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精练检测23
九年级物理课时练习(2023年上半年)带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B. 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C. 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D. 电阻和电流都增大一倍【答案】B【解析】对同一段导体来说,两端电压无论升高或降低,电阻值不发生改变,是一定值;根据欧姆定律知: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电压增大一倍,所以电流也增大一倍.故选B.选择题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增大、增大B. 增大、减小C. 减小、增大D. 减小、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由I=U/R可得,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A.选择题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理了对PM2.5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 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 B.C. D.【答案】B【解析】AB.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根据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 浓度增大而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为答案。
C.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电流表并联,电阻R被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据此可知PM2.5浓度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
全国202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免费试卷

选择题下列电与磁的实验中,演示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
A、图中没有电源、有电流表、磁铁和导体,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发动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B、图中装置探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C、该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即通电时该线圈会产生磁性,能吸引小铁钉,故C错误;D、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下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图是电磁继电器,是电磁铁的应用,不符合题意;B图中,当闭合开关后,磁场中的导体会受力而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C图中,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即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图是用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选择题如图所示电与磁的实验装置中,属于发电机原理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为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C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D是电动机的模型。
故选C。
选择题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小小直流电动机模型.同学们围着观看线圈的转动,一起分享着他的成果.同时其他没有做成功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不同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绕制线圈时,如果没有漆包线,可以用普通的铜丝代替B. 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的漆皮应全部刮去,这样才可持续转动下去C. 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的漆皮应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半周,这样线圈才可持续转动下去D. 通电后线圈不转原因一定是线圈处在平衡位置【答案】C【解析】A. 绕制线圈时,如果用普通的铜丝代替,则会造成电源短路,不能正常工作,选项说法错误;B. 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的漆皮若全部刮去,则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会受到相反的力的作用,不能继续向前转动,即无法持续转动,选项说法错误;C.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精练精析检测4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二十三)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012·北京中考)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电热毯C.电风扇D.电脑2.(2012·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
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端的电压UU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热量Q甲、Q乙的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甲、A.U甲=U乙,Q甲=Q乙B.U甲<U乙,Q甲>Q乙C.U甲<U乙,Q甲<Q乙D.U甲>U乙,Q甲<Q乙3.电热丝R1、R2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如图所示)。
若R1>R2,则先被点燃的火柴是()A.电热丝R1上的火柴B.电热丝R2上的火柴C.两电热丝上的火柴同时被点燃D.无法确定4.两个电阻R1和R2,且R1<R2,把它们接到同一电源上,要使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最多,就应该()A.只用R1B.只用R2C.R1和R2串联D.R1和R2并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5.一根电热丝通电后,20min可将一壶水烧开,再取一根相同的电热丝,并将它们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需min可将同样一壶水烧开。
6.(2012·南通中考)有一电热水壶中装水2.5 kg,若温度由20℃升高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若消耗的电能是QJ,则水吸收的热量QJ(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2012·宿迁中考)某电饭锅内有R0=44Ω、R=2 156Ω的两根电热丝,将它们接入电路。
如图,当S分别置于“1”挡和“2”挡时,挡是保温状态,当S接“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通电100 s电路产生的热量是J。
全国202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B. 质量大的物体势能一定大C. 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大D.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答案】D【解析】A.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所以在质量未知时,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 C.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所以在只知道质量或高度时,不能比较能的大小,故BC错误;D.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故D正确;故选D。
选择题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A.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C. 拉长的弹簧D. 被拦河坝挡住的水【答案】B【解析】A.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但与地面的高度差为零,不具有重力势能,故A错误;B. 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具有速度和高度,故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B正确;C. 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不具有动能,故C错误;D. 被拦河坝挡住的水,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但静止没有动能,故D错误;故选B。
选择题李白赋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瀑布的壮观。
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答案】D【解析】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选D选择题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A.Ek铜>Ek木B.Ek铜=Ek木C.Ek铜<Ek木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因为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所以等体积的实心铜球的质量大于等体积实心木球的质量;而二者的运动速度相同,所以Ek铜>Ek木.选择题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A. 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B. 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C. 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D.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答案】B【解析】A. 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A错误;B. 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B正确;C. 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D.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
全国九年级物理2023年上册课时练习在线免费考试

选择题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汽车安装了日间行车灯,如图所示。
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亮起;光线不足时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
则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车前大灯L2亮,故B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车前大灯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1不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下列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 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 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C.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D.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只有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答案】C【解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并不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ABD都错,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C正确;选择题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A. 导体的长度B. 导体两端的电压C. 导体中的电流D. 导体实际消耗的电功率【答案】A【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本身的因素有关。
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无关。
故选A.选择题汽车仪表盘上都有一指示灯,用它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一个车门没有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在下列所示的电路图中,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A、由电路图可知,几个开关是并联的,当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也会发光,不符合要求;B、由电路图可知,几个开关是串联的,当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会发光,有车门没关闭,灯泡不亮,所以与题意要求相反,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几个开关是串联的,只要一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当开关都闭合时,即车门都关好,灯泡不亮,但电源会被短路,不符合要求;D、由电路图可知,几个开关是串联的,只要一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当开关都闭合时,即车门都关好,灯泡不会发光,符合要求.故选D.选择题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A. 2017B. 2107C. 7102D. 7120【答案】A【解析】电阻箱的示数,R=21000Ω0×100Ω1×10Ω71Ω=2017Ω.故选A.选择题有3盏电灯连接于某电源上,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不超过各盏电灯的额定电压.当电键S1和S2断开时,电灯L1最亮,L2次之,L3最暗,如果电键S1和S2闭合时,那么A. L1最亮,L2次之,L3最暗B. L2最亮,L3次之,L1最暗C. L3最亮,L2次之,L1最暗D. L3最亮,L1次之,L2最暗【答案】C【解析】当电键S1和S2断开时,三个灯泡串联,电灯L1最亮,L2次之,L3最暗,由P=I2R可知,R1>R2>R3;当电键S1和S2闭合时,三个灯泡并联,根据P=可知,电阻最大的功率最小,故L3最亮,L2次之,L1最暗。
全国2023年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练习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如图所示是火警自动报警原理图。
发生火警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变化顺序是①温度升高使铜铁双层金属片向下弯曲,从而接通电磁铁电路②接通触点使报警电路中有电流通过③电磁铁具有磁性④衔铁被吸下⑤红灯亮、电铃响,发出警报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②⑤C. ①②④③⑤D. ①④③②⑤【答案】B【解析】只有出现火灾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因为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双金属片向一侧弯曲,使动静触点接通,控制电路接通,电路中有电流,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衔铁被吸下的同时,使工作电路接通,工作电路中的电铃响,电灯亮,报警器报警;故正确顺序是:(1)(3)(4)(2)(5).选择题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动控制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是A. 灯亮,电动机转动,电铃不响B. 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不响C. 灯不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D. 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答案】D【解析】如图,左侧为控制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向下吸引衔铁,使上端触点断开,下端触点接通,故灯不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对照选项可以知道D符合题意.选择题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种警示电路图,井盖相当于开关S,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亮B. 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立即亮起,以警示行人C. 电磁铁的铁芯是永磁体D. 灯亮时电磁铁有磁性【答案】B【解析】(1)据图可以知道,正常情况下S闭合,电磁铁有磁性,被控制电路断路灯泡不亮,故A错误;(2)当井盖丢失S断开时,电磁铁无磁性,被控制电路闭合,灯泡发光,以警示行人;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D错误;(3)电磁铁的铁芯,能方便随时通断,属于软磁体,故C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选择题秋天,农民为了更好地使自己收获的冬枣保鲜,要将冬枣放在保鲜库中,但保鲜库必须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课时课堂精练习题

课时作业(四)升华与凝华(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D.深秋,玉溪出水口生态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车窗玻璃内表面D.都在车窗玻璃外表面4.2018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汽化B.凝华液化C.凝固凝华D.凝固升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选填“内”或“外”)表面常会出现冰花,这是现象。
7.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2018·无锡中考)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
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热量。
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各章课时练及参考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各章课时练及参考答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课时练及参考答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课时练课时1杠杆[课堂巩固]1.所谓杠杆,是指一根,在下,能够绕着点转动。
2.杠杆的五要素是指(1)杠杆转动时绕着的固定点叫;(2)的力叫动力;(3)叫阻力;(4)从到的距离叫动力臂;(5)从到的距离叫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使用杠杆时的用力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杠杆和杠杆。
在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发师用的剪刀属于杠杆,剪断钢筋用的剪刀就是杠杆,而我们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则属于杠杆。
4.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机械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A.瓶盖起子B.剪铁丝的老虎钳C.钓鱼竿D.起钉子的羊角锤E.修剪树枝的剪刀F.缝纫机踏板G.筷子5.如果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那么动力臂应当阻力臂;如果为了少移动距离,那么动力臂应当阻力臂。
无论使用哪种杠杆,都既省力又少移动距离。
6.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2m,阻力臂长40cm,那么只要用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块石头。
7.图11.1.1中的农民拿着一根用来挑东西的扁担.扁担属于__________类机械,使用扁担挑东西______图11.1.1(填“能”或“不能”)省力.8.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N。
(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9.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10.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力臂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动力臂长的杠杆比动力臂短的杠杆省力D.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的杠杆11.如图11.1.2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2.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七)
“伏安法”测电阻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某学生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且超过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B.待测电阻的绕线断了
C.线路接错,误把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
D.电流表量程偏小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王力同学不小心将、
两表位置接反,如图所示,已知两表量程合适,则
闭合开关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电源烧坏
D.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3.(2018·黔东南中考)酒后驾车害人害己,严禁
酒后驾车!如图是气体酒精浓度测试仪原理图,
用于现场测试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中电源电
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R′为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气体酒精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若某次测试中电流表示数较大,则说明() A.气体酒精浓度较小,R′阻值较小 B.气体酒精浓度较小,R′阻
C.气体酒精浓度较大,R′阻值较小
D.气体酒精浓度较大,R′阻值较大
4.(2018·绵阳中考)如图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
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
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
D.在如图所示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5.为测量阻值约10Ω的电阻,小龙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所使用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请指出他在电路设计和连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
(1)
(2)。
6.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阻R的阻值为Ω。
7.某同学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4.5 V。
他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检查各元件完好。
然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很亮,且电压表的读数为 4.5 V。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8.(3分)(2018·呼和浩特中考)为了测量一只标有“8 V0.4 A”的小灯泡的电阻,小花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0~3 V电压表:量程0~15 V
电流表:量程0~0.6 A电流表:量程0~3 A
滑动变阻器R1:10Ω,2 A
滑动变阻器R2:50Ω,1 A
电源(电压恒为12 V)一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要安全准确地测量多组数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其中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或“”);电流表应选用(选填“”或“”);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 1”或“R2”)。
9.(13分)(2018·潜江中考)小红做“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源、未知电阻R x、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未连接完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3)电路连接好后,小红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A,第3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电阻值为Ω。
(4)由实验数据可知,R x的阻值为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连接。
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会使指针反向偏转,故A错;B选项待测电阻的绕线断了,C选项把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都会使电流表示数为0,故B、C错;电流表量程偏小,会使指针迅速偏转并超过最大刻度,故选D。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分析。
因为电流表电阻很小,R 被短路。
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构成通路,由于电压表电阻很大,因此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都不会烧坏,而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动态电路的分析。
因为电流表示数较大,
则由欧姆定律I=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因传感器特点为传感器阻值随气体酒精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故说明此时所测气体酒精浓度较大。
故选C。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探究。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端电阻丝连入电路,在实验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滑到最左端,A正确;实验过程中在不超出电表量程的前提下,量程选择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B正确;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正确;向左滑动滑片,连入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小灯泡变暗,D 错误。
5.【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路设计分析。
无论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电流都必须从仪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可知,电路中缺少滑动变阻器,无法进行多次测量,只能测量一组实验数据。
答案:(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缺少滑动变阻器,只能测量一组实验数据
6.【解析】本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探究。
由“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得:R===5Ω。
答案:5
7.【解析】本题考查电路故障。
灯泡很亮,且电压表的读数为4.5 V,与电源电压相同,说明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为0,有可能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了或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答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了(或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8.【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设计。
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 V,电压表的量程应为0~15 V,故选;额定电流为0.4 A,应选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故选;小灯泡的电阻为20Ω,而电源电压为12 V,若选
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根据串联分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是4 V,灯泡两端电压最低为8 V,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R2。
答案:R
2
9.【解析】本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为避免损坏器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到电路中,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应接电阻丝右端的接线柱。
(3)电流表的读数为0.16 A,R===12.5Ω。
(4)测电阻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R x的阻值为=12Ω。
答案:(1)断开(2)如图所示
(3)0.1612.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