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知识之主板篇 转自卡饭论坛

合集下载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主板知识详解1.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一块主板的命名规范也是建立在芯片组名称上面的。

芯片组是由英特尔和AMD发布CPU时为匹配CPU而面向主板厂商发布的,因为不同平台的CPU可能针脚数(插槽类型)、结构和尺寸都不一样,需要搭载了对应的芯片组的主板才能正常工作,比如英特尔最新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就需要搭载了300系列芯片组的主板,目前支持八代酷睿的芯片组只有Z370,换言之就是只有Z370系列主板才能使用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英特尔的芯片组有四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Z系列、B系列和H系列,其中__系列和Z系列可以超频,__系列只能适配__字母结尾的处理器,而Z系列则面向i3/i5/i7带K的处理器。

B系列和H系列为中端和入门级芯片组,不支持超频,规格较于Z系列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可理解为降低了可拓展性,因为芯片组直接决定了主板可以有多少接口、有多快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芯片组只是决定了主板的上限,主板有没有把芯片组支持的接口都做出来还是要看主板厂商怎么设计,比如同为微星B250系列的主板,有卖700元的也有卖500元的,除去用料成本因素,也有可能是500元的主板比700元的少了几个接口。

AMD的芯片组有三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B系列和A系列,其中__系列和B系列支持超频,A系列为入门主板不支持超频,定位类似于英特尔的Z、B、H系列。

2.常见的板型通常我们说的大板、小板和迷你板就是板型的通俗说法,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板型(已淘汰的板型和服务器主板等不常见板型不做介绍)。

AT__:俗称大板,标准尺寸305mm某244mm,充裕的空间可以保证容纳下尺寸偏大的显卡、散热器等。

Micro AT__ (mAT__):俗称小板,标准尺寸244mm某244mm,较于大板缩小了一部分尺寸。

主板知识大全 显卡

主板知识大全   显卡
主板知识大全
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是指主板所板载的显示芯片,有显示芯片的主板不需要独立显卡就能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板载显示芯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整合到北桥芯片内部的显示芯片以及板载的独立显示芯片,市场中大多数板载显示芯片的主板都是前者,如常见的865G/845GE主板等;而后者则比较少见,例如精英的“游戏悍将”系列主板,板载SIS的Xabre 200独立显示芯片,并有64MB的独立显存。 主板板载显示芯片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从较早期VIA的MVP4芯片组到后来英特尔的810系列,815系列,845GL/845G/845GV/845GE,865G/865GV以及即将推出的910GL/915G/915GL/915GV等芯片组都整合了显示芯片。而英特尔也正是依靠了整合的显示芯片,才占据了图形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 目前各大主板芯片组厂商都有整合显示芯片的主板产品,而所有的主板厂商也都有对应的整合型主板。英特尔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英特尔,VIA,SIS,ATI等,AMD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VIA,SIS,NVIDIA等等。从性能上来说,英特尔平台方面显示芯片性能最高的是ATI的Radeon 9100 IGP芯片组,而AMD平台方面显示芯片性能最高的是NVIDIA的nForce2 IGP芯片组。 板载音效 板载音效是指主板所整合的声卡芯片型号或类型。 声卡是一台多媒体电脑的主要设备之一,现在的声卡一般有板载声卡和独立声卡之分。在早期的电脑上并没有板载声卡,电脑要发声必须通过独立声卡来实现。随着主板整合程度的提高以及CPU性能的日益强大,同时主板厂商降低用户采购成本的考虑,板载声卡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板中,目前板载声卡几乎成为主板的标准配置了,没有板载声卡的主板反而比较少了。 板载ALC650声卡芯片 板载声卡一般有软声卡和硬声卡之分

台式机硬件

台式机硬件

[硬件资讯测评] 从零开始了解你身边的电脑之台式机硬件【主板基础篇】主板是一部台式机的性能骨架,它将CPU,内存等性能配件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整机中主板的好首先我们看一下CPU接口。

上图中贴有“注意!”黄签的就是CPU接口。

CPU的数据流需要经过北桥芯片。

CPU接口左边的散热器下方就藏着北桥芯片。

CPU本身也需要散热。

于是CPu有自己的独立散热器。

一款思民的AMD散热器装上后效果如图CPU的供电是玩家们关注的话题。

因为现在主板对CPU供电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板的优CPU的供电模块平常有听到玩家所说的“N相供电”指的就是供电模块的相数。

一般来说,一个相数=一个电感个霍尔元件现在一般的主板都是4+1相供电,有的高端主板会远超个数字。

为了获得更为纯净的电流,现在的主板都采用了如上图所示的全固态电容+铁素体电感(图中的的组合。

上图所示就是一个完整的8相CPU供电系统。

CPU下面的一组接口是内存插槽6.DDR3内存插槽内存处理的数据流也是通过北桥芯片控制的,但是现在Intel的酷睿I系列处理器都集成了北大大降低了CPU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延迟。

内存插槽对内存的限制性很强,不同代数的内存是不能兼容的。

比如下图中的DDR2插槽和DDR 就很大。

7.DDR2/3插槽的天差地别:黄色是DDR3,蓝色是DDR2内存插槽也对内存的工作频率做出了严格限制:上图中的主板最大能支持DDR3 1333,用户就不1333MHz的DDR3内存。

内存插槽对多通道的限制:如果要组建多通道内存,就要按组插条,比如图6所示的就是用户每组三通道的DDR3内存。

组建多通道时,必须插满一组才能插下一组。

内存条左边是南桥芯片。

8.这个酷酷的弹夹下面就藏着南桥芯片9.弹夹下面就是这样南桥芯片负责主板内部功能扩展区的数据传输,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网卡以及媒体和外设接口都手把控。

北桥和南桥统称一个芯片组。

一般情况下,芯片字都是以北桥芯片名来命名的。

南桥芯片上方就是主板的内部主功能扩展区——PCI插槽区10.PCI插槽区PCI技术使得主板拥有了更强的扩展性。

电脑装机主板冷门知识

电脑装机主板冷门知识

电脑装机主板冷门知识关于BIOSBIOS实际上是储存在你主板上的只读芯片或闪存芯片中的一小段代码。

我们通常称之为主板“固件”,因为它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桥梁。

你的主板BIOS做着非常基础到至关重要的事情,没有它的话你的电脑连机都开不了,但是BIOS做不了渲染图像之类的事情。

BIOS当你开机的时候,BIOS是第一个进入状态的并且唤醒其他电脑部件的。

BIOS会先检查CMOS芯片存储设置项目,从而依照用户设置来启动系统,这些设置就是你开机的时候不断敲打delete键或者F2键让后进入的BOIS设置工具里。

之后BIOS会将参照这些设置来初始化你的设备。

比如CPU、内存、显卡、外设等。

BIOS是主板的重要固件做完这些自检后BOIS会执行上电自检(POST),目的就是判断你的机箱内各个部件是否正常。

如果都没有问题,你会听到一声“滴”响,代表一切顺利,前提是你的主板附带的小喇叭安装上。

如果有错误会听到“哗哗”声响,就说明你的显卡或内存安装有问题,你得重装安装内存或显卡或者检查其他电脑硬件设备。

自检没有问题会正常开机做完上述操作后,BIOS会去寻找一个可启动的设备。

简单来说就是,带有操作系统的设备,之后又把电脑的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老式的BIOS往往在你的鼠标及其他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提供一个连接。

不过较新的操作系统,比如较新的Windows会直接控制硬件,所以一旦你进入Windows桌面,你的BOIS基本就是休眠了,直到你下次需要启动的时候再被唤醒。

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通称UEFI,功能更加强大,更加人性化华硕大师主板的UEFI长期以来,传统的BIOS实现有着许多限制。

其中最显著的限制就是对驱动器的支持。

传统的BIOS有一个专门用于访问机械硬盘或者SSD的小系统,叫做主引导记录,简称MBR。

它只能控制2TB的分区,这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都没有问题,但随着现代存储更多数据硬盘的发展这个限制就必须被打破了。

UEFI可以控制的存储设备达到几百万PB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通称UEFI因此诞生。

主板基础知识

主板基础知识

CPU SOCKET(一)
CPU SOCKET是用來安裝CPU的,目前應用比較廣泛 的有Intel的SOCKET478和LGA775;AMD的SOCKET 939,SOCKET754。目前AMD的SOCKET M2(支持 AMD940皓龍雙核心CPU)已經出現。這裡所說的 SOCKET xxx,xxx即為CPU的針腳數(LGA775除外, 因爲它為平滑柵格陣列,775即是該CPU的觸點數)
VGA显示接口
LPT接口
/PS/2接口 4PIN電源 接口 LGA775 CPU插座
PCIe×1插槽 1394控制 芯片
北桥及风扇 扩展IDE硬盘接口 扩展IDE硬盘接口 内存插槽 RAID控制芯 片 南桥及散热片 BIOS 24PIN电源 接口 光驱及軟驅接口 I/O芯片
SATA硬盘接口
主板的分類
網絡芯片
網絡芯片主要是負責處理網絡輸入輸出過程中 數據處理的,主要有支持百兆網和千兆網的芯 片,其中支持百兆網的芯片還向下兼容十兆網 。常見的支持百兆網的芯片主要有Realtek,Via. 支持百兆網的芯片有Broadcom.網絡芯片有南 橋控制,它屬于PCI總綫。它的損壞可能影響 到主板不開机或者是不上電。
主板的主要作用
電腦通過主板將CPU等各種器件和外部設備有機 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電腦在正常運 行時對系統内存,存儲設備和其它I/O設備地操控 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因此電腦的整體的運行 速度和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板。
主板整體結構圖示
千兆網絡 芯片 PCI插槽 PCIe×16显 卡插槽 音频接口 USB及网 卡接口
PCI Express系列接口
PCI Express,即是PCI擴展出來的速度更快的 接口標準。目前PCI Express有三種標準接口 :PCI Express(1x,2x,4x,8x,16x).16x槽的長 度>4x槽的長度>1x槽的長度,長度較短的插 槽可以插入較長的 PCI Express槽中使用。1X 的插槽可以插接網卡, 聲卡等卡,4X的插槽 可以插接視頻卡,網卡等卡.PCI Express16x插 槽支持16x的顯卡,雙向數據帶寬可達8GB/S 。 部分高檔主板已經開始支持ATI公司所提出的 Cross Fire(交叉火力)雙顯卡技術(PCI-Express16x).

计算机硬件知识

计算机硬件知识

计算机硬件知识1、主板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

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芯片部分BIOS芯片:是一块方块状的存储器,里面存有与该主板搭配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

能够让主板识别各种硬件,还可以设置引导系统的设备,调整CPU外频等。

BIOS芯片是可以写入的,这方便用户更新BIOS的版本,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及对电脑最新硬件的支持,当然不利的一面便是会让主板遭受诸如CIH病毒的袭击。

南北桥芯片:横跨AGP插槽左右两边的两块芯片就是南北桥芯片。

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

芯片组以北桥芯片为核心,一般情况,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桥的核心名称命名的(如P45的主板就是用的P45的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

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间的数据流通。

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

芯片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AMD平台中部分芯片组因AMD CPU内置内存控制器,可采取单芯片的方式,如nVIDIA nForce 4便采用无北桥的设计。

从AMD的K58开始,主板内置了内存控制器,因此北桥便不必集成内存控制器,这样不但减少了芯片组的制作难度,同样也减少了制作成本。

现在在一些高端主板上将南北桥芯片封装到一起,只有一个芯片,这样大大提高了芯片组的功能。

电脑主板硬件知识主板主要种类概述

电脑主板硬件知识主板主要种类概述

电脑现在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备品,那么你对电脑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出一些常见的电脑硬件知识,赶快来学习吧!电脑硬件,包括电脑中所有物理的零件,以此来区分它所包括或执行的数据和为硬件提供指令以完成任务的软件。

电脑硬件主要包含:机箱,主板,总线,电源,硬盘,存储控制器,界面卡,可携储存装置,内置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PU风扇,蜂鸣器等。

主板AT:标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机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采用AT结构布局。

Baby 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

很多原装机的一体化主板首先采用此主板结构。

ATX:改进型的AT主板,对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优化,有更好的散热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专门的ATX机箱使用。

BTX:是ATX主板的改进型,它使用窄板(Low-profile)设计,使部件布局更加紧凑。

针对机箱内外气流的运动特性,主板工程师们对主板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计算机的散热性能和效率更高,噪声更小,主板的安装拆卸也变得更加简便。

BTX在一开始就制定了3种规格,分别是BTX、Micro BTX和Pico BTX。

3种BTX的宽度都相同,都是266.7mm,不同之处在于主板的大小和扩展性有所不同。

一体化(All in one)主板:集成了声音,显示等多种电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节省空间的优点,但也有维修不便和升级困难的缺点,在原装品牌机中采用较多。

NLX:Intel最新的主板结构,最大特点是主板、CPU的升级灵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种CPU就必须更新主板设计此外还有一些上述主板的变形结构,如华硕主板就大量采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结构。

按主板的结构特点分类还可分为基于CPU的主板、基于适配电路的主板、一体化主板等类型。

基于CPU的一体化的主板是较佳的选择。

按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分类又可分为双层结构板、四层结构板、六层结构板等;以四层结构板的产品为主。

电脑主板的常用知识

电脑主板的常用知识

电脑主板的常用知识电脑主板又称主机板,主板是连接电脑每一个硬件的重要部分,如果CPU相当于大脑,而主板就相当于人的身体,重要性可想而知。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于电脑主板的常用知识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电脑主板选购技巧指南一般来说,主板分intel和AMD平台,主要是选购的CPU决定的,如果您选择intel的CPU,那么就要选择intel芯片组的主板,反之AMD的CPU必须搭配AMD芯片组的主板,同时还需要注意主板与CPU的接口一致并能够兼容。

如何辨别intel与AMD的主板如果需要辨别主板是intel还是AMD的,我们可以通过外观可以识别,intel主板CPU插槽是有金属阵脚分布的,而AMD主板上是密密麻麻小孔分布,如下图所示。

AMD与intel主板的插槽区别主板最重要的就是芯片组,intel与AMD两大品牌每次发布最新的CPU,都会向各大主板厂家发布搭配的主板芯片组,也就是说,新的CPU需要搭配新的主板,才可以兼容。

主板的芯片组和型号命名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有自家的主板芯片组,先来说说intel平台,我们就以八代CPU为例,八代CPU可选的芯片组为H310、B360、H370、Z370等,这些可以归类intel 300系列主板,也就是搭配了intel 300系列主板才能够支持intel八代处理器。

芯片也是分等级的,intel的主板芯片组有4个等级,X、Z、B、H字母开头,分别适配不同的用户,下面装机之家小编详解。

主板芯片组X字母开头:这是最高等级的,一般都是搭配旗舰CPU的,这类CPU型号一般也会带有X的后缀,例如X299主板,需要搭配2066个针脚的i9-7960X、i7-7800X的处理器,定位发烧级用户。

主板芯片组Z字母开头:这是民用级定位最高的,Z开头的主板都支持超频,需要搭配CPU型号带K后缀的CPU型号,满足CPU的超频需求,例如Z370主板,需要搭配1151接口的八代i5-8600K或者i7-8700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板篇一:电源回路电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

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

二: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作用是在处理器与PCI总线、DRAM、AGP和L2高速缓存之间建立通信接口。

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PCI/AGP插槽等设备的支持。

北桥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电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为主桥(Host Bridge)。

三:硬盘接口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

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四:I/O地址这个学过编程的都知道了,I/O地址中I是input的简写,O是output的简写,也就是输入输出地址。

每个设备都会有一个专用的I/O地址,用来处理自己的输入输出信息。

因此这是绝对不能够重复的。

如果这两个资源有了冲突,系统硬件就会工作不正常。

五: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BIOS可看作是一个记忆电脑相关设定的软件,可以通过它调整相关设定。

BIOS存储于板卡上一块芯片中,这块芯片的名字叫COMS RAM。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 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甚至更高,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IC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前。

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六:南桥芯片南桥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相对于北桥芯片来说,其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桥芯片一般都没有覆盖散热片。

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同厂商各种芯片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尔的英特尔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与北桥芯片相连。

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

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北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网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 无线网络等等。

主板中间靠下的那个较大的芯片,就是主板的南桥芯片。

不过有的主板已经南北桥芯片合二为一了。

七:硬件错误侦测由于硬件的安装错误、不兼容或硬件损坏等原因,容易引起的硬件错误,从而导致轻则运行不正常,重则系统无法工作的故障。

碰到此类情况,以前只能通过POST自检时的BIOS报警提示音,硬件替换法或通过DEBUG卡来查找故障原因。

但这些方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对用户的专业知识也要求较高,对普通用户并不适用。

针对此问题,现在的主板厂商加如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以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

例如,现在许多主板特别设计了硬件加电自检故障的语言播报功能。

以华硕的“POST播报员”为例,这个功能主要由华邦电子的W83791SD芯片,配合华硕自己设计芯片组合而成。

可以监测CPU电压、CPU风扇转速、CPU温度、机壳风扇转速、电源风扇是否失效、机箱入侵警告等。

这样就较好地保持了电脑的最佳工作状态。

当系统有某个设备出故障时,POST播报员就会用语音提醒该配件出了故障。

在硬件侦错报警方面,一些主板大厂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设计,譬如微星主板,用四支LED来反映主板的故障所在。

而有的主板则干脆引入了早些年的Debug侦错卡的侦错技术,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数码管来指出故障所在。

另外,许多厂商还为主板设计了AGP保护电路,除了起显卡保护作用之外,保护电路还用一个LED 发光二极管来告诉用户故障是否由显卡引起。

八:主板架构BTX是英特尔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构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是ATX结构的替代者,这类似于前几年ATX取代AT和Baby AT一样。

革命性的改变是新的BTX规格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体积。

新架构对接口、总线、设备将有新的要求。

重要的是目前所有的杂乱无章,接线凌乱,充满噪音的PC机将很快过时。

当然,新架构仍然提供某种程度的向后兼容,以便实现技术革命的顺利过渡。

BTX具有如下特点: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

ATX:英特尔在95年1月公布了扩展AT主板结构,即ATX(AT extended)主板标准。

这一标准得到世界主要主板厂商支持,目前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工业标准。

97年2月推出了ATX2.01版。

ATX主板针对AT和Baby AT主板的缺点做了以下改进:主板外形在Baby AT的基础上旋转了90度,其几何尺寸改为30.5cm×24.4cm。

采用7个I/O插槽,CPU与I/O插槽、内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

优化了软硬盘驱动器接口位置。

提高了主板的兼容性与可扩充性。

采用了增强的电源管理,真正实现电脑的软件开/关机和绿色节能功能。

九:硬件监控为了让用户能够了解硬件的工作状态(温度、转速、电压等),主板上通常有一块至两块专门用于监控硬件工作状态的硬件监控芯片。

当硬件监控芯片与各种传感元件(电压、温度、转速)配合时,便能在硬件工作状态不正常时,自动采取保护措施或及时调整相应元件的工作参数,以保证电脑中各配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

常见的有温度控制芯片和通用硬件监控芯片等等。

温度控制芯片:主流芯片可以支持两组以上的温度检测,并在温度超过一定标准的时候自动调整处理器散热风扇的转速,从而降低CPU的温度。

超过预设温度时还可以强行自动关机,从而保护电脑系统。

常见的温度控制芯片有Analog Devices的ADT7463等等。

通用硬件监控芯片:这种芯片通常还整合了超级I/O(输出/输出管理)功能,可以用来监控受监控对象的电压、温度、转速等。

对于温度的监控需与温度传感元件配合;对风扇电机转速的监控,则需与CPU或显卡的散热风扇配合。

十:显示芯片显示芯片是指主板所板载的显示芯片,有显示芯片的主板不需要独立显卡就能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

板载显示芯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整合到北桥芯片内部的显示芯片以及板载的独立显示芯片,市场中大多数板载显示芯片的主板都是前者。

主板板载显示芯片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从较早期VIA的MVP4芯片组到后来英特尔的810系列,815系列,845GL/845G/845GV/845GE,865G/865GV以及即将推出的910GL/915G/915GL/915GV等芯片组都整合了显示芯片。

而英特尔也正是依靠了整合的显示芯片,才占据了图形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

目前各大主板芯片组厂商都有整合显示芯片的主板产品,而所有的主板厂商也都有对应的整合型主板。

英特尔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英特尔,VIA,SIS,ATI等,AMD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VIA,SIS,NVIDIA等等。

十一:BIOS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IOS,完整地说应该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上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