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扬州大学MBA教育中心电子教案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二、学时与学分学时:40 学分:2.5三、授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五、教学目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想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
六、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在教学计划中,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业务理论基础课。
它一方面是为各门专业管理课打下业务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又对各门专业管理课起综合作用, 说明它们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1、绪论(第一章)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关系;2)管理经济学和经济体制;3)机会成本的概念与计算;4)管理经济学研究方法:抽象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数量经济模型。
基本要求:(1)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乙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4)边际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学习建议: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3学时,练习1学时。
作业:1、一台设备可用来生产A产品,也可用来生产B产品,但是若生产其中一种,就必须放弃另一种。
与两种产品生产有关的一个计划期的数据如下。
(1)生产A、B两种产品的会计利润为多少?(2)生产A、B两种产品的经济利润为多少?2、某企业今年计划使用钢材10万吨,仓库里面有前年购入的钢材3万吨,单价为1200元/吨;有去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500元/吨;还有今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600元/吨。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新)

目录《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6)《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9)《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13)《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8)《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2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4)《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26)《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32)《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34)《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6)《企业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8)《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 (40)《管理学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 (42)《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44)《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47)《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50)《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52)《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1252004 课程性质:核心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管理经济学》是MBA培养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以提高学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一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是掌握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决策中的运用。
这两部分内容都是重要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掌握后者则是学习前者的目的。
所以,对这两部分内容都应当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者、利润和市场第一节管理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第二节利润最大化第三节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第四节市场结构和管理决策第五节如何利用图表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市场均衡第四节市场均衡的变动第五节限制价与支持价第三章最优化的边际分析第一节概念与术语第二节无约束下的最优化第三节有约束下的最优化第四章基本预测技术第一节需求估计直接法第二节经验需求函数第三节需求估计第四节价格接受企业的需求估计第五节价格制定企业的需求估计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消费者预算约束第四节效用最大化第五节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市场需求曲线第六章弹性与需求第一节需求弹性系数第二节弹性和总收益第三节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第四节需求弹性计算第五节其他弹性第六节边际收益、需求和弹性第七章短期生产与成本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短期生产第三节短期生产总结第四节经济成本的性质第五节短期总成本第六节短期成本与生产关系第八章长期生产与成本理论第一节等产量线第二节等成本线第三节投入的优化组合第四节最优化与成本第五节规模报酬第六节长期成本第七节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第八节成本利润分析第九章生产与成本估计第一节短期生产函数的规范第二节短期三次生产函数估计第三节短期成本估计第四节短期成本函数估计第十章竞争市场上的管理决策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第二节完全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求第三节短期利润最大化第四节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第五节长期内的利润最大化第六节利润最大化的要素投入量第八节利润最大化产出决策的应用第十一章具有市场力企业的管理决策第一节市场力度量第二节市场力的决定因素第三节垄断的利润最大化第四节利润最大化时投入要素量第五节垄断竞争第六节利润最大化价格与产量决策步骤第十二章寡头垄断市场的决策战略第一节同步决策战略第二节顺序决策战略第三节进入限制战略第四节重复决策寡头垄断市场的合作第十三章利润最大化的高级技术第一节多工厂第二节成本加成定价第三节多市场--价格歧视第四节多产品第五节战略进入限制第十四章不确定性和风险下的决策第一节风险与不确定性第二节风险决策第三节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分析第四节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其中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至少用12学时。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定义(Trigger strategy):竞赛者i 被称为采取 Trigger strategy,如果对任一期 , 1,2,...,
ai
peace war
as long as ait atj peace for all t1,..., -1
otherwise.
第六章 博弈论
本章建议阅读章节: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公司战略经 济学》,前言。 布雷克利《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1章、第2章、 第3章。。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需求分析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的行为目标与约束条件
行为目标:效用最大化 约束条件:个人的收入 一元函数:U=U(X) 边际效用:dU/dX 边际效用递减 效用函数:U=U(X,Y) 预算约束:M=PxX+PyY 均衡条件:MUx/Px=MUy/Py
2
1
P
W
P 2, 2 -2,3
W 3, -2 -1,-1
第六章 博弈论
第二节 博弈的扩展形表达方式
博弈者先后行动
1
F
2F
D
2D
B
NB
B
NB
P 1 H 1
P 1 P 1 P 2 H 1 H 1 H 0
第六章 博弈论
第二节 博弈的扩展形表达方式
子博弈与子博弈完备均衡Subgame and 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 (SPE).
根据定义求 SPE。
在飞行员与劫机者 game 中,(D,(NB,NB))构成唯一的 SPE。
第六章 博弈论
管理经济学课程大纲

MBA辅助教学资料管理经济学M A N A G E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MBA适用)《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课程编号(COURSE NUMBER):课程名称(COURSE NAME):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学时学分(STUDYING HOURS AND SCORE):32/2先修课程(ASSUMED KNOWLEDGE):---------------------------------------------------------------------一、课程描述(COURSE DESCRIPTION)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于决策科学的各种方法和工具,指导企业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稀缺资源,制定和实施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经营决策,更有效地管理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生产商的关系。
本课程介绍基本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包括边际分析、市场竞争力、定价策略和组织分析方面的原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COURSE OBJECTIVE)竞争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管理经济学研究中始终围绕的两个主题。
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服务于三个目标:1.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企业决策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逻辑分析方法;2.使学员精通和掌握经济学中涉及协调和配置企业活动和资源的范畴、方法和分析工具,为思考和分析适用于更多企业具体活动和问题的管理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决策思维方法;3.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战略性的决策分析中。
三、教学主要内容(CONTENTS)全部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重点分析管理经济学的策略研究:1.提供一个关于管理经济学的概览,描述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介绍主要的管理经济学概念和分析工具,阐述经济学分析对管理活动的价值;2.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
主要包括需求理论与分析、弹性分析、供给理论与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市场有效性的分析;3、对市场力的分析。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Outlines of Managerial Economics1.The objective of the courseManagerial Econom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re courses for MBA students. This course serves to integrate various analytical and conceptual tools learned in the business curriculum into the framework of economic thinking. Heavy reliance is placed on the ability to crystallize student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o a coherent method of reasoning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bstract though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2. Course requirements1). Homework Assignments. At least 5 homework assignments will be given. Homework is optional, but if it is turned in it will be graded and counted. Homework will be assigned one week before due date, and will usually consist of problems from the end of chapters. Homework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final grades, and as a preparation for exams. Collaboration with fellow students is allowed, though answers should not be identical.2). Working PapersAt least one paper is required during the course period. The subjects of paper can be chosen from the given options. The paper should be turned in before the final exam.3). ExamsThere is a final exam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exam will consist of short answer essay questions and problems.3. Textbook and reference materials1) S. Charles Maurice & Christopher R. Thomas, ManagerialEconomics (Six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y, Inc.1999.2) 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 Microeconomics (Third Edition)3)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in economics field and references from internet.4.Course OutlineI. IntroductionDefine managerial economicsTheory of the Firmobjective and value of the firmprofits and the function of profitDemand-supply analysis and market mechanismOptimization TechniquesEconomic Relationships: Total, Average and margin.Optimization and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with really basic calculusProfit Maximization with calculusII. Demand AnalysisIndividual and market demand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Other ElasticitiesDemand relationshipRegression AnalysisIII. Production and CostProduction FunctionsOne variable input (short-run production)Two variable inputs (Long-run production)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Returns to scaleShort-run CostsLong-run Costs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Estimating Cost FunctionsIV. Market structure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Firms in competitive marketFirms with market powerOligopoly marketV.Pricing practiceCost plus make-up pricingPricing for multiple productsPrice discriminationStrategic pricingVI. Information economicsMarket failureAsymmetry of informationPrincipal-agency problemRisk analysis《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管理经济学是MBA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MBA)经济学系李晓春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MBA的学员们在面对稀缺资源进行决策分析时,能够正确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数学及统计工具的使用方法。
为此,制定以下两个目标:(1)较为全面而精确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其中,我们将尽量避免涉及深奥的和枝节性的问题。
(2)说明经济理论是怎样用来决策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拟通过讲解概念、案例来实现。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导论(1课时)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经济学原理与企业决策、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3课时)需求与需求函数、供给与供给函数、市场均衡第三章、需求的弹性分析(3课时)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市场需求估计第四章、生产技术及其选择(4课时)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产出决策、长期生产函数与要素组合比例、第五章、成本分析(5课时)经济学的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学习曲线、成本函数估计、成本分析的应用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4课时)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短期供给、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供给、消费者剩余及生产者剩余与政府规制、纯粹竞争第七章、垄断与垄断势力(4课时)垄断的形成、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对垄断的政府规制、垄断势力及其规制第八章、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战略(2课时)垄断市场及其均衡、产品差异化、利润最大化的广告决策第九章、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2课时)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市场集中度、寡头垄断市场的非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寡头垄断第十章、寡头博弈与竞争策略的选择(2课时)简单的博弈与博弈均衡、重复博弈与序列博弈、威胁与承诺第十一章、利润最大化定价策略(2课时)差别定价策略、两步收费制、搭配销售、企业内部的转移定价、其他常用定价策略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1课时)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以上、共计33课时,另外计划安排聘请外教来校讲课一次(约3课时)。
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英文名称:Managerial Economics课程编号:二、总学时:36学时三、学分数:2学分四、课程内容简介管理经济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所涉及的对象是管理决策。
在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组织管理者需要了解与掌握各种决策的经济后果。
管理经济学主要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助于决策科学的、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指导企业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稀缺资源,制定和实施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经济决策。
管理经济学自诞生以来,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采用为核心必修课程,表明了它在培养造就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管理经济学以讨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主,如需求-供给分析、消费者效用分析、生产要素投入分析、竞争与垄断分析等,但同时也强调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管理决策问题,如企业的价格策略。
五、教材周勤主编:《管理经济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9.六、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2.掌握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3.能够熟练使用经济学的原理及方法分析各种政策及管理决策。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作业、模拟练习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使学习者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作业练习等活动,形成和初步掌握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条件下,进行企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分析的能力。
八、考试方式按照《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
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
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70%、20%、10%。
其中,试卷按7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经济数学一、课程简介《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课程,它涉及的是企业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
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
二、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理解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
3、应用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企业管理实践问题。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经济数学》是本课程的前修课程。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供求与市场运行机制、需求分析、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等。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企业管理决策、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企业的性质和目标、企业的利润。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理解企业管理决策与管理经济学间的关系;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企业的目标与企业的利润。
『关键知识』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企业管理的经济决策实践。
2、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
3、企业的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4、企业的利润: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正常利润;外显成本与内涵成本。
『重点』1、边际分析法。
2、企业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3、企业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4、机会成本、外显成本与内涵成本。
『难点』1、机会成本的理解与应用。
2、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与应用。
3、边际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二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知识点』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及其影响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社会资源的市场机制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6)《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9)《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13)《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8)《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2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4)《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26)《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9)《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1252004 课程性质:核心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管理经济学》是MBA培养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以提高学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一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是掌握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决策中的运用。
这两部分内容都是重要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掌握后者则是学习前者的目的。
所以,对这两部分内容都应当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者、利润和市场第一节管理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第二节利润最大化第三节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第四节市场结构和管理决策第五节如何利用图表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市场均衡第四节市场均衡的变动第五节限制价与支持价第三章最优化的边际分析第一节概念与术语第二节无约束下的最优化第三节有约束下的最优化第四章基本预测技术第一节需求估计直接法第二节经验需求函数第三节需求估计第四节价格接受企业的需求估计第五节价格制定企业的需求估计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消费者预算约束第四节效用最大化第五节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市场需求曲线第六章弹性与需求第一节需求弹性系数第二节弹性和总收益第三节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第四节需求弹性计算第五节其他弹性第六节边际收益、需求和弹性第七章短期生产与成本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短期生产第三节短期生产总结第四节经济成本的性质第五节短期总成本第六节短期成本与生产关系第八章长期生产与成本理论第一节等产量线第二节等成本线第三节投入的优化组合第四节最优化与成本第五节规模报酬第六节长期成本第七节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第八节成本利润分析第九章生产与成本估计第一节短期生产函数的规范第二节短期三次生产函数估计第三节短期成本估计第四节短期成本函数估计第十章竞争市场上的管理决策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第二节完全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求第三节短期利润最大化第四节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第五节长期内的利润最大化第六节利润最大化的要素投入量第八节利润最大化产出决策的应用第十一章具有市场力企业的管理决策第一节市场力度量第二节市场力的决定因素第三节垄断的利润最大化第四节利润最大化时投入要素量第五节垄断竞争第六节利润最大化价格与产量决策步骤第十二章寡头垄断市场的决策战略第一节同步决策战略第二节顺序决策战略第三节进入限制战略第四节重复决策寡头垄断市场的合作第十三章利润最大化的高级技术第一节多工厂第二节成本加成定价第三节多市场--价格歧视第四节多产品第五节战略进入限制第十四章不确定性和风险下的决策第一节风险与不确定性第二节风险决策第三节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分析第四节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其中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至少用12学时。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参与、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形式。
五、参考资料1、托马斯.莫瑞斯:《管理经济学》(第八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詹姆斯R.麦圭根等:《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徐玖平:《管理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宝山等:《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吴德庆:《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陈章武:《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7、彼得森.刘易斯:《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1252005 课程性质:核心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
对一个管理者而言,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必将为更好地使用分析会计资料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员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会计信息;能够借助会计学的知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课程基本要求:MBA学员在理解会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会计循环的过程及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各要素间的关系和特殊事项的会计表达方式,能够正确阅读与分析会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的性质和目的第一节谁需要会计第二节什么是会计第三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第四节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第五节会计基本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第六节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孰优孰劣第二章会计信息的生产第一节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第二节会计信息生产的流程第三节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三章收入与货币性资产第一节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二节货币性资产第三节应收款项及其管理第四节货币性资产的分析第四章销货成本与存货第一节存货的概念和范围第二节存货的计量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价第四节存货的清查第五节存货会计信息的分析第五章长期非货币性资产第一节长期非货币性资产的初始计量第二节固定资产的折旧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第四节租入资产的改良支出第五节固定资产的减值和处置第六节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六章负债第一节负债的定义及性质第二节流动负债第三节或有事项、或有负债及预计负债第四节长期负债第五节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第六节借款费用资本化第七节债务重组第七章所有者权益第一节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第二节所有者权益概述第三节投入资本第四节资本公积第五节留存收益第八章现金流量表第一节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第二节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第九章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第一节企业合并及其方式第二节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比较第三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第四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第五节合并会计报表及其编制(了解)第十章财务比率分析第一节偿债能力分析第二节资源运用效率分析第三节销售毛利变动分析第四节盈利能力分析第五节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第六节市场价值比率第七节杜邦分析第十一章成本习性与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成本习性及其分类第二节本量利分析第三节本量利分析的拓展和运用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其中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至少用12学时。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参与、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形式。
五、参考资料1、罗伯特N.安东尼等:《会计学: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杨雄胜:《会计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Lawrence Revsine(美)等: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Krishna G. Palepu(美)等:Business Analysis and Valuation: Using FinancialStatement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陆正飞:《CEO财务报告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周晓苏:《会计学》(第二版),大连出版社,2010。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1252006 课程性质:核心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数据、模型与决策》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一门核心学位课程,它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学科,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经济计量模型、运筹学典型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模型和数量分析手段解决经济、管理领域中实际问题,为更好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评价自身和环境,以做出科学的决策服务。
将课程统计理论与应用(其中包括企业管理统计)、运筹学部分、经济计量分析技术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重点讲授原理、上机操作解题、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相合的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面对实际背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在高层次决策人员应具备的决策能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模型与决策简介第一节管理科学简介第二节定量分析第三节成本、收入与利润模型第二章线性规划第一节线性规划模型第二节线性规划求解第三节整数线性规划第四节线性规划应用第三章运输、指派与转运问题第一节运输问题第二节指派问题第三节转运问题第四节生产与库存应用第四章网络模型第一节最短路问题第二节最小支撑树问题第三节网络最大流第四节动态规划应用第五章项目安排:PERT/CPM第一节活动时间已知的项目安排第二节活动时间不确定的项目安排第三节时间与成本抉择第六章决策分析第一节构造问题第二节未知概率决策第三节风险型决策第四节决策分析应用第七章多准则决策第一节目标规划第二节计分模型第三节层次分析法第八章预测第一节判断预测法第二节计量回归模型及预测第三节时间序列模型及预测第四节模型应用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其中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至少用12学时。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参与、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形式。
五、参考资料1、伯纳德W.泰勒:《数据模型与决策》(原书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韩大卫:《管理运筹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汉良:《统计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1252007 课程性质:核心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战略高度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体系,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观;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把握和运用诸如工作分析、员工招募、薪资管理、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职业管理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