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范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诗词《竹枝词》)同学们,你们读过陈勉襄的《竹枝词》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节,体现了吃月饼、赏月、吃芋头、嘬田螺的习俗。
(逐一出示相关内容)3.(多媒体出示诗词《元日》)我们再来阅读一首王安石写的诗,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又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4.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的两首诗中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风俗。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那什么是风俗呢?(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理解) 5.教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习作,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二、展示,了解风俗1.同学们,我们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
(多媒体逐一出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 2.学生边看图边说、边补充。
3.刚才所看到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节日方面的风俗,但是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有的地方春节时吃黄豆芽(如意菜)、端午节吃咸鸭蛋等。
你的家乡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4.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的特色风俗及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
三、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如果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你参加的风俗活动的经历,你最想介绍哪种?2.引导学生回忆课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和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范文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范文指导1.习作。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1.题目自拟。
2.突出风俗特点,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语句流畅。
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4.字数:500~600字。
【答案】范文: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各个地方的人们都买上几个粽子或做几个在家吃,“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棕叶飘香时……”当耳边响起这句话时,不由得想起一家人包粽子的画面。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入水中。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最会包粽子了。
有一次看到邻居小孩拿着粽子大口吞咽,我就拽着院子里择菜的奶奶给我包几个粽子,我不想吃端午节外面卖的粽子,奶奶拗不过我,只好去买食材……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叶,这时的我坐在旁边去看那些食材。
有一碗糯米、一些蜜枣、一些绿豆还有红豆。
奶奶就这样一边准备馅料,一边还不忘时刻提防着我偷吃。
“奶奶,包好了没有啊?”我焦急又有些无奈的喊道。
“好了,你看看吧!”只见桌子上出现了一个翠色欲滴的粽子,虽说只看见一个“包装”,也能想象出馅料的美味。
“我也要做。
”我吵着要做。
“好,那奶奶教你。
”只见奶奶用木勺一舀馅料,放在几片叶子中间,一包一捆,一个三角状粽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包了几个,但还是“散了架”,“脱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没多说,又包了几个。
虽说她没对我进行鼓励,可是她的动作却鼓励了我。
终于,在我的“勤学苦读”之下,一个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
粽子在口,家人在身边,幸福在心中。
【详解】本题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想想家乡的哪种风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想表达或最了解的去写。
写作时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帐。
注意详略得当,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图文讲解+写作指导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图文讲解+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一、习作内容:“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二、写作要求:1.本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风俗。
2.教材上给出了两个选择。
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写作时要突出民俗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写法指导:1、白描法。
在习作中可以把风俗活动现场看到的情景一一记录下来。
2、穿插法。
在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过程中穿插写入有关的传说或故事。
3、剪切组合法。
把相关的传说或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剪切组合在一起。
四、写作注意点1、亲眼所见。
亲自参加家乡的风俗活动,认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人物、活动过程,有了深刻的印象,写作时就像演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2、亲耳所闻。
请长辈介绍当地的风俗,让我们的耳朵像录音机一样记录下来。
把听到的介绍声情并茂地写下来。
五、写作提纲指导:1、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习作例文家乡的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最隆重的节日。
在过春节的前好几天里,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虽说不怎么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样,总忍不住想喝几口。
快过年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都在买东西。
小汽车啦,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更受欢迎的便是鞭炮,过年没有鞭炮怎么行呢?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做起事来也有心劲。
他们早已经把过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预备齐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用。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小年。
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
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最欢喜,因为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糖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学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e22ae408a1284ac850435c.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侍郎小学语文科岑选学教材简析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文字;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习作要求学生应运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方面的综合知识,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人、事或景物等有中心、有条理、形象生动地写下来,而当前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但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把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因此,教师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功夫:一是打开学生的选材思路,引导学生从假期生活的多个方面去选择写作素材,教师从学生畅谈的假期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情感,让学生确实把课堂当做情感体验和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做情感倾诉、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并能根据习作要求,生动再现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
2、做到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3、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并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必须是有趣的事,所写的事须趣味十足。
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3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活动方案:安排学生记录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快乐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教训的往事,也可以是一次滑稽的经历……只要是能带给你乐趣,都可以记录下来,开学初组织学生在班内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漫话童年”活动。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范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写作兴趣。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表达。
二、教学内容1.主题:以“我的生活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难忘的事情?这些事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课堂讨论(1)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伤的,或者是感悟到的。
3.写作指导①选材:要选择真实、有趣、有感悟的事情来写。
②构思: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清晰。
③表达:要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排比等,表达真情实感。
④语言: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避免语病。
4.学生写作①按照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开头、中间、结尾。
②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③注意语言表达,避免语病。
5.课堂小结(1)师:同学们,今天的写作训练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好地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和写作指导,完成作文《我的生活故事》。
2.家长签字确认,家长评价孩子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2.在写作指导环节,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在课后作业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师:同学们,写作的第一步是观察和思考。
请大家先闭上眼睛,回想一下生活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是家人的一个微笑,可以是朋友的一次帮助,或者是你克服困难的一个瞬间。
(2)学生思考后分享,教师引导:好,我们把这些瞬间串联起来,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慢慢地在心中回放,然后选择最触动你的那一刻,作为我们写作的核心。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下册的精品作文指导优选教案课程精选范文.doc

六下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一 ( 作指 )教学内容自版六年上册“口交· 作一”。
作要求取自己成程中的忘的“第一次”写一篇作,要把“第一次” 写清楚,写出在程中得的启示。
教学目1.通情境,激学生的作趣,起学生以往生活的回,因利确定作内容。
2.通生互式的交流,激学生表达欲望,拓思路,学生自由作空。
3.学本文,并系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把事情写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程一、入,造氛同学,在我成的中有多多的第一次,大家打开的,去的一幕幕浮在海里,你用“第一次⋯⋯” 告大家。
二、明确要求,申意指生要求,共同明确: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
2、把“第一次”的写清楚。
3、写出“第一次”之后得的启示。
三、激趣,拓思路从我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第一次背上包踏校;在学校里,第一次上的巾、第一次参加比、第一次受批⋯⋯在家里,第一次敢自己睡了、第一次生日、第一次挨打⋯⋯在生活中,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新奇的事物⋯⋯但有一次是最忘的、最想和大家聊一聊的,老同学把你的第一次写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写。
四、自由,回看,同学的第一次真是太有意了,我真想听你一,先?指三至四名学生要自己的第一次,教引学生从不同的方面。
五、小互,才几位同学了自己最忘的第一次,但他得比略,你听得也不,有很多同学没有机会,了更多的同学分享你忘的第一次,四人小互相一,你一事情的,和里的同学一自己的感受。
老里有一些一些素材,供你参考。
媒体出示:帮你材(1)有关成功的:《第一次得》《第一次当三好学生》⋯⋯(2)有关学本的:《第一次学做》、《第一次学滑冰》⋯⋯(3)有关孝敬的:《第一次做》、《第一次洗脚》⋯⋯(4)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到方的人》⋯⋯(5)有关磨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第一次参加》⋯⋯(6)有关增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7)有关成的:《第一次自己回老家》、《第一独睡》⋯⋯(8)有关独特的:《第一次当小老》、《第一次演》⋯⋯(9)有关吸取教的:《第一次做事》、《第一次到》、《第一次受到批》⋯⋯(10)有比新的:《第一次老外》、《第一次探》、《第一次当小主人》、《第一次感到幸福》、《第一次上天》⋯⋯六、集体互,分享同学聊得真烈,愿意把自己最忘的第一次和大家分享 ?同学真听,他有没有清事情的,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向他提。
六语文下册第单元作文指导教案课程

六下第一元忘的第一次写作赐教课一(作指)教课内容自版六年上册“口交·作一”。
作要求取自己成程中的忘的“第一次”写一篇作,要把“第一次”写清楚,写出在程中得的启迪。
教课目1.通情境,激学生的作趣,起学生过去生活的回,因利确立作内容。
2.通生互式的交流,激学生表达欲念,拓思路,学生自由作空。
3.学本文,并系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觉。
重点把事情写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感觉。
教课程一、入,造氛同学,在我成的中有多多的第一次,大家翻开的,去的一幕幕浮在海里,你用“第一次⋯⋯”告大家。
二、明确要求,申意指生要求,共同明确:1、以《忘的“第一次”》。
2、把“第一次”的写清楚。
1/103、写出“第一次”以后得的启迪。
三、激趣,xx思路从我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第一次背上包踏校;在学校里,第一次上的巾、第一次参加比、第一次受批⋯⋯在家里,第一次敢自己睡了、第一次诞辰、第一次挨打⋯⋯在生活中,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去了神往已久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奇特的事物⋯⋯但有一次是最忘的、最想和大家聊一聊的,老同学把你的第一次写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写。
四、自由,回看,同学的第一次真是太存心了,我真想听你一,先?指三至四名学生要自己的第一次,教引学生从不一样的方面。
五、小互,才几位同学了自己最忘的第一次,但他得比略,你听得也不,有好多同学没有时机,了更多的同学分享你忘的第一次,四人小相互一,你一事情的,和里的同学一自己的感觉。
老里有一些一些素材,供你参照。
媒体出示:帮你材3)相关孝顺的:《第一次做》、《第一次洗脚》⋯⋯(4)相关不测欣喜的:《第一次获得礼品》、《第一次到方的人》⋯⋯(5)相关磨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第一次参加》⋯⋯(6)相关增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7)相关成的:《第一次自己回老家》、《第一独睡》⋯⋯((8)相关独到的:《第一次当小老》、《第一次演》⋯⋯2/109)相关汲取教的:《第一次做事》、《第一次到》、《第一次遇到批》⋯⋯(10)有比新的:《第一次老外》、《第一次探》、《第一次当小主人》、《第一次感觉幸福》、《第一次上天》⋯⋯六、集体互,分享同学聊得真烈,愿意把自己最忘的第一次和大家分享?同学真听,他有没有清事情的,出自己的感觉,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家能够向他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目标]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1.什么是风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
(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
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
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
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
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
“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
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内容选自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
习作要求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难忘的“第一次”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经历写清楚,写出在经历过程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忆,因势利导确定习作内容。
2.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拓宽思路,给学生创设自由习作空间。
3.学习本组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悟,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重难点把事情写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让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请你用“第一次……”为题告诉大家。
二、明确要求,申请题意指生读要求,共同明确: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
2、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
3、写出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三、激发兴趣,拓宽思路从我们记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校门;在学校里,第一次带上鲜艳的红领巾、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受批评……在家里,第一次敢自己睡觉了、第一次给妈妈过生日、第一次挨打……在生活中,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新奇的事物……但有一次是最难忘的、最想和大家聊一聊的,老师请同学把你的第一次写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写。
四、自由诉说,回顾经历看,同学们的第一次真是太有意义了,我真想听你们说一说,谁先说说?指三至四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的第一次,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说。
五、小组互动,详细诉说刚才几位同学说了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但他们谈得比较简略,你们听得也不过瘾,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机会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难忘的第一次,请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请你们详细讲一讲事情的经过,和组里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一些素材,供你们参考。
媒体出示:帮你选材(1)有关成功的:《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当三好学生》……(2)有关学本领的:《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滑冰》……(3)有关孝敬长辈的:《第一次为妈妈做饭》、《第一次为妈妈洗脚》……(4)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见到远方的亲人》……(5)有关磨炼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参加军训》……(6)有关增长见识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7)有关成长的:《第一次自己回老家》、《第一独睡》……(8)有关独特经历的:《第一次当小老师》、《第一次演讲》……(9)有关吸取教训的:《第一次做错事》、《第一次迟到》、《第一次受到严厉批评》……(10)有比较新颖的:《第一次见老外》、《第一次探险》、《第一次当小主人》、《第一次感到幸福》、《第一次飞上蓝天》……六、集体互动,分享经历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和大家分享?请同学们认真听,他有没有讲清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向他提问。
指生说经历,教师简单点评与补充。
七、回顾所学,明确写法1.听了同学们难忘的第一次,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很不平静,你们把老师也带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期。
这些难忘的第一次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在这些难忘的第一次中,我们懂事了,我们长大了。
同学们,那谁能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心木》一课说说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悟?指生说。
师:对,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和完整。
八、佳句引领出示:开篇和结尾的几种方式。
开篇:①一想起我第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我就觉得十分好笑。
②人的生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人的成长犹如花开那样灿烂和美丽。
一件事即使重复做了几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那是……③生活中,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
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烧饭,第一次养小动物……而第一次切年糕,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尾:①现在,想起我第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我当时是多者幼稚可笑啊。
②在成长的历程中,这是我刻骨铭心的“第一次”。
③这一次使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曾经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才有了人生的开始,人生的光彩,人生的辉煌。
让生选择最喜欢的,亦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写。
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吧九、开始习作。
板书:难忘的第一次……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第二课时(习作讲评)教学内容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教学目标1.以肯定学生习作闪光点为主,用真诚的赏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2.通过对学生习作中流露的情感、意向的评价,唤起师生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3.引导学生互动讲评,培养良好的交流、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明确讲评标准这一节课我们来讲评习作难忘的“第一次……”。
谁来读一读习作要求?要求做到几点?这几点也是评价这篇习作的标准。
二、教师评选材(一)从题目“丰”评老师认真看了每个同学的习作,一下子被大家的习作题目吸引住了,从题目上看,大家的习作选材十分广泛。
有关成功的:《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当三好学生》……有关学本领的:《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骑车》……有关孝敬长辈的:《第一次为妈妈做饭》、《第一次为妈妈洗脚》……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见到远方的亲人》……有关磨炼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参加军训》有关增长见识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有关成长的:《第一次踏进校门》、《第一次写作业》……有关独特经历的:《第一次当小老师》、《第一次当大队干部》、《第一次自己坐车》、《第一次受挫折》……有关吸取教训的:很多同学选择高兴的、光荣的第一次来写,而这些同学更让老师佩服,他们选择了《第一次做错事》、《第一次迟到》、《第一次受到严厉批评》、《第一次说谎》……他们对待自己不足的真诚态度让老师为他们感到高兴。
(二)从内容“新”评《第一次见老外》、《第一次得中耳炎》、《第一次当小主人》、《第一次感到幸福》、《第一次飞上蓝天》、《第一次探险》……从这些新颖的题目上,可以看出大家的习作选材十分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带来奇特的体验。
(三)从写法“巧”评同学们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有的在习作的开头,有的在事情的叙述过程中,有的在习作的结尾,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流露了真挚的感悟,还有的同学把自己的感悟和受到的启示巧妙地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对话写出来,从表达方法的运用上更胜一筹,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三、小老师评请习作批改小老师逐一汇报有关字、词、句的批改情况,对没有出现错别字、不合适词、不通顺句的同学教师给予表扬,同时肯定小老师的辛苦劳动,并提出要求,激励小老师继续认真批改,提高效率。
四、师生共评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悟,我们大部分同学做到了这两点,老师为你们高兴。
下面我们一起讲评几篇习作。
1.出示一篇在两方面都表现突出的习作,引导学生讲评。
同时再次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用于自己习作的表达。
2.出示一篇能把事情写清楚而没有写出自己感受的习作,引导学生评出优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3.出示一篇能较好写出自己感受而事情写得不够清楚的习作,引导学生评出优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五、总结讲评鼓励学生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
板书:讲评:习作《第一次……》(难忘的)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六年级下学期"第1单元:难忘的“第一次”"教材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第1单元:难忘的“第一次”A、作文要求: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为什么使你难忘?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好吗?写的时候,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要抓住最重要的地方详细写,要体现“难忘”这个中心词,还要写出你对“第一次”的感受,自拟题目。
B、写作要点:1、“作文要求”中有两个关键词必须看清楚:“难忘的”和“第一次”。
这篇文章必须写“第一次”的事情,而且是令你难忘的,否则就离题了。
中心词是“难忘”,只要你想办法体现出难忘,中心就明确了。
“第一次”是指以前没发生过的;“难忘”指已经发生的事情,你难以忘记。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你一直无法忘怀,就是最难忘的。
如果是昨天发生的,你没有忘记,很难说明是最难忘的。
所以要体现“难忘”这个中心词,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过去越久越好,二是能够体现出这件事情对你影响很大。
否则,“难忘”这个中心可能就难以突出。
2、“作文要求”中还有这样的要求必须看清楚:“还要写出你对‘第一次’的感受”。
这个要求要认真对待,否则就不符合作文要求了。
“感受”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感受”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或体会。
也就是说,要你谈一谈“第一次”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者你对“第一次”有什么体会。
这些感受一般是在记叙了事情之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写出来,也可以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写出来,这是“议论”的一种内容,记叙文的“夹叙夹议”就包括这个意思。
C、点拨思路:1、写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可以是自己做的;可以是自己参与做的;也可能是你在旁边看到、听到的。
2、写别人的“第一次”,包括历史上某个人物的“第一次”及现实生活中某个人物的“第一次”,但如果题目中规定要写你自己的则只能写自己。
D、作文训练题:1、难忘的第一次2、第一次______3、我的第一次例文1、第一次骑单车在我的十三年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炒饭,第一次写作文,第一次被批评、第一次骑单车等。
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骑单车。
那是6岁那年的一天,我见到同学们个个骑着单车在小区里比赛,便嚷着爸爸拆掉四轮车的两个轮让我骑,他高兴地答应了。
十分钟后,练习开始了。
刚刚坐上单车,我满怀信心,以为三两下就能学会,谁知——我坐上单车,手握车把,挺胸抬头,用力蹬脚踏板。
没想到,蹬了几圈,车子“嘭”一声倒在地上。
这一摔,把我的自信心全摔没了,把我的勇气摔飞了,把我的笑脸摔成了哭脸。
几分钟后,我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扶起单车,一步一步地推回了家。
觉得这太难了。
在路上,我想着许多的事情,当我想到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时,我想: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做都会成功。
我又振作起来,决定再次“上马”。
爸爸告诉我,当车即将摔倒的时候,要将车头稍稍摆过去,这样就可以避免摔跤。
我再次坐上单车,抓稳扶手,用力蹬。
呀!不好,车子要向左边摔了。
我将车头向左转,避免一劫。
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单车撞到了墙上,我跌了个四脚朝天!“我不相信征服不了你!”我被摔出火来了,心里发狠地说了一声,又骑了上去,这次,单车突然听话了,不再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