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图中的教堂被称为滴血教堂,坐落在今天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

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沙皇修建的,这位沙皇于1855-1881年统治俄国。

公元1881年3月1日,他乘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埋伏在附近的刺客将炸弹投向他的马车,炸弹炸伤了他的卫兵和车夫,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从马车里出来,检查伤者的情况。

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在他脚下爆炸,沙皇倒在血泊中,因流血过多身亡。

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纪念这位为人民而牺牲的沙皇,故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这位沙皇就是亚历山大二世,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遭到刺杀?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学习第17课《俄国的改革》。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材料,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彼得一世改革前的俄国答案提示: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教师引导: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俄国哪位沙皇进行了全面改革?答案提示:彼得一世。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解读:彼得一世,被后人尊称为“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手工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3.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

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俄国的改革》精品教案2

《俄国的改革》精品教案2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
17-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几种?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俄国、日本:资产阶级改革。
合作探究2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6、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4)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5、积极影响:(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1)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阅读教材,深入探讨
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二、废除农奴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2、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讲解:
用材料引出问题
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第17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设计

第17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设计

第17课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中对俄国的改革一课的要求是: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结合当时整个世界的大潮流、大趋势,俄国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终将带来社会的进步,但不能真正注重民生的改革又注定不能长久。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统治者在世界潮流下为维护统治所采取的手段,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等要素,但实质是对农民的剥削,也未改革政治制度,结局令人唏嘘和反思。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俄国历史上有位沙皇叫做亚历山大二世,中国人说起他,只有一个“恨”字,因为正是他在位时期俄国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美国人说起他,只有一个“爱”字,因为正是他将阿拉斯加地区贱卖给美国,而后者在那里发现大量石油等矿产。

俄国人说起他,真是“爱恨交织”,有人称他为伟大的“解放者”,也有人一生致力于杀死他,以至于他得了个很囧的称号——“遇刺之王”。

到底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他主持了一场改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了解背后的真相。

【设计意图】亚历山大二世是本课的主人翁,以这样的方式出场,一是将他同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二是创设悬念,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俄国人对他“爱恨交织”的感情也为后面评价这场改革做铺垫。

一、潮流与阻碍教师:改革必须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1.【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结合所学,说一说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俄国的发展情况,完成下表。

得不为,通过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当时世界发展潮流与俄国的落后,理解改革的时代推动力。

2.百年前的先行者:彼得一世改革教师:其实早在18世纪初期,沙皇彼得一世就敏锐观察到了西欧世界的急剧变化,他顶着巨大压力,在俄国进行了最早的一场近代化改革。

【自主探究】阅读课文,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生归纳:①政治上,设立参政院;②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③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④发展文化教育;⑤改革社会习俗。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和历史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局限性,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认识到改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为国家富强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

【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上图中的历史人物是哪两位?学生回答:沙皇彼得一世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照片上的两位沙皇对俄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一世改革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为何要改革?改革最终为俄国带来什么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讲解:17世纪末期,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沙皇彼得一世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亲自参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并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提出问题:请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学生回答:内容:政治上,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设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影响: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2.教师提问:从彼得一世推行改革的具体措施上,我们能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学生回答: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文化,具有革旧图新的魄力。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俄国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和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

2.改革的过程: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决策、改革法令的颁布和实施。

3.改革的影响:农奴制的废除、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深入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背景的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背景的必然性,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视频教学:播放相关改革历程的纪录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改革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视频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纪录片。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奴制的落后性和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

【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7世纪,俄国在、、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3.时间:。

4.内容:政治上:设立,掌管。

,经济上:鼓励兴办,引进西方,实行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建立和,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同时,他还发展,改革。

5.评价:(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和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和,而拒绝西欧先进的。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背景:(1)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导火线:战争的失败。

2.时间:3.人物:4.目的:5.主要内容:①;②;③。

6.实质:7.性质:8.影响(评价):①废除了,缓解了,使国家;②沙皇俄国的。

【重难点突破】《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材料: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

”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领导人?(2)依据材料,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亲自参加出国考察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改革是()A.亚历山大二世B.彼得一世C.明治天皇D.罗斯福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知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通过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提高学生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史料、图片等,让学生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以及对改革者彼得大帝和亚历山大二世的了解。

2.通过分析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掠夺,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的理解。

3.指导学生对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明确其具有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的时候,认识到其改革的不足,提高学生评价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述俄国改革的内容,认识到改革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富强和谐;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最佩服彼得大帝呢?彼得大帝在俄国的历史上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
提问:你知道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吗?(学生回答)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背景原因分析——克里米亚战争
背景、经过、失败
分析原因,幻灯片出示。
小结俄国改革的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幻灯片出示)
师: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全国各地的农奴起义呈井喷式爆发,迫使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考虑进行改革以化解危机。
俄国是如何面对这一世界大潮流的呢?
央视曾经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再现历史上九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的方式各不一样,其中有两个国家是通过改革开始崛起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俄国改革崛起的因果历程。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变迁
出示灯片,讲述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右图)。
师:18世纪初,俄国在北方战争中打败瑞典;18世纪后期,在对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取胜;同时,三次参与瓜分波兰,疆域西拓,渗入中欧。你知道究竟是什么措施使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为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吗?(彼得一世改革)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史实。
2.把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确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体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过程:
导语:17世纪,英国经过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后期,美国打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建立起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经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后,开始迅速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在全球扫清发展的障碍,落后国家和地区要么就发展起来,要么就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9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新授教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史实。

2.把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确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体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过程:
导语:17世纪,英国经过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后期,美国打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建立起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经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后,开始迅速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在全球扫清发展的障碍,落后国家和地区要么就发展起来,要么就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

俄国是如何面对这一世界大潮流的呢?
央视曾经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再现历史上九大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的方式各不一样,其中有两个国家是通过改革开始崛起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俄国改革崛起的因果历程。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变迁
出示灯片,讲述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如右图)。

师:18世纪初,俄国在北方战争中打败瑞典;18世纪后期,在对土耳其
人的战争中取胜;同时,三次参与瓜分波兰,疆域西拓,渗入中欧。


知道究竟是什么措施使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为侵略扩张准
备了条件吗?(彼得一世改革)
2.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内含要包括哪些?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出示普京对彼得一世的评价,体会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影响。

师:彼得一世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迅速强大起来,并随即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改革背景原因分析——农奴制的腐朽
教师讲述俄国农奴制的腐朽状况,学生了解。

提问:你知道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吗?(学生回答)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背景原因分析——克里米亚战争
背景、经过、失败
分析原因,幻灯片出示。

小结俄国改革的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幻灯片出示)
师: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全国
各地的农奴起义呈井喷式爆发,迫使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考虑进
行改革以化解危机。

小结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改革的实施
出示右图,师生交流、明确。

出示: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思考: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何评价这场改革?
三、全课总结、作业检测(见作业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