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千姿百态 的地表形态1
晋教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共22张PPT)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提出自己解决不 了的问题,小组成员帮助解决,小组内解决 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组长安排好展示人 员。
四、当堂展示,点评点拨
对于学习过程中还有问题的小组, 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余小组帮助 解决,同时积极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大 兴
安
1000-2000米
昆盆
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行,为我国广大地区带 来了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 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本流入海。
水能的影响: 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六、总结归纳,反思提升
仑山 脉
祁
连
地
山
脉
4000米以上
岭
太 平原
行
山 脉
丘陵
高原
高 500米以下
巫
山
原
雪 峰
低山
山
1、读图,观察说出 我国地势第一、第二 阶梯以哪些山脉为分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 断山
2、第二、第三阶梯以 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0
360千米
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二、提纲导学,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解决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出来
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2.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3.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4.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高__原___为主,海拔在_4_0_0_0_米_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地形以_高__原___和盆__地_为主, 海为拔 主在 ,10海_0_0拔_~2_在0_0_0_米_5_0之_0_间_;米第以三下级;阶梯地形以_平低_原山__丘_陵_
晋教版八(上)地理课件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东流到海不复回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谢谢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读图要求
1.说出我 国地势三 级阶梯的 分界线
2.说出每 级阶梯上 有哪些主 要的地形 区,平均海 拔高度.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水深100—200米 大陆架浅海
宽400—600千米 大陆向海洋自然 延伸部分.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你能最简单的图形表示你对我国地 势的理解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
[名师课堂教学]晋教版八级(上) 地理课 件千姿 百态的 地表形 态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地表形态的种类、成因和分布。
本章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多样性,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地表形态的种类、成因和分布的理解还较为肤浅,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种类,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表形态的种类及其成因。
2.地表形态的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形态的种类、成因和分布。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地表形态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表形态的图像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图像、视频等。
2.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问题驱动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表形态的图像,引导学生对地表形态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表形态的种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并简要说明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地表形态实例,理解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问题驱动的讨论题目,进一步巩固对地表形态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化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表形态的种类、成因和分布规律。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表形态的分类及其成因。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表形态的多样性,掌握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从而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地表形态的分类、主要地表形态的成因、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这三部分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地表形态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地表形态的分类和成因,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掌握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表形态的实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表形态的形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及其成因。
2.教学难点: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例等,直观展示地表形态的分类和成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表形态的分类:引导学生学习地表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3.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
4.实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地表形态实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流域、撒哈拉沙漠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表形态的形成。
5.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2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表形态的分类及形成原因,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以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及形成原因,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及形成原因,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例子为依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准备好讨论话题。
3.安排好课堂练习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地表形态,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地表形态?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呈现各种地表形态的图片,让学生对照分类,加深对各种地表形态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名师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 2.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 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3.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 地制宜的观念。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 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 的地域变化? 西部深色,东部浅色。 2.根据颜色明显的区 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 大致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
黄土高原晋、陕、蒙三省接壤的三
角地区,煤炭资源特别丰富,总储
量达数千亿吨,且煤质优异,埋藏 极浅,河床、沟谷到处可见露头, 露天开采特别方便。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人民在黄土的陡壁
上掘洞而居--窑洞易于建造,无需木材等 建材,且冬暖夏凉,宽敞舒适。随着生活 的不断改善,窑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 全的土窑洞已变成了砖石门脸,甚至是窑 洞“楼房”。
平原、松嫩平原3个部
分。是中国主要的粮食
基地之一。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但“地上河”,岗洼相间; 地貌单元之间多低洼地;旱涝碱灾害; 重要的小麦、棉花基地,石油、天然 气资源丰富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大陆架
近海
水深不足200米
问题探究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 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西深入内地,形成
降水;另一方面使得我国大部分河流滚滚向东流。
思考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 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原来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陵, 称为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泛, 但多 已被垦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 晋教版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一、单选题1.读图,回答题.由图可知,我国()A. 西临太平洋B. 东西地势落差不足3000米C. 地势西高东低D. 冬季风带来湿润气流【答案】C【解析】解:从图中看出,我国东临太平洋,东西地势落差达4000米,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夏季风带来湿润气流.故选: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2.读图,回答题.这种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是()①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利于东西交通③各类自然灾害均集中发生在第二级阶梯④第三级阶梯水能丰富,便于航运.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答案】C【解析】解: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故选: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1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3.青藏高原位于哪座山脉的西侧()A. 横断山脉B. 太行山脉C. 天山山脉D. 昆仑山脉【答案】A【解析】解:青藏高原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该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故选:A.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牢记即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横断山脉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B. 阴山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C. 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D. 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答案】C【解析】解:A、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上,该山脉不是地形区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故符合题意;D、大兴安岭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该山脉不是省界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A、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上,该山脉不是地形区的分界线;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D、大兴安岭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该山脉不是省界线.本题考查山脉的位置,结合相关地图解答简单有效.5.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太行山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该高原位于秦岭以北,祁连山以东.故选:C.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B图所示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C图所示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D图所示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位置,分析后解答即可.A. ①四川盆地②巫山B. ①黄土高原②太行山C. ①塔里木盆地②雪峰山D. ①内蒙古高原②巫山【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得,①是四川盆地,②是巫山,该山脉也是湖北省与重庆市的分界线.故选:A.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7.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A. 太行山B. 南岭C. 长白山D. 台湾山脉【答案】B【解析】解: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而太行山、长白山、台湾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所以,与其它三列走向不同的是南岭.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山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记忆解答即可.8.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B. 喜马拉雅山C. 昆仑山D. 落基山【答案】B【解析】解: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3本题考查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要牢记解答.9.我国最大的丘陵是()A. 辽东丘陵B. 山东丘陵C. 东南丘陵D. 闽浙丘陵【答案】C【解析】解:我国的三大丘陵是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其中最大的是东南丘陵.故选: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丘陵,牢记即可.10.下列地形区位于亚热带的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D【解析】解:我国主要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一线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是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故选:D.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本题考查我国四大盆地与温度带、干湿地区的结合,属于基础性内容.11.关于图中山脉(图中粗实线表示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B. 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C. 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级区域单位的分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线D. 丁图中的山脉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山脉和阶梯判别。
晋教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共23张PPT)

(A)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5、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的
(B )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第四级阶梯
6、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B)
A.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上 B.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
C.第二级阶梯的高原上 D.第三阶梯的平原丘陵地区
7、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 B )
_巫__山__ _雪__峰__山___。 4、号称“世界屋脊”的是我国的_青__藏__高原,位于第__一_级阶 梯上,平均海拔__4_0_0_0_米_以上。 5、我国大多河流自西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_西__高__东__低_。 6、第一阶梯的地形主要是__高_原__和__山_地__,第二阶梯的地形主
通过学习,你有没有收获, 现在去检测一下吧!
1000m~2000m
西高东低的地势
500m以下
1、填充图册12页—13页(一、二题)
2、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3、预习下节课的知识(多种多样的地 形)
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A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分布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3、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的_湿__润_气__流__深入内陆, 形成_降_水__,对农业生产有利。
口诀记忆一
中国地势三阶梯,西边高来东边低,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 兴安太行巫雪山,二三阶梯分两边。
口诀记忆二
中国地势影响多,河流向东流向多, 阶梯水能发电多,太平水汽降水多, 河流航运船只多。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_兴__安__岭_、__太__行__山__、__巫_山__、__雪__峰__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题探究 3、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 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小浪底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青海省湿地资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 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 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下面表示我国地势阶梯的图中,哪一个图是正确的
画一画:
观察课本
图2.1根据 颜色明显 的区域变 化,试着 画出中国 地势沿北 纬32°附近 的剖面图.
32°N
【课后实践探究】
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受板 块构造的影响,地质活动 较强。请你走访社区,或 同家人交流,阅读课外书 籍、杂志,上互联网寻找 资料,了解你的家乡当地 震发生时,你有什么深刻 的感受?受地势的影响, 地震救援有哪些实际的困 难?当地如何做好防震减 灾工作。拟定主题,制作 成地理小报,在学校里进 行展览。
君不见黄河 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 复回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再读课标
知识点
你能完成这些要求吗?
内容标准
西高东低的 运用中国地形 地势 图,说出我国地 势的主要特征
当堂达标训练
1、我国地势特点是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D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3、下列山脉属于我国第一、二级分界线的是( A ) A.昆仑山 B.天山 C.长白山 D.大兴安岭
观察课本图2.1
说出每级阶梯上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黄土高原
塔里木盆地
第一级阶梯
第 二 级 阶 梯
第 三 级 阶 梯
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东南丘陵
观察课本图2.1: 说出每级阶梯上平均海拔高度.
海拔在1000~ 2000米之间 第 二 级 阶 梯 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号称 “世界屋脊” 第 三 级 阶 梯 大陆架浅海,水 深多在100 ~200 米,宽约400 ~ 600千米 海拔多在500米 以下
阅读地图,理解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 流以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明确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热 爱祖国的情感
(读图指导)
根据颜色 明显的区 域变化, 可以把中 国地势大 致分为几 部分?
第一级阶梯
第 二 级 阶 梯
第 三 级 阶 梯
观察课本图2.1: 从该图可以获取哪些有用 的地理信息?
第二章 自然环境—— 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西宁市第七中学东校 李文彬
我看课标
节名 知识点
西高东低的 地势
内容标准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 形的主要特征
2.1千姿百 态的地表形 多种多样的 态 地形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级阶梯
32°N
观察课本图2.1: 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
第 二 级 阶 梯
第 三 级 阶 梯
大陆架浅海
大
陆架Biblioteka 海上石油开采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 布对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0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 布对河流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