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挥发油B-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黄涛阳;王晖【摘要】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为60 ℃,搅拌时间为2 h,β-CD与水的比例为1:10(g:mL).结论该法可用于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挥发油的稳定性在包合物中得到提高.【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0(029)007【总页数】4页(P928-931)【关键词】银翘解毒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实验【作者】黄涛阳;王晖【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剂科,510010;广州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5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944.27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volatile oi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inyinqiao jiedugranule.M ethod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orthogonal design,taking the rate of inclusion and recovery as the appraisement criteria,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technology.ResultsThe optimum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ere as follows:volatile oi l:β-cyclodextrin being 1∶8,inclusion temperature at 60℃,mixing time as 2 h,β-cyclodextrin and water ratio as 1∶10.Conclusion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in yinqiao jiedu granule,in which the stability of the volatile oil can be enhanced.KEY WORDSYinqiao jiedugranule;Volatile oil;β-cyclodextrin;Inclusion;Orthogonal test银翘解毒颗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成方制剂,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 (炒)、淡竹叶、桔梗、甘草等 9味中药制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最常用药之一[1]。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卞加花;陈昕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5(16)3
【摘要】探讨了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特点、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包合方法、影响包合率的因素和使用注意。

指出此技术能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可以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91-192)
【关键词】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
【作者】卞加花;陈昕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细辛、辛夷挥发油β-环糊精和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透皮吸收的影
响 [J], 马容;狄留庆;毕肖林;祖强
2.细辛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J], 郭诚诚;高爽;王玉真;谢
慧超;马学梅;容蓉;杨勇;李凌军
3.川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杨玉婷;刘云华;刘
玉红;黄志芳;陈燕;易进海
4.犍为筠姜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J], 李翠红;裴妙荣;王

5.犍为筠姜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J], 李翠红;裴妙荣;王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2007年2月 第29卷第2期
中成药 Chinese‘rraditional Patent Medieine
February 2007 V01.29 No.2
以得到相应的两个参数c。和K,借此可以比较区分 各自不同的阻湿能力。图2中的数据表明,将颗粒压 制成片,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阻湿能力,K值由3.95 h增加至30.76 h,增幅达到近7倍。这是因为颗粒压 制成片后,物料堆积紧密,水分进入药物内部与吸湿 位键合的路径显著增长,以及药物外层吸收的水分增 加了后续水分传递进入内部的阻力,从而造成传质阻 力显著增加,表现在K值的显著增大。双黄连素片与 薄膜包衣片的吸湿数据表明,在素片外包裹一层均匀 致密的衣膜,同样可以使K值增加,由素片的30.28 d,增加到46.55 d,增幅达到53.7%。
关键词:降香挥发油;羟丙基.13-环糊精;包合物
摘要:目的:研究羟丙基一B一环糊精(HP-p·CD)包合降香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得率、
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优选HP一13一CD对降香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降香挥发油与HP—B—CD的体积
重量比为1:30,HP—B—CD的包合浓度为10%(g/100 mL),包合温度30℃。结论:确定了降香挥发油羟丙基一13一环糊精包 合物最佳制备工艺。
分别称取3份30 g HP—B—CD于烧杯中,加人 100 mL注射用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到250 mL圆底 烧瓶中,于30℃水浴中,缓慢滴加1 mL的降香挥发 油,摇匀。然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读取油 量,计算其空白回收率。结果见表4。
空白回收率(%)=簇簸箍器×
100% 表4
空白回收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图3双黄连素片(处方2)与包薄膜衣片引湿速度比较

金银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金银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给药前症状积分 比 : 较 与正常组比较 , <0 0 , P .l P<0 0 , P<0 0 , .l , l
1 8 2 9 9 1, 2 .
喷雾剂中剂量 喷雾剂高剂量 鼻炎滴剂
8 7 8
6 3 ± .6 . 6 10 6 7 10 .4± . 3 6 3 0 9 .6± .2
[1 黄选兆. ] 耳鼻喉科学 , 4版[ . 第 M]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95:8 19 3 [ ] 黄振华 , 2 李三鸣 , 曹颖林 , 等.曲安奈德喷雾剂 对变应性鼻 炎的作 P <0 0 , P <0 0 ; .1 . l给药后症状 积分 比较: 与正常组 比较 , P<0 0 ; . 1与模 型 用[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0 , ( )4 6 J. 2 42 6 : . 0 1 4 组 比较 , P <0 0 , ▲▲ , l ▲▲▲P <0 0 , . 1 ▲▲▲▲P <001 ▲▲▲▲▲P <0 0 ; 8 , . . ln= [ 3] 赵秀杰 , 董 震, 占泉. 杨 鼻超敏反应实验模型建立 [ ] 中华 耳鼻 J. 喉科杂志 ,9 32 ( ) 1 . 19 ,s 1 :7 24 鼻 甲黏膜组胺含量测定 见表 2 . 。 [ knHC oo rnooi l ry s oi pcas M] Foia 4] lg . taggl cAl g y s seiis[ . lr , l g e mp a lt d 3 讨 论
金 银 花 挥 发 油 p 环 糊 精 包 合 物 的 工 艺研 究 一
杨 志文 ,杨 木 华 , 侯 国论 夏
( 赣南 医学 院基础 医学 院 , 江西 赣州 3 10 ) 400
表 2 对鼻 甲黏 膜 组胺 含 量 的 影响 ( i±5 )

β-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β-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β-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潘琦;何兰茜;余勋荣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2)004
【摘要】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对银翘解毒颗粒剂中薄荷荆芥挥发油进行包结.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利用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1h.并用TLC(薄层层析)检查包结前后挥发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包结工艺能更有效地保存挥发油有效成分,并可提高其稳定性.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潘琦;何兰茜;余勋荣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云南昆明,650200;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云南昆明,650200;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云南昆明,650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β-环糊精包结祖卡木颗粒中挥发油实验研究 [J], 艾尼瓦尔·塔力甫;艾舍买提·买买提;帕尔哈提·塔依尔
2.咽喉清颗粒剂中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结工艺研究 [J], 刘则宗;李玉霞
3.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J], 黄涛阳;王晖
4.香砂养胃制剂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结的实验研究 [J], 魏敏;周莉玲;侯海霞
5.β-环糊精包结小儿止咳冲剂中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J], 程立方;崔秀君;徐炳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络效灵颗粒中挥发油_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活络效灵颗粒中挥发油_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收稿日期]20100426(008)[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2009ZX09103-314)[通讯作者]*刘振丽,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与质量标准,Tel :010-********-2503,E-mail :zhenli_liu@活络效灵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王超,宋志前,夏磊,李青,王淳,刘振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目的:优选活络效灵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β-环糊精(β-CD )包合工艺。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CD 的用量比例、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挥发油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条件为1mL 挥发油,用6g β-CD ,40ħ,搅拌1h 。

结论:优选得到的活络效灵颗粒挥发油β-CD 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活络效灵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903(2010)12-0012-02活络效灵颗粒由赤芍、丹参、乳香、当归、羌活等11味中药组成,是治疗骨痹(骨性关节炎)的良方[1]。

方中乳香、羌活挥发油含量较高,乳香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2],羌活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3]。

为提高挥发油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采用了β-CD 包合工艺。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1仪器和药物挥发油测定器(北京分析仪器厂);SPS201F 型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乳香、羌活分别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何希荣药师鉴定为Boswellia carterii Birdw.的树皮渗出树脂和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 的干燥根茎和根,为药典收载品种;羌活和乳香混合挥发油为试验室提取;水为纯净水。

2方法和结果2.1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

称取一定量的β-CD ,加入适量水,加热使β-CD 全部溶解,放凉至包合温度,恒温,边搅拌边缓慢滴加羌活和乳香混合挥发油溶液(挥发油ʒ药用乙醇1ʒ1)2.00mL ,搅拌至规定时间,冰箱冷藏放置过夜,抽干,分别用10mL 药用乙醇洗涤包合物,烘箱吹风干燥(40ħ)4h ,得包合物,称定质量。

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作者:林玉环高昆况鹏群井文华王敏敏赵玉萍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05期摘要[目的]优选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用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考察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和烘干温度对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

[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的得率为0.12%,经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占金银花精油含量的75.30%,其中,金银花精油中芳樟醇及其衍生物含量大于25.60%;最佳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1〖DK〗∶10(mL〖DK〗∶g)、包合温度60 ℃、搅拌时间3 h、烘干温度45 ℃,在此最优条件下,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68.95%。

[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可分别用于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关键词金银花精油;水蒸气蒸馏法;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TQ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5-0067-03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for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and its inclusion compound with βcyclodextrin. [Method]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as prepar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principal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ere analyzed with GCMS.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was prepared with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method, and the inclusion rate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as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proportion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and βcyclodextrin,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the stirring time and the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clusion compound with orthogonal test. [Result] The yield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prepar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was 0.12%, after analysis with GCMS, the principal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ere monoterpenoids and sesquiterpenoids, and the total content of these two kinds of compounds was 75.30%.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linalool and its derivatives in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as more than 25.60%.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proc ess conditions for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were as follows:the proportion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and βcyclodextrin was 1〖DK〗∶10(mL〖DK〗∶g),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was 60 ℃, the stirring time was 3 h and the drying temperature was 45 ℃.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inclusion rate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was 68.95%. [Conclusion] The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method can be respectively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 and its inclusion compound with βcyclodextrin.Key wordsHoneysuckle essential oil;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βcyclodextrin;Inclusion compound;Orthogonal test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452026);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GNC110036)。

_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_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挥发油这一重要生物资源在医药、保健品、美容 智挥发油。
等方面的应用和开发也越来越广泛。因此, 采用药 1. 2 提高制剂的溶出速率和生 物利用度 难溶性 物制剂新技术, 提高中药挥发油制品的科技水平, 是 药物被环糊精包合后, 能 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目前发展中药挥发油产品的一项重要工作。药物新 和制剂的溶出速率, 进而 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
键连接成环形结构, 具有环状中空筒型、环外亲水、 色谱法考察肉桂油-B-CD 包合物中桂皮醛的溶解度
环内疏水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其环状结构和疏水性 和体外溶出度, 发现其包合物中桂皮醛在 0. 1 m o l/L
内腔可以包结不同化合物。客体分子进入环糊精空 盐酸溶液、pH 6. 6和 pH 7. 5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
tiona l ChineseM edicine, W uhan 430074, Ch ina ) Abstract: B-cyclod extrin inclus ion techn ique is b ased on B-cyclodextrin as m ain ly m olecu lar, the in clu-
腔, 由于微环境的变化, 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明显变 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比单一的桂皮醛有显著提高。
化。因 B-CD本身无不良反应, 故率先在药物领域使 用 [ 1] 。现对近年来 B-CD 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
1. 3 利于服用 有些药物的嗅味不佳, 特别是中草 药特有的异味和苦味直接影响到 患者的用药情绪。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人类生活条件、生态环 降 [ 3 ] 。纪明慧等 [ 4] 考察益智挥发油 B-CD 包合物的
境的变化以 及合成药 物产生 的药源 疾病越 来越明 稳定性, 发现益智挥发油 B-CD 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挥发油B-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
作者:杨志文杨木华夏侯国
【摘要】目的探索用β 环糊精对金银花挥发油进行包合的研磨法最佳工艺。

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研磨法进行工艺优化。

结果初步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金银花挥发油和β CD的比例为1∶8 ,搅拌时间2 h,包合温度为50℃。

挥发油利用率大于70%。

结论研磨法制备金银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简单可行。

【关键词】金银花挥发油β 环糊精包合物工艺
AbstractObjectiveTo s tudy th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technologies for volatile oil in Flos Lonicera.MethodsOrthogonal design was porformed to optimize the best package rate and utilize the rate as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 packed preparation condition of tritur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best packed preparation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β CD:volatiles = 8: 1, temperature 50℃, tuiturating 2 hours.ConclusionThis is a very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sFlos Lonicera oil;β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Preparation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其挥发油的成分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等作用,以金银花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制剂有金银花注射液、维C银翘片、金银花露和清咽糖浆等[1,2]。

应用新型辅料β 环糊精(β CD)包合技术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新兴发展的一门技术[3]。

为了提高挥发油在制剂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验拟用β CD对金银花挥发油进行包合。

1 仪器与材料
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75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金银花(河南封丘);β 环糊精( 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纯度98%);挥发油测定装置(上海玻璃厂制造);水为纯化水。

2 方法和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金银花粉碎,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冷却后呈半固体状,淡黄色,称重。

2.2 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制备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物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β-环糊精,加入2~3倍水研磨,然后加入金银花挥发油,在恒温条件下,搅拌一定时间,所得糊状物真空干燥,研碎过80目筛,即得黄白色粉末状包合物。

2.3 包合工艺条件的优选
2.3.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选择单因素考察实验表明,β-CD 的用量超过挥发油的10倍以上,包含率不再有明显增加。

本实验设定条件A (β-CD和金银花挥发油的比例) 、条件B(搅拌时间) 、条件C(包合温度) 3个主要因素为考察对象,采用L9 (33 ) 正交表进行实验,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为考察指标,对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进行优选[4]。

因素水平见表1 。

表1 因素水平(略)
2.3.2 包合物油利用率的测定将制得的包合物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一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实际含量。

在测定挥发油含量及空白回收率基础上计算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计算公式如下:
挥发油利用率( %) =包合物含油量(ml) /〔挥发油投入量(ml)×空白回收率〕×100 %
包合物含油率( %) =包合物含油量(ml)×挥发油密度(g·ml-1)/ 包合物重量(g) ×100 %
空白回收率( %) =收集挥发油量(ml)/加入发油量(ml)×100%
2.3.3 空白回收率测定精密移取2 ml挥发油置1 000 ml圆底烧瓶中,加300 ml水,提取至挥发油量不再增加,计算挥发油提取回收率,平行实验3次。

结果见表2。

表2 空白回收率测定实验(略)
用综合评分寻找最佳工艺,计算方法如下:在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的两个指标中,分别选取最高者作为100分,其余按公式计算;得分y1 j=100-最高值+yj ,考虑到生产成本,将挥发油利用率定为0.7,含油率定为0.3,按此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得分=挥发油利用率得分×0.7+含油率得分×0.3[5]
交实验安排及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

表3 挥发油包合条件的正交安排(略)表4 方差分析结果(略)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知,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依次为A > B > C,最佳包合工艺为A2B2C2,即β-CD与挥发油比例为8∶1 ( g:ml) ,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 h。

经方差分析可知,只有β-CD与挥发油配比对挥发油包合有显著性影响,而包合温度和研磨时间对挥发油包合无显著性影响。

2.4 包合工艺的验证实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金银花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研磨2 h,重复实验,证明此工艺有效可行。

结果见表5。

表5 研磨法工艺验证实验(略)
2.5 包合物的验证
2.5.1 紫外分光光度法将金银花挥发油、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物理混合物做紫外扫描,扫描范围200~400 nm。

结果表明,金银花挥发油在321 nm波长处吸收峰明显,而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在紫外区无明显吸收峰,说明金银花挥发油已被β-CD包合形成了的包合物。

2.5.2 薄层图谱分析(TLC)将金银花挥发油、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包合物萃取油(ABEO)分别在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作TLC分析,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8∶2),挥去溶剂后将薄层板置于碘缸中熏,在可见光下观察到金银花挥发油与包合物萃取油均展出6个棕黄色斑点,其Rf值基本一致,而金银花挥发油包合物未见斑点.说明形成新的包合物,而且包合过程对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没有影响。

2.5.3 差热分析法(DTA)差热分析法条件:升温范围50~350℃;升温速度:10℃·min-1,测定氮气流速为40 ml·min-1。

结果显示:β-CD 在82.9 ℃和215.1 ℃处有两特征峰,分别为环糊精的脱水峰和熔融分解峰[5];金银花挥发油物理混合物为3个峰74.9℃;185.3℃,22
3.7℃,由于挥发油中低沸点挥发性成分的存在,使β-CD 的脱水峰由82.9 ℃降低至7
4.9 ℃;在包合物中,β-CD 和混合物各自峰消失,在171.2℃出现了新特征峰,说明新的包合物形成。

3 讨论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包合工艺,β-CD与挥发油的最佳比例为8∶1 ( g:ml) ,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为2 h。

验证实验表明本工艺重现性好,质量稳定。

经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图谱分析验证、差热分析法说明包合物确已形成,而且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包合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玲,彭广芳,林慧彬,等.山东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5,19(11):651.
[2]阮鸣,彭国平.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9.
[3]谢崇义, 李旺生, 凌艳,等.β-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3 ):36.
[4]Yilmaz VT , Karadag A ,lcbudak H,et al. The rmal decomposition of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es of ferroce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J].Thermochimica Acta, 1995 ,261 :1071.
[5]赵开军, 濮存海,关志宇. 小儿感冒舒颗粒中荆芥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6,2(29):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