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检作文评讲教案

高考语文二检作文评讲教案

高考语文二检作文评讲教案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友情是免费的。

还有意志,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梦想……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以上文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命题思路这道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

这里所说的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它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是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综合、发展与创新。

2006年全国卷I、全国卷Ⅱ和山东卷都属于这种命题形式,其特点是作文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提供话题,而新材料作文不提供话题,其话题就是写作者对材料的感悟或联想。

从难度上看,新材料作文难于话题作文,易于传统的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趋于成熟,成为2007年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审题要求本段文字的含义比较明了,不会有审题难度。

在审题时要抓住“免费”、“珍贵”这两个关键词,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免费的不一定是珍贵的,珍贵的往往是免费的,只要你愿意,就能拥有。

若选取议论文体,可采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去阐述二者关系,渗透自己的哲理思考。

可抓住立意中的一个方面来写,使文意集中、深刻,不可面面俱到,全面开花。

若选取记叙文体,可由“免费”与“珍贵”的关系点击现实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别人演绎的真情笃意的生活故事。

三、评分标准1.一旦脱离所给范围,或另起炉灶,即使内容、语言、结构等都可以,也只能是二类卷以下。

2.关于议论类文章(1)切合题意,且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明确,材料基本充实,评42—45分。

2020年高考语文野果与人生作文讲评与指导

2020年高考语文野果与人生作文讲评与指导

“野果与人生”作文讲评与指导【原题再现】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中采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对一树红彤彤的野果,父亲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还有清泉、飞鸟和翠绿的山林。

”老二回答:“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材料解读】老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了既定的目标,更留心路上的风景,享受游历的过程,说明他有一颗欣赏的心,向往诗意的人生。

老二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看到“野果”,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更在乎亲情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情,说明他有一颗朴素之心,向往感性的生活。

老三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眼睛永远盯着既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因为他有一颗专注的心,向往简单的生活。

画外音: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只要保持一种好的心境,就能享受到生活的别样美丽。

我们可以心怀诗意,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不必汲汲于名利;我们或许不能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却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要心无旁骛,专注而执着,人生路上,“野果”定芬芳。

【立意分析】作文立意确实有高下之分,但对考生而言,没有最佳,只有更适合。

只要在作文范围内,紧扣文题即可。

只有那些触及到自己心灵深处,又能激活头脑中的有效信息的“火花”才是最适合的立意。

否则,就只能是望洋兴叹,或是老虎吃天。

因此,此作文立意既可以从三个孩子的角度单独立意,深层挖掘;也可从“野果与人生”的角度整体立意,广处拓展。

【温馨提示】材料作文题中“材料”的作用是什么?毋庸置疑,材料的作用就是引出文章的观点,而不能作为论据使用,更不能以材料为背景进行扩写。

当前,很多考场作文都有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远离材料,文章中很难寻觅到材料的半点影子,导致了很多套作文章的出现。

其实,材料命题作文最好是先概括材料,提取出精准的有效信息,然后巧妙地引出观点,结尾画龙点睛,精当地收束材料,首尾呼应。

下面的两篇学生作品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范文导引】留心行路眼界自开2020级9班于玉父亲带孩子到山中来采摘野果,到达目的地后个人眼中之物迥异,老三眼中只有野果,而老大不仅收获了野果们还有美景。

《人生路上的浆果》

《人生路上的浆果》

人生的浆果K=9 郭康晋有人说,这是个十足的折磨人的游戏。

之所以说它折磨人,因为在这多么诱人的浆果前的你,永远都不知道那颗最大的浆果会在哪里。

于是,有人在犹豫中不知不觉地前行,然而已经到达终点的两手空空的他却还认为前方还会有更大的浆果。

有人虽然摘到了自己曾经认为是最大的野果,但在随后的旅途中却陷入深深的后悔和自责中。

世上没有后悔药。

如果是我的话,我毫不犹豫地抓住那颗我眼中最大的浆果。

尽管它可能不是最大的,甚至比后来遇到的都小,但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

不是吗?正如屠格涅夫所说的,“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既然过去的已经错过,未来的却是迷茫,只有现在才是最真实的。

把握现在,无怨无悔!现如今全球IT巨头微软公司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只凭操作系统发家的微软了,现在的微软在搜索、邮箱等领域全面开花,而他在邮箱方面与雅虎的竞争向来被人津津乐道。

当时微软在邮箱领域只能算是个小弟,而雅虎在这方面则是个江湖老大。

当时他们都有意收购在邮箱领域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Hotmail公司。

尽管当时Hotmail提出的收购价很高,但微软毅然抢先一步将其收入怀中。

对此雅虎公开嘲笑微软“做了笔不划算的买卖,他们应该像我们一样等Hotmail把收购价降下来,再去收购”。

然而事实说明了一切,善于把握的微软迅速崛起,而雅虎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如今雅虎亏损不断,人心涣散。

机敏的微软再一次看准时机,抓住现在这个机遇,向雅虎递交了正式的收购申请。

想当初如果雅虎能够把握住当时的浆果,而不是去指望未来,也不会落到被当初的小弟收购这悲惨的命运。

抓住现在,就抓住了希望。

惟有抓住你眼前的,才是你拥有的。

既不慨叹于过去,也不幻想于未来。

脚踏实地地从现在做起,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人生—把握有价值的机遇K二9班陈旎人生如此繁华多彩,如一幅幅油画般在你身旁展现;如飞鸟般在你眼前穿梭;又如雨水般滴滴渗透你的身体。

作文辅导:“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导写

作文辅导:“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导写

作文辅导:“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导写一、材料作文回顾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丛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

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里经过,被这繁星般地浆果吸引住了。

他们决定,从小路的起点走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得最大,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一个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枚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幺启示?训练目标:1、审题立意,2、横列式结构,3、三比之法。

二、审题①不怕道路崎岖艰险,勇往直前,“我”终于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

②“我”一直朝前走,错过了采摘到浆果的机会,后来只好仓促选摘了一颗了事。

③“我”一直走完了原野,始终未寻找到“我”心目中较大的浆果。

“我”心目中较大的浆果究竟是那一颗呢?但“我”坚信,较大的那颗浆果总有一天能摘到。

④“我”经过反复挑选,采摘了一枚自己认为较大而较满意的浆果,一边走一边欣赏,可是后来发现一颗最大的,可惜再也没有采摘的机会了。

⑤“我”由于流连忘返于途中的良辰美景而坐失良机,“我”的朋友摘到了一颗较大的浆果。

三、立意小路人生之路不许走回头路人生不能轮回,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大大小小的浆果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只有一次机会人生只有一次,机遇只有一次采摘浆果的过程把握机遇的过程,经营人生的过程 要懂得珍惜,尤其是要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一旦错过,就再也遇不到了!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2.盲目的果断及其后的后悔,过高的期望及其后的失望,都不是理想的结果,只有经过思考,有目的有理智的去处理一件事情,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3.生命的法则是不能回头,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最完美的浆果。

错过的,流逝了;未来的,仍渺茫。

到了小路的尽头,双手空空的我才。

命题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讲评

命题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讲评
佳作赏析
张宁:挑而又弃的坐失良机
生命的法则是不能回头,我 们永远都找不到最完美的浆 果。错过的,流逝了;未来 的,仍渺茫。到了小路的尽 头,双手空空的我才突然领 悟,惟有抓住眼前的才是最 真实的。
凡事要有勇于放弃、勇于把握的勇气 要学会比较分析,善动脑筋,做生活 和胆识。小路上的浆果如同生活中的 的有心人。既不盲目草率,也不好高 每一个机遇,只有勇敢地去争取,果 鹜远,当机遇一旦来临时,则能及时 断地去把握,才不会错失良机,空落 地把握它。 嗟叹。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要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地把握住机遇。 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要想取得较大 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也 的成果,必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不会留下自己的成果,自己一旦认准 这样才能去争取机会,创造机会。 一条路,就应该无怨无悔的走下去。
张宁:挑而又弃的坐失良机
生命的法则是不能回头,我 们永远都找不到最完美的浆 果。错过的,流逝了;未来 的,仍渺茫。到了小路的尽 头,双手空空的我才突然领 悟,惟有抓住眼前的才是最 真实的。
佳作欣赏
作文是心灵的折射,是思想的外 现,是交织着你的欢笑、你的泪水、 你的梦想、你的神韵的申述体。其实 作文就是你!写出你自己——你去采 摘,你去感悟,你去抒发你独特的心 怀。这才是你写的作文,张扬着你的 个性的作文!
我努力为之拼搏,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摘到 的浆果,也许它并不是最大的,但它却属于 我。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得到自己预 想之中的了,那它就是最大最美的。即使在 前方的路上还有更大的,我也无悔。因为另 一个也许不属于我,不适合我。我经历千难 万险努力追求到的,体现着我的人生价值。 遇事应该冷静思考,学会比较分析,卤莽草 率,只顾眼前,常常会忽略未来的风景,被 眼前的利益所困,则会失去属于你的最好机 会。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教案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教案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网友来稿)教案石家庄一中魏平文题认真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丛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

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里经过,被这繁星般的浆果吸引住了。

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走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的最大。

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请以《人生路上的浆果》为题,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

训练侧重点在具体场面具体情景的设想中,展现个性化的描写能力从具体实例中寻找出最佳角度,准确的提炼哲理的能力个性化作文设计定位情境描写的个性化——不同的性格特点会有不同的情景想象;不同的情景想象会有不同的采摘经历。

感悟哲理的个性化——性格特点的不同,采摘的方法也不同,经历体验的不同,得到的启示也当然不同。

通过这样的作文情境中的模拟体验,给学生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话题作文的选材和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多情调的,多风格的……课堂教学情景想象根据学生的写作实践可知:不同性格的同学,在这片浆果林的表现有着明显的不同。

急躁的与沉稳的,轻率的与慎重的;冲动的与冷静的;优柔的与果断的;悲观的与乐天的;忧心忡忡的与信誓旦旦的……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采摘过程和采摘心理,一定会千姿百态,别有风格,尽展个性风采。

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很开放。

在各种各样的采摘经历中,再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的经历所蕴涵的道理,也一定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也一定是宽泛而广大的。

在采摘的经历中体味哲理,在体味的哲理中感悟人生。

讲评内容(先回忆作文题)【引言】刚刚读过同学们的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

欣赏着同学们的作品,想象着同学们在浆果林里的表现,那或兴高采烈,或不知所措;或沉稳,或轻率;或刚毅果断,或犹豫徘徊的采摘情景,使得老师也似乎徜徉在这一片浆果林中,被大大小小的浆果吸引着,诱惑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犹豫着你们的犹豫,惊喜着你们的惊喜,遗憾着你们的遗憾……总之,老师的心,为同学们比赛的最终结果,悬挂的很高,也牵扯的很累…… 的确,在这样的一条长长的曲折的小路上,要从那么多的不知究竟的浆果之中摘一个最大的,心仪的,而且只有一次机会,还不能走回头路,真的很难啊。

命题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讲评共22页

命题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讲评共22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命题作文《人生路上的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讲评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高中作文讲评教案一.docx

高中作文讲评教案一.docx

高中作文讲评原创教案(一)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斯泰根据后的感悟和想,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③除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明。

一、步:1、提取关:人生,化,魅力,美,光明,阴影提取关注意事:整体把握材料,合提取,避免漏某一方面的。

如果漏,会生跑和偏。

如,只扣“ 化,美”等,文章立意就成了“人生的化是一种美”或“人生的美在于什么。

”如,只扣“阴影,”文章就写成“怎面挫折”2、把握关的关系,明确关“是什么”文章句式是“人生的一切⋯⋯都是由⋯⋯ ..构成的。

“ 化,魅力,美”和“光明,阴影”是果因关系。

即因有“光明和阴影”,人生更富有“ 化,魅力,美”。

由此可明确人生的“ 化,魅力,美”是指人生的成功,价,快,幸福等,“光明和阴影,”阴影是相光明而言的,可指失,挫折,缺憾,痛苦,力,逆境,寂寞,孤独,等。

注意事:尽可能的散思,也就是多想几个“是什么”,内容尽量合理又丰富。

3、的思考造成关之系的原因是什么,即思考“ 什么有光明和阴影,人生更富有化,魅力,美?(程中要养成种自自答的,文章才有可能写出一定深度)第一,先从反面假思考,如果没有阴影,只有光明,那么人生会怎,会平坦,平淡无味,那是因幸运而得到的幸福。

第二,再从正反两面多角度思考阴影价:缺少酸甜苦辣的人生是的;因有了阴影,光明得炫目。

辨关系:光明和阴影是相相成的 ,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耀眼的白光 ,没有生机;光明与阴影就像一片叶的两面,没有阴影 ,不会幻出无无尽的色彩。

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正如的阴暗 ,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正反两面构成;人生价:种种和磨砺就正好体了人生的价。

同,只有懂得欣缺陷 , 才能真正体会美好。

美好、缺憾构筑成完美人生。

探究:追求光明的程 ,也是不断冲破各种藩的程。

一切美的西 ,一切有魅力的人或事 ,无不是在走了“阴影”之后才到光明的 ,正所“不雨,怎么能彩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
作文讲评
导读:认真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丛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

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里经过,被这繁星般的浆果吸引住了。

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走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的最大。

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请以《人生路上的浆果》为题,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

训练侧重点
在具体场面具体情景的设想中,展现个性化的描写能力
从具体实例中寻找出最佳角度,准确的提炼哲理的能力
个性化作文设计定位
情境描写的个性化——不同的性格特点会有不同的情景想象;不同的情景想象会有不同的采摘经历。

感悟哲理的个性化——性格特点的不同,采摘的方法也不同,经历体验的不同,得到的启示也当然不同。

通过这样的作文情境中的模拟体验,给学生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话题作文的选材和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多情调的,多风格的……
课堂教学情景想象
根据学生的写作实践可知:不同性格的同学,在这片浆果林的表现有着明显的不同。

急躁的与沉稳的,轻率的与慎重的;冲动的与冷静的;优柔的与果断的;悲观的与乐天的;忧心忡忡的与信誓旦旦的……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采摘过程和采摘心理,一定会千姿百态,别有风格,尽展个性风采。

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很开放。

在各种各样的采摘经历中,再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的经历所蕴涵的道理,也一定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也一定是宽泛而广大的。

在采摘的经历中体味哲理,在体味的哲理中感悟人生。

讲评内容
(先回忆作文题)
刚刚读过同学们的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

欣赏着同学们的作品,想象着同学们在浆果林里的表现,那或兴高采烈,或不知所措;或沉稳,或轻率;或刚毅果断,或犹豫徘徊的采摘情景,使得老师也似乎徜徉在这一片浆果林中,被大大小小的浆果吸引着,诱惑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犹豫着你们的犹豫,惊喜着你们的惊喜,遗憾着你们的遗憾……总之,老师的心,为同学们比赛的最终结果,悬挂的很高,也牵扯的很累……
的确,在这样的一条长长的曲折的小路上,要从那么多的不知究竟的浆果之中摘一个最大的,心仪的,而且只有一次机会,还不能走回头路,真的很难啊。

究竟该怎么摘才能取胜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作文里,看看我聪明的同学们是怎么摘的吧!
还记得吗?读大家的作文,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惊诧于同学们的创造力了!这次也一样。

聪明的同学们,竟然把老师的一个带有小小游戏性质的作文写的如此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又是那样的富有个性。

下面请大家以前后三人三排为小组,把自己的采摘方法互相的介绍介绍,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最有个性的同学的采摘方法,读给大家听。

让我们看看:最理智的摘法是谁,最简单的摘法是谁,最优柔的摘法是谁,最果断的摘法是谁,等等等等。

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自己命名好了。

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宣读,推选,当然,老师更希望自愿表现。

(打出投影片:我在浆果林中
之后不久,请同学发言)
在同学充分展示的同时,老师评价几种摘法:
最幸运的摘法:翟春晓:摔了个大跟头,捉了个大浆果。

与幸运之神亲吻之后意外取胜。

最乖巧的摘法,范源博:犹豫中想到了老师的教导,按课堂知识取胜。

(范源博这样的信任老师,真让我感动了良久。

同时,更感觉到了老师所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了)
最机关算尽的摘法:扬松,尽管他的摘法让老师目瞪口呆,老师跟着他的思路绕来绕去最终也没有绕明白,也不知道他把衣服撕成条
状之后还有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承认他的确动了脑子,是本本色色的扬松采摘法!
看来同学们的采摘经历真可谓千姿百态,千人千面,千变万化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经历?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
(总结:)
①个性不同,心理感受不同,采摘的方式也就不同。

所以说,经历的描写,是心境的体现,是个性风格的折射!
再看看这个采摘过程,你能猜想到这是谁在采摘吗?
哇塞!贼大的浆果耶!只见它在荆棘深处的灌木枝上冲着我招摇,我激动的两眼放射着绿光,就是它了!我摞起袖子,挽起裤腿,噌噌噌的冲将过去。

“刺啦”一声,衣服扯破了;“哎哟喂”,一阵刺痛又从脚底直捅心窝。

这些全顾不得了。

我把那颗浆果轻轻的托在掌心,它是那样的硕大丰满,那样的晶莹红艳,我陶醉了……
这个可以称之为最冲动的摘法了。

“哎哟喂”的一阵刺痛,算是对她“冲动的惩罚吧”?谁叫她在荆棘深处还摞袖子,挽裤腿,噌噌噌呢?
谁可能这样摘?
(学生评论后,打出作者:魏平老师)
怎么样?你想到了吗?为什么想不到?魏平老师可以写这样的文字吗?
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风格的一致性。

前面的泼辣,后面的温宛。

在刻意的模仿中,又回到本性了。

想象描述:凭着你对老师个性的了解,魏平老师应该是“最怎样”的摘法呢?
魏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摘呢?(让三到四个同学发言;同学的繁衍很有意思。

有人认为老师时唯美主义的摘法,职业的摘法,脆弱的摘法,充满爱心的摘法,浪漫的摘法……)
(总结:)
对于老师的做法不同的同学有着很不同的描写和想象,为什么?
②审美不同,视觉不同,采摘的方式也就不同。

你们所想象的魏氏采摘法实际上是与你所了解所感觉的老师的性格有关系,或者说是你的融入了你们审美情趣的体现。

由此可见:写作不仅仅是我们个性化心理的展现,还包含着我们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个性化的理解层面。

因此,一篇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多情调的,多风格的……
好了,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采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果子摘的是不是最大的已经不重要了,关键的是在这样模拟的情景想象和亲身采摘的历程中,那份思绪的飞扬,那份哲理的提升。

我相信:在这次作文中,我们的心灵都会通过这一片浆果丛,飞驰到一片森林,一碧晴空,一汪大海,一个宇宙!有了这样的一次心灵的远行,我想:脆弱的你,还会为一个小果子而伤心落泪吗?狂热的你,还会为临时的胜利得意忘形吗?毛躁的你,心绪是否会逐渐的沉静?深邃的你,感悟是否在逐步的提升?
个性特点的不同,导致采摘经历的不同;采摘经历的不同,得到的人生启示肯定也不同吧。

比如:急躁的与沉稳的,轻率的与慎重的;冲动的与冷静的;优柔的与果断的;悲观的与乐天的;忧心忡忡的与信誓旦旦的……这些别有风格,尽展个性风采的采摘经历,所得到的启示怎么可能相同呢?
但是,要想揭示出,感悟到这样的一段经历中蕴涵着怎样的哲理,还必须要理解这个寓意型作文材料中的一些事物的象征性意义,以及它们与人生的共同点:
比如:
小路——人生之路
不许走回头路——人生不能轮回,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
大大小小的浆果——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诱惑
只有一次机会——人生只有一次,机遇只有一次
采摘浆果的过程——把握机遇的过程,经营人生的过程
懂得了这些,再去思索:你所设想的采摘经历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例如:李芳:盲目的果断及其后的后悔,过高的期望及其后的失望,都不是理想的结果,只有经过思考,有目的有理智的去处理一件事情,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再如:张宁得到的启示是:生命的法则是不能回头,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最完美的浆果。

错过的,流逝了;未来的,仍渺茫。

到了小路
的尽头,双手空空的我才突然领悟,惟有抓住眼前的才是我拥有的。

(举例后)
请大家依然以刚才的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你们受到了多少启发,这段路途的经历让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然后,请你们把最深的感悟说出来。

(讨论后,自由发言)
启示:
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怀疑老师范源博
战胜诱惑郭云
平常心吴佳阳
敢于冒险,想前人所未想张小晗
不奢求最多,只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王翔
凡事要有目标任立昂
多好的哲理感悟啊!听了同学们的道理揭示,感觉很具体,也很深刻,但是,要成为一篇文章的观点和立意,而且还要自然而然的引出这个道理,写成一篇好文章,却是需要动动脑子的事情。

经历与道理浑然天成的关键在于采摘过程和采摘心理的描写和铺垫。

这些描写的生动性和个性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哲理引出的自然性的必然性,更能够体现你的作文的个性风采。

作文是心灵的折射,是思想的外现,是交织着你的欢笑、你的泪水、你的梦想、你的神韵的申述体。

其实作文就是你!既然是“文如其人”,那么就尽情的写出你自己——你去采摘,你去感悟,你去抒
发你独特的心怀。

这才是你写的作文,张扬着你的个性的作文!
读你的作品,欣赏你手里的范文,比较思考之后,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佳作珍藏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