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上化学课件: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的是( D)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
汞和氧气
3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36
一、课原题2 分子子和的原子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的构成 (+) 中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4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构成
构成 分子
物质
原 子
直接构成பைடு நூலகம்
物质(金属,稀有气 体,固体非金属)
2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26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前后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分子是否改变,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了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
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
容易晾干。
8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观察与思考1
再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次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设

现象
溶液为无色
实 验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证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
+11 2 9
+11 2 7 2
45
【小课知题2识分子】和原物子 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 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 结构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5张PPT)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5张PPT)

知识点 相对原子质量
贝采利乌斯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他在 1814~1826年的12年里连续发表了三张原子量表,所列元素多达50种。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元 素
知识点 元素
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氧气、 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 种物质,如氧气、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 质。
知识点 元素 元素的简单分类:
知识点 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物质的构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氯化钠),有两种 说法: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如图所示,将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知识点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物质变化的实质: ①物理变化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 改变。 ②化学变化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 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 (2)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物质的分类。混合物是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或不同种分子和原子共同构成,或不同种原子直接 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或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知识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比方说,我们站 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 们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大,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 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 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 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A.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一定是氖原子
B.M2+的核电荷数是12,则其核外电子数为14
C.Na和Na+的化学性质相同
D.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38
3
39
观察与思考 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
40
观察与思考 在我们化学课本的后面,总是附有一张大的“元素周期表”,
16
归纳与小结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性质
分子
原子
体积小、质量小、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17
【练习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 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19
【练习4】下列有关原子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没有间隙
C.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CH4+CO2 2H2+2CO
(18)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2H2↑+O2↑
(5)把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先通入足量的KMnO4溶液中,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练习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解析] (1)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观察到小花没有变色,说明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2)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和原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和原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课件

新分子
合作探究
探究一: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3-1]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盛有水的小烧杯加入少量品红后,静置, 观察到品经红逐渐 扩散 ,最后烧杯中的 水都变成 红 色。 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 、原子 等构成的。
合作探究 探究二:分子运动现象
1.向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到 溶液为 无 色。 2.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滴入浓氨水,观察到溶液 颜色变为 红 色 。
合作探究
探究二:分子运动现象 3.现象与解释
烧杯A(滴有酚酞的水)
烧杯B(浓氨水)
现象 溶液由 无 色变为红 色 溶液 无 变化
浓氨水有 挥发 性,氨气 烧杯A中物质的分子无法
解释
分子不断 运动 到烧杯A
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使
运动
到烧杯B中
酚酞溶液变 红 色.
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化学变化 的实质
课堂演练
链接中考
2.(2019年百色)下列事实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
隔的是( C )
A.汽油要密封保存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
课堂演练
链接中考
3.(广西河池)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在不断运动
分子与原子
人教版 初中化学
导入新课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这又是什么原因?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子构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化学反应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子的总称 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2)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fēnzǐ)、原子、离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是不可分的)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第四页,共二十页。
核电荷(diànhè)数=质子数=电子数(分子、原
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C
4.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C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5) 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是(
A.H2O B.O2 C.H D.O

C、D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6)下列(xiàliè)方框中,符合 2H2意义的示意图是( D )
B. 葡萄C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 请将下列八种物质按氯元素(yuán sù)的化合价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HClO4、Cl2、HCl、 HClO 、HClO3、H2、CO2、O2 HClO4、 HClO3、 HClO 、Cl2、 HCl(氯元素(yuán sù)化合价由高到低)
3.相对分子(fēnzǐ)质量
4.根据化学式计算: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五.化学用语(yòngyǔ)表示的意义
A.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某种元素(yuán sù) ②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则表示这种元素的 原子个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3.1.1《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人教版)化学课件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3.1.1《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人教版)化学课件PPT

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的( A )
A.分子间隔增大 B.原子数目增多
C.分子数目增多 D.分子质量增大
2.(3分)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
这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A.氧气B Nhomakorabea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4.(3分)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
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B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8分)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地__运__动______。 (2)将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压入钢瓶内:分__子__之__间__有__一__定__的__间__隔____。 (3)一滴水里的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__分__子__非__常__小______。 (4) 将 墨 汁 滴 入 一 杯 清 水 里 , 清 水 很 快 变 黑 : 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地__运__动____。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 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酚__酞__与__氨__水__的__位__置__滴__反__了____。
95.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2.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55.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97.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 97.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见。 88.忘记失败的疼苦,铭记失败的原因。 90.微笑是我们心灵的最真诚倾诉,是在困难面前最好的良药。 11.你都没竭尽全力,哪有资格哭泣。 3.只有爱你所做的,你才能成就伟大的事情。如果你没找到自己所爱的,继续找别停下来。 12.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84.生活将我们磨圆,是为了让我们滚的更远。 63.过去的时间会永远流入无边的黑洞,永不再回来,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每一秒。 54.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 9.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做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聂耳 68.当日子成为照片当照片成为回忆,我们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步远离,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28.你不扬帆,没人替你起航,你在装睡,谁也叫醒不了你!你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看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在意你飞得累不累。做该做的事,走 该走的路,不退缩。多难,也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经历的苦难与磨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物质构成的奥秘(ppt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物质构成的奥秘(ppt3.)

例题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 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 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联系:
(1)、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基础上; (2)、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 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例题
1.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 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金属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四、元素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元素符号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事项: (1)在元素符号前的系数,只表示原子的个数, 失去宏观意义,不再表示元素。
四、元素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讲种类,不 (3) 能讲个数。
原子——是一种粒子,有种类、个数
四、元素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
四、元素
3.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 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1至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 1 2345678910 HHeLiBeBCNOFNe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11121314151617181920 NaMgAlSiPSClArKCa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17 18 S Cl Ar 硫 氯 氩
19 20 K Ca 钾 钙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一般 小于4 一般大 于4 等于8 (氦等 于 2)
易失去 电子 易得到 电子
稳定结 构)
非金属元素
易发 生化 学反 应
极难发 生化学 反应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的 化学性 质与原 子最外 层电子 数关系 密切
在原子中,由于正电荷数=负电荷数,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 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二、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化学式及其意义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元素的 正负化合价
表示粒子个数
αR
( ) m +
-
n+ (
一个离子所带的 正负电荷值

b 一个分子中所含
原子的个数
辨析下列粒子各自不同的含义
氢元素 H 一个氢原子 2H 两个氢原子 H+ 一个氢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
-2 水这种物质
H2O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 氧原子构成
H2O 水中氧元素显-2价
参照上面例子请写出下列粒子的含义:
2+ Mg (1)3个铁原子 3Fe .(2)一个镁离子 .(3)2个水分子 2H2O .
+3 2-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Fe2O3 .(5)4个硫酸根
4SO4
.
Fe表示什么意义呢?
相对原子质量 1.国际上统一规定,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约
1.66× 10-27 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 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式: 某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 ×1 /12 3.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5.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关系
下列粒子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子 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请 你用它们填空 质子数 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___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 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
金属元素:铁、镁、铝、钠、钾、铜、锰、锌、 银、钡、汞、金等
元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氯、碳、硫、磷、 素 硅、碘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
四、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 母大写 ,第二个字母小写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B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学一学怎样做这种题
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金属
组成
物 质
分子
构成 构 成
原子
得失 电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相同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
宏 观(组成)
离子 微 观(构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构 成 物 质 的 基 本 粒 子
原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如:铁、铜、钠、木炭、红磷、氦气、氖气等。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 +2 的常见化合价为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显正 价。 最外层≥4个电子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显负 价。
一、知识网络
物质由(元素)组成和(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元 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五.(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
2 3 4 5 H He Li Be B 氢 氦 锂 铍 硼
1
6 C 碳
7 N 氮
8 9 10 O F Ne 氧 氟 氖
11 12 13 14 15 Na Mg Al Si P 钠 镁 铝 硅 磷
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如: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酸钾、高锰酸钾等。
典型例题解析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 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氮分子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的。
三、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几点说明:
(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
二氧化碳由 碳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
元素 氧
水由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 成 氧气由氧元 素组成
2、元素分类:
六、化学式的书写、读法及意义 1、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通常用元素符 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
电子数都不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 化学性质 核电荷数 原子核
决定 元素 种类
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构图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 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 A、C ,依据是
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
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液氧由氧分子构成
_ 基本概念 识记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4、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 -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