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

合集下载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2018~2018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注意事项: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⑵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⑶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⑷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⑸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5.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26.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 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 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2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美洲开启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试卷类型:A2018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注意事项: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⑵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⑶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⑷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⑸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5.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26.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 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 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2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美洲开启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

河北武邑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论述文阅读。

①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②儒家士大夫首先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

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

“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

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

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

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④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

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

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

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出现了许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如果追溯源头,均与“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土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 丙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索) 北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这表明秦代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2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 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26、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緡钱十万。

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

”宋朝此举的目的是A.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B.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竞争C 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27、清代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 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此现象反映了A.封建官僚体制下世择的延续B.封建官僚体制有很大的弹性C.南方士人在科考中占据优势D.科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28、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

他在位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

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

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这实质上反映了A.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C.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D.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2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 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30.图6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劳动力廉价,纺织服装出口欧美无配额限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是孟加拉国的两倍。

两国都吸引了大量中国服装企业来此办厂。

读图,完成1-2题。

1. 中国企业最初选择更多的是在越南办厂,而不是孟加拉国,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面料运输成本B. 地价低C. 劳动力D. 关税低2.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从越南迁至孟加拉,主要考虑孟加拉国A. 劳动力成本低B. 能源充足C. 利于扩大市场D. 原料丰富溶解性总固体(Tota| Dissolved Solids TDS)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和。

TDS可表示水中盐分的高低。

学者在新疆昌吉(约87°E,44°N)进行了不同TDS水面蒸发试验。

该地水体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

其研究结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 与青海湖相比,西湖的单位面积日均蒸发量A. 夏季多,冬季少B. 夏季多,冬季相当C. 夏季少,冬季相当D. 冬夏季都多4. 当长江口与同纬度的东海相比,一年中单位面积日蒸发量相差最大的季节A. 华北地区的空气湿度小B.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速减缓C. 太湖的自净能力增强D. 新疆博斯腾湖水体更新速度慢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

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

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

这种变化反映出A.宗法制己难以为继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D.诸侯争战民生困苦25.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派桥纸等。

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26.唐代王建在《汁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B.海上贸易居于主导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区间贩运异常繁荣27.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稗为锄植而征其租;著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

”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的萌芽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人身控制的松弛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28.《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

1851年,榆次晋商常择通过捐输获得“浩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

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

这种做法旨在A.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C.抵抗西方列强侵略D.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29.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材料表明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30.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1.《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相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事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

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C.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2.汉初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日》中这样概括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据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理论体系庞杂使儒学难有实际功用B. 公家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 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是儒学主要功能D. 政治形势影响司马谈对儒学的认识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思想意在( )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好像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进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

”该观点旨在说明( )A. 科举制的废除冲击清朝的根基B. 戊戌变法加剧社会秩序的混乱C. 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循序渐进D. 传统入仕渠道受阻引发了革命5.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1.《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相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事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

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C.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2.汉初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日》中这样概括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据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理论体系庞杂使儒学难有实际功用B. 公家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 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是儒学主要功能D. 政治形势影响司马谈对儒学的认识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思想意在( )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好像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进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

”该观点旨在说明( )A. 科举制的废除冲击清朝的根基B. 戊戌变法加剧社会秩序的混乱C. 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循序渐进D. 传统入仕渠道受阻引发了革命5.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
24、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土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 丙
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索) 北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这表明秦代
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
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
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
2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 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理学家
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
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
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
26、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緡钱十万。

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
违者杖一百。

”宋朝此举的目的是
A.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
B.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竞争
C 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
27、清代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 桐
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此现象反映了
A.封建官僚体制下世择的延续
B.封建官僚体制有很大的弹性
C.南方士人在科考中占据优势
D.科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
28、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

他在位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
点。

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

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
C.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D.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
2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
回答说: 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30.图6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31、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

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
逐渐普及。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
施是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
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
33、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
联孙吴,北拒曹魏”。

他们的认识
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D.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
34、“经过长时间的迟聚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章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
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

这一共同体。

现在叫做欧盟。

”欧盟的出现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市场
C.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
D.降低了民族主文情绪
35、清代画家石涛有诗:“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
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文
第II卷
40.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

也使人们给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

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生在自认为最有利于英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

在量彻斯特、伯明輸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則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积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

被垃圾、废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

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佳房与城市規划的一系到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 万增长量1910年的128万余人。

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追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敞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是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域,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力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

”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背景。

(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

(13分)
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