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5章
国际贸易选择题 完整版 附答案【精选文档】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单选题:1。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B 世界进口总额C 一国进出口总额D 国际贸易量2。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
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B 3.5C 7。
2D 3.73。
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4。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B 混合型国际分工C 水平型国际分工D 垂直型国际分工5。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B 工业制成品C 工业原料D 都不是6。
开放贸易给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 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B 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C 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D 不可度量多选题:7.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 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统计商品进出口额时,一般对().A 出口商品按离岸价计算B 出口商品按到岸价计算C 进口商品按离岸价计算D 进口商品按到岸价计算E 进出口商品均按到岸价计算9.按参加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分为().A 产业内国际分工B 产业间国际分工C 垂直型国际分工D 水平型国际分工E 混合型国际分工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单选题:1。
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
A 禁止货币出口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2。
国际贸易概论 chapter 5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An incoterm is a 3 letters word followed by a name of place... • Applying only to the contract of sale in some very distinct respects • Dealing with a number of identified obligations imposed on the parties • There are 13 Incoterms and each one fits a specific situation and specific means of transport
EXW : Ex Works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Ex Works”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it places the goods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uyer at the seller’s premises or at another named place (i.e., works, factory, warehouse, etc.). The sthe goods on any collecting vehicle, nor does it need to clear the goods for export, where such clearance is applicable.
The structure of Incoterms 2010 (1)
•
The structure of Incoterms 2010 (2) • Group 1. Trade terms that apply to any mode of transport: EXW; FCA; CPT; CIP; DAT; DAP; DDP. • Group 2. Trade terms that apply to sea and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only: FAS; FOB; CFR; CIF.
国际贸易概论Chapter 5

c) The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 With the shift to free trade: For each factor, its rate of return becomes more similar between countries. Under ideal conditions, its real rate of return is the sa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 Example: Labor. With no trade, the wage rate is high in the laborscarce country. The wage rate is low in the laborabundant country. • With free trade, the import of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pushes the wage-rate down in the labor-scarce country. The export of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pulls the wage rate up in the labor-abundant country.
Figure 5.3 - Shares of the World’s Factor Endowments, Early 2000s
Figure 5.4 – U.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lected Products, 2004
5. What are the export-oriented and import-competing factors?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最全】【共10章】[五篇模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最全】【共10章】[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ab81e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a.png)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最全】【共10章】[五篇模版]第一篇: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最全】【共10章】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法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主要方式以及国际技术贸易法的主要渊源;掌握如何签订国际技术许可合同;深刻理解和运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了解我国技术进口和技术出口的管理制度。
考核目标与具体要求识记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方式。
领会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规则;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互动关系;新的世界贸易体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我围技术进出口管理的原则和具体内容。
运用确定和分析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应当排除的限制性条款;解决国际贸易领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历年考点1.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2.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方式3.我国技术进出口惯例的原则和基本内容4.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概念和种类5.确定和分析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应当排除的限制性条款6.解决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法概述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一)技术1.技术: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实施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
2.技术可以分为公有技术和专有技术两大类。
作为贸易标的的技术通常限指专有技术,即具有专有权属性的“私有”技术。
3.具有商品属性的“私有”技术一般可分为专利技术和非专利的专有技术。
4.专利技术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非专利的专有技术为不具备专利权的但具有专有属性的技术,包括:已因申请专利而公开但尚未被授予专利的技术,具有保密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的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以及英文表述为“known-how”的技术(技术诀窍)。
5.普通技术在法律属性上既不属于专利技术,也不属于非专利专有技术,一般是由超过专利权期限的原专利技术和已被公开的原专有技术构成的系统方案。
6.计算机软件可以分别纳入专利权和著作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1•简述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各自独立的国家或政府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交换活动的总和。
2.论述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有相似之处,但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国际贸易属于开放经济的范畴.而国内贸易研究的是一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二,国际贸易受不同国家利益关系的制约,而国内贸易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进行,不涉及国家间利益的冲突。
第三,国际贸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国内贸易更难以进行。
第四,国际贸易比较复杂,涉及国际结算中的汇率问题、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运费和保险问题、国际贸易规则解释不一致等多重问题的影响。
第五,国际贸易整个交易时间较长,风险较国内贸易大。
3•论述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由于进出口贸易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贸易差额的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的贸易差额应该保持平衡,不要出现过大的顺差或过大的逆差。
如果一国顺差过大,或者还需时间较长,那么必然会遭到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报复甚至制裁。
顺差的长期存在还会使大量的国内资源通过出口的方式流出,不利于本国资源在国内的优化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过度使用。
—国长期的逆差对国内经济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因为贸易逆差必然会减少一国的国际储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从而阻碍了某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进而延缓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4•简述贸易条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
贸易条件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这种方法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贸易商品指数的比值来表示,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例。
5•简述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一,按照商品流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和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价格计算,进口额以价格计算。
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
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所占的比重。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B.商品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的商品总金额。
A.关境B.保税区C.自由贸易区D.国境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D.直接贸易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国际贸易概论 第五章[39页]
![国际贸易概论 第五章[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ad2a70e63968011ca30091ea.png)
各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同。
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将国际贸易与技术差距的 存在联系起来,指出技术差距时国际贸易的原因,又称创新与模仿 理论。
需求时滞(demand lag)指新产品出口到其他 国家,一时因消费者尚未注意或不了解,而不 能取代原有的老产品所需的时间差
机遇与政府
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如石 油危机)以及其他突发事件。但机遇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结果。
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政府应当在经 济发展中起到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政府政策成功的要 旨,是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 反应时滞(reaction lag)指一个国家进口新产 品后,需求增加,使进口国厂商调整生产方式 生产新产品,这一调整过程需要的时间差
掌握时滞(mastery lag)
影响模仿时滞的因素
需求时滞 反应时滞 掌握时滞
两国收入水平差距和市场容量差距, 差距越小长度越短
2. 从需求角度看,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越高,两国的人均收入差 别越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
3. 从区位角度看,两国间相距越近,则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
1. 从产业或产品角度看,具有异质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 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产业的产 业内贸易比重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等
国际贸易形式转化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同一产业内差异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双向流 动的理论,由格鲁贝尔(H.G.Grubel)、劳埃德(P.J.Loyld)和兰卡斯特 (ncaster)等经济学家提出。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第1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商品形势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2.按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3.按交易对象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注: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贸易4.按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管道运输贸易,多式联运贸易,联合运输5.按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同划分:自由贸易,保护贸易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2.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理解就行,不用背)3.判断企业“国际性”的标准包括:营业地标准、国籍标准。
其中常用营业地标准适用于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定制的买卖合同。
3.世界的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额4.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5.对外依存度=(出口额+进口额)/GNP OR GDP6.贸易条件:TOT=出口价格/进口价格7.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越多越不利;出口增加,国际供给增加,价格降低第2章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1.早起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又称货币差额论):此时国家禁止货币出口,国家垄断全部贸易。
强调绝对的贸易性2.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论):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b.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c.国家干预经济3.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如下政策:1、管制对外贸易和垄断2、奖出限入政策,用关税补贴3、保护关税政策4、发展本国的航运业与工业、5、国防强大与管制经济4.重商主义的弊端:不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没有把生产当作财富的来源二.绝对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2*2*1模型):a.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b.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投入劳动力要素c.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d.生产要素(劳动)供给是给定的,且要素在国内不用的部门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则完全不能流动e.规模报酬不变3.主要内容:如果一个国家能比其他的国家更廉价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个国家则在该商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4.要懂得计算5.国际贸易的成因: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国际贸易的动因:追求价格差带来的利益国际贸易的利益的来源:分工产生的利益,交换产生的利益;国际贸易的结构: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价格差异越大,利益越多三.比较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英国)2.主要内容: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地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和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轻的商品的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LOGO
(一)达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二)有利于一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刺激企业提高生产率,增强出口竞争力,促 进就业 (四)可以利用生产要素优势,增加转化要素种类 (五)参与经济全球化
三、国际贸易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
(一)市场经济条件 (二)一国的经济主体参与国际贸易的主动性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代价和时间 (四)国际贸易导致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五)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一)一般均衡下的国际贸易静态均衡
LOGO
衣服 100 100
衣服
60 50 30 0
50
100 粮食 0 美国的生产(消费)可能性曲线
50
粮食 40 50 80 100 中国的生产(消费)可能性曲线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LOGO
(二)国际贸易利益的源泉 1.主要来自于生产 2.国际贸易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国际交换为条件
LOGO
LOGO
第5章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
第一节 国际贸易分工 第二节 国际贸易利益
第二节 国际贸易利益
LOGO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一)一般均衡下的国际贸易静态均衡 (二)国际贸易利益的源泉 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三、国际贸易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LOGO
国际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静态利益:在资源总量不增 加,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 过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的实际福利的增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