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表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基本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独立从事一般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预防保健、专科护理、专门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教学的基本能力;获得护理研究的初步训练;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 205学分,其中:必修课:15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2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临床实习48学分),占76.6%,课内总学时数为225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38学分,占18.5%,课内总学时数为676学时;素质选修课:10学分,占4.9%,课内总学时数为200学时。
五、毕业实习毕业临床实习48周共计48学分,集中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
其中内科12周(含护理管理1周),外科9周,妇科4周, 产科4周,儿科4周,手术科4周,急诊科4周,监护室3周,社区2周。
外科门诊2周,全过程含护理研究。
2010年中山大学分院系专业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

16
6
1
113
哲学系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7
6
2
120
法学院
030101
法学理论
54
12
4
120
法学院
030102
法律史
17
4
0
120
法学院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24
7
1
120
法学院
030104
刑法学
65
13
2
120
法学院
030105
民商法学
148
16
6
120
法学院
030106
诉讼法学
6
38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30130
环境工程
20
42
8
390
工学院
070220
★热物理与能源利用技术
6
4
0
390
工学院
077202
固体力学
2
4
1
390
工学院
077203
流体力学
9
6
2
390
工学院
077600
生物医学工程
0
7
0
390
工学院
080104
工程力学
27
14
4
390
52
10
5
170
传播与设计学院
120421
★公共关系
56
11
5
170
传播与设计学院
120423
★公共传媒管理
103
24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日历

《医学微生物学》
(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凡张凤民黄敏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
(八年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贾文祥主编
张凤民教授
谷鸿喜教授
钟照华教授
凌虹教授
翟爱霞 副教授
(病原学馆三楼)
第二章
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专业:本科预防、临床、麻醉、影像、口腔专业、药学
教学周
授课内容
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
及自学内容
授课教师及职称
(办公地点)
第5周
第十一章
葡萄球菌属
第十二章
链球菌属
(2.5学时)
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和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要点。链球菌属:形态、染色和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肺炎链球菌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引起疾病。Coagulase; enterotoxin;hemolysins;optochin test.
了解:培养及生化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等;葡萄球菌免疫性与防治原则。链球菌培养特性、抗原构造与分型;免疫性(SLO和致热外毒素抗体的医学意义);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
(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凡张凤民黄敏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
(八年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贾文祥主编
谷鸿喜教授
钟照华教授
了解:细菌抗原成分、核酸及其他成分的检测方法。病毒抗原成分、核酸及其他成分的检测方法。病毒数量与感染性的测定(PFU、TCID50、ID50)。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50101164 学时:72(45+27)主编姓名:晏辉钧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讲师主审姓名:江丽芳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医学类各专业年级:二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它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
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一贯,本硕融通,较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原则,紧紧围绕培养未来高级临床医师的目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医学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奠定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
与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比较,应处理好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新一点、精一点、深一点”的特色。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了解病原微生物学分类、基本形态结构以及与功能、诊断的相互关系(2) 掌握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和引起的免疫学反应(3) 掌握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流行和传播的原则2. 智能培养:(1)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讲授重点、难点,结合课本每个章节后列出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现将主要的有关参考书籍、资料等列于其后:期刊:如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病毒学分册、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分册、免疫学分册等)书籍:闻玉梅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等(2) 思维能力: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原理,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与病原学诊断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病例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作用与目的《医学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原则等的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消毒与灭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以及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真菌及病毒;认识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明确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2.掌握病原微生物的消毒与灭菌方法;3.认识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明确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4.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5.能正确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医学微生物学》,黄汉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参考书:[1]《医学微生物学》,严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医学微生物学》,李凡、谷鸿喜、黄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医学微生物学》,吴移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王传恩,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主要内容: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含义;微生态学的含义;正常菌群的含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含义;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细菌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重点: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的含义;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抗感染免疫的种类及机制、感染的类型。
中山大学2010年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张斌蒋廉雄黄文锋
120202
企业管理
朱沆刘阳春
120203
旅游管理
张骁鸣左冰王彩萍
杨云吴浩存饶勇
120401
行政管理
陈那波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黄奕祥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牛端
120501
图书馆学
回雁雁*
120502
情报学
武琳
注:姓名后带“*”者为校外兼职人员。
内科学(肾病)
刘迅王成崔彤霞
100201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梁华
100202
儿科学
张巧玲余慕雪刘美娜
柯志勇李易娟李运泉
吴葆菁朱顺叶陈壮桂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韩自力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郭文波徐作峰刘庆余
张弘李征然邹艳苏中振洪国斌史德刚*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徐鸿绪李朝霞
100209
甘小亮
100218
急诊医学
李欣梁艳冰
100220
重症医学
易慧敏寇秋野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吴坚蒋宏伟麦穗
赵川江苏宇雄许跃
吴莉萍
100405
卫生毒理学
王庆
100701
药物化学
欧田苗顾琼
100704
药物分析学
王永刚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
张革
100706
药理学
黄奕俊毕惠嫦王雪丁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朱平*
100103
病原生物学
吕志跃
100104
中山大学课程表

中山大学课程表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中山大学课程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山大学课程表序课程类别开课对象课程名称学分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备注1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儒家哲学研究——先秦儒学4黎红雷教授周一下午3:00开始(第一次课24日在讲学厅,之后在中哲所)中哲所说明:中国哲学专业必修课“儒家哲学研究”专题中的每门课(如:“两汉哲学”、“宋明儒学”、“先秦儒学”)任一门均可当“儒家哲学研究”的学分;如选修同一门中的不同专题者,只有一个专题的成绩当必修课成绩,其它成绩则以该方向的名称列为选修课成绩。
2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哲学史方法论4陈少明教授周三下午3:00开始会议室3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国外马克思主义4刘森林教授周二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4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博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4博导轮流上课周四下午3:0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5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一)4徐俊忠教授林育川讲师周四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6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美学研究4罗筠筠教授周五上午9:00开始文5097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古典诗学名著精读4周春健副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准备张舜徽著《汉书艺文志通释》、《四库提要叙讲疏》二书。
8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中国宗教经典研读4冯焕珍教授周一晚上7:00开始中哲所9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宗教理论4李兰芬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中哲所10伦理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4郝亿春副教授周一上午9:00开始会议室11外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研究4翟振明教授周三晚上(隔周)7: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英语阅读、网上讨论、期末论文。
2010中山大学参考书目

241 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 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 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 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45 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 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 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 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 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33199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0620。
308 护理综合:根据考试大纲确定。
332 教育综合: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1 社会工作原理:①《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②《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③《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43 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44 口腔综合:①《牙体牙髓病学》(第三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②《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版),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③《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④《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六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曹开源
7
10.10.26
3-5
呼吸道传播的微生物
3
赖小敏
10.10.28
8-10
人兽共患的微生物
3
胡骏
8
10.11.2
3-5
病原性真菌
3
吴敏昊
10.11.4
8-10
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3
梁瑜
9
10.11.9
3-5
细菌的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3
黎孟枫
10.11.11
8-10
待定
3
陈元
3
陶剑平
10.9.23
8-10
细菌耐药性
3
周俊梅
3
10.9.28
3-5
抗微生物感染免疫
3
黄曦
10.9.30
8-10
朊粒
3
江丽芳
4
国庆节放假一周
5
10.10.12
3-5
微生物疫苗
3
晏辉钧
10.10.14
8-10
病毒的增殖与抗病毒制剂
3
赖小敏
6
10.10.19
3-5
微生物与肿瘤
3
陶剑平
10.10.21
8-10
考试
第3-5节课上课时间:09∶50~10∶35,10∶45~11∶30,11∶40~12∶25。
第8-10节课上课时间:14∶25~15∶10,15∶20~16∶05,16∶15~17∶00。
中山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表
-20100817版(讨论稿)
上课时间地点:星期二上午203课室,星期四下午303课室
周次
日期
节次
内容
学时
授课人
1
10.9.14
3-5
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3
黄曦
10.9.16
8-10
新现与再现的病原9.21
3-5
微生物的致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