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转变研究
无机化学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索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4①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7HLJG002)。
作者简介:朱敏(1986—),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功能配合物。
DOI:10.16660/ki.1674-098X.2019.26.194无机化学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索①朱敏 张洪江 唐敏(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摘 要:信息技术革命给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了当务之急。
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实验课,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实践平台,以课程内容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为抓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 混合式教学 安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b)-0194-02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给教学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
这一变革过程中,网络信息呈指数式膨胀,立足于书本的传统课堂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近些年,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充分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
该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
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由浅到深地学习。
无机化学及其实验是药学、化学、材料等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及实验。
该课程以高中化学为基础,承接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了后续实验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新理念下高校无机化学的教学探究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122教学研究2020•23创新理念下高校无机化学的教学探究*娜斯曼•吐尔逊(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830054)摘耍: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需要在积累中提升的,对于教师而言是需要在创新中完善餉.而高中阶段餉化学与大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上是存在许多差别餉,如果说高中化学是基石,那么大学无机化学则是通往理工专业知识殿堂的必经之路.许多学生在刚刚接触高校无机化学专业必修课程的时候,对化学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新兴的认知和见解.相比于之前的化学学习,专业课程中无机化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让不少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深度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那么,在高校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去辅助教学的顺利进展,在深入无机化学教学研究的同时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化学的兴趣.本文将具体分析创新理念在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丝应用策略,并详细阐释高校无机化学创新发展的意义.关键词:创新理念;高校教学;无机化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Innovative ConceptNasman Tursu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Xinjiang,830054) Abstracts Knowledge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accumulation for students and improved in innovation f or teachers.However,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requirements between high school chemistry and university chemistry.If high school chemistry is the cornerstone,then university inorganic chemistry is the only-way to the p alace of s 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ertise.Many students have new cognition and opinions on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c hemistry-when they f irst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i norganic chemistry in colleges and pared with the previous chemistry study,the abstraction and rigor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make many students realize that the depth of k nowledge has increas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l earning has naturally increased.Then,in the teaching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various teaching modes are needed to assist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 eaching,and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exploring chemistry while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inorganic chemistry.This paper will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innovative idea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explain in detail the significance of i 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innovative concept}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organic chemistry引言随着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注重理工专业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同时对于无机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很明确。
无机化学的教学创新探索

基金资助 :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 (0 7 0 6 2811 )
大 学 化 学
第2 6卷
工大学 分会场 所作 的第 3代光伏 发 电技 术 的演讲 。在讲一 氧化 氮性质 时 , 介 绍 了王 韵 、 济生 的 我们 韩 文 章《 氧化氮 在 医学 中的现在和将 来—— 19 一 9 8年诺 贝尔 生理 学 或 医学奖 评价 》 该 文 中指 出 ,9 8年 , 19 诺 贝尔生 理学 或医学 奖之所 以授予 3名美 国科学 家 , 因为他 们发 现 了一 氧化 氮 是 心血 管调 节 血压 和 是 血 流 的信 号分 子 , 奠定 了一个全新 概念 的生物 系统 信号 转导 原 理 。我 们 还介 绍 了诺 贝尔得 主 路 易斯 并
第2 6卷 第 1期 21 0 1年 2月
大 学 化 学
UNI VERS TY CHEMI TRY I S
V0 . 6 N . 12 o 1
Fe 2 1 b. 01
无 机 化 学 的教 学创 新 探 索
任玲 胡长 文 吴侠
北 京 10 8 ) 0 0 1 ( 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北
摘要 关键词
通过增加学科前沿 内容将基本知识讲授与创新 意识 培养相结合 , 并改进教学 方式 , 对无 机化学教 无机化学教学 创新意识 学科前沿
学进行 了创新探索 。
培养创 新型人 才是 高等 教育 的主要 目的。在教 学 过程 中 , 该 有意 识 地把 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贯 应
彻于教 学 的各个环 节 , 而不是 简单地 进行 知识 传授 , 笔者 多 年讲 授 大学 本科 化 学 、 化工 及 相关 专 业基 础 课无机化 学 , 在教学 实践 中 , 此作 了一些 思考 和探索 。 对 1 创新 意识 培 养需要创 新 内容 的支撑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并就改革方向、路径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讲解,缺乏与实际科学实验操作的结合,导致理论知识无法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知识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持,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方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可以引入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与科技前沿的结合,增加新的课程内容,例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以及化学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远程实验、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调整课程结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问题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优化

《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摘要:《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轻工、材料、环境等类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在化学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优化,把提高学生获知能力寓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调整知识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理论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获知能力,推动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拥有雄厚的专业根基,并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无机化学理论课实验课优化1、引言《无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类及相关学科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不仅为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 还自然地担负着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包括化学平衡和基础电化学)和动力学等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为其他后续课程准备必须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由于《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大连理工大学用启发、讨论、研究式教学方法,变换对化学问题的思考角度。
吉林大学在教学中注意用基础理论,如热力学结构知识贯穿无机事实教学的始终,并注意总结规律性,使繁琐纷杂的感性材料逐渐理性化。
2、传统《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存在问题虽然经历了多次教改和不断的沿革[1],但是在众多高校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1)原理部分中的物质结构理论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往往令大一新生望而生畏;(2)元素部分中描述性的内容较多,课时很少,易给人以松散零乱之感而抓不住要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
(3)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理论知识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4)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课程更新不及时,不能将科技前沿渗透到基础性教学中,学与用分家,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独立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对本门课乃至本专业失去兴趣。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
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化学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实验教学一直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在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大多是以观察、演示、模仿为主,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挑战和启发。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思维的参与,只是简单地按图索骥,导致实验结果的俗套化,缺乏新意。
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实验内容和器材的选择上已经有些滞后,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化学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科竞争力。
1. 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是更新和拓展实验内容。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
针对当今社会的科技需求,可以增加一些新颖、前沿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实验设计的灵活与开放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以“老师设计、学生操作”为主,因此改革实验设计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适当放开实验设计的限制,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改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高校药学类学生无机化学教学分析

高校药学类学生无机化学教学分析
无机化学作为药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涵盖了化学领域的基础概念与理论以及实
验技能。
本文将就高校药学类学生无机化学教学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构型、化学反应、配位
化学等基本概念及其扩展应用。
药学类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学会了如何解读元素和分子的结构、如何进行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和解析、如何进行实验研究等。
二、教学方式
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式,老师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元素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研究中。
例如,老师提供了许多化学反应的实验数据和案例,让学生进
行分析和解释,加深对无机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效果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化学元素和分子的性质,掌握了化学反应平衡计算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在实际研
究中,无机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的特性和规律,提高
研究效率和质量。
同时,这门课程也为学生未来从事药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
支持。
总之,高校药学类学生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验技能,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策略,并重点介绍了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实验步骤,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与此教育部颁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2010年-2020年行动计划”》,要求高校教育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无机化学原理与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能。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实验装置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力度,使得实验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需求。
优化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操作的难度。
在实验内容上增加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和实验研究等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
建立科学、全面的实验评价体系,通过实验报告、实验考试和实验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提供反馈。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报告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考试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操作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评估。
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转变研究
[摘要]文章以桂西南地区为例,从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所面临的五大困境,并由此提出了三大有针对性的转变措施:开发校本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建立教师专业实验优势转化为学生专业优势的联动机制;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最终要形成一个规范合理而科学的实验报告。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转变
[作者简介]袁竹连(1982- ),女,湖南邵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学与食品教学。
(广西崇左532200)麻昌港( 1976- ),男,壮族,广西横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江苏南京 210046)[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1jgb142)[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85-02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学生入学后高校化工、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及食品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现代高教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教学环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无机化学实验在整个大学化学学习期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为后续其他实验课奠定基础,并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及研究论文工作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桂西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面临的困难
桂西南地处我国“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长期落后,致使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总投入远远不足,本科层次的教育投入无法满足不断增加在校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化学实验室的投入增长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显得极不相称。
在此条件下,谈论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难度。
1.传统教师讲演方式亟待转变。
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
无机化学实验课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相对还比较薄弱,所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无疑具有极大的学科优势和技能优势,正因为如此,也最容易形成教师霸权主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教师具有极大的专业优势,在具体实施中,将教师自身的优势转变成学生的优势就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一种机制,让这种优势得以顺利转变。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延续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只强调中学化学实验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共性,而没有充分考虑大学化学实验的特殊性,以这样的思路来设计实验必然会是中学化学阶段的简单重复,难以将学生引入更复杂的专业实验教学中去,这样就会导致一个近乎荒谬的结论,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联系的紧密程度,反而远远大于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和后续的专业实验教学的联系,这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
3.学生的实验技能存在明显短板。
出现上述荒谬结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时期,而这正是学生刚刚从高中走出来,思维和技能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水平上,这是让很多无机化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
也就是说,方法依旧是过去的方法,但实验内容的专业性又是中学阶段无法比拟的,这种困境如果长期破解不了,就势必会造成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停滞不前。
4.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几乎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所谓验证性实验教学就是对已有实验进行简单的重复实验验证,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规范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问题是,当这种模式变成压倒性一切的时候,其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也就是说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性思维,和当前中央倡导的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5.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缺乏严密的科学分析。
实验结果往往和原来的目标不一致,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和计划结果相一致的结果,要么抄袭别人的结果,要么重做一次,这是一种无效的实验教学方式,简单抄袭别人的结果并没有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甚至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操作结果,而重做一次,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实验经费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教师都见怪不怪,这无疑有悖于相机而教的精神。
二、桂西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措施
1.开发校本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新理念,制定科学、规范、完善的实验课程大纲,使教学有章可循。
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安排好中学阶段的实验设计和大学阶段的实验设计,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紧密衔接的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中学的实验思维转变为大学的专业实验思维;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配置验证性实验教学和探究式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学会”慢慢变成“会学”,并从“学习”阶段慢慢走向“创新”阶段。
2.建立教师专业实验优势转化为学生专业优势的联动机制。
我们只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但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教师也要对实验教学写实验教学报告,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像医生一样跟踪“病人”,对“病人”建立“病历”信息,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详细而到位的指导。
教师写实验教学报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激发教师去认真跟踪指导学生的实验,随时掌握学生的实验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写出规范而详细的实验教学报告。
当然,这样的结果会让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可能很多教师不太乐意,这就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这样做的意义,且学校要在工作量上给予适当补贴,但负责任的教师还是很乐意去做的,这样最终就会形成了一个由教师专业实验优势转化为学生专业优势的长效机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最终要形成一个规范合理而科学的实验报告。
一份规范的实验报告无疑必须要足够详细,而且条理要清晰,
符合实验的操作要求和实验规范,但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提出,在实验报告的形成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简单地处理和预定结果不一致的实验结果,这点最好能在实验报告的要求中体现。
我们认为结果不一致的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操作的试验误差、操作的不规范性、操作错误等等,但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学生不仅要分析实验品的用量、天平的误差、实验的温度等常规的因素之外,还要注意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样品浓度、ph等实验条件,同时教师也应当参与学生的分析。
如高锰酸根和二氧化锰在碱性溶液下的反应,理论上应该得到绿色的锰酸根溶液,却有学生观察到溶液是“黑色”的,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武断地下实验错误的结论,看是否是溶液浓度太高,形成过深的颜色看起来像是黑色,或者是溶液中悬浮了黑色难溶颗粒,其实,只需取试管上层清夜加以稀释,马上就能观察到绿色。
由此,为了让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意外结果,教师必须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结果和预定结果是否一致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教师的教学切忌把一致性的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分析才更符合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试验中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恰恰是让学生提升科学实验素质的机会,而且这可能更会是形成创新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科学界里实验结果和预定不一致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时候还是重大发现的时刻,如2011年的物理学诺贝尔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原本只是为了验证爱因斯
坦的宇宙常数的正确性,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宇宙常数并不是常数,而是宇宙在加速膨胀。
由此可见,“意外”结果的科学处理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往往会导致新的发现。
综上所述,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新升格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面临着五大困难:传统实验教学讲演方式存在不足、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依旧延续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验技能存在明显短板、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存在较大偏颇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缺乏严密的科学分析。
由此,我们提出开发校本实验教材或指导、建立教师专业实验优势转化为学生专业优势的联动机制、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最终要形成一个规范合理而科学的实验报告等三大改善措施,以此促进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新升格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松君,娄帅.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改进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2]郝志峰,吴茂英,肖楚民,等.探索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策略[j].实验室研究探索,2011(8).
[3]管小艳,何丽,新刘云,等.提高大学生无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几点做法[j].中教文汇,2008(1).
[4]曹红霞.当前高职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