;(3)不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原因 ;(4)不用木炭燃烧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你还有哪些类似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说说是否选择它的理由。

二、制取装置的探究:阅读课本110——111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1)发生装置的选择:因为反应物大理石(或石灰石)的状态为 ;稀盐酸的状态为 ;而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即选择 。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课题3第1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课题3第1课时(新人教版)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温故知新】1.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新课引入】氧气,人们曾经把它称作“养气”,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氧气能支持燃烧。

在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

那么,氧气在实验里是怎样制取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演示实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1)实验装置如右图(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连接仪器并固定a.试管口略向倾斜。

b.铁夹夹在试管的处。

c.导管伸入略微露出橡皮塞。

d.试管口要放一团。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a.先,再集中到药品部位加热。

b.用酒精灯加热。

⑤收集气体a.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b.排水法:因为氧气溶于水。

⑥实验完毕,撤离导管。

⑦熄灭酒精灯注意:七个实验步骤可以简单记为7个字:(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检验与验满a.检验:将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b.验满:将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针对向上排空气法)【观察与思考】(1)实验前首先应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提示:不塞棉花会怎样?)(3)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4)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提示:开始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5)本实验中需不需要验满?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6)实验结束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反思交流: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收集氧气的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规律总结:只要固液混合,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都可以采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
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创设情景】我们知道燃料燃烧可以产生热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探究1】氧化钙与水反应
现象
手的感觉
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
【实验探究2】镁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手的感觉
分析
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
2
+ H2↑
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______的变化,即有的表现为_______现象,有的表现为________现象。

归纳: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活泼金属(如镁)与酸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讨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煤和石油
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煤与石油的形成与应用,结合课本填写下表。

化石
燃料状态物质
种类
所含元素综合利用
主要元

其他元素原理产物
煤氢元素、氮
元素等
将煤加
强热
煤焦油、、
煤气等
石油
利用各成分沸点的不同
汽油、 、柴油、石蜡等
注意:将煤隔绝空气加热,称为煤的干馏或炼焦,属于______变化,石油的炼制称为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变化。

2、天然气
【探究实验3】天然气的燃烧
注意:煤、石油、天然气都是 物(填“纯净物”、“ 混合物”)
归纳小结:天燃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____ 色_____味的____体;
密度比空气______, 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3)主要用途:
3、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分组讨论】
1、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哪种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若燃料不充分燃烧,将会有哪些危害?
必须满足两点:
一、 二、 危害:
【资料】了解“可燃冰”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分组讨论】
1、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哪些?应采取的防止和保护的措施?
2.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汽车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有哪些?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归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 、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1. 点燃甲烷
2.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
3.向罩过甲烷燃烧的小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 、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比较清洁的燃料——酒精
名称 酒精(乙醇)
化学式 燃烧方程式 优点 主要来源
2.氢气
【实验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实验药品: 、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反应物状态为 和 ,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又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或___ 。

归纳:氢气的性质和特点
(1)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 化学性质:A.可燃性: B.还原性: (3)氢气
三大优点: 、 、 局限性:由于制取成本高、 ,故还未能广泛用作燃料
【分组讨论】
1、电解水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都可以制的氢气,如果将氢气作为燃料广泛应用,是否切实实际?为什么?
2、值得开发的新能源还有哪些呢?
3.其他能源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 、核能、 、地热和 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 污染。

C
【课后练习】
1.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氢气
D.甲烷
2.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3年以来山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水煤气
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硫和甲烷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甲烷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5.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D.将CO还原CuO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6.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其申办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注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下列措施与环保无关的是()
A.将现在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改造成以压缩天然气(CNG)为燃料的汽车
B.兴建的大量体育场馆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和天然雨水
C.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迁出,建成商业区或城市绿地
D.全北京市民努力学习外语准备为奥运服务
7.为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③在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8.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D.用高粱、玉米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9. “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主要能源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点燃之前,一定要_________ ,甲烷燃烧时产生_________ 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气与天然气相比,从安全角度考虑,煤气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_____。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学习方法、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收获?谈谈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知道的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