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161磁体与磁场学案解读

合集下载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16.2电流的磁场学案解读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16.2电流的磁场学案解读

16.2电流的磁场【学习目标】1 •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 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 .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学习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学习难点】: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1、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 __________ ,异名磁极相互 _______ 。

2、 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 ______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 地球周围也有磁场,叫 ________ 。

它的分布情况与 ________ 磁体的磁场类似。

4、 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 地磁的 极,地理的 极附近;S 极指向地磁的 _____极,地理的 _____ 极附近。

我国宋代发现了磁偏角。

5、 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画出磁感应线的方向,并标明磁铁的N 、S 极。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观察现象:1、 当接通电路时,小磁针 ________ (偏转/不偏转)。

说明了什么?2、 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小磁针的偏转方向 _____ (改变/不改变)。

这又说明了什么?【总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________ ,其方向与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有关。

这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2、小组讨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呢?(与条形磁体还是马蹄形磁体相 4、 看一看:把连接电池正负极对调,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5、 阅读书本讨论:安培定则(1 )作用: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 (2)判定方法:用 ______ 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______ 与 的关系。

______ 方向,则大拇指(3)应用:1、利用安培定则判断a图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利用安培定则判断b图电源的正负极3、下列所示的四个通电螺线管中,能正确地表示通电螺线管磁极极性的是()A B C活动三:读一读:P40电磁铁的应用 1电磁铁的结构 、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磁体与磁场》第一课时磁体教案设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磁体与磁场》第一课时磁体教案设计

第一节磁体与磁场(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与磁极,并掌握磁性的分布情况;2、通过实验,掌握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并能够利用该相互规律作出简单判断;3、了解磁化和去磁化,并知道磁在生活中的应用;4、通过实验,掌握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5、通过对司南、指南针的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实验学习磁体磁性2、如何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一、认识磁体(一)引入新课1、一条用泡沫制成的小鱼(鱼腹中藏有铁钉)在水中游动,教师手重操纵一个小的强磁体?问:小鱼为什么会跟随我的手运动?2、我手中的这支翻页笔,当我把它的接收器慢慢推向它的收纳仓时,发现临近时就听到“啪”的一声被吸合上去,这是为什么?老师手中和翻页笔中都有一块“吸铁石”。

3、阅读课本P32导读部分,从爱因斯坦对磁体的认识中你学到了什么?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生产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勇于探索。

(二)活动:磁体与磁极的学习1、问:什么是磁体?请用你手边的器材,在认真看书活动16.1的基础上,判断一下哪些是磁体,什么是磁性?发现只有一个黑色的小方块是磁体,因为它能够吸引铁钉、大头针、钥匙圈,但不能吸引铜、塑料、木头、橡皮等。

板书: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是指具有磁性的物体。

生活中常见的磁体分类:①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等。

②天然磁体、人造磁体③软磁体、硬磁体(永磁体)2、当把刚刚的磁体放进一盒大头针中后慢慢提起,你发现了什么?(亦可以用铁屑来模拟)磁体两端所挂大头针数量最多,中间几乎不挂大头针。

板书:磁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

磁体的中间部分几部不显磁性。

3、当将该磁体用细线悬挂并让其自由旋转后,总发现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我们将指南的称为南(S)极,指北的称为北(N)极。

形如下图:补充:任何一个磁体总是存在南极和北极,磁单极是不存在的。

4、当用磁体靠近小磁针是,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苏科版九下物理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下物理 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铁钉、磁铁等。

磁体具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它们分别代表磁体的正负极。

2.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

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一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2. 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3. 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4. 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磁场方向的规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小磁针、磁感线模型。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一根磁铁,观察并描述磁铁的两端有什么不同,能够吸引什么物质。

2. 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3. 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4.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让学生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5. 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让学生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钉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记录磁铁和铁钉的相互作用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定义、性质、N极、S极磁场:概念、磁感线、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磁场方向:规定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1《磁体与磁场》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1《磁体与磁场》WORD教案1

§16.1磁体和磁场(第二课时)九华镇姜波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情况,知道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2.通过活动,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所处的位置。

学习重点、难点:1.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2.学会从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抽象出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方法。

活动方案:活动一:知识抢答(活动星级:☆☆☆☆)1.磁体有什么性质?如何鉴别一个物体是否是磁体?2.磁体的什么部位磁性最强?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什么?3.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钢针与磁体摩擦后具有了磁性,这种现象叫做什么?4.磁体间是通过什么发生作用的?磁场有方向吗?如果有,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活动二: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活动星级: ☆☆☆☆☆)【观察】1.将玻璃板平分别放在不同磁体上,再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轻敲玻璃,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把你所看到的铁屑分布形状在下面对应的磁体上画出。

2.在玻璃板上放些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分布情况,比较铁屑与小磁针的指向分布情况可知:小磁针的指向分布与所在位置铁屑分布的切线方向是(一致/不一致)的。

【思考交流】1.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为何很有规律?铁屑在磁体周围分布很有规律说明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铁屑在磁场中被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地排列起来。

2.铁屑在不同磁体周围分布形状不同,说明了什么?铁屑在不同磁体周围分布形状不同,说明不同磁体的磁场分布(是/不是)相同的。

【自我完善】从铁屑有磁场中的排列情况可以看出,铁屑的分布好似许多条曲线,从你画出的曲线可以形象地反映磁场的分布情况,如果还能从你的曲线上反映出小磁针受磁场作用时其N极所指的方向,那就更好了,你认为在你的图上作怎样的补充和完善就可以呢?信息快递:我们可以在根据铁屑分布情况画出的曲线上,再按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在该处曲线标上箭头,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了,这样的曲线物理学上叫做磁感线。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案:16.1磁体与磁场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案:16.1磁体与磁场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磁体的性质: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磁场的概念:磁场及其特点。

3. 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描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掌握磁场的概念,了解磁场的特点。

3. 理解磁感线的概念,能够描述磁感线的分布,理解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概念。

难点: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2. 理论讲解:(1)磁体的性质:讲解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磁场的概念:讲解磁场及其特点。

(3)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现场练习,解答。

5. 板书设计: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概念。

六、作业设计1. 描述磁体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描述磁场的特点。

3. 描述磁感线的分布,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磁体、磁场、磁感线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磁感线与磁场联系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磁感线与磁场的联系”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它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和磁场强度的一种图示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然而,磁感线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和分布。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16.1磁体与磁场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16.1磁体与磁场

《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磁性、认识常见的磁体,知道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

2.通过观察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感知磁场的存在并认识磁场的方向;通过观察磁体周围铁屑的排列,知道可用磁感线模型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教学重难点】1.知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以及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方向,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

【实验器材】教师:大磁针、蹄形磁体、悬挂的条形磁铁学生:条形磁铁、小磁针、大头针、透明盒子装的铁屑、装铁屑的一次性纸杯、硬币若干、金属块若干、硬纸板等【教学过程】一、认识磁体活动一:水槽里有铜圆柱体、铁块、铝块、一些硬币、一些大头针、密封透明盒装的铁屑、硬纸片,一枚磁针等。

请利用磁铁和这些器材做一些实验,寻找与磁有关的现象。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2)条形磁铁不同部分吸引物体的能力相同吗?(将大头针洒在白纸上,将条形磁铁放入其中,观察到什么现象?)(3)放在支架上的磁针自由静止时,有什么特点?(4)用条形磁铁的同一端分别靠近另一条形磁铁的两端,有什么现象?(5)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还能吸引其他物体吗?……二、探究磁场思考:将条形磁体靠近磁针,磁针发生了偏转?是谁对磁针施加了力的作用?活动二:将条形磁体放在白纸(学案右边)上,然后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8个不同的位置,画出每个位置的磁场方向活动三:将条形磁体放在纸盒的外底部中央,并固定纸盒不动,在纸盒内部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轻敲盒子,观察铁屑的分布。

1.磁性: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______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____的部分。

将磁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___极,符号___,指北的那个磁极叫___极,符号___.每个磁体都有___个不同的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磁体周围存在着____,磁场看不见,也摸不着,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

课题磁体与磁场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与磁场,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知道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状况,理解磁感应线. 3.知道地磁场.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体验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难点:如何理解磁场,怎样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中的磁现象着手,让学生描述知道的磁现象,利用手中的磁体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理解磁场,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1)学会通过探究试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2)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3)学会利用铁屑、小磁针来研究磁场,从而进一步抽象出磁感线用以描述磁场.教具条形磁体2块、大头针若干、小磁针8个、玻璃板1块、铁屑若干、蹄形磁体1块、软铁棒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②你知道那些与磁有关的现象或物体?③你对磁有关的知识了解多少?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就来研究与磁有关的现象.一、磁体(活动1)认识磁体①这些形状各异的物体都是磁体,因为他们都具有什么性质?(磁体具有吸铁性)(1)用磁体靠近各种不同的物体现象: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1.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成为磁性②磁体上不同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③怎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问题?(2)将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等距离地靠近一堆大头针现象:条形磁体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最多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端指南的磁极叫做南(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N)极④设计实验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将条形磁体的一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将两磁体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现象:分别出现排斥和吸引两种作用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⑤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⑥若磁体靠近需研究物体的一端出现吸引现象,则能否判断该物体一定具有磁性?为什么?⑦若有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不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学生讨论出示各种磁体: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大头针、一元硬币、铁片等…….学生讨论让磁体的各部分等距离地靠近一对大头针磁体悬挂后静止时的指向磁体具有指向性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磁体具有的吸铁性、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借助于其它任何物体,你能否判断那一根有磁性,那一根没有磁性?画图示意.甲将甲、乙两棒按如图所示方法放置若能吸引则说明甲有磁性,若不能吸引则乙说明乙有磁性(4)利用软铁棒和条形磁体演示磁化过程现象:开始软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将磁体的一端接触软铁棒后,软铁棒又能吸引大头针.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活动2)认识磁场(1)小磁针靠近磁体(磁体吸引大头针)现象: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①磁体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时有没有接触?②磁体和小磁针之间力的作用是怎样产生的?二、磁场:③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又如何探知它的存在和它的强弱?1.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磁力作用的结果是我们能看得到的④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例: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跟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空气的存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根据电流经过用电器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电流的存在.⑤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位置,其N极的指向是否相同?说明什么?2.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第二课时:(活动3)在磁体周围不同的位置放上很多小磁针现象:不同位置小磁针的指向不同说明:磁场中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是不同⑥我们怎样知道磁体周围更多点的磁场方向?(活动4)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探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同名磁极、异名磁极间的磁场磁化磁场铁屑小磁针偏转铁屑磁化后相当于小磁针,在磁场中形成有序的排列⑦上述现象对我们有何启发?铁屑的分布好像很多曲线,如果按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给该处的曲线加上箭头,就可以形象地描述该点的磁场.三、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情况的有方向的曲线1.磁感线的方向: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2.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间的磁场3.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条形磁体的磁场:蹄形磁体的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通过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的作用而知道磁场的存在不同磁场是有方向的观察现象小磁针在磁场中不同位置所收的磁力方向不同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磁感线描述这四种磁场.同名磁极间的磁场:异名磁极间的磁场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密集,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活动5)磁体的指向性⑧磁体靠近小磁针之前小磁针的指向?⑨磁体靠近小磁针后小磁针的指向?小磁针的指向为何发生偏转?⑩磁体拿走后小磁针为什么又恢复到原有的南北指向?四、地磁场: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2.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3.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4.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磁偏角)5.我国宋代学者是最早发现磁偏角存在的人想一想: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受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说明小磁针周围还存在着一种磁场阅课本P35—P36“读一读”三、思考与作业四教学后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的第一节《16.1磁体与磁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2. 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3. 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4. 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概念,掌握磁感线的表示方法,能够通过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性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场的性质。

2. 教学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磁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概念讲解:介绍磁体的概念,讲解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3. 演示实验:用磁铁和铁屑演示磁场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屑进行实验,自己绘制磁感线,巩固对磁感线的理解。

5. 知识拓展:讲解地球的磁场,引导学生了解地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一、磁体1. 概念: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性质:有两个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

二、磁场1. 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2. 性质:具有方向性和强度。

三、磁感线1. 概念: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

2. 表示方法:从N极出发,回到S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磁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2)磁极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磁场的概念及其性质。

(4)磁感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答案:(1)磁体: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有两个磁极,分别为N极和S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体与磁场
【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磁体的一些特点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观察磁化现象,知道没有磁性的物体也能成为磁体;3、通过活动,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的方向和分布,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会根据磁极方向画出磁感线方向及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磁极。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与地理两极有夹角。

【重点】:1.知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以及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方向,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

【难点】: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磁铁能吸引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
做。

2、磁体自由静止
....后指南的一端叫做磁体的极;指北的一端叫做磁体的极
3、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___________的曲线,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认识磁体
1、认识条形磁体、马蹄形磁体、小磁针。

2、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磁体?有什么特点呢?
观察与实验1:用磁体靠近大头针发现磁体对大头针等有__ __作用.
结论: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磁体特点之一:。

观察与实验2:磁体的两端对大头针的作用最 (强/弱),中央磁性较(强/弱)结论: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每一块磁体上都存在个磁极。

观察与实验3:用细棉线悬挂一个条形磁体,用手轻拨一下,待其自由静止
....后观察两端的指向。

多次实验,观察指向有什么特点?
结论: 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

磁体特点之二:。

S
观察与实验4: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吗?
结论: 两个磁体靠近时,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小试牛刀:在图中标出四只小磁针的北极.
讨论: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都有N极和S极?。

思考:一个磁体分成4段,共有几对N极和S极?。

猜想5: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 (能/不能)吸引其他大头针,这时它们 (能/不能)表现出磁性.结论: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观察6:用薄木板(或手)隔开磁体和大头针时,观察磁体对大
头针 (有/无)作用。

信息快递:科学研究表明:①、磁体周围存在磁场.②、磁
体间的作用就是通过磁场产生的.③、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
产生力(磁力)的作用.
活动二:认识磁场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根据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的现象来认识它。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

活动1:用小磁针来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磁场方向的规定: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规律? 活动2: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条形磁体周围铁屑分布 (2)马蹄形磁体周围铁屑分布
联想:从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看出,其分布好似许多条曲线.如果按小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在该处标上箭头,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了.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1)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 (2)马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
(3)异名磁体作用的磁感线 (4)同名磁体作用的磁感线
磁感线:可表示出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弱。

(a)S 极;磁场中磁感线的走向表示磁场方向;
(b)磁感线是不存在的,它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出的假想曲线。

研究问题的方法:模型法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立体的。

巩固提高:在图(a)中,请标出磁铁的磁感线方向和N,S 极;在图(b)中,请标出磁体和磁针的极性;在图(c )中请标明磁铁的磁感线方向和N 、S 极
活动三:认识地磁场
(1)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称为地磁场。

(2)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 不在同一直线上
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这一现象现代科学界叫做“磁偏角”现象.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时作业》中的课堂作业
【课后测试】
【课后训练】1、地球是个大磁体,在地球上,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人类将在本世纪登上火星。

目前,火星上的磁场情况不明,如果现在登上火星,你认为在火星上宇航员能依靠指南针来导向吗? (能/不能/不知道)。

2、关于磁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北
B .它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C .把它分成二段,每段都有两个磁极
D .把它分成二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3、用钢条的A 端靠近磁针的N 极时,发现N 极被排斥,则 ( )
A .钢条一定有磁性,且A 端为S 极
B .钢条一定有磁性,且A 端为N 极
C .钢条一定没有磁性
D .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4、如图,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黑端为小磁针的N 极)由此可以判定A 、B 两个磁极的极性是:( )
A .A 为S 极,
B 为N 极 B .A 为S 极,B 为S 极
教后(学后)反思: a b c N
S N N S S N
C.A为N极,B为S极 D.A为N极,B为N极
5、小明用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针的一端吸起一根较小的铁钉,如图所示,若他用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的磁铁N极靠近合并时,将看到的现象是 ( ) A.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右端磁铁
B.铁钉将落下
C.铁钉的尖端被向左端磁铁
D.铁钉被吸得更牢
6、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
7、在下图中画出磁体的磁极或磁感线分布。

8、用磁体隔着塑料尺、木板、纸去接触一元硬币时,观察到磁体对一元硬币 (有/无)作用,对玻璃板 (有/无)作用,磁体的这种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9、两个磁极靠近时,它们并没有接触就发生了力的相互作用,这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______________。

在物理学中,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它的分布和方向。

这条想象的线叫磁感线。

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磁感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选择序号)。

(1)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2)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可以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3)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10、将条形磁铁的一端去靠近某钢棒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能否据此判断钢棒有磁性?如它们互相排斥,能否判断钢棒有磁性?
【拓展延伸】:
1、缓慢转动指南针的罗盘时,罗盘内的小磁针()
A.将随罗盘一起转动 B.不随罗盘一起转动,几乎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C.将转动得比罗盘快些D.将转动得比罗盘慢些
2、如图弹簧测力计下端吊一铁球,当它们在水平放置的条形
磁铁的上方沿水平直线从左端移到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棒a和b,如果按图甲那样,用手拿a时b 不会掉下;若按图乙那样,用手拿b时不能吸住a,这说明()
A.a有磁性,b没有磁性 B.a没有磁性,b有磁性
C.a、b都没有磁性 D.a、b都有磁性
4、在一个圆纸盒里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
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
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5、在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小明不慎将铁屑撒在实验桌上。

为了收集铁屑,小明想用磁铁去直接吸引铁屑,同组的小波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磁铁后再去吸引铁屑。

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
A.小明的方法可行,小波的方法不可行 B.小波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N
N N S S S S
N
N S
N S
C.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
D.小明的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波的方法好些
6、如图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 ) A.互相吸引,如图甲 B.互相排斥,如图乙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再一次向世人宣布:中的航天工业又迈出了一大步,下面的任务是实施“嫦娥工程”进行人类登月。

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

有关月球周围的磁场问题,小华同学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出来的实验方案。

月球可能像地球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并且也有“月磁”南极和“月磁”北极。

小华同学为检验上述猜想所拟定的实验方案:
(1)取一个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如果它静止时所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所指的方向是“月磁”的北极。

你认为小华为检验猜想所拟定的实验方案中应该改进或改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