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它是最基本的物理运动形式,是研究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在机械运动中,通常涉及到参考系的选择,以及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的描述。

二、参考系与坐标系参考系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运动描述。

一般来说,选择静止的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坐标系是用来定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工具。

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y、z)可以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而在极坐标系中,通过径向距离和角度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位置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

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可以通过三个分量(vx、vy、vz)来表示。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

在直角坐标系中,加速度可以通过三个分量(ax、ay、az)来表示。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

四、机械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进行的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进行的运动。

曲线运动一般比较复杂,但可以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将其分解为多个直线运动的组合。

3、转动:物体绕某一点进行的圆周运动。

转动可以由力矩引起,例如陀螺的运动。

五、机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于复杂的机械运动,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运动形式,以便于分析和计算。

例如,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而旋转运动也可以通过角速度和转动半径等参数进行描述和计算。

六、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可能会发生转化,例如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总的机械能是不变的。

这是理解和解决许多机械运动问题的重要工具。

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总结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总结1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1)讨论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转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假如位置没有转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测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假设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那么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当遵循有利于讨论问题的简化这一原那么。

一般在讨论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那么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讨论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转变。

(3)假设被讨论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转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假设位置没有转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的快慢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

留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l。

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

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

(完整)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

(完整)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五四运动B .太阳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例2. 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蜡烛燃烧B .电梯上升C.飞机的飞行D.正在下沉的潜艇)例3.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知识点二参照物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右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

孩子们是以地面为标准,认为汽车、乘客、司机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运动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标准,认为乘客、自己和汽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没有做机械运动。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且可以不必说明。

若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则必须作出说明。

例4.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C 、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例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名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 、岸边和行船B 、行船和岸边C 、都是行船D 、都是岸边例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小东西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A 、子弹静止在空中B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 、不能判定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右图,我们乘坐列车时,往往会用地面上的其他物体做标准,感觉我们的运动。

(完整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习题】1.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______m—_____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____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_____cm。

2. 1km= m= dm= cm = mm = =μm =nm3. (1)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cm.(2)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为0.1mm= nm4.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72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5)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______5.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2.(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刻度尺带刻线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紧贴);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线要与被测物体对对齐(对齐);刻度尺要放正,被测物体平行,能倾斜(平行);刻度尺要正方。

D、“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习题】1.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2. 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3.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4.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力学运动规律,特别是机械运动方面的规律。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的学习中,机械运动知识是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一、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机械运动中的基础,通常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匀加速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加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斜线,加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水平直线。

二、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以匀速做圆周运动。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改变。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圆的半径成正比,频率与角速度成正比,角速度与圆的半径成反比。

三、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弹性力作用下做周期性的振动。

简谐振动是机械运动中的重要分支,应用广泛,如弹簧振子、单摆等。

简谐振动的周期与频率成反比,周期与振幅无关,频率与振幅成正比。

四、质心运动质心运动是指在一个系统内物体整体运动的规律。

质心是指物体所有质点的平均位置,也就是整个物体的中心。

在自由落体、抛物运动等中,质心的运动是线性的、规则的。

如果考虑了转动和形变等因素,质心运动会变得更加复杂。

五、转动运动转动运动是物体绕轴线旋转的运动,又称为旋转运动。

转动运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车轮的转动、陀螺的转动等。

转动运动的角速度与角度成正比,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加速度与角加速度的变化率正比。

六、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牛顿提出的关于重力的解释。

所有物质之间都会相互吸引,这就是万有引力。

尽管万有引力是一种微小的、看不见的力,但是这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于天体运动的研究,如地球绕太阳转动等,万有引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接触面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

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车辆行驶、物品加工等,都需要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行知识点机械运动的运动状态1. 运动学量机械运动的基本描述包括运动学量,它涵盖了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 运动状态机械运动有三种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相等的速度运动。

2. 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为位移=速度×时间。

3. 速度变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随时间而改变的运动。

2. 运动规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曲线运动1. 定义曲线运动是一种运动状态,物体在空间中按照任意曲线运动。

2. 运动轨迹曲线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3. 向心力曲线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向心力。

机械工作1. 机械工作机械工作是指机械设备完成特定机械工作的过程。

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能够完成工作的能力与实际完成工作的效果之间的比率。

3. 摩擦力摩擦力影响了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1. 定义简单机械是一种供人类使用的基本机器。

2. 类型简单机械有6种类型:轮轴、滑轮组、斜面、楔子、螺旋和杠杆。

3. 机械优势简单机械的机械优势是可以通过较小的力量完成的工作。

总之,八年级物理机械运行知识点包括机械运动的运动状态、机械工作、简单机械等方面。

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掌握物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机械运动,在学完这一单元的时候,要做好知识点总结,这样才方便记忆。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2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本文为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发生的位置变化。

位置的变化是由物体的运动引起的。

机械运动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

1.1 平动平动是指物体的全身同时按着同一方向平移运动的现象。

在平动中,物体的各个部分移动的路程、速度和方向都是相等的。

例如,火车沿直线轨道匀速行驶、小车沿直线轨道滑行等都属于平动。

1.2 转动转动是指物体绕着某个轴线旋转运动的现象。

在转动中,轴线上的点由于与轴线的距离不同,所以它们移动的路程、速度和方向也不同。

例如,地球的自转、风车的转动等都属于转动。

2. 机械运动的描述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需要使用一些物理量来度量和表示。

2.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量,用Δx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与直线的方向相同。

2.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用v表示。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除以经过的时间,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用a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改变量除以经过的时间,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3. 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机械运动过程中的相关物理量。

3.1 平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对于平动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运动学公式:•速度公式:v = Δx / Δt•位移公式:Δx = v * Δt•加速度公式:a = (v - u) / Δt其中,v表示终止速度,u表示起始速度,Δt表示经过的时间。

3.2 转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对于转动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运动学公式:•角速度公式:ω = Δθ / Δt•弧长公式:Δs = r * Δθ•角加速度公式:α = (ω - ω₀) / Δt其中,ω表示终止角速度,ω₀表示起始角速度,Δθ表示绕轴旋转的角度,Δt 表示经过的时间,r表示轴线上的点到轴线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 表示)。

常用的
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等。

千米(km )、米(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 ,1m=103mm=106μm=109n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

(2)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
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
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
图(2)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图(3)刻度尺的读数
a.测量纸张厚度b .测量细铜丝直径
图(4)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图(5)秒表与读数
d
例三:图(5)是秒表示意图,(1)请说出分针每圈多少分钟?每小格多少分钟?(2)秒针每圈多少秒?每小格多少秒?(3)秒表中的读数是多少?
答:(1)由秒表可以看出,分针(小针)每转一圈是15分钟,每小格式0.5分钟。

(2)秒针(大针)每转一圈是30秒,秒针每小格是0.1秒。

所以,秒针每转一圈,分钟走一小格。

(3)图中分针指在3.5-4分之间;秒针指在10.6秒,换算成分钟为0.18分钟。

所以,秒表读数为3.5+0.18=3.68分(或者为3分钟40.6秒)。

3.国际单位制
(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大小的标准量。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

二、运动描述
1.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i r b e i n g a
r e
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

图(6)s-t 图像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由图(6)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纵
坐标表示速度(v ),横坐标表示时间(t ),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7)所示。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图(7)v-t 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