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发挥联想和想象》word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合情合理而有意义的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3. 教会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把文章写得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联想·想象1. 说说“风”。
师提问:同学们,风,看不见摸不着,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说说?(生回答后师点评)PPT展示1:师提问:这两段文字中写风与刚才同学们写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适时点拨。
师总结:同学们敏锐地发现了它们的不同。
的确,这里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联想,二是想象。
2. 理解“联想与想象”。
PPT展示:联想:以现实世界中存在为前提,由某人、某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概念想起其他相关概念的思维方式。
想象: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已有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重组和变形,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新形象、新世界的思维方式。
3. 区分“联想与想象”。
师继续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说说下面这些句段哪些运用了联想,哪些运用了想象?·PPT依次展示二、合情·合理·有意义1. 合情。
师提问:有一位同学描写运动会上其他同学的表现时用了这样的联想,你觉得他写的好吗?PPT展示:100米决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班长小强站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发令枪一响,只见小强像发了疯的野狗一样窜了出去;看到他勇猛的表现,看台上的同学们像一只只兴奋的小野狗一样嗷嗷直叫,摇旗呐喊。
生评论,师适时点拨。
师点评:很多同学说这里“野狗”的联想感觉很別扭,把自己同班同学勇猛、友爱的表现用“野狗发疯”“野狗兴奋”来形容,感情色彩似乎并不恰当。
我们要记住,联想、想象要“合情”。
2. 合理。
师提问:那么,下面这段习作又如何呢?PPT展示:森林深处有一条小溪,它觉得很孤独。
有一天,它决定出发去找朋友。
一大早,小溪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刚走出丛林,它就发出了感叹:“好美呀!”蔚蓝的天空,美丽的野花……它看得入迷了。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基本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练习法: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相关例句和练习: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联想和想象。
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

【导语】联想与想象的能⼒是我们与⽣俱来的。
在⽣活中,我们看到⼀个事物或听到⼀种声⾳,就会产⽣联系与想象。
⽆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
在前⼏个单元:⽂从字顺、突出中⼼、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使⽂章更⽣动丰富。
[教学⽬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2、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重点]: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教学难点]: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法]:1、激趣法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话说龟兔赛跑后,兔⼦输了不服⽓,提出再次⽐赛,结果兔⼦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赛的?(学⽣发⾔)(板书课题、出⽰学习⽬标) ⼀、知识梳理 1、联想是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阔的空间。
2、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天上的街市》 ⼆、联想和想象的要求 ①联想要⾃然恰切。
②想象要合情合理。
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板书以上要求)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下列事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玫瑰——爱情 康乃馨——母亲 牡丹——富贵 明⽉——思乡 柳枝——离别 鸽⼦——和平 绿⾊——⽣命、希望 (教师引导,学⽣思考发⾔) (⼆)请你仿例,最多⽤三个词使已知的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1、天空——茶 参考:天空→⼟地→⽔→喝茶 2、草稿——超市 3、肥皂——⼿表 4、⼿机——篮球 (学⽣思考发⾔)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段话,或⼀个故事。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链接名家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及特点。
2 .借助写作支架,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力求联想和想象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3 .展开联想和想象,放飞思想,进行写作实践,发现生活、自然之美【教学重点】把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要求: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教学难点】能灵活自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实践,感受生活、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掌声欢迎今天的神秘嘉宾——"云"。
下面,我们就随着这片云走进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回顾知识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
参照示例,列举我们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郭沫若由街灯想到明星,是联想。
预设:郭沫若由明星想到街灯,是联想。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天上的街市,是想象。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想象。
郭沫若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朱自清由桃花、杏花、梨花,想到火、霞、雪,是联想。
谢道福由白雪想到柳絮纷飞,是联想。
老舍由矮松上的雪联想到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日本看护妇。
归纳: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
联想是关联,想象是创造。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其实,联想和想象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好朋友,总是结伴而行。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对想象有这样的描述: 【链接材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倘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大意是: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
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
可见,想象对于文学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初一语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初一语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温故知新,回顾单元学习主要内容:联想和想象2.进一步了解写作中联想和想象的特点。
3.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尝试。
【课前学习任务】1.再读《天上的街市》,回顾诗歌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2.思考:写作中的想象会有什么特点,在写作中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再读《天上的街市》,回顾诗歌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学习任务二:1.小试牛刀观察这幅图片,你会想到什么?2.请阅读这首诗,关于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呢?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3.初露头角——小小故事会在之前联想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给老师和身边的伙伴们口头讲述一个关于它的故事。
评价标准:1、想象:(1)想象要合情合理,思路清晰。
(2)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情节发展出人意外,新颖有趣,大胆新奇则更好。
(3)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
2、表达:自然流畅,声情并茂则更好。
学习任务三:同学们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呢?能否大胆想象一下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呢?在做什么?你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 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作文。
写作提示:1、联想要自然恰切。
2、想象要合情合理。
3、联想和想象力求有新意。
【推荐学习资源】1.教科书2.网络资源内容提示:【课后练习】同学们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呢?能否大胆想象一下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呢?在做什么?你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 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作文。
内容提纲: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要求,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由"公式"引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写作却让他们比较头痛,总觉得没得写,写不出,写不好,生搬硬套应试作文,或是文字拼凑。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想象。
4教学过程
4.1 由公式引发联想和想象
——作文活动课张家口市第七中学于静【教学目标】1、由”公式”引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激励、引导【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先给同学们讲个《画家和他的孙女》的故事,画家有个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很喜欢画画,有一次婷婷画了一只兔子,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马有翅膀吗?”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联想与想象须注意的要点;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话题训练,力求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表达。
3.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
教学难点:1.想象如何做到合理、新奇而大胆。
2.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发现法和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多种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和发现法来完成。
2.运用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落实到写作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一幅充满新奇想象力的图片,教师解说: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已经拟人化了,添上了人性的色彩。
在太阳和月亮上面架上了阶梯,小朋友们手拉手在月亮和太阳之间通过,是不是很特别的想象呢?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创作的文章,是不是也让同学们度过了一段奇妙的思想之旅呢?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聊聊联想与想象,并把他们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本节课学习目的。
(二)辨一辨──明确联想与想象的区别1.了解联想与想象。
多媒体出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如何将联想和想象运用到写作中仍然存在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举例: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掌握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联想到某个事物而产生了新的想法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联想和想象的奥秘。
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发挥联想和想象》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写作;3.阅读和分析文本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4.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练习的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题再现】
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
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三角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
一、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
写作中,我们可以将某个人物或某件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张,看看会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我们还可以将自己进行“夸大”或“缩小”夸张,看看寻常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甚至设想自己发生了“变形”,让自己进入有别于人类社会的世界去冒险。
3.。
我们可以借鉴自己熟悉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对其故事情节进行改造,让“我”适当的角色出现在故事情节之中。
【写法举要】
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模式。
一、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曾见过的事情,或者没有生命的东西,例如一块石头、一个玩具,都可以通过想象,让今天的故事在过去的环境里表演,让“死”的东西“活”起来。
随着这些故事的演出、“死”物的复“活”,作者想象的双翅也就展开了。
二、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假设的内容固然是假的,但它在生活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过是还没有发生罢了。
人类天空翱翔在一百多年前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但今天谁都可以买张飞机票上天一游。
所以,根据自己平时观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根据表达的需要,合情合理的展开想
象,把假设的内容写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故事,不失为想象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之热门话题灵活的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想象不是胡编乱想,要符合生活实际。
只有熟悉生活,详细地观察生活,才能有想象的原材料。
二、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动笔写一篇童话想象文之前先要明确中心,即写作目的。
比如要说明骄傲自满的害处,正是要说明互相帮助的好处等。
然后就要观察有关表现中心的种种现象,观察有关动、植物的习性、生存环境、固有的特点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
三、想象美好,立意深刻。
想象文必须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思想。
如果只是瞎编一个热闹离奇的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的意义。
个朋友,孤独地生活着。
”它的生命毫无价值,但是它不满足于这种生活,于是决定去旅行,“旅行”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先是不满足于做瀑布只供人欣赏,然后是挽救了快要干死的小鱼,最后,将它的生命奉献给了它热爱着的土地,彻底实现了它的生命价值。
至此,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传达了出来:只有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为人类做贡献之中,生命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