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专题复习试题
大学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

大学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B. 他叫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
C. 他站了起来,说:“我要发言。
”D. 他站了起来,说:“我要发言。
”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去过他在北京的家,他在上海的家我也去过。
B. 他在北京的家,我去过;他在上海的家,我也去过。
C. 他在北京的家我去过,他在上海的家我也去过。
D. 他在北京的家,我去过;他在上海的家,我也去过。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B. 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C. 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D. 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答案:A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这是一个问题。
B. 我们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这是一个问题。
C. 我们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这是一个问题。
D. 我们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这是一个问题。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____答案:?7.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____答案:。
8.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我们去北京,还是去上海?____答案:?9.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他站了起来,说:“我要发言。
标点符号练习(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单人对话标点符号练习姓名一、复习:标点符号在格子的哪个位置。
1.逗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冒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4.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5.感叹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6.引号占两格,前引号占一格,写在右上方;后引号占一格,写在左上方。
例: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家喻户晓。
*当引用句末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时,先写句号,再把引号写在右上方。
例:我忍不住说你真厉害二、单项训练:给单人对话加标点。
*方法:先找提示语,根据提示语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标点。
*口诀: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号在后面。
1.提示语在前例: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练习:(1)小青蛙好奇地问我的妈妈去哪儿了呢(2)男孩说老爷爷谢谢您的帮助(3)小蜗牛突然叫起来妈妈这是什么啊2.提示语在后例:“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练习:(1)那我可不知道老人说(2)你不能随便动我的文具陈明大声喊道(3)你一定要努力学习知道吗妈妈苦口婆心地劝东东3.提示语在中间例:“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1)你怎么啦老师关切地问道为什么哭呢(2)再见了小红依依不舍地说我会想你的(3)不行他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叫道我们不能做坏事三、综合练习1.课内练习:(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2)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3)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4)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5)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6)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7)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8)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9)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10)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2.其他练习:(1)分别时杰西问查理你能常来陪我吗(2)这是不可能的他说那天我就在旁边(3)小鸟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4)我一进门就大喊妈妈我回来啦(5)好了这下完蛋了小丽自言自语道(6)不怕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打个针而已(7)你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8)老人说你要找的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9)别哄我了商人忿忿地说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10)男孩摆弄了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中考语文基础考点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解析版)

专题09 标点符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C.近期上映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了五个故事,从《北京好人》到《神笔马良》,从城市到山区到高原……等,一幕幕剧情无不勾起回忆,催人泪下。
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答案】C【详解】C.“……等”中省略号后不能加“等”。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______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_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
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______A.,;”。
B.。
;。
”C.,,”。
D.。
,。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
第二小句语意紧承上句,所以第一处用逗号隔开。
“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和“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之间是一个并列的分句,结构相似,中间用分号隔开。
“听写族”是个特定称谓,句号表示全句的结束,所以句号要放在引号外面。
3.一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由陈传兴执导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9日在上海率先点映。
该片讲述了96 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用如诗如歌的影像将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唐诗宋词的□史诗□融为一片月色溶溶的精神河流。
A.《》;“ ”B.“ ” ,《》C.“ ” ;《》D.《》,“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引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书名号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掬水月在手”是纪录片的名称,用书名号,不用引号;“史诗”是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用书名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是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故选D。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四标点符号专题特训

专题四标点符号1.(2023·武汉)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B.,C.,D.。
D解析“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
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2.(2023·吉林)阅读语段,在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韵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A.顿号逗号B.逗号逗号C.逗号顿号D.顿号顿号B解析根据语段中“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或抒情”结构相同,这里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3.(2023·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过去10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B.、:……C.,:;D.、。
;B解析第一处,“共同的”与“唯一的”是并列关系,应用顿号。
第二处,后文是对前文“世界之最”的说明,应用冒号。
第三处,“世界之最”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应用省略号。
4.(2023·广安)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是()①2023年3月3日晚,由我市联合成都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平凡英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
②话剧再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的生死经历和隐功埋名、无私奉献的事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练

2024届高三备考标点符号最新试题专练(主观题10练)【2023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公众号语文畅学优)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4分)【参考答案】第①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三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使三个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第②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强调闭住口和打嗝间隔时间长,打嗝不顺畅;②让“透不出气”的感觉更强烈。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引导考生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试题分析】这段文字描写了主人公祥子拉着车在狂风中艰难行走、最终“战胜”狂风的不服输精神。
风是“尖溜溜的”,“飕进”袖口;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风“顶”得他透不出气,再加上多个非常贴切的比喻的使用,整段文字的语言非常有表现力。
考点练习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

考点练习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1.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 ( D )①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
②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③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
④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单选题] *A .①②④B .①③(正确答案)C .①④ D.③④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正确答案)D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①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②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
③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
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
⑤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宏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⑥.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
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
[单选题]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⑤ D.②⑤⑥(正确答案)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202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

202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1.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来自河北唐山、石家庄、湖北武汉、浙江绍兴、杭州的代表在一号厅开会。
B.全班战士放下背包,就立即给老大娘挑水、扫院子。
C.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我国现实生活的社会问题的影视片。
如《人到中年》、《芙蓉镇》、《编辑部的故事》等。
D.他写一本书,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2.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他说:“除了12本必读名著之外,还推荐了24本自读名著。
”B.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
C.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D.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双手创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位哲学家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的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
”,B.。
”、C.。
”。
,D.:”。
、4.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B.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标点符号专项训练试题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标点符号专项训练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标点符号的种类
1.问号
2.句号
3.逗号
4.感叹号
5.冒号
6.分号
2. 标点符号的用法
•逗号的使用
•句号的使用
•感叹号的使用
•冒号的使用
二、综合练习
1. 小学生写作文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填空。
1.今天是小明的生日_____他邀请了同学们来参加聚会。
2.你做完作业了吗_____我还没有做完呢!
3.天气虽然有点冷_____但是我们还是计划去郊游。
4.昨天我们去动物园_____看到了很多有趣的动物。
2. 下面的文字中标点符号缺失,请你为每个句子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
时间过得真快春天就要过去了这个春天科比将会多少分呢很多人都在猜测无论他拿到多少分我们都要祝贺他
三、应用能力
1. 修改句子,使其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1.妈妈说:“孩子们快来吃饭了”
2.昨天小明看了一本书今天他很高兴
2. 补充标点符号使句子通顺
春暖花开______万物复苏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季节。
以上是本次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标点符号专项训练试题,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考考你请给下列句子加标点,使它变成意思不同的两句话。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一、考点透视本考点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位置,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考查的重点在应用,以点号为主,标号次之。
二、考查方式1.判断所给的几句话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2.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3.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4.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三、知识梳理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如下:名称及类型符号用法说明举例点号句末点号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句中标点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标号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讽刺或否定)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表示意思的递进对于中考常考的格言警句,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一定要背出来。
省略号……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四、常见的标点误用1.省略号的误用。
1)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例: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爱好。
该句中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去掉一个,保留一个。
2.引号的误用。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
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
分三种情形。
例如: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
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
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
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
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3.问号的误用。
1)非疑问句末尾误用问号。
[例]从书目中可以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出版了哪些书?各种学科门类有哪些图书?[解说] 该句是一陈述句,不是问句。
前两个问号处应用逗号,句末应用句号。
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说]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因此,“今天去呢”后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3)倒装问句问号位置错误。
[例]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解说]倒装问句中,问号应放在问话的末尾,倒装成分后用逗号。
所以,“到底去不去呀”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我的小祖宗”后的感叹号应改为问号。
温馨提示: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在带有“谁”、“哪”、“什么”、“怎样”、“几”等疑问词和“是……还是……”疑问结构的非疑问句里都不能用问号。
四.实战演练场1、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2、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只占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也记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被神甫攻击为“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
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C、“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6、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一养生主》。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保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C、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