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5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浙大15级美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大15级美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 r s 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2015级美术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注重艺术技能与人文修养的全面沟通,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又立足中国文化本体的艺术史和艺术创作人才。

其中以金石书画的知识建构为核心,书画印创作为纽带,融会西方的人文艺术观念,从而形成建立在体悟中国艺术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使学生具备一定深度的"国学"、"西学"根基,能够以史学的眼光驾驭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以期在未来的事业中能坚持以修养关照文化和自身的发展,进而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担当大任。

毕业要求学生主要通过金石书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掌握中国书画及史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兼能相通的能力。

本专业设中国书法、中国画、美术史论三个方向,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一个方向修读课程。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以史学修养为主干,理论修养为辅,形成宽厚的知识面与深湛的理解力相辅相成的能力,强调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落实和统一在人生修养上;2.具有较强的中国书画印的鉴赏能力、理论表达能力、书画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创作能力;3.具有世界性的视野,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在当代的价值并加以阐发。

专业主干课程艺术考古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美术学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7+5学分(1)思政类 11.5+2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二 春夏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 +1.0 0.0-2.0 一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 +1.0 0.0-2.0 二、三、四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i (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20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综合素质平台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合计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综合素质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拓展课 课堂形式的实践教学课 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课 学分 28 24 8 34 22 20 24 160 比例(%) 17.5 15.0 5.0 21.3 13.7 27.5 100
项目 培养内容 专业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 信息基础知识 外语基础知识 人际交往知识 组织管理知识 军事知识 体育知识 美学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文物与博物馆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历史学基本知识与理论 考古学基本知识与理论 文献检索知识 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支撑课程/教学环节 政治理论课 综合素质课 军事训练 大学 IT 社会实践等 专业基础课 大学外语 大学体育 第二课堂
40 56 64
40 56 64
2.5
2.5 3.5 4
1 2 3
考试 考试 考试 第三学期未 通过大学英 考试 语四级考试 的学生修读。 第三学期通 过大学英语 考查 四级考试的 学生修读。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3.5 4
2
180050
大学英语 ID College English ID
学制:3~6 年 总学时:2186 学时
2
八、课程设置及进度计划表 (一)公共基础课(618 学时,38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28 学分、实践教学 10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 性质 必修 学时数 总 理论 实践 学时 教学 教学 32 32 总 学分 2 学分数 建议 开设 理论 实践 学期 教学 教学 2 1 ~8 考 核 方 式 考查 备注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摘要博物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学的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旨在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帮助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博物馆学专业人才。

一、课程设置1.1 基础课程博物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设置包括博物馆概论、文物鉴赏与保护、藏品管理与展示、博物馆学理论等在内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博物馆学科的整体认识,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1.2 专业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应当设置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涵盖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设计与展览、数字化博物馆等领域的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领域。

1.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博物馆学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应当注重实地考察、博物馆实习、文物修复等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二、素质培养2.1 语言能力博物馆学专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语言培养,包括英语、文献阅读能力等,以满足学生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需求。

2.2 综合素质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

2.3 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注重对学生的专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博物馆工作中能够胜任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3.1 与博物馆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当地博物馆进行合作,通过与博物馆的资源共享、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博物馆工作中。

3.2 学术研究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语博物馆学培养方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重要方针,学校应充分考虑现行的教育理念和职业发展需求,从课程设置、素质培养、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设计,培养更加全面和优秀的博物馆学专业人才。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
博物馆学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博物馆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学及文化遗产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应能胜任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研究、管理、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实际工作,或能在同类硕士、博士专业进一步深造。

2. 课程设置:博物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基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等。

此外,还需学习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课程,以拓宽知识面。

3. 实践教学:博物馆学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素质:博物馆学专业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同时,体育锻炼也是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总的来说,博物馆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胜任博物馆学领域的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2-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2014

2-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2014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

学生必须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对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管理的能力,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文理基础课程28分,专业教育课程52学分(含社会实践6学分、学年论文1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12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要求,以及留学生的水平测试要求,参见“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修读说明”。

三、课程设置:(141学分)(一) 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6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7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28学分)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人文类基础课程I组中修满12学分(其中必须修读“国史概要”、“世界文明史通论”),在II组中修满8学分(其中必须修读“考古学导论”、“民俗学概论”和“中国文字源流”),并在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和经管类基础课程III组中共选修8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52学分)2. 专业选修课程(28学分)(四) 任意选修(12学分)。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考试
王秀伟
专业课:二旦学分
140K0425
文物创意与设计
2

选修
考查
李蒋
140K0426
数字博物馆专题
2
春选修Leabharlann 考查吴倩140K0427
博物馆实务
2

选修
考查
刘庆
140K0428
文物与文化交流
2

选修
考查
陈琳琳
140K0430
文物数字建模基础
3

选修
考查
齐永阳、李蒋
140K0431
田野调查方法
2

选修
适用年级
从2023级开始
修订时间
2023年4月
研究方向
基本修业年限
2年
学分
总学分2级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31学分,实践模块和培养环节学分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200字内)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本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通过学历教育与文博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文博专业素养的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学部、学院(中心)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培养类别
回硕士口博士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名称
文物与博物馆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代码
0651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英文名称
MasterofCu1tura1HeritageandMuseo1ogy(MCHM)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是一所享有盛名的中国顶尖大学,其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浙江大学培养方案的一些亮点:
1. 学科设置丰富:浙江大学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工、医、文、法、经济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喜欢的专业和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国际化办学:浙江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世界各地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项目、留学等形式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3. 课程设置合理: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如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 师资力量雄厚:浙江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教师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文物学科 培养目标

文物学科 培养目标

文物学科培养目标
文物学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在政府文物管理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馆、文物考古研究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新闻出版、文化创意产业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宣传、策划和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说,文物学科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2. 掌握文物鉴定、保护、修复和复制等方面的技能和方法,能够承担文物的调查、勘探、发掘、保护、研究、宣传、策划和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3. 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意识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

4. 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遵守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责。

5.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研究文物,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物的传承和创新。

6. 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关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和趋势,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文物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鉴定 文物保护

2.0 1.0-2.0 三 春 4.0 3.0-2.0 三 春夏 3.0 2.0-2.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夏 3.0 3.0-0.0 四 秋冬 3.0 2.0-2.0 四 秋冬

(2)选修课程
25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4122841 04129001
大 04122871
i (2)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a (3)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
ng 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5.第二课堂
+4 学分University
(2015 年 7 月 21 日修订)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3.0 +6
二短
3.0 +6
三短
4.0 +8
四 春夏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4189020 毕业论文
8.0 +10
四 春夏
Z(1)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和兴趣修读本专业推荐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跨大类自主选择修
j 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ni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浙 ve 1.通识课程
42+6 学分
江 r 见人文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大 si 2.大类课程
23 学分
学 ty 见人文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
3.专业课程
83 学分
(1)必修课程
40 学分
Z课程号
课程名称
he 04120172 博物馆学概论
j 04121073 考古学通论
U y 04197890 博物馆经营
n 04197961 文物摄影
i (3)实践教学环节
10 学分
ve 课程号
课程名称
r 04188250 文化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
s 04188260 博物馆或考古实习
i 04188191 毕业实习
ty (4)毕业论文(设计)
8 学分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冬 2.0 2.0-0.0 四 冬 2.0 1.0-2.0 四 冬
浙 江 大 学
04196830 宝玉石文化与鉴赏
Z U 04197870 科技考古
he ni 04198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
j v 04198150 文化遗产数据统计与分析
i e 04197950 地质与古生物
a r 04198160 认知与传播
n s 04198170 中国书画
g it 04128260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浙 江
大 2015 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 学
培养目标
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
浙 系统扎实的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学及文化遗产基本知识,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在政府文物 江 Zh 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 e 版、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 大 j 人才。 学 ian 毕业要求 g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各个培养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 2.0-0.0 三 秋
U 2.0 2.0-0.0 三 秋 n 2.0 2.0-0.0 三 冬 iversity 2.0 2.0-0.0 三 冬
04128241 04124650 04128201 04197910 04121850 04124550
浙 美术素描基础
江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展示策划与设计 田野考古与水下考古
i 04122661 中国古文字学
a 04121872 文物学概论
ng 04110190 人类学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4.0 3.0-2.0 二 秋冬 4.0 3.0-2.0 二 秋冬 2.0 2.0-0.0 二 春 3.0 2.0-2.0 二 春夏 2.0 2.0-0.0 二 夏
04122651 中国古陶瓷 04122881 中国青铜器 04122641 中国古建筑 04128250 史学理论
符合学校规定的各项毕业要求。
Zhe Uni 专业主干课程 j v 博物馆学概论 考古学通论 文物学概论 中国古建筑 中国青铜器 中国古陶瓷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i e 展示策划与设计 文物鉴定 文物保护
ang rsi 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4
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U ty 学科专业类别 历史学类
学04198090 04128110
中国科技史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中国钱币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世界文化史研究
04197931 博物馆数字化
04198110 文化遗产中的基础科学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三 秋
Zh 3.0 2.0-2.0 三 秋冬 e2.0 2.0-0.0 三 冬 j2.0 2.0-0.0 三 冬 i2.0 2.0-0.0 三 春 an 2.0 1.0-2.0 三 春 g 2.0 2.0-0.0 三 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