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第2课时)》课件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第二课时)课件

公民依法行使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 是国家权力为民服务的保障,也是维 护宪法权威的表现。
知识链接
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 评或建议,可采用当面反映、打电话、 写信、发电子邮件或向人大代表反映、 通过媒体反映等途径; 检举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常 用的方式是向其上级单位或监察部门投 诉或举报。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的基 本内容
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国家一切 权力属于 人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 宪法
人民 把 国家权力
交给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
交给
约束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政府
法院
检察院
公共权力
大家谈:你会支持谁?
某天,高二学生殷某和同学肖某骑自行车结伴 回家。被一辆违章小客车撞倒,鲜血直流。事发后, 肇事司机迅速逃离现场。在场群众见此情景,纷纷 向110报警,但该区交警在接警后,迟迟无人出警。 而在现场焦急守候的群众因为怕移动现场而不敢进 行施救,眼睁睁看着孩子倒在血泊中。半个小时后, 警车才到。愤怒的群众将警车团团围住,并支持孩 子的父母将110告上法庭。 你支持将该区110告上法庭吗?有什么法律依据呢?
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①认真学习宪法才能对国家的根本问题有 全面的了解 ②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才能更好地享 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2、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监督权: 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 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监督对象: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首先,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课件:1.1 公民权利保障书(第二课时)(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P5探究与分享 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开展再就业培训
发展义务教育 开办农家书屋 提供营养午餐
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
(1)以上四幅图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分别是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就业权。
(
主体广泛)
人权内容: (内容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 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发展中的中国人权:
人权入宪的历程
1991年11月中国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权文件《中 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1997年9月,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报告主题报告;
A
)
6.中国各级政府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全方位、全周 人民健康,奋力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发展。这表明( ) A.健康权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B.我国公民是人权的主体 C.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D.在我国,只有宪法保障人权 7.我国全面贯彻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不断推动人权 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应该( ) 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 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
2018/3/7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P5探究与分享 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开展再就业培训
发展义务教育 开办农家书屋 提供营养午餐
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
(1)以上四幅图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分别是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就业权。
(
主体广泛)
人权内容: (内容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 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发展中的中国人权:
人权入宪的历程
1991年11月中国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权文件《中 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1997年9月,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报告主题报告;
A
)
6.中国各级政府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全方位、全周 人民健康,奋力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发展。这表明( ) A.健康权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B.我国公民是人权的主体 C.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D.在我国,只有宪法保障人权 7.我国全面贯彻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不断推动人权 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应该( ) 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 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
2018/3/7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第二课时 课件(粤教版八年级下)

首先,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例子:公安机关办案时不能滥用私刑,屈打成招。
国 国家 家工 机作 关人 和员
其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例子:劳动就业培训、保障残疾军人、优待军人家属;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 举报,都应当接受。
再次,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体制,
内 容
近二十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百多部 立法保障 法律,确保公民多方面的权利和 自由得以实现。
司法保障
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 律援助制度,以确保在司法过程 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 正的对待。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1、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大部分:
再次,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例子:国道上的关卡不能乱收费或加价。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1、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大部分:
(1)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2)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 的基本人权。
宪法是……
还有吗……
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的总章程 最高的行为准则
你同意哪种说法?
《谁大》
某县党委和人大常委会联合制定了一份所谓对”轻 微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文件,并于 1998年建立了一所:法制教育学校”,对所谓的 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仅仅四个 月,就将200多名违法的人强行关押在这里,这些 被关押的人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还要交纳 200多元”学费”。当地许多人上书有关媒体,要 求调查这种侵犯人身自由和违反宪法的行为。而该 县委书记说:”共产党是执政党,上管天,下管地, 中间还要管空气,我们党委的决定就是宪法。”该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说:”我们人大是立法机关,我 们有权制定任何决定。” 思考:到底是党大还是宪法大?是权大还是法大? 国家工作人员要不要遵守宪法?为什么?
八年级粤教版思品下册课件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共16张PPT)

轻松尝试应用
1. 在我国, 诸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 是由宪法规定的。这表明宪法( A.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C. 是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最根本的活动准则 D.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答案: D 2.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法律, 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 这体现 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的方式是( A. 宪法保障 C. 司法保障 答案: B B. 立法保障 D. 物质保障 ) )
5. 人民网发表的《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打造“ 阳光政府” 》文章指出: 推动政府 信息公开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 是预防腐败的根本措施, 公开促使 政府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 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公共行政能力的挑战。 公开政 府信息, 有利于( ) A. 公民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秘密 B. 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的权利 C. 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 D. 中学生更好地参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 答案: B
3. 《检察日报》 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 , 应当强调宪法在 其完善和发展中的地位。 法律体系的形成、 完善和发展, 应以宪法为价值指 引和评判标准。下列对于宪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 宪法规定集体生活中的最根本的问题 D.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答案: C )
4. 汇通网讯, 《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为如实报道了上市公司凯恩公司 关联交易内幕, 遭到凯恩公司所在地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 被通 缉的记者四处求援, 工作陷入停滞。对该县公安局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
A.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B.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情 C.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做的事情 D.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答案: A
粤教版初二下册政治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PPT课件(1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 会议就宪法修改以高票通过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异同
内容
宪法
普通 法律
国家生活中 最根本的问题
国家生活中某 一方面的问题
法律效力 制定和 修改
最高的法律 效力
最严格
以宪法为基础 不家长?
从三大方面可以看出,我是最根本的法律, 是母法,在法律大家庭中享有最高地位,是 你们的大家长。
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宪法内容 四大版块
公民权力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
国家性质 国家根本制度 国家根本任务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标志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根本制度
2、为什么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首要地位? 第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
我是最根本的法律, 对国家而言,我是极其 重要的,因为我规定了 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根本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你们关心国家大事吗?
法》。
刑法
到底谁是啊?
立法法
宪法
请同学简单浏览课文,续编我的 自我介绍。
你们这些孩子都别争啦, 你们都是我的子女,跟我 走吧,我会一一加以证明 的。
请同学结合刚才浏览的课文,想一想, 我会在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证明?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 于首要地位
粤教版八下第五单元第3课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共55张PPT)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 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D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3 材料一: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
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 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以上材料说明(ABCD )(多选)
宪 法 保 障 公 民 权 利
国 宪法是国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家 的 原 家的根本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根 因 法,居于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 本 首要地位 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法 公 (1)国家权力受宪法 1.规范国 民 宪法对 家权力的 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权 表 公民权 正确行使 (2)国家和政府负有保 利 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利的有 的 现 效保障 2.保障公民 以宪法为核 ①立法保障 保 障 心的公民权 的基本权利 利保障体系 ②司法保障 书
宪法是……
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的总章程 最高的行为准则
还有吗……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
(1)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A、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是公民通过权利 的享有赋予的; B、国家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保障 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 权力时,要做到“三个不得”。
某地由于市政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土部门决定征用
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 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
当城建拆迁 人员到来时,李 老伯拿出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某地由于市政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土部门决定征用 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 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
C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 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D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3 材料一: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
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 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以上材料说明(ABCD )(多选)
宪 法 保 障 公 民 权 利
国 宪法是国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家 的 原 家的根本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根 因 法,居于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 本 首要地位 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法 公 (1)国家权力受宪法 1.规范国 民 宪法对 家权力的 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权 表 公民权 正确行使 (2)国家和政府负有保 利 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利的有 的 现 效保障 2.保障公民 以宪法为核 ①立法保障 保 障 心的公民权 的基本权利 利保障体系 ②司法保障 书
宪法是……
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的总章程 最高的行为准则
还有吗……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
(1)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A、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是公民通过权利 的享有赋予的; B、国家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保障 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 权力时,要做到“三个不得”。
某地由于市政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土部门决定征用
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 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
当城建拆迁 人员到来时,李 老伯拿出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某地由于市政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土部门决定征用 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 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PPT【精编】共28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
PPT【精编】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PPT【精编】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2课时)》课件 (共14张PPT)

体„„”近日这则消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安徽萧县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利用互
联网散布的谣言。谣言发布者欧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 材料二 2015年6月2日信息时报讯,“在黄埔公园内,每天入夜时都有几个舞队各自 放音乐跳舞。特别是晚上8点左右的第二场广场舞,各舞队比拼音乐的音量,导致公园 嘈杂声一片,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黄埔区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 前,黄埔公园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有人进园活动,直到晚上10点结束。有跳广场舞的、 跳交谊舞的、踢毽子的、打太极拳的、唱歌的等40多个团队在活动。 【问题探究】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做? 【解答】①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③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积极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1 、2 、4 、5
3 、4 、5
第五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我是中国公民
1.右边漫画告诉我们,跳广场舞( D A.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应多跳
)
B.影响他人休息,应坚决取缔
C.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D.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正确行使权利的理解。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 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跳广场舞也应尊重他人的休息权利,故D项说法符合 题意。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第二课时 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1.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义务?
3.公民懂法守法有什么意义?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1.积极行使权利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不得损害他人的 合法自由和权利 。 ②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 ③要以 合法 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 2.忠实履行义务 (1)义务的体现:国家对公民的 要求 和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 责任 。 (2)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 积极 去做;法律要求的 必须 去做;法律 禁止的坚决 不做 。 (3)公民懂法守法的意义:公民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履行 义务 长治久安 ,繁荣富强。 ,国家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
第五单元
探究点2
我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公民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 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问题探究】 (1)“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必须弘扬宪法精神? 【点拨】宪法的重要性。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是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B.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解析:从题干中可见,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说明的是D选项,宪法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A、B、C与题意不符。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2.刑警刘某在调查刑事案件过程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
罪,被依法逮捕。刘某的行为是( A.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A )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3)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①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权利,需要政府创造和提供 条件或机会 来保障。 ②公民的平等权利、政治自由和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等, 需要国家提供积极的 法律保护 ,尤其是司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坚
公民权利 。 (4)我国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 宪法
法权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纪守法,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参与国家 的政治生活。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 、2 、3
4 、5
第五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我是中国公民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 经济文化权利等多方面的基本权利。这说明宪法( D )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第二课时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宪法有哪些基本内容?
2.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4.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5.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1.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B.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行使刑警的权利 解析:刑讯逼供是违反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只要行为本身触犯我国宪法和法 律,就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它与“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的区别 在于前者行为本身触犯了宪法和法律,而后者要看是谁去做。如收税,若是 工商、税务等部门依法收取,就是宪法和法律授权,若是其他无关部门收取,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
× ) × )
√ )
3.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民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4.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5.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 )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探究点1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因老板拖欠工钱,张某一气之下,在老板屋里布上电线,企图电死老板泄愤。 张某因故意杀人(未遂)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监狱工作人员的帮 助下,他写好起诉书寄到人民法院。后来,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个体老板 全额偿还张某的工资。张某拿着工资,不禁热泪盈眶。
(1)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大部分: 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规范 国家 权力的正确行使。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人民通过 宪法 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又把部分国家权力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 门行使。 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受 宪法 的严格规 范和限制。 ③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 禁止做 的事,不得拒绝 做宪法和法律 规定做 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 未授权 的事。
【解答】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①宪法规定 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宪法精神,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点拨】 即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解答】 ①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③关
心国家管理事务,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现在,我们年纪还小,不必树立宪法意识。 此观点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团体、 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因此,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
关,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
【问题探究】 (1)人民法院的两次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什么保障?
【解答】司法保障。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我国是如何对公民进行上述保障的? 【解答】我国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以确保在司法过 程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都能直接管理国家。 此观点错误。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是,13多亿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
持
司法公正 ,不损害宪法规定的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
保障体系。其内容包括: ① 立法 保障。我国制定了多部法律,确保公民各方面的具体权利得以实现。 ② 司法 保障。我国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以确保在司 法过程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2.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 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我们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①认真学习宪法,自觉 遵守 宪法。 ②依法行使公民的 监督 权利。 ③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有序参与国家的 政治生活 。 (3)公民认真学习、遵守宪法的意义:认真学习宪法,才能对国家的根本问题有 全面的了解;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才能更好地享有 公民权利 ,履行 公民义务 。 (4)公民监督权的内涵:是指公民有 监督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 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5)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行使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是国家权 力为民服务的保障,也是维护 宪法权威 的表现。 (6)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我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所了解到的 社情民意 ,提出对社会管理的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