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
安童教育中考模拟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毫厘之差纷至沓来B. 针锋相对奇峰异壁气喘吁吁C. 喜闻乐见碧空如洗狼烟四起D. 惊慌失措独出心裁蹉跎岁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
B. 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C. 他的演讲生动有趣,让人听得如痴如醉,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适合成年人阅读,而且适合青少年阅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B. 他是一个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
C. 为了节约用水,我们全家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D. 那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懂得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红楼梦》。
B. 他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他的父母为他感到骄傲。
C. 你知道吗?我的生日是4月10日。
D.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天要不要去公园?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B. 那个城市交通拥堵,车辆川流不息,让人无法忍受。
C. 她是一个贤妻良母,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关心孩子的学习。
D. 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受同事们的信任。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那片树叶(节选自《散文》)在一个深秋的午后,我独自漫步在林间小道上。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我抬头望去,只见一片片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突然,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在我的脚边。
我弯腰拾起它,仔细观察。
那是一片黄绿色的树叶,边缘还带着一些红晕。
我把它放在耳边,仿佛能听到它在风中低语。
这时,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
鼎成中考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魄(pò)沉默(mò)恣意(zì)B. 谆谆(zhūn)沉沦(lún)演绎(yì)C. 琢磨(mó)融化(róng)奔腾(tēng)D. 混沌(hùn)潜移默化(qián)调和(tiáo)答案:C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洒脱骄傲琐碎B. 娇嗔气喘吁吁沉鱼落雁C. 惊慌失措惊心动魄风和日丽D. 稳如泰山震耳欲聋精疲力竭答案:D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答案:B4.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的山,仿佛一座座绿色的屏风。
B.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面明镜。
C. 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D. 这本书的语言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与“雷厉风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轻车熟路B. 一举两得C. 勇往直前D. 胜利在望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文章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答案:春天的阳光、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河流、春天的田野。
2.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答案:比喻、拟人、排比。
2.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小草是春天的使者”?答案:因为小草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呕心沥血(lì)比翼双飞(yì)B. 振聋发聩(kuì)潜移默化(qián)赴汤蹈火(fù)C. 振臂高呼(zhèn)雕梁画栋(diāo)惊心动魄(pò)D. 潜龙勿用(qián)破釜沉舟(fǔ)翻箱倒柜(dǎ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欣欣向荣碧波荡漾B. 振聋发聩潜移默化赴汤蹈火C. 雕梁画栋惊心动魄翻箱倒柜D. 振臂高呼欣欣向荣碧波荡漾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B. 这位作家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
C. 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D. 由于缺乏经验,他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导致任务延期完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B. “这是什么意思?”老师问,“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C. 我最欣赏的是他的乐观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积极面对。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建议你也去看看。
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架在天空中。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C. 那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壮观无比。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我曾问过自己,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做什么?我会去哪里?我会怎样度过这宝贵的时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让我陷入沉思。
中考考前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附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炫.目(xuàn) 濒.临(pīn) 人声鼎沸.(fèi) 吹毛求疵.(cī)B.栖.息(qī) 澄.明(chéng) 中流砥.柱(dǐ) 戛.然而止(gā)C.感慨.(kǎi) 绮.丽(qǐ) 随声附和.(hè) 锋芒毕露.(lù)D.刹.那(shà) 皎.洁(jiǎo) 销声匿.迹(nì) 穷愁潦.倒(l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海外不是”法外”,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境外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国内外的脏款脏物都可向法院提起没收、查封、冻结等,逃亡国外绝不是贪官们一劳永逸的方法了。
B.学校积极配合卫生、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依法取缔学校周边非法经营场所、各类流动摊点,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C.江南没有北方粗犷的山峰,没有那种”重峦叠障,隐天蔽日”的壮美与豪放,好似一位青衣女子拿着红牙板咿咿呀呀在戏台上唱着,满腔柔情如那涓涓的细流,流入人的心里。
D.虽已入冬,但天气尚不冷冽,碰上月明风轻的晚上,就不愿窝在床头看书,还是想出去走走。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
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
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
华为独占螯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万唯中考语文试卷模拟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碧波荡漾精疲力竭B. 雕梁画栋鸡飞蛋打震耳欲聋C. 气喘吁吁红颜薄命水滴石穿D. 鹿死谁手指点江山风马牛不相及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也在逐步改善。
B. 她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努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月亮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她的舞姿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D. 那个男孩的皮肤像小麦一样黝黑。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江山留胜迹,岁月无声B. 风雨送春归,花落知多少C. 天上白玉盘,下有青石桥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6.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欣喜万分B. 沉鱼落雁鸳鸯戏水C. 井井有条井然有序D. 风和日丽风雨交加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让我受益匪浅。
B. 他做事有条不紊,像一只猎豹一样敏捷。
C. 那个女孩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像雷声一样震撼人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C. 那个女孩的歌声动听,像天籁之音。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A 卷〔共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18分〕一、根底学问〔9 分,每题3分〕1.下面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早春的风还很凌厉,刮在她的脸蛋〔xiá〕上生疼,她不由把围巾又往上拉了拉。
B.晶莹剔〔tì〕透的水晶挂在她的脖子上,衬得她俨然舞会上最秀丽的天鹅。
C.放牛娃第一次坐船,在船上呆呆地拿着竹篙〔gāo〕,不知道该怎么用。
D.壮汉表演的火中取栗〔sù〕,赢得了围观群众阵阵的叫好声。
2.以下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村民们因地治宜,把往年的荒山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
B.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超群的魔法师,卓跃的雕刻家!C.嫁一个好男人是每一个女人的终生大事。
D.用笔写字与电脑输入的交锋,往深里说也算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冲突。
3.以下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期望他们不再像我……然而我有不情愿他们由于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担忧定,处处奔波。
〕B.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制造一个秀丽的黄昏。
”〔云翳:指丰富多样的经受、体验。
〕C.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痴想:只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
〕D.风里带来些翻的泥土气息……都在微微潮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 题〔共9 分,每题3 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
(3分)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XXX,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2.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⑤题必做,第⑥⑦两题选做一题)(12分)①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XXX《行路难》)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恨苦。
(XXX《相见欢》)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⑥我们往往用XXX《望岳》中的“XXX如何,XXX了”来表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⑦《醉花阴》是XXX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诗句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下面的语段有两个病句,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2句,修改意见:小而言之,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增长知识。
第3句,修改意见: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4.下面是某人对头发和牙齿生发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仿照示例,从“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双手”五个人体器官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感悟。
(3分)嘴巴:舌尖上的美味,需要用心品味,才能真正感受到食物的美好。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我来到咸享酒店,看到了被打折了腿的XXX的悲惨遭遇;我来到富春江畔,领略了XXX笔下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我来到苏州园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6.名著阅读。
(4分)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带有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示的答题域内作答。
一.(16分)我国是非遗大国,从传统技艺到传统礼仪、节庆,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
学校举办"探秘非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活动,请你参加。
(一)阅读文段,完成1~3题。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
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工艺巧妙绝伦....,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具有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①它植根于民间,(zhuānɡ)饰于节日,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鼓子秧歌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形式。
秧歌队伍庞大,角色各异,栩栩如生....,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②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wǔ)媚柔韧、尽显含蓄之美。
③宁阳彩粽起源于缠画,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
它用丝线或七彩线缠绕成各种几何壳体,形成各种图案,色彩绚丽,花团锦簇....,寓意深刻。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不仅会互相赠送彩粽,还会在大门口悬挂彩粽以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④彩粽内装有香附、艾叶等香料,使得不仅彩粽具有艺术价值,还有实用价值。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装ɡuǎng 妩qíB.妆ɡuǎng 芜qíC.妆kuǎng 妩qǐD.装kuàng 芜qǐ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巧妙绝伦B.家喻户晓C.栩栩如生D.花团锦簇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二)阅读文段,完成4~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二)一、知识积累和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瑞典外交大臣进行了会wù()。
李肇星在会谈中呼yù()加强在中欧合作范chóu()内的中瑞关系,并就国际问题加强cuō()商与协调。
瑞典外交大臣赞同中方对发展两国关系的看法,并重申瑞方将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2.根据下面的内容,仿照加点的语句,在横线上各接写一句话。
(2分)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文转换:2004年雅典奥运会 >> 奖牌榜(1)请你用一些简约的文字对表格中涉及到中国的奖牌情况做恰当的介绍(2)请你就图表某一方面说说你个人的看法:4.古诗文默写:(1)征蓬出汉塞,。
(2),愁云惨淡万里凝。
(3),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4),不亦君子乎?(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5.请分析下面这则政治幽默的含义。
李登辉、连战、陈水扁同坐直升机巡视。
李登辉说:“如果我丢一千块下去,捡到的那一个人一定很高兴。
”连战说:“如果我丢两张五百元下去,那就有两个人很高兴了。
”陈水扁说:“如果我丢十张一百元下去,就有十个人很高兴了。
”这个时候,驾驶员喃喃自语地说:“何不把自己都丢下去,让两千一百万人都高兴呢?”这则幽默的含义是什么?6.依据你的课内外阅读来回答问题。
(1)“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的是掀起“钢铁热”的作品,它是《》,书中以作家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
(2)作品、作家和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B.《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C.《变色龙》契诃夫前苏联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7.古诗词赏析:A.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留。
(1)比较两句词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2)请再写出一句与上面两词表达情感相似的古诗词。
(这两首词语句除外。
)二、阅读:(45分)(一)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著将9.翻译句子:(2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10.先概括本段文字内容,再用“诸葛亮是一个……的人”的格式,结合本段内容写一句评价诸葛亮的话。
(2分)11.《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请举出两例。
(2分)(二)阅读小说,回答问题(12分)A.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2.请用一句话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分)13.A段中孔乙己为“清白”竭力争辩,B段中却低声下气,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14.孔乙己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5. A、B两段中都写到了众人的“笑”,含义相同吗?请具体分析。
(3分)16.通过这篇小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书?(3分)(三)(13分)远方(1)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2)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3)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
那神秘常使人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
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4)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上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
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
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5)东方!中国!曾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
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意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向我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方!”(6)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
对天堂的向往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
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
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因怕进地狱而做好事。
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7)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
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们的思想。
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
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8)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
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
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
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远方的奋斗的记录。
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9)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
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想。
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
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
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
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即便如此,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英雄。
(10)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11)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17.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了什么?(2分)18.作者从空间的角度写“山是纵的远方”,此外还写了哪三种“远方”?(3分)19.第7段中谈及司马迁、柏拉图等人,这样写有哪些作用?(2分)20.作者认为对“远方”应持的态度是什么?(3分)21.请举出一位为“征服无穷的远方”而倒下的英雄,并概述他的主要事迹。
(3分)(四)(12分)“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时下,“平台”一词成了人们书面用语中的新热点,日渐流行开来。
“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等举不胜举,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平台”一词并非新造词,古已有之。
唐李白诗《梁园吟》:“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杜甫诗《玉台观》之二:“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这里的“平台”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这种用法现今也有,如“记者现场看到,经过修复,绿荫中的苏州河亲水平台重新焕发了风采”。
但这井非本文要说明的时下流行的“平台”。
流行的新“平台”是什么意思呢?改革开放后,电脑大量涌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它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越来密切,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许多电脑中的专业术语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也频频出现。
如“”、“因特网”、“”等。
“平台”原先也是电脑中的专业术语。
《电脑常用英语》中有个词语“system pladorm”,解释为“系统平台”,意思是系统为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基础的支持。
这样的“平台”在许多电脑科技书中都可以看到。
可见从英语“plalfonn”翻译过来的“平台”,意思是电脑操作系统。
由于电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普普通通的“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新词”,一个与高新信息技术相关的时髦词语。
这个“平台”在电脑行业中运用最广泛,如:“构筑这数字化的多彩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实现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网络接入和支持平台。
”如今,“平台”的运用范围日益宽泛,扩展到电脑业以外的许多行业,同时它的意义也从“电脑操作系统”扩大到“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面”。
在物流业,“上海构建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在科技界,“西门子运用java技术平台为手机用户开发多种无线服务”;在文化艺术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台,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将举行”,“‘阳光’、‘新浪’并购,共建国内最大跨媒体平台”;在工商界,“共建企业电千商务智能平台”;在卫生、教育界,“国内外中医药共建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平台”。
电脑的普及促使了“平台”在许多领域中的流行,由于它简洁又形象,渐渐成了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22.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23.文中多处运用引用,请说出下面两处引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