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秋季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物体的速度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物体的速度随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以判断正确的是()A.运动时速度大小始终不变B.2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6 mC.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D.C点和H点速度方向相同3、某同学到黄石汽车站乘车,刚进站发现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便赶紧喊司机停车。
车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听到该同学喊声,便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这辆车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时间是t=16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25m/s B.4m/sC.2.5m/s D.无法确定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仅受到三个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共点,且大小和方向刚好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A.2 F1B.2 F3C.2 F2D.05、咸宁市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让一小球竖直上抛,测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继续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时间为t2。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B.C.D.6、中新社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2015年10月15日伊朗一架载有426名乘客的客机在飞行时发生严重事故,一台发动机突然掉落,所幸的是客机安全迫降,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出事的是一架波音747型客机,当地时间15日早上7点15分从德黑兰机场起飞,仅仅大约2分钟后,飞行员就报告称3号发动机部分脱落,并砸坏了机身。
黄冈中学高一期中考试物理(打印版)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箱上角处用水平力推它,研究木箱绕箱下角的转动,木箱可看作质点。
B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力推它,研究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的滑动,木箱可看作质点。
C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不论研究该物体的何种运动,该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D .研究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卫星可看作质点。
2.如图1所示,一人一直沿山坡自坡底A 以速率1v 跑到坡顶B ,随即又以速率2v 返回到坡底A ,已知AB 的距离为s ,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 .0B .122v v +C .12122v v v v +D 无法确定3.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 .vtB .2vtC .2vtD .不能确定4.如图2所示,物体A 和B 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 .B 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sin A B m m g +θC .B 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为sin A m g θD .取走A 物后,B 物仍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5.汽车原以20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 ,则它关闭发动机后经过6s 内的位移大小为( )A .30mB .40mC .60mD .20m6.如图3所示,木块A 、B 分别重50N 和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高一年级阶段性目标检测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高一年级阶段性目标检测试卷地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20个题共40分〕1.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的变化B.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C.市场需要量的变化D.光热水等自然因素的季节周期变化2.我国以下地区,农业区位选择合理的是:A.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甜菜B.江南丘陵——柑橘、茶树、水稻C.珠江三角洲——水稻、甘蔗、玉米D.东北平原——冬小麦、大豆、甜菜3.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市场B.政策C.文化传统D.生活习惯4.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混合农业只有发达国家有B.乳畜业只有发达国家有C.美国中部的玉米带是粗放农业D.三江平原的小麦生产是商品谷物农业5.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大的工业企业就是工业集聚B.工业集聚是工业联系的必然结果C.工业地域的形成受工业区位的影响D.工业集聚是高投入、高产出6.有关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城市数目增多是城市化的标志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水平也高C.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趋势D.中国农村广阔,难以走城市化道路7.以下城市分别主要受政治、交通、资源、宗教因素发展起来的是A.巴西利亚、石家庄、匹兹堡、拉萨B.北京、上海、华盛顿、耶路撒冷C.堪培拉、郑州、攀枝花、伦敦D.罗马、阿伯丁、亚历山大、纽约8.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A.人口城市化突出B.城市人口素质低下C.城市管理跟不上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9.城市的起源和发展,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后B.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后C.工业革命后D.进入农业文化后10.我国南言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沿河流建城B.沿海岸建城C.沿铁路线建城D.沿绿洲建城11.关于流通领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属社会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B.没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不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C.只要有投入就要产出,无须建系统整体或网络D.和农业生产一样属社会第一产业12.关于区位因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才有区位B.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人类的活动均应考虑地域区痊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D.商业中心的区位主要受人口分布影响13.南昆铁路建设可开发的沿途资源有A.铝土资源B.铁矿资源 C .森林资源D.土地资源14.我国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是A.一种商业贸易活动B.交通运输活动C.工业建设活动D.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15.我国加入WTO是为了:A.积极参与国际贸易B.参加一个国际组织C.促进国际和平发展D.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萃16.关于环境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可能造成环境问题B.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D.环境问题一旦出现是难以解决的17.以下属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是A.农业生产中的开挖渠道B.工业生产中的修路架桥C.商业贸易中的货物周转D.“西气东输”中的管道18.关于世界环境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的表现B.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C.资源短缺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D.汽车增多,汽车噪声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19.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A.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B.它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地域特点C.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大国政府政策D.它的目标是让当代人能健康长寿20.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其深远意义A.造林绿化工程B.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C.防治荒漠化的固沙措施D.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图后答复:〔15分〕〔1〕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40年来变化的总特点是什么?〔2〕1955年—1970年两种消费的变化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湖北省2008届高三第一次八校联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 华师一附中 荆州中学 孝感高中 襄樊四中 襄樊五中 黄冈中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 .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15.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带负电的小球A 和一个带正电的小球B ,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给小球B 一个合适的初速度,B 将在水平面上按图示的轨迹做匀速圆周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B 内部的因素,从B 中分离出一小块不带电的物质C (可认为刚分离时二者的速度相同),则此后( )A .B 会向圆外飞去,C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B 会向圆外飞去,C 做匀速圆周运动 C .B 会向圆内飞去,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B 会向圆内飞去,C 做匀速圆周运动16.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量为+10-2C 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 点移到B 点,动能损失0.1J ,若A 点电势为-10V ,则( )A .B 点的电势为0V B .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C .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D .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块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当木块静止时是在A 位置.现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υ0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射向木块并嵌入其中,则当木块回到A 位置时的速度υ以及在此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I 的大小分别为( )A .υ=m M m +0υ,I=0 B .υ=mM m +0υ,I=2mυ0C .υ=m M m +0υ,I=m M m +022υ D .υ=Mm 0υ,I=2mυ018.将一根长为 100 多厘米的均匀弦线,沿水平的 x 轴放置,拉紧并使两端固定,如图(a)所示。
2008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2008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在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3.第Ⅰ卷各题答案填到第Ⅱ卷的答案栏对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每年的6月3日是中国的禁毒日,定这一天为禁毒日是为了纪念()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林则徐虎门销烟C.《南京条约》签字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1846年在上海,一名美国大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夫,中国司法当局会()A.依法严惩B.视若无睹C.移交美国领事D.赦免无罪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反映了农民阶级追求“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这种“和谐社会”实质上是()A.平均主义B.社会主义C.专制集权式D.资本主义4.在互联网上,一些网民对“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像”中的“金田起义”雕像的设置颇具争议,一部分网民认为洪秀全和他的部队绝对算不上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所以应该撤除这块雕像;而更多网民却选择支持和认同,那么,多数人支持和认同的理由不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建设统治秩序B.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C.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承担着反侵略和反封建双重任务D.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和影响巨大5.2007年是魏源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央视热播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将人们的眼光再一次拉回到林则徐、魏源这些引路人身上……魏源的《海国图志》堪称划时代的巨著,其辑录的内容不可能是()A.世界各国地理概况B.日本的明治维新C.蒸汽机技术D.美国的独立战争及总统选举任期制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7.水均益说:“对于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意)1.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2.水稻叶肉细胞中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生成O2,NADP+变为NADPH B.生成CO2,ADP变为ATPC.固定CO2,形成C4化合物D.固定CO2形成淀粉3.在免疫反应中,有关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胸腺内才能分化成效应T细胞B.能识别呈递抗原C.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消灭抗原D.受到抗原刺激能产生抗体,识别靶细胞4.噬菌体能正常增殖的条件是()A.氨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B.氨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细菌C.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D.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细菌5.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已被使用的高性能通信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硅B.在医疗上,碳酸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C.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银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2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 AB.pH=2、体积为1L的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01N AC.2.3g钠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11.2L“电石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8.下列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B.铜的电解精炼时,粗铜板作阳极C.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为负极通电D.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2OH—+H2↑+Cl2↑9.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A.H2SO4(浓)+C B.Fe2O3+AlC.Cl2+Mg D.NO2+H2O10.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类食用油脂肪酸标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物质的量之比),下列选项中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顺序排列的是()①C17H35COOH ②C17H33COOH ③C15H31COOH ④C17H31COOH ⑤C17H29COOHA.②④⑤B.③②④C.②③④D.①⑤③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的氨水和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B.0.1mol/L的醋酸溶液中:c(H+)=c(CH3COO—)C.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c(Na+)=2c(S2—)+c(HS—)+c(H2S)D.将氨气通入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pH=7则:c(NH4+)>c(SO42—)12.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NO3—、Cl—、Na+B.K+、Cl—、NO3—、SO42—C.Na+、Cl—、SO42—、HCO3—D.Fe2+、NO3—、I—、SO42—13.在一定温度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LA和1mol/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 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若在相同条件下,x 分别为2或3时,均按起始物质的量为0.6molA、0.3molB、1.4molC充入容器中,分别达到平衡状态,两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为` ()A.两者都小于a% B.两者都大于a%C.两者都等于a% D.无法确定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黄冈中学)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黄冈中学)湖北省黄冈中学秋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而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 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 2 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7 m7 mB.5 m2 mC.5 m3 mD.7 m3 m 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 在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描述两车运动的v-t 图如图,直线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4.t=0 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 1 时刻()A.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B.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C.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D.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s 时间内向东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 内的位移为零.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 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 内的位移为零.6.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 物体做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变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7.在下图中,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O x t t 1甲甲乙乙) (s t240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 =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A.0、80、0.45B.80、100、0.45C.80、80、0.90D.80、100、0.90 9.如图所示,a 为水平输送带,b 为倾斜输送带。
08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

速度 0 0.19 0.39 0.56 0.77 0.96 (m/s)
1、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重力加速度 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 g 取 9.8m/s2; 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 g 越小。
高一年级物理科必修 1 模块期中考试试题卷
试卷分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意。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号
答 案
ABCDABDBD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 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1
12
13
14
15
题号
答案 BC
BD
BD
A
ABC
三、填空与实验(每空2分,共24分) 16、3:5 , 9:25 , 5:9。 17、2.5m/s2 , 0 。 18、 交流 、 计时 、 0.02s 、
10V (填4—6V给分) 、 220V 。 19、已知纸带上某些位置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纸带补充完成上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D.
2V1V2 V1 V2
10、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运动的x-t图,
有几个同学对它进行分析: (C)
甲:A、B相向运动;乙:A、B在两秒末相遇;
丙: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丁:A、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命题:石志国 校对:方秋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若将某单摆的摆长增加1.2 m ,则它的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此单摆原来的摆长是( )A .1.2 mB .0.6 mC .1 mD .0.4 m2.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质量为10 kg ,当其速率由3 m/s 变为4 m/s 时,它的动量变化量p的大小可能是( ) A .10 kg ·m/s B .50 kg ·m/s C .70 kg ·m/sD .90 kg ·m/s3. 质量为24 kg 的滑块,以4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 m/s 。
则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的功为( ) A .192 JB .-192 JC .384 JD .04. 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重力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
假设兔子与树木撞击时的作用时间大约为0.2 s ,则若要兔子被撞死,兔子奔跑的速度至少为( ) A .1 m/sB .1.5 m/sC .2 m/sD .2.5 m/s5. 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
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 =kv 2。
设提速前速度为80 km/h ,提速后速度为120 km/h ,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 ) A .23B .49C .827D .16816.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 ) A .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 Hz B .质点振动的振幅是2 cm C .t =3 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D .t =4 s 时,质点所受的合力为零7. 如图2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应是( ) A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图1图2D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8. 如图3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保持静止,一木块从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下滑到底端。
如果让传送带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样的木块从顶端以同样的初速度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保持静止时相比( ) A .木块下滑过程加速度不变B .木块下滑过程所受摩擦力发生了变化C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不变D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变大9. 质量为100 kg 的甲车和车上质量50 kg 的人一起以2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前运动,质量为150 kg 的乙车以7 m/s 的速度由后面追来,为避免相撞,当两车靠近时甲车上的人至少应以多大水平速度跳上乙车( ) A .6 m/sB .4 m/sC .3 m/sD .2.4 m/s10.如图4所示,弹簧振子经过a 、b 两点时动量相同,从a 到b 经历0.2 s .从b 再回到a 的最短时间为0.3 s ,则这个振子的周期为( ) A .1 s B .0.8 s C .0.6 sD .0.4 s11.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4g ,此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A .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B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C .动能损失了mghD .机械能损失了12mgh1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长为L 的木块M 。
今有A 、B 两颗子弹沿同一直线分别以水平速度v A 和v B 从两侧同时射入木块。
已知A 、B 两颗子弹嵌入木块中的深度分别为d A 和d B ,且d A <d B ,d A +d B <L ,此过程中木块对A 、B 两子弹的阻力大小相等,且木块始终保持静止,如图6所示。
则A 、B 两子弹在射入木块前( ) A .速度v A >v BB .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C .A 的动量等于B 的动量D .A 的动能大于B 的动能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如图7所示为重物系一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得到的实际点迹,测得图3图5图6图4A 、B 、C 、D 、E 五个连续点与第一个点O 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9.50、23.59、28.07、32.94、38.20(单位:cm )。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 =9.8 m/s 2,交流电的频率f =50 Hz ,重物的质量为1Kg 。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值)(1)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D 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
(2)以D 点为例,从O 点到D 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_J ,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_J 。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4.如图8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A 、m B 。
(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 )在滑块A 、滑块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 )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 的左端至板C 的距离L 1。
(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
当滑块A 、B 分别碰撞挡板C 、D 时停止计时,计下滑块A 、B 分别到达挡板C 、D 的运动时间t 1和t 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4分,共5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9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有孔的平板上,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从下面很快竖直向上射穿木块,使木块上跳高度为H 。
求子弹射穿木块后瞬间的速度。
图7图8图916.半径R =1 m 的14圆弧导轨末端切线与水平导轨相切,从圆弧导轨顶端A 静止释放一个质量 m =20 g 的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 的速度v B =3 m/s ,以后又沿水平导轨滑行了3m ,最终停在C 点,如图10所示,求:(1)圆弧导轨的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2)BC 段导轨的动摩擦因数(g =10 m/s 2)。
17.如图1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2Kg 的A 、B 两个物体。
B 与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开始弹簧处于原长。
B 右侧的水平面光滑,左侧的水平面粗糙,且摩擦因数为0.2。
A 从B 左侧2m 处以3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并与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压缩弹簧(g =10m/s 2)。
求: (1)A 在与B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2)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8.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 的木板AB 和滑块CD ,木板AB 上表面粗糙。
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CD 上表面是光滑的1/4圆弧,其始端D 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 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12所示。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 ,质量也为m ,从木板AB 的右端以初速度v 0滑上木板AB ,过B 点时速度为v 0/2,又滑上滑块CD ,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 圆弧的最高点C 处,求: (1)物块滑到B 处时木板的速度v AB ; (2)木板的长度L ; (3)滑块CD 圆弧的半径R 。
图1-10图12 图11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答题卡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春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1.D 2.AC 3.D 4.C 5.C 6.BC 7.D 8.AC 9.C 10.C 11.BD 12.BC 13.2.53 ,3.23 ,3.20 14.(1)B 的右端至D 板的距离L 2 (2)2211t Lm t L m B A= 15.解:子弹穿木块过程动量守恒有021mv Mv mv =+ ①木块竖直上抛过程有gH v 222=② 由①②得10v v = 16.解:(1)对AB 段用动能定理:212f B mgR W mv +=∴23311(201092010101)0.11J 22f B W mv mgR --=-=⨯⨯⨯-⨯⨯⨯=-(2)对BC 段用动能定理得:2102BC B mgS mv μ-=- 解得μ=0.1517.解:(1)A 在向右滑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s mv mv μ-=-2022121 解得: v =1m/s (2)A 和B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得 12mv mv = ①A 和B 压缩弹簧过程机械能守恒得 21221mv E p =② 联立以上两式得 E p =0.5J18.解:(1)由点A 到点B 时,取向左为正。
由动量守恒得02B AB mv mv m v =+ ,又02B v v =,则014AB v v =。
(2)由点A 到点B 时,根据能量守恒得2220001112()()221624v v mv m m mgL μ-⨯-=,则20516v L gμ=。
(3)由点D 到点C ,滑块CD 与物块P 的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得0011224m v m v m v += 共,220202211621421共m v v m v m m gR -+=, 解之得038v v =共,2064v R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