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管道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测试
国产 A508-3钢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A5 0 8 — 3钢 是 目前 世 界 上 最 常 用 的 轻 水 堆
核 电站反 应 堆 压 力 容 器 ( R P V) 材 料 。 我 国在 2 0世纪 开 始 了对 A5 0 8 — 3钢 的研 发 , 但 目前 国 产 A5 0 8 — 3钢 的研 制 水平 仍 赶不 上 核 电发 展 的
c y c l e f a t i gu e p r op e r t y o f t h e do me s t i c A5 0 8 — 3 s t e e l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 The p ur p os e i s t o ob t a i n ma t e r i a l f a t i gue p e r f o r ma nc e d a t a a nd t o e v a l ua t e A5 08 — 3 s t e e l f a t i g ue p r op e r t y t hr ou gh t he l o w— c y c l e f a t i gue t e s t , mi c r o ha r d ne s s c a l c ul a t i on, s p e c i me n f r a c t u r e mo r pho l o gy a nd m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na l y s i s . The r e s u l t s wi l l pr o v i de r e f e r e n c e d a t a ba s i s f o r f ol l o wi ng i r r a d i a t i on p r op e r t y s t u dy of t he ma t e r i a l s .Th e r e s u l t s s ho w t h a t t he l ow— c y c l e f a t i gu e p r o p e r t y of t he do me s t i c A 5 0 8 — 3 s t e e l c o nf or ms t o t he ASM E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ns ,a n d ha s t h e c ha r a c t r i s t i c o f c y c l i c s o f t e ni ng . Ke y wo r d s: A5 0 8 — 3 s t e e l ;l o w— c y c l e f a t i gu e;m i c r os t r uc t ur e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 标准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一、引言1.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易发生热疲劳现象,因而对金属材料的低周热疲劳性能进行评价非常重要。
而评价的方法就是通过热疲劳试验来进行。
2.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对于确保金属材料的高温使用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不容忽视。
二、什么是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3.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是一套规范,用于规定金属材料在热膨胀和收缩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以评估其热疲劳性能的方法。
4. 这些标准涵盖了试验样品的准备、加载方式、试验环境、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评定等内容,旨在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
三、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意义5.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设计和使用金属材料时更好地了解其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
6. 合理的试验方法标准可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分类7. 目前,国际上的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高温蠕变试验的方法标准,另一类是基于高温振动试验的方法标准。
8. 这两种方法标准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标准。
五、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实施9. 实施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和程序进行,并且需要保证试验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10. 对试验结果的评定也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才能得到可靠的试验数据和评价结果。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11.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12. 合理的试验方法标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选用材料、设计结构,并且可以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七、总结13. 金属低周热疲劳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金属材料的高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和遵守。
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

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作者:刘千硕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5期摘; 要:近年來,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在不断进步,为评价材料抵抗疲劳失效的能力,必须进行低周疲劳性能试验。
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
选取国内低周疲劳试验常用标准ASTME606—2012和GB/T15248—2008,以及参考ISO国际标准建立的GB/T26077—2010,归纳总结了这些标准之间的差异及特点。
发现GB/T15248—2008和GB/T26077—2010在试样要求、设备要求、试验程序及试验报告等方面差异不大,建议考虑合并两项标准,形成一个统一的轴向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标准。
关键词: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应变控制;试验标准引言火电机组启停或负荷变化引起交变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金属部件在交变应力循环作用下将产生疲劳损伤。
金属部件的疲劳损伤是一种累积过程,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及机组启停次数的增多,可能由于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而导致部件最终失效。
机组重要部件(如汽包、转子等)失效将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运行时间较长尤其是超过设计寿命的机组,进行金属部件的寿命评估十分必要。
材料疲劳曲线表征疲劳寿命与循环应变或应力之间的关系,是进行疲劳寿命评估的基本依据。
材料疲劳曲线通常通过疲劳试验确定,也可以根据材料的常规拉伸机械性能进行推算。
但是由于疲劳试验周期长,费用高,而且对于在役部件一般无法取样进行试验,因此,采用计算方法确定材料疲劳曲线在工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1多轴疲劳多轴疲劳是指多轴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在加载过程中有两个或三个主应力(或主应变)分量独立地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加载时主应力(或主应变)方向的变化又可分为比例加载与非比例加载.相对于单轴疲劳而言,非比例加载下的多轴疲劳会使材料内部的应力和应变主轴不断旋转,开动更多的滑移系,导致疲劳裂纹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平面内形成,一些材料在此期间会出现非比例循环附加强化效应,因此多轴疲劳问题相对来说更加复杂.目前单轴与多轴疲劳理论的区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循环塑性模型单轴本构关系如Ramberg-Osgood方程不能直接应用于多轴荷载情况,为了精确预测材料在多轴非比例加载下的疲劳寿命就需要综合考虑多轴状态下的非比例强化、等效强化、随动强化等现象.(2)损伤模型传统的S-N法或ε-N法只是针对单轴或多轴比例加载情况,而多轴非比例加载时主应力(或主应变)轴的变化会使裂纹萌生面方向发生变化,而使传统的疲劳寿命模型对此类问题失效.(3)循环计数法在随机多轴加载下各方向的主应力(或主应变)峰谷值不能时时匹配,因此传统的雨流计数法不再适用.2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2.1试样要求ASTME606—2012和GB/T15248—2008标准中给出的推荐试样都是等截面试样和漏斗形试样。
管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分析及应变-寿命公式的确定与验证[1]
![管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分析及应变-寿命公式的确定与验证[1]](https://img.taocdn.com/s3/m/39706bd5240c844769eaee19.png)
应力(MPa)
400
400
200
200
-0.003
-0.002
0 -0.001 0.000
-200
0.001
0.002
应变(mm/mm)
0.003
-0.003
-0.002
0 -0.001 0.000
-200
0.001
0.002
应变(mm/mm)
0.003
-400
-400
-600
-600
图 2 试件 A 部分滞后环
2 赵新伟, 韩晓毅, 罗金恒等. 西气东输用焊接钢管疲劳可靠性寿命评估[J]. 石油机械, 2005, 33(3): 10-13
3 姚卫星. 结构疲劳寿命分析[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6-38
4 徐灏. 疲劳强度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 277-288
当循环周次达到一定程度时两试件的应力幅值突然减少,即管材发生疲劳破坏,将循环稳定时
应力幅的75%作为管材的失效标准,则两个试件的低周疲劳寿命分别为14508和14018周次。
600
400
应力(MPa)
200
0 0
-200
-4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循环周次
12000
14000
本文对某输油管道的管材分别进行了单向拉伸和低周疲劳测试,对其低周疲劳性能做了讨论, 并以拉伸实验为基础,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管材的应变-寿命公式(以Manson-Coffin公式为例)的各 项参数值,并以低周疲劳实验结果对该公式做进一步的验证,为管道的评价与安全运营提供参考依 据。
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火炮身管是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火炮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为了确保火炮身管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
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火炮身管进行反复加载和卸载,以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损伤,从而确定火炮身管的寿命。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火炮身管的质量和性能,为火炮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试验条件:包括试验温度、试验载荷、试验次数等。
2. 制备试验样品:根据设计要求制备符合要求的火炮身管样品。
3. 进行试验: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设备中,按照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反复加载和卸载,直到试验样品发生破坏或达到预定的试验次数为止。
4. 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试验样品的破坏情况,分析试验结果,确定火炮身管的疲劳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是一项复杂的试验工作,需要专业的试验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试验结果也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火炮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是一项重要的试验工作,对于确保火炮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和严格的试验过程,才能保证火炮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军事装备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

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一、引言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低周疲劳是指在较低应力下进行的疲劳试验,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针对金属材料低周疲劳性能的测试标准各有不同,本文将就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进行对比,以便于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标准的优劣和适用范围。
二、国内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概述1. 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 3077-2015是我国针对合金结构钢制定的技术条件标准,其中包括了对合金结构钢低周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该标准以静载荷下的疲劳极限为评定指标,适用于常见的合金结构钢材料,但对于特殊合金材料的测试要求较为局限。
2. GB/T 25972-2010《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方法》GB/T 25972-2010是我国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方法的标准,对于金属材料在低周疲劳条件下的试验方法和评定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
该标准涵盖了多种金属材料,但对于不同类型金属材料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并不具体化,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三、国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概述1. ASTM E606-9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train-Controlled Fatigue Testing》ASTM E606-92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制定的一项低周疲劳试验标准,该标准以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为基础,着重于金属材料在低周疲劳条件下的耐久性能测试。
相较于国内标准,ASTM E606-92更为全面和具体,对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和应变控制方式都有详细规定。
2. BS 3518-2018《Determination of low-cycle fatigue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BS 3518-2018是英国标准协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金属材料低周疲劳性能测试的标准,覆盖了多种金属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低周疲劳试验方法

低周疲劳试验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低周疲劳试验方法,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呢!
你想想看啊,就像我们人一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疲劳啊。
咱平时工作久了还觉得累呢,更何况那些材料每天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低周疲劳试验就是专门来研究材料在这种反复受力情况下的表现的,简直就像是给材料做了一场“极限挑战”!
比如说,那些造大桥用的钢材,要是不经过低周疲劳试验,谁知道它能不能长时间稳稳地支撑起那巨大的重量呀!那试验咋做呢?一般就是给材料施加循环的应力,看看它能坚持多久才出现问题。
咱来具体说说哈,首先得准备好试验样品,这就好比给选手准备好比赛场地。
然后呢,用专门的设备给它施加力,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就跟我们玩的那种忽上忽下的跷跷板似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材料的变化,看它啥时候开始有裂缝啦,啥时候彻底不行啦。
这多刺激呀,就像看着一场精彩的比赛,让人特别期待结果!
“哎呀,这低周疲劳试验有啥难的呀?不就是加力观察嘛!”你可别小瞧它哦!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要是稍微不注意,试验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
而且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以后在设计和使用的时候就能心里更有底啦!
总之啊,低周疲劳试验方法真的特别重要,特别有意思!它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特性,为我们的各种工程和制造提供坚实的保障!大家可别小瞧了它哟!。
力学疲劳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疲劳断裂现象及其机理;2. 掌握疲劳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分析不同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性能;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疲劳断裂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后,在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的断裂。
疲劳断裂机理包括疲劳裂纹的产生、扩展和最终断裂。
本实验采用应力控制法进行疲劳试验,通过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材料进行循环加载,观察材料的疲劳性能。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1. 疲劳试验机:用于施加循环载荷;2. 引伸计:用于测量材料的变形;3.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疲劳裂纹的微观形态;4. 显微硬度计:用于测量材料的硬度。
四、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低碳钢作为实验材料。
五、实验步骤1. 根据材料特性,确定实验方案,包括应力水平、循环次数等;2. 将实验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并进行表面处理;3. 将试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调整好试验参数;4. 进行循环加载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裂纹长度等数据;5. 完成试验后,对试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测试。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1. 记录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循环次数、裂纹长度、断裂位置等数据;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疲劳曲线,分析材料的疲劳性能;3. 对裂纹进行微观分析,了解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疲劳曲线:在低应力水平下,循环次数较多,材料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循环次数逐渐减少,材料的疲劳性能逐渐降低。
2. 裂纹形态: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逐渐扩展至内部,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裂纹形态包括疲劳裂纹、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
3. 疲劳机理: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由于微观缺陷、应力集中等因素引起的。
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包括疲劳裂纹的产生、亚临界扩展和最终断裂。
八、结论1. 低碳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但在高应力水平下,疲劳性能较差;2. 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由于微观缺陷、应力集中等因素引起的;3. 疲劳试验有助于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
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
第 26卷
3 应变 2寿命曲线公式的确定
描述材料低周疲劳的应变 2寿命的 M anson2Coffin
公式可以表示为 :
Δε t
=Δεe
+Δεp
=σf′( 2N
E
f
)
b
+εf′( 2N f ) c
(1)
其中 ,σf′为疲劳强度系数 , b为疲劳强度指数 ,εf′为疲 劳延性系数 , c为疲劳延性指数. 这四个参数均为材料
疲劳研究领域包括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 2, 3 ] 。一 般高周疲劳破断次数 N f > 105 ,低周疲劳破坏次数 N f
< 105 。高周疲劳常常又叫做“弹性疲劳 ”或“应力疲 劳 ”,而低周疲劳又称为“塑性疲劳 ”或“应变疲劳 ”,低 周疲劳循环中 ,材料所受的应力接近或超过屈服极限 。 从材料的拉伸曲线上可以看到 ,在屈服点附近应力值 稍有改变 ,应变的波动很大 。
近年来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输油管道上打孔盗油 活动频繁发生 ,其危害之大 、影响之广 ,前所未有 。据 统计 ,某输油管线 2000 年至 2004 年 9 月 15 日 ,发生 打孔盗油案件至少 1 192次 ,造成管线停输达 463次 。 由于管线的频繁停输 、启动 ,增加了管道疲劳失效的可 能性 [ 1 ] 。
四个参数即为塑性线和弹性线的斜率和在纵轴上的截
距。
经过拟合 ,材料的应变 2寿命曲线如图 5所示 :
图 5 材料的应变 2寿命曲线 Fig. 5 The Strain2fatigue life curve of the material
4 管道低周疲劳寿命估算
根据管材的低周疲劳试验结果 ,可估算该输油管 道的疲劳寿命 。图 2 和图 3 中 ,两个试件的应力幅在 循环次数 13 000处开始下滑 ,因此可以将 13 000次作 为该管道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 。根据对该管线近 5年 操作压力历程的雨流计数分析 [ 5, 6 ] ,得出的该输油管 道压力的年循环次数平均为 265 次 ,可以估算管道的 低周疲劳寿命为 13 000 /265 = 49 (年 ) 。考虑到上述 低周疲劳试验测试是在对称循环下得到的 ,即一个循 环中包含载荷的两次反向 ,而管道实际应力随压力的 变化不可能取负值 ,上述估算应该是保守的 。
2.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Changp ing B eijing, China)
Abstract: Low cyclic fatigu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X60 in petroleum transm ission p ipeline in service. Strain2 cycle curve was fit and p ipeline fatigue life was evaluated from the experiment. The study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m aintenance of the petroleum transm ission p ipeline. Key words: p ipeline; low2cyclic fatigue; experiment; remaining life CLC num ber: TE973; O348. 3 D ocum en t code: A Article ID : 1006 - 7167 (2007) 11 - 0196 - 03
/M Pa
1 080. 838 5
表 3 试件 C的常规机械性能参数 Table 3 The general mechanical p roperties of specimen C
真实断裂延性
ε f
断面收缩率 ψ/ %
强度极限
σ b
/M
Pa
0. 928 6
60. 49
600
弹性模量 E /MPa 190 000
图 2 试件 A部分滞后环 Fig. 2 The partial lagging ring of specimen A
图 3 试件 B部分滞后环 Fig. 3 The partial lagging ring of specimen B
图 1 试件循环次数 2应力幅曲线 Fig. 1 The circulation frequency2stress curve of specimens
第 11期
李亚平 ,等 :在役管道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测试
197
表 1 试件横截面尺寸 Table 1 Cross2section size of spec im en s
尺寸
试件 A
试件 B
试件 C
厚度 /mm
7. 94
7. 6
7. 26
宽度 /mm
15. 62
15. 68
16. 96
213 滞后环 图 2、图 3所示为试件 A、B 的部分滞后环 ,从图中
试件取自于某在役输油管道 ,管道的材质为 X60,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01079% C, 01939%M n, 01275% Si, 01001 4% S, 01004 4% P, 01005 2% N。管 道 规 格 为 (711 mm ×10 mm。该管线的最大操作压力 612 M Pa, 最高运行温度 50 ℃。试件均采用漏斗型试件 [ 4 ] ,三 个试件的横截面尺寸如表 1所示 : 试验在 M TS810125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上进行 , 试验采用正弦波恒应变幅循环加载 。应变幅 : 013% ; 平均应变 : 0; 加载频率 : 1 Hz。试验温度与环境为室 温 、空气介质 。
214 试样裂纹外貌 图 4为两个试样实验后的外貌 ,在经历较大应变
幅的交变载荷后 ,试件表面因疲劳损伤而出现裂纹 。 215 单调拉伸试验结果
表 3为单调拉伸试验中试件 C的常规机械性能 参数 。
图 4 试样裂纹外貌 Fig. 4 Fracture of specimens
试件 C真实断裂强度 Nhomakorabeaσ f寿命曲线 。在试样来源较少的情况下 ,则可以使用材
料的单调拉伸机械性能参数对 M anson2Coffin 公式进
行估算
。σf
,
ε f
,
σ b
,
等四个
常规机
械
参数值
如表
3所
示 ,将其代入公式则得 M anson2Coffin 公式中各参数
值 ,如表 4所示 :
表 4 M an son2Coff in公式参数
Δε t
= 0.
005
98 ( 2N f )
- 0. 124 6
+ 0.
429
3 ( 2N f )
- 0. 560 8
(3)
M anson2Coffin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 ,通过单调拉
伸的静力参数来估算材料的应变疲劳参数 。该公式假
定在双对数坐标系下 ,应变范围的弹性分量和塑性分
量与疲劳寿命均成直线关系 ,则 M anson2Coffin公式的
5 结 论
(1) 由低周疲劳试验可以看出 ,循环周次 13 000 处开始下滑 ,在循环周次 14 000处达到循环稳定时应 力幅的 80% ,且表现为循环软化现象 。
(2) 通过单调拉伸的静力参数估算了管道材料的 应变疲劳参数 ,并拟合得到该管道材料的应变 2寿命曲 线公式 。
(3) 依据管道材料的疲劳试验结果 ,估算了该输 油管道的疲劳寿命 ,为该管线的安全维护提供了依据 。
σ 1 - 81. 8 b
E
σ 0. 179
-
1 3
f
σ b
(2 - d) 其中 ,σf - 真实断裂强度 ,εf - 真实断裂延性 ,σb - 强 度极限 , E - 弹性模量 。
对于材料的应变 2寿命曲线 ,需要进行多组试样的
测定 ,最后通过拟合得出其 M anson2Coffin公式和应变 2
坏是可能的 。 为了解输油管道低周疲劳的可能性并预测输油管
道的疲劳寿命 ,本文试验测试了某在役管道管材低周 疲劳强度 。在低周疲劳实验中 ,材料的应力会随循环 次数的增加而出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即表现为材料 的循环硬化或循环软化 ,该实验即通过此项指标来估 算该材料的循环累积性能 。
1 实验过程
A
194 332. 785 5
196 176. 391 0
B
179 058. 903 1
188 566. 527 5
212 应力幅随循环次数变化关系 图 1所示为试件 A、B 在 013%应变幅下应力幅随
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恒应变幅 循环下 ,试件 A 和试件 B 的应力幅在循环周次 13 000 处开始下滑 ,在循环周次 14 000处达到循环稳定时应 力幅的 80%。材料表现为循环软化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 1 ] 潘家华. 油气管道断裂力学分析 [M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89.
[ 2 ] 傅祥炯. 结构疲劳与断裂 [M ]. 西安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1995.
[ 3 ] 曾春华. 邹十践. 疲劳分析方法及应用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 版社 , 1991.
Table 4 Param eters of M an son2Coff in equa tion
断裂强度系数 σf′
断裂强度指数 b
断裂延性系数 εf′
断裂延性指数 C
1 136. 65
- 0. 124 6
0. 429 3
- 0. 560 8
故材料的 M anson2Coffin公式表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