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简版)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简版)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简版)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

(2018年6月)

撰写:朱云鹃

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

英文译名:Managerial Economics

总学时:40

学分:3

本大纲以国家MBA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安徽大学实际教学和研究情况编写而成。

一、总纲部分

1.课程目的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MBA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

一是为管理经济学的学员较为系统地介绍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管理经济学是MBA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教学促使学员能学好其它专业管理课并为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高学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本课程共由十个单元课程组成,每个单元3~6个学时。大纲中标有“*”号的为选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讲。

2.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员主动思考、教师系统理论介绍、师生共同参与案例分析和研讨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将课程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与学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以丰富学员的知识,积累学员的经验,提高实际管理能力。

3.课堂参与

出勤、听课、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4.考核形式

课堂表现(出勤、研讨与案例分析)占30%左右;卷面考试占70%左右。

5.建议教材

吴德庆、马月才等编著,管理经济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主要参考书

(1)詹姆斯·R·麦圭根、R·查尔斯·莫邪、弗雷得里克·H·B·哈里斯著,李国津译,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原书第9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版

(2)陈章武.管理经济学(修订版,MBA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William Boys,李自杰著.刘伟译.新管理经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最新版

(4)朱云鹃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北师大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5

二、单元部分

单元一管理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及基本方法

1.教学主题

(1)管理经济学的内涵

(2)经济学基本假设

(3)企业的经营目标

(4)机会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5)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6)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什么是边际分析法?在管理决策中使用边际分析法有什么意义?

(2)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经济利润?什么是机会成本?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4)思考现实中经常遇到哪些经济学问题?例如学习时间应当怎样分配?

(5)“质量不是免费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学校承诺,保证让每一个

学生都毕业,你是否理解和赞同这一承诺?

单元二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1.教学主题

(1)需求量、需求函数、需求法则

(2)供给量、供给函数、供给法则

(3)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4)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5)需求--供给分析法

(6)经典应用分析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市场中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与供给影响因素是否一样?

(2)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3)政府对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规定最高价格,对该产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4.案例分析:

合肥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未来会不会涨价?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教师结合授课情况选择确定)

单元三需求分析

1.教学主题:

(1)需求价格弹性概念、计算、分类及应用

(2)需求收入弹性及其应用

(3)恩格尔定律及其他弹性

(4)需求交叉弹性及其应用

(5)收入、需求弹性及价格原理

(6)弹性与供求完美结合——经典应用分析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一关系对企业的价格决策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之。

(2)水的弹性如何?节约用水的政策有效吗?

4.案例分析:

根据“εp”把生意做大

——则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发家故事

汉博·凯莱汉,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执行总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民航界的领导人,包括当时的民航局,在关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对空中旅行抱什么想法的问题上,普遍认为:空中旅行主要是那些能支付得起高票价的乘客们的事。他们或者是富人,或者是商务旅行。普通美国人多数都宁愿乘火车、汽车而不乘飞机。他们还认为:普通美国人都把空中旅行看成是一种奢侈,即使机票价格在可行的幅度内有所下降,也不会引起客运量的大幅增加。

凯莱汉和他的同事则看法相反。认为,机票降价一定能使一般公众参加空中旅行的人数大幅增加。“我们肯定,在民航市场上,价格弹性要比他们估计的大得多。”由于当时民航局对美国州际航班的价格实行管制,不允许价格竞争,凯莱汉和他的同事们只好选择州内飞行的航班进行试验。他们选择了德克萨斯州,飞行路线为从达拉斯到休斯敦,再到圣安东尼。他们向乘客提供简单而实惠的服务。点心只是花生和饮料,只有经济舱。售票柜台给顾客的只是简单的现金收据和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登机卡。但航空公司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效率很高,又很便宜。

消费者对西南航空的降价做出了很大反应。很快,在州内航线上,与其他航空公司的竞争加剧。西南航空坚持原方针不变。消费者懂得,如果西南航空试验失败,州的旅行就会回到原来的高价。他们大量光顾西南航空,使西南航空量大增,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获得了相当多的盈利。

这场由西南航空所挑起的价格竞争,开创了美国民航业的一个新时期,即有了更多的机票折扣、客运量大增和民航局逐渐放松管制。

讨论问题:

(1)凯莱汗和他的同事做出降低机票价格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西南航空的低价策略取得了成功?

(3)从本案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单元四生产决策分析

1.教学主题:

(1)生产函数、长期、短期等概念

(2)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平均法则、合理生产阶段原理等

(4)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4)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概念

(5)两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决定

(6)规模报酬及其类型*

(7)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技术进步的测定、技术周期等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举例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实际存在?它在管理决策中有何意义?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4.案例分析:

(1)分析补充案例材料“高等教育中的规模收益”

(2)邮局的选择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某邮局在改革过程中想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从事信件的自动分拣,它只需一人管理就行了,一天就可处理10万封信件。但是目前是用人工分拣,需50个工人才能完成10万封信件的分拣任务。两种方法都能完成信件分拣任务,也就是都实现了技术效率。

但是邮局又算了一笔账,买一台分拣机需要投资400万元,使用寿命是10年,每年折旧40万元,当时银行贷款利率10%,邮局每年需支付利息40万元,再加上维护费用约5万元,使用它的年成本将为85万元。

而现在共使用50个分拣工人,每人年薪为1.4万元,合计为70万元。再加上其他支出大约每年5万元,共计半支出成本75万元。显然继续使用人工进行信件分拣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也就是使用人工分拣实现了经济效率。

经过如此算账后,该邮局决定放弃购买自动分拣机的想法。其好处还在于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讨论问题:

(1)技术效率高是否意味着经济效率也好?

(2)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在经营决策分析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3)技术先进是否意味着经济性也更好?美国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钢铁工业的8倍,但中国生产1吨普通钢材的成本却比美国低?你可以解释为什么吗?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单元五成本利润分析

1.教学主题:

(1)短期成本的分类、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2)长期成本的分类、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3)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

(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5)贡献分析法

(6)盈亏分界点分析法

(7)其他相关应用

(8)成本函数的估计*

2.阅读材料:

见教材。

3.研讨题目:

(1)利润与贡献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在管理决策中应如何正确使用?

(2)为什么在一定产量范围内边际成本会保持不变?分析讨论:

在企业面对经济不景气时通常会以调节人员和设备的数量作为应对手段的经济学意义;你认为保持低成本生产还有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3)引起规模经济的原因是什么?大企业与规模经济是不是同义词?4.案例分析:

(1)参见教材“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是不变的”?

(2)比较中美制造业真实成本对比,分析曹德旺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办企业?中国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

(3)分析鲍莫尔成本现象与未来社会的成本疾病。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单元六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1.教学主题:

(1)市场结构及特征

(2)企业利润最大化通理(黄金法则)、收入最大化原则

(3)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4)完全垄断市场企业的收益规律

(5)完全垄断市场企业的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6)垄断性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7)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8)寡头垄断模型(博弈论、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卡特尔模型)*

2.阅读材料:

教材第6章二节

阅读案例6-1

3.研讨题目:

(1)什么是完全垄断?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些企业,说明它们属于或接近完全垄断,为什么?

(2)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从长期看,行业的经济利润会消失,为什么?

(3)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模式有何不同?

4.案例分析:

(1)分析补充案例材料“航空运输市场结构分析”

(2)鸡尾酒疗法与知识产权保护

(3)如何看待快递行业的统一涨价?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单元七定价实践

1.教学主题:

(1)成本加成定价法

(2)最优定价法

(3)差别定价

(4)多产品定价法*

(5)其它*

2.阅读材料:

教材第7章

3.研讨题目:

(1)增量分析定价法和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适于使用增量分析定价法?

(2)所有的定价决策都是事前的、系统的和基于价值的,请解释之。

(3)价格歧视是一种有某一既定厂商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的顾客出售相同产品或服务的的行动。实行有效的价格歧视需要哪两个条件?

4.案例分析:

(1)分析补充案例材料“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差别定价”

(2)了解伦敦地铁定价系统,对国内地铁定价有何启示?

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单元八政府的经济作用

1.教学主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与政府的职能

(2)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3)外部性含义及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措施

(4)科斯定理

(5)公共物品特征和政府管理

(6)信息市场的不完全性和政府的对策

(7)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8)其他*

2.阅读材料:

教材第10章

3.研讨题目:

(1)如何解决城镇化小区市民居住的难题之——狗患?

(2)为什么私人物品的决策原则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物品的决策原则是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

(3)假定一家由政府管制的自然垄断企业,在近10年内,所有方案的净现值接近于零,问这是否意味着这家企业的经营效率不高?或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不当?请解释制。

(3)什么是专利权?为什么说新知识属于公共物品?请从市场效率角度,讨论实行专利制度的利和弊?

4.案例分析:

(1)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引起了不少家长和百姓的吐槽,就此谈谈你的看法。政府的职能行使是否得当?有没有必要统一中国的“开学第一课”?5.作业形式与内容:

(1)撰写1000字左右的上述案例分析报告

(2)课后作业题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2018年修订) 第一条为做好我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根据《安徽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学院奖励名额由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分配。 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因国家和学校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第三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道德品行优良。 3.成绩优异,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4.按规定缴纳学费。 (二)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除符合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发表论文。以安徽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者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其中被SCI、SSCI、EI、ISTP、CSCD、CSSCI等收录的论文,以检索证明为准。 2.出版学术著作(包括专著、译著、教材等)。 3.获得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安徽大学或者本人为专利权人)。 4.获得奖励。以主要参加人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有个人获奖证书、安徽大学为获奖单位),或者通过省部级及以上成果鉴定(安徽大学为完成单位),或者在学术科技文化及专业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5.能证明本人具有显著科研能力或突出发展潜力的其它事项。 (三)科研成果或奖励的时限为在校读研期间。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可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但获奖成果不可重复申报使用。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评选: 1.本学年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 2.学位课程考试(即学位必修与选修课程)有不及格者; 3.考试作弊或学术科研弄虚作假者。 第四条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委员,纪检委员、相关管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教学大纲统稿人:何焕锋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执笔人:何焕锋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法学院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学 课程编号:023013 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Law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1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1 课外学时: 学分:3 开设专业:法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民法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知识产权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在法律实践中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熟悉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对当前法律尚不能调整的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或出 现法律冲突问题时,能够利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指导实践。 2、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各单行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途径的不同有明确认识,能够针对智力成果的特点,熟练应用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

3、能够自行利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顺利获得并有效维护知识产权。 4、在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中,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进行有力的诉讼。 5、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历史、现状、立法中的缺陷与不足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研究知识产权法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 1、了解知识产权的范围 2、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3、掌握知识产权的分类。 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定义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特定信息 2、理解知识产权的特征 3、掌握知识产权的特征 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二章著作权法概述 1、了解著作权的起源和发展 2、理解著作权的特点 3、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 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章著作权法的主体 1、了解著作权的其他主体 2、理解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2017版《刑法学》教学大纲

《刑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刑法学》课程是按照本科专业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主要讲授刑法绪论、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罪刑各论等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刑法主要条文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形塑一定的认知方法,具备一定的法理分析能力和法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刑法学》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刑法学》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由刘玉江执笔,经征求×××意见,×××审阅后,于××××年××月××日由×××学术委员会审定。 二、知识准备 本课程学习应当预先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方法认知、价值选择等基本技能、理念。 三、理论教学 第一章刑法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体系,理解刑法的分类、基本原则,掌握刑法的适用范围,熟练掌握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刑法的概念,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重点是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 学习难点:本章学习难点是刑法的解释方法,罪刑法定原则。

第一节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分类 二、刑法的性质和任务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 (二)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 (三)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二章犯罪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犯罪的概念,理解犯罪的分类、罪名与罪状,掌握犯罪的特征,熟练掌握犯罪的身份犯与非身份犯、亲告罪与非亲告犯分类。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犯罪的特征,犯罪的分类,罪名。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重点是犯罪的特征,犯罪的法定分类,罪名。 学习难点:本章学习难点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特征,亲告罪与非亲告犯分类的依据,司法罪名。 第一节犯罪的特征 一、社会危害性 二、刑事违法性 三、刑罚当罚性 第二节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 学大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民法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02231001 (二)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Civil law (三)开课对象 法学院专科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法进行司法实务操作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事法律实践。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等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专业基础课。 (五)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学基本理论体系并对民法学的各项具体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较为熟练地运用民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物权、债权、人身权、继承权、民事责任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讲授时应注意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协调。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64学时 学分数: 4学分

八)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组织模拟法庭、课堂讨论为辅;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民法概述 教学要点:了解我国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之一;重点掌握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弄清我国民法的沿革、民法与民法学的体系、民法的渊源和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民法的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沿革;民法与民法学的体系;民法的渊源;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3)教学内容

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引言 一、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动态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大学体育课程的变化动因来自新世纪的社会变革,来自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萌发的,因此,其发展趋势也是无法阻挡的。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及社会中的人对体育的需求,这种需求规模的扩大,导致体育课程发展的规模的扩大,需求的变化则导致体育课程发展内容的变化,抓住了需求,就是抓住了体育课程发展的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材的质量不断提高。这些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的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包括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等做出了有关规定,并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和进取精神等。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中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原则、评价标准等的要求,编写出安徽大学体育课程大纲,作为学度体育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也是指导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等的指导性文件依据。 二、课程理念更新 在近年来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高校体育改革历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理念的更新改变了过去知道纲要的要求,在构件课程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对于具体的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当要建立适合特点的课程模式之时,此时的理念更新并不是照搬《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理念,而是根据《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理念为依据,提出我校有个性化特征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新理念,我们不能忽视理念更新在构件体育课程模式中的重大作用。既要反映符合本校特点的理念更新,又要符合《指导纲要》的共性理念,完全反映出学校特点的个性理念。 教育部将体育课程确定为活动课程,而我们可以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解为: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活动课程。它包括: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

新版安徽大学税务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安徽大学税务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3数学三, 433税务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为: 《433税务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杨斌:《税收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杜莉、徐晔:《中国税制》,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旭东、田雷:《税收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税法--201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这次我阅读是满分。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

民法教学大纲

《民法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52104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时数:50 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民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教育部确定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按照民法调整对象的内容及其内在规律,系统地阐述了民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程内容广泛,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要求能用理论来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在交流掌握民法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与理论,了解国外民法学的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理论联系实践,用以指导司法实践。并培养学生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最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民事法律、法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专门人才。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编民法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了解 法体系和历史发展及适用范围,理解和掌握民法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各项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难点: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法的含义 民法有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民法典和民法通则之分,着重掌握我国民法的含义。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依此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就是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是指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制定的各种有关民事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民法的渊源的各种类型是: 一、宪法; 二、民事法律; 三、国务院制定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 四、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五、地方性法规; 六、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的指示; 七、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 第三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基本准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最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正确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准确地制订、解释和执行民法,依据民法原则处理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等原则 二、自愿原则

体育欣赏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体育欣赏这门课程是学生闲暇之余的一个重要生活组成部分。体育欣赏的教学目的着眼于对体育欣赏内容的讲解与分析,着重对体育欣赏传统价值观念中继承下来的观念和意识进行深入宣扬。通过体育欣赏课教学使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体育欣赏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和欣赏观念,提高学生欣赏体育的水平。使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生活新观念,使学生真正终生受益。 二、课程介绍 体育欣赏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奥运会项目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使学生以欣赏者的视听为主要手段,以学生的内心体验为特征,从而达到领悟体育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同时还对学生进行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积极影响,利用体育名人成长事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32学时) 第一章体育欣赏课程目的意义及课堂常规(2学时) 第二章奥运项目欣赏 第一节奥运会、亚运会及田径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奥运会介绍、会徽及口号;奥运会开幕式、奖牌;关注北京奥运会 2.亚运会历史、简介及口号;2006年多哈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欣赏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项目的欣赏。 第二节田径、篮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田径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田径比赛的场地、设施及规则;田径比赛的主要技术;如何欣赏田径比赛 2.篮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篮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篮球比赛的主要技术;篮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篮球比赛 学习要求: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田径、篮球项目的欣赏。 第三节足球、排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足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足球比赛的主要技术;足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足球比赛 2.排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排球比赛的主要技术;排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排球比赛 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足球、排球项目的欣赏。 第四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项目欣赏(2学时) 主要内容: 1.乒乓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乒乓球比赛的主要击球技术;乒乓球竞赛规则要领;如何欣赏乒乓球比赛 2.羽毛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羽毛球比赛的主要击球技术;羽毛球竞赛规则要点;如何欣赏羽毛球比赛 3.球的起源、沿革、奥运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网球比赛的主要技术;网球竞赛规则要点;如何欣赏网球比赛 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上述章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项目的欣赏。

民法学(2)的教学大纲

民法学(2)的教学大纲 2007年5月13日黎银桂 第三编债权 第十五章债权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债的概念、特征、分类,债的发生根据;掌握债的担保和债的履行、债的移转和终止。 教学内容: 第一节债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一、债的概念 二、债的特征 三、债的性质 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在财产的分配,交换等领域形成的财产流转关系。 第二节债的分类 一、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二、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三、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四、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五、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六、主债与从债 第三节债的发生根据 一、概念 二、债的各种具体发生根据(一)合同; (二)单方法律行为;(三)侵权行为; (四)不当得利; (五)无因管理; (六)其它。 第四节债的担保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 二、债的担保的种类(一)保证 1、保证的概念 2、保证的设立 3、保证的效力 (二)抵押 1、抵押的概念 2、抵押的特征 3、抵押的设立 4、抵押的内容

5、抵押权的实现(三)定金 1、定金的概念和特征2、定金的分类 (四)留置 1、留置的概念 2、留置的成立条件3、留置权的实现(五)质押 第五节债的履行 一、概念 二、债的履行原则(一)实际履行的原则;(二)正确履行原则;(三)诚实信用原则。三、债的正确履行(一)履行主体;(二)履行标的;(三)履行期限;(四)履行地点;(五)履行方式。 四、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一)债的不履行; (二)债的不适当履行。 第六节债的转移和终止 一、债的转移 (一)债的转移的概念、指债的主体因一定法律事实出现而发生的改变; (二)债的转移的方式; (三)债的转移的效力。 二、债的终止 (一)债的终止,即债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归于消灭; (二)引起债终止的原因: 第一、履行; 第二、抵销; 第三、提存; 第四、双方当事人协议; 第五、混同; 第六、其他。 第十六章合同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掌握合同的订立、内容形式;了解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无

民法教学大纲

民法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ivil law 课程编码: 学时: 144 学分: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 开课学期:2、3 适用专业:法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民法学是教育部所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之一。民法学是以民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属于部门法学,民法学不仅要研究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以及各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民法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民法适用中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部门,它在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增强人们的平等观念、民主观念、权利观念、法治观念,自由观念,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决定了民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决定民法学在法学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设置民法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民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法意识和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民法的基本技能,提高利用民法知识和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民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我国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弄清和掌握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性质及民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明确民法的渊源及民法的效力。 [本章主要内容]: 1.1民法的概念、构成要素 1.2民法的体系、渊源 1.3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 1 . 4民法的性质、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本章重点]: 民法的调整对象。 [本章难点]: 民法的性质、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安徽大学本科教育教材

安徽大学本科教育教材 公共基础类 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出版时间开本订数 978-7-5664-087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读本) 钱广荣25.00 2014.12 16K 978-7-5664-085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钱广荣19.80 2014.12 16K 978-7-5664-0412-1 从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编写组22.80 2014.07 (1版3印) 16K 978-7-5664-0599-9 形势与政策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 程省级建设项目 张中和 主编9.50 2014.01 (5版2印) 16K 978-7-5664-0831-0 形势与政策黄伟 吕明13.00 2014.12 (1版2印) 16K 978-7-5664-0179-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版)汪荣有 胡伯项27.00 2015.01 (2版6印) 16K 978-7-81110-788-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修订版)张脉强29.00 2015.01 (5版6印) 16K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版)吴玉才 杨荣32.00 2015.07 (即出) 16K 978-7-5664-0893-8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李平 主编38.00 2014.11 16K 978-7-5664-028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姚本先 主编29.80 2013.08 (1版7印) 16K 978-7-5664-0893-8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 姚本先 主编30.00 2015.05 (2版1印) 16K 978-7-5664-0486-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程艺24.00 2014.11 (2版5印) 16K 978-7-5664-0636-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倪阳34.00 2014.01 (1版2印) 16K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法理学 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学时/周 学分: 3 适用对象: 法学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法理学则属于理论法学中的牵头性学科。属于思想性、思维性学科,它相对区别于法学中的直接以具体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法理学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 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英文简介 Jurisprudence is the leading discipline in theoretical jurisprudence. i t belongs to the subject of thought and thinking, and it is relative to the department law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legal system. Specific issues of jurisprudence is not the answer to the legal practice, such as how case hearing, how to carry out the program, citing, what kind of legal sanctions and so on, for which,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legal principl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blem, it is the theoretical and thinking of.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但是也与实践有关。教学目的如下: 第一,提供系统、全面的关于法学和法律的概括性知识,特别是有关当代中国法学和法制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学教育的布局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概括情况,为学生今后继续全面、深入地学习其它法律知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起一个引导性的法律知识入门课程的作用;

安徽大学考研管理学真题试卷

(管理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04:正式沟通目标管理组织计划效率激励管理创新组织文化 05:1.SBU 2.SWOT 3.标杆管理 4.社会助长作用 5.等级链 6.绝对集中度 7.隧道视野 8.例外原理 9.热炉规则 10.目标管理 06:1.Pareto’law 2. 3.木桶原理 4.T型知识结构 5.社会人 6.机械型组织 7.管理宽度 8.激励 9.热炉规则 10组织范式 07:1.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2.Delphi Method 3.限定因素原理 4.Porter的产业五力模型 5.有机式组织 6.组织生命周期 7.双因素理论 8.目标管理 9.复杂人 10.反馈控制 08:1、(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PMO 2、Brain-storming method 3、企业伦理4、非程序化决策5、彼得效应6、归因理论7、工作丰富论8、控制中介09 1,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2.,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 3、经济方法4,战略决策5,GM模式6,沟通网络7,间接控制8,标杆原理 二、简答 04: 1.经理角色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授权遵循原则 3.西方人性假说理论 4.控制的基本类型 5.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05: 1.简述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2.简述管理控制的一般过程。 3.试述内部提升与外部选聘主管人员的优缺点。 4.试述有效实现信息沟通的途径。 06: 1.简述德尔非法 2.简述集体决策的优点与缺陷 3.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4.简述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的异同点 07: 1.简析委员会管理的优点与缺陷 2.简析主管人员考评的作用与要求 3.简析有效沟通的障碍与克服 4.简析有效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民法原理及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民法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02231001 (二)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Civil law (三)开课对象 法学院专科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法进行司法实务操作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事法律实践。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等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专业基础课。 (五)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学基本理论体系并对民法学的各项具体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较为熟练地运用民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物权、债权、人身权、继承权、民事责任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讲授时应注意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协调。(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64学时 学分数:4学分

八)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组织模拟法庭、课堂讨论为辅;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民法概述 教学要点:了解我国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之一;重点掌握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弄清我国民法的沿革、民法与民法学的体系、民法的渊源和适用X围。 教学内容:民法的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沿革;民法与民法学的体系;民法的渊源;民法的适用X围。

《高等数学A(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A (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A (二)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A (II)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GG31002 学分/学时学时:: 4/102 开课学期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別课程类別::必修;1年级;公共基础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理工科(非数学类) 先修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 (一) 后修课程后修课程::高等数学A (三) 开课单位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 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A(二)》是理工科(非数学)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数学基础知识和工具.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高等数学A(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变量微积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9章 空间解析几何 (16学时) §9.1 空间直角坐标系 §9.2 向量代数

§9.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9.4 几种常见的二次曲面 本章的重点是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概念.难点是向量的向量积;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常见二次曲面的画法.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会求点到直线及点到平面的距离;会求简单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 第10章多元函数微分学(21学时) §10.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10.2 偏导数与全微分 §10.3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10.4 隐函数求导法则 §10.5 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 §10.6 多元函数的泰勒公式 §10.7 多元函数的极值 本章的重点是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难点是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会求全微分;方向导数与梯度的计算;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会求二元函数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最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 第11章重积分(14学时) §11.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1.2 二重积分的计算 §11.3 三重积分 §11.4 重积分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二重、三重积分的概念,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下求解三重积分.难点是利用一般的变量

《民法学1》课程教学大纲

《民法学》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法学专业用课号:() 54 学时63 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法学学科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习其他法学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我国现行民事法律的基本规定,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运用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系统讲授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法概述、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物权、债权、人身权、侵权行为等。鉴于知识产权法和婚姻法、合同法另开课程,本课程不作具体讲授。本学期课程任务为民法总论、债法概述两大部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民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法意识和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民法的基本技能,提高利用民法知识和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章节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课程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从课程的内容结构来看,民法学课程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侵权责任,各部分均以现行的民事立法为依据,吸收民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民法学先修课程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通过法理学的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民法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宪法学的学习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国家机构及其各自地位、相互关系有所了解,知道民事权利的具体分类、权利救济的基本途径。 三、课程内容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安徽大学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2006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由于该门课程的内容渗透领域极其广泛以及它所处的重要地位,因而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从事该专业工作的成败。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1)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各种基本电路理论元件(包括电阻、独立电源、受控源、电容、电感、 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充分理解它们是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能熟练计算、分析电阻电路。学习基本网络拓扑概念,熟练掌握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如 2b法、1b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等),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场合,正确使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以及它们的各种应用(如分析含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等); (3)掌握电路置换和等效的含义及方法,熟练应用置换和各种等效电路来简化电路分析; (4)能熟练计算、分析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牢固掌握时间常数、特征根、固有频率的概念, 充分理解动态电路响应的叠加性,及响应的分解。不仅能对动态电路进行正确计算,而且要能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深刻的了解; (5)掌握相量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条件。能熟练使用相量法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转化为复数 代数方程的求解。掌握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关系及计算。 掌握电路的频率响应与谐振特性; (6)掌握含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7)掌握双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及其计算。 2.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1)与高等数学的关系:本课程所要用到的数学工具应在高等学课程中打好基础,并注意时 间上的配合。在开设本课程时,高等数学院已讲授常微分方程。本课程还要用到矩阵的知识; (2)与大学物理的关系:通过普物电磁学部分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电磁运动的一般规律, 并能进行初步计算,还应使学生了解简谐振动的数学描述。本课程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教学; (3)与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本课程只讲授最基本的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信号与系统》讲 授较深入的内容,大体来说,《信号与系统》着重于一般系统分析方法的阐述,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电路也是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的。本课程只讨论一、二阶电路的分析,而《信号与系统》则讨论高阶电路系统的分析。在激励信号源方面,本课程只考虑直流、正弦、阶跃等简单信号,《信号与系统》则考虑用上述简单信号及冲激信号、指数信号作为单元信号所组成的任意复杂信号。此外,在分析方法方面,本课程使用古典的时域分析方法和初级的变换域分析方法——相量法,而《信号与系统》则使用时域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