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昌乐县鄌郚镇包庄中学 姓名: 张佃民
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包庄中学
邮政编码:262410
联系电话:(0536)6671160 电子邮箱:dianmin-zhang@
张佃民,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理念,一直走在教育工作的前沿。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子、新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上刊登或获奖。获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与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佳绩育新人”是我一生永恒的追求。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提供的资料。
(二)探索中的成就:
【多媒体展示】
师生互动:
【展示成果,整体交流】总结学生搜集资料的积极性,给予必要的鼓励。同时,指导学生课下独立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那mp;lm=-1&word=%CD%F5%BD%F8%CF%B2%B5%CB%BC%DA%CF%C8
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头开得很好,成绩也显著,但有没有失误呢?(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
(三)探索中的失误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补00730.html?an=0&1)课前准备:根据主题“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分成 6小组,预先收集相关材料()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历史图片:各小组按严重失误和的学习目标/view/f30e5800bb68a98271fefaf8.html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实践创新活动1.历史情境短剧请同学们依据教材和自己在图书馆、网上收集到的关于铁人王进喜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编排历史情境短剧《铁人精神》。
要求:要再现新中国成立后。
百废待兴到百废俱兴,中国贫油的帽子是怎么被打破的,这不仅说明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奇迹,更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答案:旁白(学生甲)1959年9月,我国石油勘探工人在东北松辽盆地找到了工业性油流。
1960年来到“荒原一片篝火红”的大庆油田会战工地,开始了攀登油田开发科技高峰的艰辛征程。
当时,油田正处于极端艰难的创业时期。
有外国专家断言:像大庆含蜡这么高的油田,中国人根本没能力开发。
王进喜(学生乙):同志们,现在我们的砖井设备已经来了,但是,由于道路和运输工具的限制,我们无法前进,现在,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人拉肩扛把设备运走,早日开工。
工人小王(学生丙):哈哈,没有问题,同志们,我们去扛设备!旁白(学生甲):就这样,王进喜带领工人们硬是把砖井设备,人拉肩扛,从火车站运到砖井现场,工人们雀跃了,领导们震惊了。
就这样在王进喜的带领下,第一口油井马上就要出油了,然而,由于油压太大,面临井喷的危险。
工人小王(学生丙):只见王进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奋不顾身跳下油井,用身体搅拌水泥,大伙们也都激动地跳了下去。
王进喜(学生乙):同志们,我们就是要给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人什么都能办到,我们必须做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旁白(学生甲):就这样,中国的石油工人用他们的豪气,用他们的胆识开创了中国石油之路,在王进喜的带领下,第一口井喷油了,第二口井喷油了……王进喜(学生乙):“我们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中国自己的油田开发之路!”工人小王(学生丙):看我们的斗志,“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为“闯将在此”。
旁白(学生甲):中国终于走出贫油的时代,中国终于摆脱了洋油的时代,中国的石油工人创造了历史的奇迹,铁人精神将激励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讲解

石油工业 新兴工业
1.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
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报道的出现反映了
“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B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误: 1.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2.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启示: 1.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 2.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
……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航天工业 1964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新兴工业成就展
模范人物
两弹元勋 邓稼先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大庆油田
铁人——王进喜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40-1962
毛泽东1963年3月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想一想
以上英雄人物你最崇拜哪一个? 你要学习他什么精神?
精神:学习他们不“铁人”怕王进喜吃苦,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解民服务的精神。 放 军雷 好锋 战 士
收获平台
通过学习本课 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
中共八大 的召开
严重失误
良好 开端
焦裕禄 王进喜 邓稼先
探索
模范人物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 运动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
15000亿斤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知识点归纳

[键入文字]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 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 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知识点归纳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 年)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能说出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等人的主要事迹。
2 .通过学习探究,学生能理解阐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出现的原因、后果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再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历史情景,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归纳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
4. 在分析史料,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先进模范人物。
(二)教学难点对中共“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正确方式探索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讲故事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
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二)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搜集资料,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媒体操作平台。
(二)学生1.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史实,每位同学写出两条最典型的。
2.搜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的事迹,准备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首歌反应时代的主题:如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倒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黄河》;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歌》;等等。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说课稿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下面我就这一课,说说我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说教学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地理课程标准,教师的作用更要体现在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点拨讲解疑难问题,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等方面。
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地教师决不代办,要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说教材:1.本科在教材中的作用于低位《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而第二单元的题目正好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见本课在这一单元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是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大约10 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走了一条艰难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教学目标结合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地位、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先进人物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辨别图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培养学生崇敬楷模的价值观。
学习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借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3、重、难点分析(1)、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2)、难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训。
初中八年级历史课件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大炼钢
*为使钢铁产量翻一 番,全国各地共组 织9000万人上山找 矿,建小锅炉,用 土法炼钢。到年底, 产量指标完成,但 有300万吨土钢无法 使用。
大 跃 进 时 期 农 村 的 土 法 炼 钢
农 业:
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人 民 公 社 社 员 的 大 锅 饭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良好的开端
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 家工业化,逐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 化需要。
意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国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失误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
危害: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措施: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工业产品 *原油和石油产品 *新兴工业 *科学技术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原子弹爆炸
氢弹爆炸
大庆油田
Hale Waihona Puke 王进喜焦 裕 禄雷 锋
练一练
1、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D )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动脑筋: 为什么这条路线偏 离了正确的方向?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落后 的愿望 *党和人民对我国现状认识不 足,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大跃进”
瞎 指 挥 共 产 风
高 指 标 浮 夸 风
“左”的错 误在全国 严重泛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教案新人教版

(1)开展家庭调查:要求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活经历,采访家人或亲友,了解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感受。
(2)进行社会调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评价。
(3)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等任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2)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要决策和实践:例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问题探究: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3)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讨论社会主义建设的话题,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我国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和任务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影视作品:《开国大典》、《创业史》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影视作品,以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目标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
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 根据25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
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
7 根据26页“动脑筋”: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
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
9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
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
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 根据《地图册》第9页《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图,完成《填图册》第6页的(2)、(3)两小题。
(其中“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
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
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
2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根据下表“对号入座”、“接龙回答”:)
大庆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