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胜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白云山诗词

白云山诗词

白云山的古诗词1.《登白云山》明朝·刘祖满乐事原因病得闲,烧香约伴共登山。

蛟潜阴壑愁金锁,猿啸晴溪怨玉环。

香积半藏青嶂里,梵声远出白云间。

重来此地知何会,须记沿崖细菊斑。

2.《登白云山》明朝·陈则叠涧层峦石径斜,云林回抱地仙家。

绿漫九洞潇湘接,红烂千山踯躅花。

谷鸟栖飞啼薜荔,寺僧来往在烟霞。

酒酣不觉城阴晚,月出前溪映白沙。

3.《白云山》明朝·皇甫汸青山行处尽,始觉白云深。

锡化无僧在,钟鸣有客寻。

花溪遥隐壑,萝径曲通林。

坐得浮生理,悠然忘我心。

4.《怀白云山房》明朝·孙蕡家住沧洲洲上山,数椽茅屋乱云间。

天晴叠嶂开金碧,雨过清泉响佩环。

高兴别来长寂寞,故人谁与共跻攀。

洞门过鹤应相问,何事先生久未还。

5.《题惠州太守伊墨卿《白云山赠别》卷子》清朝·刘大观罢官无愧色,行止固超然。

颂德愚民泪,听潮谪宦船。

箧惟书可卖,囊有句堪传。

出送人心热,离觞入画禅。

6.《自西樵移居白云山》明朝·祁衍曾懒性常畏人,颇与山灵遇。

丘壑泊朝市,处世各有慕。

敢云托清修,泉石遂成痼。

所贵在适情,川岳无新故。

浩浩海水深,冉冉云霞聚。

郁郁松桂幽,依依林鸟度。

赏心能几时,况乃...7.《陈贞白云山房》清朝·乾隆木石可居鹿可群,隔尘复岭叠缜纷。

大空道者今何在,惟有山房占白云。

8.《游白云山醉题僧壁》宋朝·杨杰买得青山不用钱,金沙门外草绵绵。

黄梅老令醉欲倒,拟借白云今夜眠。

12.《登白云山绝顶望罗浮》明朝·苏学程万叠嶙峋紫翠重,长松寂历似秦封。

采芳谁与寻三秀,访古空闻化九龙。

云径寺荒犹驻鹤,春山花发引携筇。

飘然欲御罡风去,四百峰头好寄踪。

13.《游白云山》清朝·张天保临水如无水,登山不在山。

谁人能识此,我意自空间。

酒向松间煮,诗从花下删。

柴门何用闭,留待白云还。

14.《游白云山次韵二首·其二》宋朝·刘跂数子读书浑欲狂,深山纵汝共徜徉。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精品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精品教案.

六下语文综合学习名碑荟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章节中的“名碑荟萃”。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我国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碑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2. 学会欣赏和分析碑刻艺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碑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重点:掌握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和欣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碑刻图片、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名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碑刻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著名碑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如《九成宫醴泉铭》、《泰山石刻》等。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碑刻拓片,体验传统技艺,加深对碑刻艺术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名碑荟萃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一种喜欢的碑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2. 答案示例:碑刻名称:《九成宫醴泉铭》艺术特色:该碑刻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字体遒劲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该碑刻不仅展示了唐朝书法艺术的辉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碑刻艺术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讨论的引导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了解更多碑刻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碑刻拓片制作、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特色。

学习并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特色。

学习并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灵活运用描写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和云海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和《云海》,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和关键语句,查找相关资料。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技巧。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作文。

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和《云海》两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课文原文3.相关背景资料4.学生作品展示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 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 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 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 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 浮着一种夜色情绪。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 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 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 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 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 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人文胜迹)
4.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意义 和作用。 _写_景__以__抒__发_夜__走__九__寨__的_兴__奋__、__喜__悦_和__自__得__之__情_,_ _寄_寓__人__与__自_然__和__谐__的__美_感__,__升__华__文_章__主__旨__。__照__ _应_前__文__,__暗_示__一__夜__已__在_不__觉__间__逝__去_,__从__而__虚__写__ _九_寨__的__特__殊_魅__力__,__进__一_步__强__化__对__九_寨__山__水__的__沉__ _醉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 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 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 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 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语文网》)

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体会作者对鼎湖山泉的喜爱之情。

(3)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运用阅读理解技巧。

(3)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作者对鼎湖山泉的喜爱之情。

(3)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鼎湖山图片、相关生字词。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 参考资料:关于鼎湖山泉的资料、相关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鼎湖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简要介绍鼎湖山泉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重点解析课文中的难点。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鼎湖山泉的?(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5. 欣赏与实践(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美。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家庭作业的练习。

3. 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写一篇短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羊城名人我来夸》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羊城名人我来夸》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羊城名人我来夸》教学设计本课选自《市劳动教育实验教材》的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羊城名人我来夸》的第四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前期《羊城名人我来夸》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过程的回顾和学习成果的展示,意在让学生通过参与《羊城名人我来夸》活动,了解羊城名人事迹及背后的故事,能借助微课视频,了解宣传视频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视频制作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对羊城名人进行调查、走访与总结,以及设计和制作宣传羊城名人事迹的实践活动,养成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形成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并感受劳动的快乐。

六年级学生经历了前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学习方法,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学会观察、探究,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名人故事,了解他们的事迹,并学习了访谈问题的设计和如何开展访谈。

本节课,学生学习用软件制作宣传视频并尝试从家庭走进社区,把宣传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对今后向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前期《羊城名人我来夸》的学习,了解羊城名人事迹及背后的故事,借助微课视频,了解不同主题宣传视频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视频制作的相关知识。

通过主动参与制作的学习活动的,养成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形成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通过对羊城名人进行调查、走访与总结,以及设计和制作宣传羊城名人事迹的实践活动,感受劳动的快乐。

学会用电脑设计简单的名人宣传视频,并能根据设计方法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对自我、社区负责任的态度。

善于运用设计名人宣传视频的知识与技能,发挥创造力。

积极走出家校,走进社区,能开展尝试带着视频到社区进行宣传的志愿服务活动。

了解宣传视频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宣传视频设计和制作的方法,学会用电脑设计简单的宣传视频。

我为美景代言(第一课时)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课件PPT

我为美景代言(第一课时)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课件PPT

答疑
三、在模拟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怎么样才 知 道自己是否已经合格?
1.列一个评价表,请家庭成员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姓名 语言 肢体 表情 着装 待人 备注:满分五颗星。 流利 规范 自然 适宜 礼貌
2.将模拟过程拍成视频,请老师指导,同学评价。 3.根据评价,反思和调整。
答疑
四、除了写职业体验报告,我还能用什么 形式记录、分享自己的活动经历呢?
2.形式可以是跟岗,也可以独立担任检票员。 3.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心态调节以及个人物资准备。
4.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计划做成电子版,方便保留。
答疑
二、我想体验景区讲解员的工作,该怎么 与景区联系、取得景区的同意呢?
1.搜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公布的联系方式。 2.到景区咨询窗口咨询工作人员。 3.联系时需礼貌,注意清楚地表明身份、联系的目 的,也可以适当地介绍自己的优点。
我为美景代言 实践教学设计课件PPT
一年级综合
年 级:一年级 学 科:综合实践(人教版)
广州也叫“羊城”,是个历史悠久 、中外闻名的 国 际性大都市。
白云山
南沙湿地
陈家祠
黄埔军校
永庆坊
越秀公园
宣传羊城美景的方法
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全国和世 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身在广州,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宣传广州, 让更多人了解广州,爱上广州。
2.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活动,确保人身安全。
课后实践
1.选择自己最想体验的景区工作岗位,制定职业体 验计划。 2.根据计划进行职业体验,并跟小伙伴分享心得和 体会。
答疑
一、我想体验景区检票员的工作,该怎么 制 定计划呢?
1.用纸笔列下重要项目。建议列出活动目标、活动时 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 备以及注意事项。

白云故乡教案

白云故乡教案

白云故乡教案【教案】主题:白云故乡难度级别:低教学目标:1.了解“白云故乡”的概念和背景;2.了解白云故乡的文化和历史特点,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3.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乡土的感情认同和爱国意识。

教学步骤:Step1:导入新知用PPT展示多张白云故乡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白云故乡的概念和风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Step2:探究白云故乡的文化与历史特色1.讲解白云故乡的文化与历史特色,通过拓展知识来增强对主题的理解性:(1)白云山白云山是广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是江南六大名山之一,因其山清水秀,被誉为“羊城第一秀”。

白云山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华名山之一。

(2)白云观音禅寺白云观音禅寺位于白云山山腰之巅,是广州佛教名寺,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观音禅寺。

(3)白云故城白云故城是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600多年,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呈现白云故乡的文化与历史特色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用简短的语言对图片进行解说,让学生了解细致、深入。

Step3:提高乡土情怀,增强爱国意识1.在讲解完白云故乡文化与历史特色后,教师可以具体介绍白云故乡的发展历程和变化。

2.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家乡,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特色及其价值。

3.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演讲、绘画活动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乡土情感,展示自己的爱国心。

Step4:讲解白云故乡经典文化教师可以挑选白云故乡经典文化,例如白云山的传说、白云鹦鹉、白云石、白云茶等等进行啄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白云故乡的文化气息,激发他们对白云故乡的好奇心。

Step5:课堂小结,巩固学习成果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再次回忆关于白云故乡的知识,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山胜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白云山胜迹》选自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四年级乡土教育教学常识书籍《白云掌故》中第三板块《名胜古迹》的第一篇文章。

2、《白云山胜迹》介绍了白云山是广州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历史遗迹,留下名人足迹,是广州的旅游胜地。

非常适合广州地区的学生开展爱家乡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

3、《白云山胜迹》是对学生进行爱白云山、爱广州、爱家乡、爱祖国大好山川教育的优秀教学素材。

它能引领学生实地观察家乡,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地理特征和景观,体验感受家乡风土人情。

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进爱乡爱国的积极情感。

二、学生分析:1、我们学校虽然地处白云区,可是地段生并不多,外地借读生占班级人数一半以上,加上这些学生家长整天忙着做生意,根本无暇带孩子去游览广州名胜古迹。

故四年级许多学生都没去过登白云山,更谈不上了解白云山。

2、由于我校借读生较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一放假就回老家,对他们的第二故乡——广州感情不深。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对家乡这个概念有所认识,但没有具体关注过家乡的某个方面或问题。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他们开展爱白云山、爱广州、爱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学课题白云山胜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白云山风景优美,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行为习惯。

在走进广州碑林,欣赏岭南文化活动中,感受着那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1、认识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在摄影或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广州的认识。

2、知道白云山是游览胜地,它景色优美、历史悠久,有新旧景点和精彩节目。

蕴含着岭南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1、课前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带孩子去登白云山,拓展对白云山的认识。

2、组织彩笔绘白云山的合作活动,将白云山新旧景点的美景画下来,知道广州是祖国的一部分。

2、设计环保标语,进一步保护白云山自然风光。

3、课后,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广州的资料编“手抄报”。

教学重点知道白云山是游览胜地,它景色优美、历史悠久,有新旧景点和精彩节目。

教学难点通过白云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白云山、热爱广州、热爱故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①课前向家长提出要求:举行亲子活动,带孩子登白云山,将看到的美景拍摄下来或画下来。

②制作上课课件。

2、学生准备:①每个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父母或亲友的陪同下,去登白云山一次,仔细观察白云山美丽的景色,留意白云山景点的介绍。

②游览白云山时,将美丽的风景拍摄下来或画下来,将自己登山的感受,玩的精彩节目写下来。

准备成果汇报。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白云山风景》纪录短片,让学生观看。

2、引导谈感受:同学们,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

白云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1、学生看记录短片。

2、学生回答老师问题,谈谈白云山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通过纪录短片知道白云山风景区位于广州市北部,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

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白云山胜迹》。

风景胜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故乡——广州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教材,交流收获。

1、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白云山胜迹》。

2、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收获。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2、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①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名称的来历。

②白云山地下水充足,形成多处清泉。

③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云影”、“白云晚望”、“蒲间濂泉”、“景泰僧归”都在白云山里。

通过阅读课本知识,对白云山风景区整体概况有了明确的了解。

知道白云山主峰摩星岭风景优美,号称“天南第一峰”。

三、登山体验,汇报展示。

1、组织学生汇报“亲子活动”——登白云山胜迹的收获。

师:上周,同学们已于父母一起去登白云山,看到白云山许多美丽的风光,下面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白云山的六个游览区的景色。

2、白云山新旧景点摄影和绘画展。

师: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作为广州小公民,你能感受到作为广州人的骄傲与自豪吗?下面请大家参观我们家乡的市肺——白1、学生分六个学习小组,每组派一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游览区介绍,边介绍边打开电脑制作的幻灯片:第一组:明珠楼游览区第二组:摩星岭游览区第三组:三台岭游览区第四组:鸣春谷游览区第五组:飞鹅岭游览区第六组:麓湖游览区2、班上同学举行白云山新旧景点摄影和绘画展,让同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这环节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环节既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白云山峰恋重叠、溪涧纵横、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观多样,四季如春,特色各异的景点;也可以给学生大胆发言、展示绘画才能的锻炼机云山的新、旧景点摄影和绘画展。

在广州人民的不断建设中,景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景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迷人。

3、师:同学们在游览参观白云山时,有没有参加白云山一些精彩的活动?请大家在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参加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教师深入各个小组,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分享他们游玩节目的快乐。

学惊叹白云山自然环境的多姿多彩,以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各小组开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实践汇报活动,将自己参加白云山精彩的一项活动在组内汇报。

例如:《快乐的蹦极跳》、《第一次坐缆车》、《观鸟表演》等。

会,深受学生喜欢。

在新旧景点摄影或绘画展中,学生体会到还是一样的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建设和保护,景点也发生变化,越变越美。

组内开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实践汇报,学生既能回忆起与家长一起游览白云山的快乐时光;也能让组内的同学分享登白云山的快乐,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漫游碑林,欣赏文化。

1、课件展示广州碑林的图片,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广州碑林。

师:广州碑林”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以室内置碑、室外立碑、摩崖碑刻等形式融汇于园林与自然胜景之中,显示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下面请与老师一起走进广州碑林,欣赏岭南文化。

1、学生观看广州碑林的图片,欣赏岭南文化。

2、学生结合登山实际活动,谈谈欣赏岭南文化的情况。

广州碑林集岭南诗词碑刻荟萃,是欣赏岭南历史文化及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好去处。

学生漫游广州碑林,潜下心来,一幅幅细致地看过去。

通过文字,通过碑石,对岭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感受着那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五、倡导实践,指导行为。

1、白云山是看得见的广州的一处风景名胜,广州是我们的家乡。

一个深爱家乡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的;一个铭记家乡的人会为祖国承担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的。

现在我们也来为家乡出一份微薄之力,设计保护白云山自然环境的宣传口号招贴画。

2、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深入各个小组,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及时给予指导。

3、为了保护白云山,作为广州小公民一员的你,该怎么做?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分小组合作,认真设计保护白云山自然环境的宣传口号招贴画。

2、学生把设计成果向大家展示。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保护白云山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既体验了与人合作的愉快,又尽了一个广州小市民的职责,为保护白云山的环境尽一份绵力。

六、教师总结,课外延伸。

教师做简要总结:很幸运,我今天能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天南第一峰”的美景。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游览了白云山的六个游览区;参观了白云山旧、新景点的摄影和绘画展;漫游了广州碑林,欣赏岭南文化,让我们大饱眼福;同时,大家还分享了游白云山的快乐活动。

最后,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调查广州其他方面的资料,制作一份《美丽的广州》“手抄报”报。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激发学生对爱白云山、爱广州、爱家乡之情。

板书设计白云山胜迹明珠楼摩星岭岭南第一大名山三台岭风景优美、历史悠久鸣春谷飞鹅岭麓湖课后作业课外观察、调查、收集广州其他方面的资料(如:风土人情、著名特产、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制作一份《美丽的广州》“手抄报”报,并展示在校园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