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效

合集下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重点项目是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的。

微创外科机器人的开发引起了发达国家极大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发出多个微创外科机器人产品,正在形成一类新的高端技术医疗器械产业。

国内一些医院花费大量外汇引进了国外高端微创外科机器人,但国外高端微创外科机器人存在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符合中国医疗环境和操作习惯等问题,限制了微创外科机器人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因此结合国内医疗环境,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针对中国具体的医疗环境需求,围绕最具有代表性的血管介入和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开展高端微创外科机器人机构、控制、仿真等关键技术研究。

研制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两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微创外科机器人系统平台,并开展动物临床实验。

促进我国微创外科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我国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的研究能力,推动相关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项目主要任务:突破微创外科机器人机构综合与优化、手术导航、力觉反馈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难点,研制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两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微创外科机器人系统平台,各完成20例以上的动物临床实验。

通过系统平台的研制,受理6项以上发明专利,并起草2项体系标准。

项目申请要求:本项目设置2个课题,按课题申请。

课题申请者应针对指南内容,围绕课题目标和任务进行申请。

由各申请单位自行联合形成申请团队,要求由能开展临床实验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课题牵头单位,其他单位应与课题牵头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项目牵头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应具有医疗外科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基础和积累,有很强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临床实验能力,必须落实配套资金。

科技部发布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指南

科技部发布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指南

开 发若干具 有 国际先进 水平 的高效 、 精密 电加工 装备 , 实现 技术创新 , 提 升我 国 电加工 行业 的核
心 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能力 。
“ 高效 精 密 加 工 技 术 与 装 备 ” 包 含6 个 研 究 课 题 : “ 五 轴 数 控 电火 花 加 工 技 术 与 装 备 ” 、 高 “ 效精 密单 向走 丝 线切 割加 工 技 术 与装 备 ” 、 “ 特殊 材料 高效 数控 放 电铣 削 加 工 技 术 与 装 备 ” 、
“ 特殊材料复杂形 面 电解加工 技术与装备” 、 “ 脆性材料放 电铣削及 超声辅助 复合加工 技术与装 备” 和 “ 微细结构多功能电加工 技术与装备” 。
该项 目的立 项 充 分体现 了 国家对特种加工 电 加工 技术 的高度重 视 , 对促进 我 国特种加工 技 术
水平 的提高具 有 积极 意义 。
技 术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 0 0 6 — 2 0 2 0 ) 》及
的要 求 , 研 发成功一 种大型 电火花线切割机 床 , 用 于矿 山机
《国 家 自主 创 新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十 ‘
械 、 风 力 发 电机 组 、 船 用 大 型 齿 轮 的 内齿 加 工 , 节 能节 材 率
固定于 大平板 上 , 这样就解决 了加工 超厚大工 件时机床承重
引起 的机 床变形所 影 响 的加工 精度及 机 床运 动阻力大 的问
题 是一 ,
种 先进 的设 计 理 念 。 该 产 品 的设 计 、 制造 得 到 了泰
州 市 科 技 局 的关 心 和 支 持 。 目前 , 该 产 品 已 引起 了矿 山 机 械 、
重 点 项 目 的 总 体 目标 是 : 针 对 航 空 、

863计划的八个领域

863计划的八个领域

863计划的八个领域863计划是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简称,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快科技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其中,863计划涉及到了八个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海洋技术。

这八个领域涵盖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键领域,对于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它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

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持。

其次,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新兴技术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医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多个方面。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持。

航空航天技术作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域,一直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方向。

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载人航天、火箭技术、卫星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地位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材料技术是支撑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方面。

中国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国家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能源技术和资源与环境技术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涉及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中国在能源技术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突破,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涉及到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多个方面。

中国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海洋技术是国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域,涉及到海洋勘探、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问答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问答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问答1. 什么是863计划?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高技术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力争在我国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为目标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

863计划是一项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国家科技计划。

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四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和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

目前正在执行的是“十一五”863计划。

2. “十一五”863计划的定位是什么?“十一五”期间,863计划以增强我国在关键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主要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重点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前沿技术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并统筹安排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

3. “十一五”863计划重点支持哪些高技术领域?“十一五”期间,863计划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通过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落实。

其中,专题是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的探索研究。

专题课题通过公开发布指南方式落实。

专题课题申请指南主要通过科技部和863计划网站公开发布,原则上每年发布一次,发布时间在每年的3月份。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是中国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之一,旨在推动和支持中国在关键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和开发,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下面将对863计划的背景、目标、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介绍。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面临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

为了弥补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差距,政府决定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于1986年启动,是中国科技领域最重要的计划之一目标:863计划旨在培育和发展中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通过引导和支持重点技术领域的研发,提高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

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计划分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示范和成果应用等不同阶段,注重整个技术创新链的完整推进。

在信息技术领域,863计划推动了中国的计算机、通信和基础软件等领域的发展,加快了半导体技术、光电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突破。

在生物技术领域,计划致力于生物医药、生物工程和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在基因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863计划加大了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了纳米技术、光电材料、高温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等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成就:通过863计划,中国在各个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计划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和竞争优势。

总结:。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保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科学、规范、高效和公正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863计划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导向,重点落实《纲要》提出的前沿技术任务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以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为核心,攻克前沿核心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培育和造就一批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形成一批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提升我国高技术持续创新能力。

第三条863计划选择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先进防御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作为发展重点,由科技部牵头负责并与总装备部按照分工分头组织实施。

第四条863计划按照领域、项目、课题分层次进行管理。

项目分为主题项目和重大项目。

主题项目以抢占战略制高点为导向,以攻克前沿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

重大项目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为导向,以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原型样机(品)、技术系统或示范系统为目标。

项目下设课题,课题为计划任务实施的基本单元。

第五条863计划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一)突出国家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竞争择优支持,强化目标管理,力争重点突破。

(二)明确权责关系。

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技术咨询相结合,实行保密制度、回避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课题任务实行法人管理责任制。

关于“863”、“973”计划3篇

关于“863”、“973”计划3篇

关于“863”、“973”计划第一篇:关于“863”计划“863”计划,全称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引领和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计划的产生背景、目标、实施情况等方面对“863”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1. 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科技发展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当时,中国科技水平整体薄弱,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这时,国家高科技部门的科研人员认识到,仅仅依靠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足以满足我国科技梦的需要,必须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

基于此,国家科委于1986年启动了“863”计划的研究工作。

2. 目标“863”计划的目标是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创新者的转变。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3)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4)促进军民融合,提高国防科技水平。

3. 实施情况自1986年启动以来,“863”计划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计划覆盖的领域广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通过计划的实施,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如下:(1)我国实现了国产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几乎100%,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的更高层次;(2)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国之一;(3)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开始转化为产业,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生物技术企业,如复星医药、华大基因等;(4)我国在高速铁路、核心机床、高桥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汇总表一、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课题1:高速列车永磁电机牵引传动系统课题2: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课题3:高速铁路减振降噪关键技术二、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一期)课题1: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2: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3:纯电动轿车研发和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4:增程式纯电动轿车研发和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5:全新结构小型纯电动轿车设计和技术开发课题6:纯电动商用车(M3/N3类)动力系统平台技术攻关课题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8:动力电池规模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9:超级电容器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10: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共性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课题11:高性价比的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规模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12:电机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课题13:电动轿车用增程器研究和开发课题14: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15:电动汽车远程监控和信息终端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16:能量回馈式电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17:电动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18:电动汽车电动空调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19:电动汽车充电机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20:电池组快速更换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课题21:典型电动汽车试验评价和研究课题22:下一代高性能纯电动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发课题23:下一代电池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24:下一代电驱动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25:下一代纯电驱动汽车整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课题26: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整车研发课题27: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整车研发课题28:面向示范和产品验证的燃料电池系统开发课题29:下一代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30:车载储氢和高压加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31: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及储氢装置研发三、电子信息领域--三网融合演进技术和系统研究课题1:面向三网融合的创新网络体系结构课题2:融合网络业务体系的开发课题3:面向三网融合的统一安全管控网课题4:光接入网络演进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5: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课题6: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系统演进技术研究四、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大规模煤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及工艺集成研究课题1:煤制天然气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煤分级炼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3:煤基液体产品联合加工及煤液化残渣制取碳材料技术研究课题4:浆态床合成油大型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5:大型高温和低温费托合成多联产技术课题6:大型煤制烯烃关键技术研究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课题1、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2、间歇式能源发电多时空尺度调度系统研究和开发课题3、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4、间歇式电源并网规划和随机全过程分析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5、高渗透率间歇性能源的区域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6、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系统并网和配电网协调关键技术课题7、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课题8、电动汽车智能充放储一体化电站系统及工程示范课题9、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课题10:电动汽车和电网互动技术研究课题11、大容量储能系统设计及其监控管理和保护技术课题12、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及示范课题13、储能系统提高间歇式电源接入能力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14、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15、灵活互动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研究课题16、智能配用电信息及通信支撑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17、智能配用电园区技术集成研究课题18、大电网运行状态感知、风险评估、故障诊断和调度技术课题19、提升电网安全稳定和运行效率的柔性控制技术课题20、高压开关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课题2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六、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大型光伏(并网、微网)系统设计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及装备研制课题1、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技术及和环境关系研究课题3、百兆瓦级光伏系统设计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课题4、光伏系统和平衡部件现场测试和实证性示范研究课题5、10兆瓦级光/水互补微网系统集成及工程技术研究课题6、10兆瓦级光/水互补微网系统关键设备研制课题7、多能互补光伏微网系统技术研究课题8、建材型光伏构件制造和测试关键技术及装备课题9、区域分布式建筑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10、双模式建筑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七、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线(第一期)课题1、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课题2、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开发课题3、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开发八、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脱汞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钙基湿法工艺,筛选高效、经济的气相氧化剂,开发高效经济的NOx 和Hg的氧化工艺和关键设备;研究污染物在氧化吸收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规律,开发联合吸收脱除工艺;研发吸收产物资源化、废水处理及汞的稳定化等关键技术;建立35t/h及以上工业锅炉湿法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脱汞示范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高效、精密电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高效、精密电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是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的。

高效、精密电加工技术是国家航空、航天、军工、能源、汽车、模具、微电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

高效、精密电加工装备是先进制造领域与诸多国民经济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

尤其是高端电加工装备不仅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工业与国防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基础。

项目总体目标:针对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能源、微电子等行业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研究复杂形面零件精密加工、特殊材料零件高效加工、特殊功能结构零件微细加工技术,突破若干以电加工为主的特种加工关键工艺技术,重点开发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精密电加工装备,实现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电加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主要任务:开发五轴联动精密电火花加工、高效精密单向走丝线切割加工、特殊材料高效数控放电铣削加工和复杂形面电解加工、脆性材料放电铣削及超声辅助复合加工、微细结构多功能电加工等6种特种加工装备,重点攻克装备设计控制和加工工艺关键技术,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

项目申请要求:本项目包含6个课题,按课题申请。

课题申请者应针对指南内容,围绕课题目标和任务进行申请。

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应为装备制造商,必须采用“产学研用”联合方式组织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人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申请团队中应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单位。

课题申请单位和参加单位应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经验,有很强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行业推广应用能力,课题申请单位与参加单位应就课题申请签订合作协议,并落实必要的配套经费。

本项目采取评审择优的方式确定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一) 项目名称高效、精密电加工技术与装备(二)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指标、经费来源及构成课题1、五轴联动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与装备1.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钛合金、耐热合金材料带叶冠整体式涡轮盘类零件和复杂模具高效精密加工需求,研究五轴联动精密数控电火花加工技术,开发相关装备。

包括五轴联动专用数控系统与精度补偿技术;高效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特殊材料零件高效加工工艺与数据库;复杂成形工具电极检测、预调与快速更换技术及系统;典型复杂零件五轴联动电火花加工CAD/CAM软件包等。

2.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五轴联动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针对带叶冠整体式涡轮盘的高效精密加工,与用户合作开发出成套工艺及数据库,并示范应用,加工零件达到用户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具体指标:机械性能:X/Y/Z轴全闭环,行程≥500/400/350 mm,各轴定位精度≤5μm,重复定位精度≤2μm, A、C轴最大角速度≥15r/min, 各轴回转精度≤±°, 装夹电极最大重量5 kg。

电气性能:脉冲电源最小峰值电流 A,最大工作电流200A,具有闭环自动稳压、短路、过流、过压、缺相保护等功能,电机驱动精度1μm,驱动当量≤μm。

加工性能:最佳表面粗糙度Ra≤μm (钛合金)、Ra≤μm(模具钢),最高加工效率≥400mm3/min,(耐热合金、钛合金),最高加工效率≥2000mm3/min(模具钢),最小电极损耗≤%。

加工样件符合50吨级氢氧发动机带叶冠整体涡轮盘技术要求。

3.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7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35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350万元。

课题2、高效精密单向走丝线切割加工技术与装备1.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特殊材料复杂型面零件高效精密加工的需求,研究高效精密单向走丝数控线切割关键技术,开发相关装备。

包括自动穿丝系统、恒张力恒速走丝系统、电导率及温度自控工作液系统;高效加工和微精加工脉冲电源;细丝切割技术;放电加工过程工艺策略及专用五轴四联动数控系统;具有引导、拐角、变厚度切割等功能的控制算法和工艺专家系统。

2. 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高效精密单向走丝型数控线切割机床,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结合重要应用领域3种以上典型特殊材料复杂型面零件研制,与用户合作开发出成套工艺及数据库,并示范应用,加工零件达到用户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具体指标:坐标轴行程X500mm/Y350mm/Z270mm/U70mm/V70mm,最大切割效率≥350mm2/min,加工表面最佳粗糙度≤μm,切割精度≤±,可用?的细丝切割,最大切割厚度≥260mm,切割锥度30?/100mm,具备切入引导、拐角及变厚度加工等控制策略,以及自动穿丝、防电解等功能。

3.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8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4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400万元。

课题3、特殊材料高效数控放电铣削加工技术与装备1.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特殊材料零件高效加工需求,研究高效数控放电铣削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相关装备。

包括加工状态快速检测技术、防烧弧自适应控制策略及高效大电流脉冲电源技术;放电加工过程工艺策略及专用多轴联动数控系统;电极损耗在线检测和实时补偿技术;专用主轴结构及工作液系统;复杂型面高效放电铣削工艺。

2. 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高效数控放电铣削加工专用设备,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结合重要应用领域3种以上典型特殊材料复杂型面零件研制,与用户合作开发出成套工艺及数据库,并示范应用,加工零件达到用户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提交1项国家标准草案。

具体指标:数控轴数6,各轴行程X800mm/ Y600mm/ Z800mm /W500mm/ A360??/ B?90?,最大加工电流300A,最大加工效率3000mm3/min, 最佳表面粗糙度Ra≤μm,具有电极损耗在线检测及自动补偿功能,除交换电极外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完成。

3.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4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2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200万元。

课题4、特殊材料复杂形面电解加工技术与装备1.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弯扭、超薄等特点,研究这类叶片精密电解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相关专用装备。

包括三维电解加工电极几何形状逆向设计系统;高频脉冲电流条件下钛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溶解特性和电解可加工性;可满足叶盆、叶背和缘板不同精度要求的电极运动轨迹规划;高温合金叶片精密电解加工工艺及数据库。

2.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三面进给叶片精密电解专用加工装备,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结合耐高温合金压气机叶片研制,与用户合作开发出成套工艺及数据库,并示范应用,加工零件达到用户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具体指标:X/Y/Z轴行程≥150mm,定位精度≤10μm/150mm,重复定位精度≤4μm,快进速度≥150mm/min,最大加工效率1mm/min,加工精度≤25μm,叶片型面表面粗糙度Ra ≤ μm。

3.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5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250万元。

课题5、脆性材料放电铣削及超声辅助复合加工技术与装备1.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异型复杂形面硬脆性材料零件高效精密加工需求,研究集放电粗加工及超声辅助精加工于一体的复合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相关装备。

包括放电粗加工大电流脉冲电源技术;超声辅助振动切削与磨削激励源、核心部件;超声振动切削与磨削工艺及数据库;高刚性、高精度整机设计制造技术;5轴联动专用数控系统;复杂形面工件原位测量及评价技术。

2. 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脆性材料放电铣削及超声辅助复合加工专用设备,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

结合重要应用领域3种以上异型复杂形面硬脆材料零件研制,与用户合作开发出成套工艺及数据库,并示范应用,加工零件达到用户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具体指标:5轴联动,X/Y/Z轴行程≥200mm/200mm/200mm,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主轴转速≥3000rpm,A轴-10°~180°,C轴±180°,超声频率18-30kHz,具有电极损耗在线检测及自动补偿功能,加工精密光学模具表面粗糙度≤Ra μm。

3.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10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5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500万元。

课题6、微细结构多功能电加工技术与装备1.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微细构件精密加工需求,研究微细孔、二维阵列微细结构及三维微细复杂结构多功能电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相关装备。

包括在线制作、修复和再生微细电极技术,高深宽比阵列电极,电化学电极绝缘膜制备技术;高频微能脉冲电源及加工状态检测技术;微细电极进给、伺服控制及电极损耗自动补偿技术;微细孔、阵列微细结构及三维微细结构加工工艺。

2. 目标与具体指标开发出微细构件多功能电加工装备,掌握设计控制核心技术。

装备配备电火花、电化学、超声和复合加工模块,可完成微孔、槽、二维阵列及三维微细结构加工。

结合重要应用领域用户需求,利用功能模块各完成2种典型微细构件的精密加工,并在用户单位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具体指标:三轴联动,XYZ行程≥100mm/100mm/100mm,重复定位精度≤±1μm;脉冲电源最小脉宽≤100ns;工件最小加工特征尺寸≤30μm,最佳表面粗糙度≤μm。

3.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总经费600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不超过3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不少于300万元。

(三)项目支持年限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四)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本重点项目总经费为4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不超过20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配套不少于2000万元。

三、注意事项1、项目申请者应根据本项目申请指南的规定和要求,按课题进行申请,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课题申请书》,根据申请指南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实施方案。

2、项目课题必须由法人(单位)提出申请,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

课题批准后,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申请负责人是当然的课题负责人。

课题申请单位可以是多家单位的组合(但协作单位不得超过5家)。

3、课题依托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