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机械运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机械运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自招复习机械运动·拓展练习一、单选题1.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A.10s时两车速度相等B.5~10s内两车运动的路程相等C.0~5s,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4m/s向西运动D.5~10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2.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

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C.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D.到达D点的速度为0m/s3.同班同学小明和小华住在同一个小区,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距离为1200m。

周一早晨,小明7∶30开始从小区门口以某一速度步行出发去上学,几分钟后,小华骑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出发,在距离学校480m的地方追上了小明,此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7∶40;然后两人一起匀速步行向学校走去,到达学校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7∶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出发时,小明已经走了576mB.两人相遇后步行的速度与相遇前小明步行速度的比值为3∶4C .在7∶41两人离小区门口的距离是792mD .小华从出发到到达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3.6m/s二、多选题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两物体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在510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05s 内的平均速度B .整个20s 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速度是2m/sC .510s 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始终为20mD .若20s 后两车的运动状态不变,则第40秒时,两车相距40m5.如图(a )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全章PPT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全章PPT

知识点二 参照物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所选标准不同,判断结果不同。即,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看以 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2.参照物 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选取原则 ① 非研究物体 ② 一旦被选定,则认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③ 日常生活中“运动”“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
4.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考点)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时间与路程都不相同我们怎 么办?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速度单位换算
判断50km/h和15m/s哪个的速度大?
题型三 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的理解
题型四 多个物体间相对运动 的判断
相对运动的判断方法 (1)选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2)注意分析其他物体及风、水的影响 (3)判断相对于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一 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 运动全 章PPT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单位
1.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 国际单位:米(m)
2.换算关系 Km-m-dm-cm-mm-μm-n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题整理(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题整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对一些常见物品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 B.拇指甲的宽度约8cmC.讲台的高度约2500mm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500mm【解答】解:A、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符合实际,故A正确。

B、拇指甲的宽度约1cm,故B错误。

C、讲台的高度约25cm,即250mm,故C错误。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2m,即2000mm,故D错误。

故选:A。

2.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別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

取其平均值6.80cm作为测量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L1=6.8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B.L1=6.80cm也可以记录成L1=6.8cmC.L2=6.81cm中0.01cm是准确值D.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6.80cm【解答】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L1=6.80cm的测量结果也有误差,故A错误;B、在6.80cm中“0”是估计值,“8”是准确值,在6.8cm中“8”是估计值,所以L1=6.80cm不能记录成L1=6.8cm,故B错误;C、第二次测量值L2=6.81cm中6.8cm是准确值,0.01cm是估计值,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为6.80cm,所以物体长度可能略小于6.80cm,也可能略大于6.80cm,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是国庆70周年升旗仪式场景,根据图中信息估测该国旗的高度(竖直方向)是()A.1.8m B.2.8m C.4.8m D.5.5m【解答】解:士兵的身高约1.7m,图中国旗的竖直高度约是士兵身高的1.5倍,在2.8m左右。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记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个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取()A.25.455cm B.25.46cm C.25.496cm D.25.47cm【解答】解: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5.66cm与其它数值的准确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5.46cm,故B正确。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工具:
学生直尺、三角板
长度测量的工具: 游标卡尺
卷尺
卷尺
螺旋测微器
2.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符号:m
2、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03 m 1dm= 10-1 m 1cm= 10-2 m 1mm= 10-3 m 1μm= 10-6 m 1nm= 10-9 m
3、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秒表 )
4、了解:人每分钟呼吸 20~30次;正常人的脉 搏跳动70次/min
6.秒表的读数 读数 161.5s .
1.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30s ,分度值 0.5s 。 2.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15min ,分度值 30s 。
秒表的读数 读数 260.5s .
(b) (d)
V与t无关
s与t成正比
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 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 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骑车者和跑步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信息二: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速度快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 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 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比 比 谁 跑 的 快

一、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一:时间 t 相同,比较路程 s 的大小。 方法二:路程 s 相同,比较时间 t 的大小。
思考: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都不相同,
平均速度(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图1-3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章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3题训练
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 照物( A )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D.都是山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章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章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0题训练 1.[2012·玉林中考]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
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图1-2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章机械运动┃典例精析把方向
思路点拨 判断物体机械运动的情况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物可 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要根据实际情形 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本知识点考查类型是:给出参照物来 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形,或者给出被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形来 判断参照物。
典例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例2 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 -2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 中加油的情景,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 加油机是运动的( A )
A.地面上的人 B.“歼—10”战斗机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物理·新课标(RJ)
第一章机械运动┃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 如图1-1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

初二上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Ⅰ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记录数据要由_____和______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_______。
志 高 点 教 育 0991-2836082
7、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 的分度值是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
(2)一旦被选定为参照物,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3)研究物体本身不能作参照物。
(4)不特别说明,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
静止没动,路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

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 他运动,谁说得对?


描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述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B: 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造成的 C: 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D: 误差可以避免,但错误不可以避免
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巩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固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练 习 4.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 题 这本书宽度是( )

描 述
例3:小明和小红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静止,小明向右匀速运动, 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的
例4:小明和小红沿着同一条直线匀速向右行驶,小明比小红速度快, 则小明相对于小红是______的
例.小明在奥运圣火传递的活动现场,拍到如图甲、乙、丙三张照片,其中甲为
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乙、丙是拍摄的火炬的图片.已知风为东风,
子弹飞行的快慢与飞机相同,子弹与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子弹离飞行员的远近 不变,它们相对静止。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赶月
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巩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片的长度分别是(D)
A. 1 cm、5.50 cm C. 1 mm、8.30 cm

B. 1 cm、8.30 cm D. 1 mm、2.80 cm
5678 cm
固 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B)
练 A.人眨眼一次
B.人心脏跳动一次
习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题 3、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
与 误
求平均值时,平均值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记录数值的有效 位数相同; 对于除不尽的数,则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确定最后一位数。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
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A: 2.36cm B: 2.357 cm C: 2.35 cm D: 2.4 cm
1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用分度值 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mm。
巩 固 练 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习 题
1、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符号 s.
时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间 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及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其 2、测量工具:停表 、钟表等
测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 量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先小盘后大盘,
小盘分大盘秒,
时 两盘相加得结果。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上》
授课教师:物理张老师
志 高 点 教 育 0991-2836082
1、长度的单位
长 国际主单位:米 符号:m
度 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及 km m
dm cm mm μm nm
其 测 量
103 10
10
2、科学计数法 1=100
10 103 103
10=101 100=102 1000=103 0.1=10-1 0.01=10-2 0.001=10-3
(1)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2)用更科学的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例: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下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
4.62 cm、4.62 cm、4.63 cm,此物体的长度是 4.62cm 。

4.62cm+4.62cm+4.63cm 3
=4.62333cm=4.62cm

习 7、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 题 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去与我俱东.”其中“云不
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_____(填“榆堤”或 “船”)为参照物.
运 例1:在静止的公交车上,竖直向上跳,是可以落回原地
动 例2:在匀速行驶的公交车上,竖直向上跳,______落回原地
1. 以下操作不会造成误差增大的是( ) A: 使用“0”刻线磨损的刻度尺 B: 读数时,眼睛没有与尺面垂直
巩 C: 使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玻璃的厚度 固 D:正确测出物理课本宽度,但只测了一次 练 习 2. 下列关于错误和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 A: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可以避免
及 右图所示,该秒表所
其 示的时间为
测 量
_3___min_3_8_._4_s。
1、错误: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 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错 2、误差: 误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与 3、错误与误差的区别: 误 错误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 差 4、减小误差的方法:
1500=_1_.5_x_1_0_3_ 0.0005 =__5_x1_0_-_4_
10500=_1_.0_5_x_1_04 0.00015=_1_._5_x1_0_-_4__
3、长度的单位换算
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长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
10 10 103 103
5、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当 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地 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__________的。
巩 固 6、“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练 后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固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练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比赛中,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题 D.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上空运行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竹排“游” 是以 青山 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 竹排 为参照物。
其 (1)20m=__2_x_1_0_7__μm (2)27mm=_2_.7_x_1_0_7nm
测 (3)0.5 mm=_5_x_1_0_-3__dm (4)1.5cm=_1_.5_x_1_0_-_5 _km
量 (5)12nm=_1_._2_x_1_0_-4__dm (6)150km=__1_.5_x_1_0_1_1μm
长 6.正确使用刻度尺 度 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和_____。 测巩 量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_________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练 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_______,不能歪斜 习 题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_____ 。
20m=_2_0_×_____ = μm

度 及 其 测 量
4、长度的测量:刻度尺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长 度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量 量程: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量程为:0-8cm
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长度 0.1cm(1mm)
5.正确使用刻度尺
1.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
则测量值会(B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志 高 点 教 育 0991-283608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物体的长是 3.1cm。



习 题
5、单位的换算: 12dm= _____µm
20µm=_____m 1km=_____nm
560mm= _____m 165cm=______nm 1250m= ______km
A: 12.38cm B: 12.365cm C: 12.36cm D: 12.37cm
5.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15.82cm、15.79 cm、
15.28 cm、15.81 cm、15.81 cm,这5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是
_____,此次测量所有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物体的长度应是
测 量
物体的长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