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吊装计算书
吊装方案计算书

吊装方案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给出吊装方案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吊装方案是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它涉及到货物的起重、运输和安装等环节。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详细介绍吊装方案的计算过程。
2. 案例描述我们假设有一组重量为3000kg的机械设备需要从地面吊装到建筑物的3楼,吊装距离为15m。
建筑物的层高为4m,楼梯口的高度为2m,楼梯口到3楼的楼层高度为3m。
3. 吊装计算3.1 起重设备选择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吊装距离,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选择一台额定起重量为5吨的起重机进行吊装。
3.2 吊装高度计算吊装高度包括货物离地高度和吊钩高度。
货物离地高度为4m(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加上楼梯口的高度2m,再加上3楼的楼层高度3m,总共为9m。
吊钩高度一般按照起重设备的规格进行选择,在这个案例中,吊钩高度为6m。
因此,吊装高度为9m+6m=15m。
3.3 吊装索具选择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吊装高度,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吊装索具。
在这个案例中,货物的重量为3000kg,吊装高度为15m,我们选择使用一组额定起重量为5吨的钢丝绳进行吊装。
3.4 吊装力计算根据吊装高度和吊装索具的选择,我们可以计算吊装力。
吊装力等于货物重量加上索具自重。
在这个案例中,索具自重约为500kg,货物重量为3000kg,因此吊装力为3500kg。
3.5 吊装对地压力计算吊装对地压力是指起重设备在吊装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吊装对地压力不应超过地面承载力的限制。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计算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
根据吊装力和吊装距离,我们可以利用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吊装对地压力。
假设吊装点到起重机臂的水平距离为5m,起重机臂的倾角为30度。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吊装对地压力为:吊装对地压力 = 吊装力 / (吊装距离 * sin(倾角))代入吊装力3500kg,吊装距离15m,倾角30度,我们可计算得到吊装对地压力为5738.9kg。
钢箱梁吊装简易计算书

钢箱梁吊装简易计算书(标准节段钢箱梁)1、吊装重量计算(1)钢箱梁自重:132.4T(2)滑轮组自量:18T(3)吊钩自重:10T(4)缆载吊机下钢绳重量(靠近索塔处取值):8T缆载吊机吊装重量(1)+(2)+(3)+(4):168.4T缆载吊机设计重量(取1.2倍冲击系数):Q=168.4×1.2=202T每段钢箱梁采用2组吊点吊装,每组吊点传递给缆载吊机荷载:P=202/2=101T2、缆载吊机杆件内力计算(按单片桁架进行计算,计算简图见附图1)缆载吊机中梁部分由型钢组拼,按桁架结构进行计算,节点按铰支进行简化。
端梁由整体型钢组焊,计算时简化为桁架和刚体两部分进行计算(假定9’和8’杆件、3’和0’杆件组成不可变体系,1’、4’、5’、6’、7’与其铰接连接),缆载吊机自重简化为集中荷载均匀分布在各个节点上。
(1)缆载吊机支点反力计算Ra=1.8+0.6+0.6+0.3+0.5+0.5+0.5+0.5/2+50.5=55.55T (2)中梁与端梁连接铰点A、B水平向受力计算(忽略竖向受力)N A= -[1.8×(1.24+0.74/2)+0.6×(2.48+0.74/2)+0.6×3.84+50.5×3.35]/1.75=-100.6T由力的平衡条件知:N B =-N A=100.6T(3)各杆件受力计算(单位:T)中梁:N1=0 N2=4.5(拉) N3=-107.5(压)N4=104.3(拉) N5=-3.2(压) N6=-2.1(压)N7=-109(压) N8=107.5(拉) N9=-1.5(压)N10=1.1(拉) N11=-109.8(压) N12=109(拉)N13=-0.7(压) N14=-110(压) N15=109.8(拉)N16=0.7(拉) N17=-0.5(压)端梁:N1’=55.55×1.61/1.60=55.9(拉)N4’=55.2√2=78.1(拉)N5’=-(55.55 ×0.365)/1.68=-12.1(压)N6’=-(55.65×3.35+1.8 ×1.24)/1.73=-109(压)N7’=sin6.6×12.1-55.55=-54.2(压)3、强度校核(1)中梁上弦杆件受压,按压杆进行校核,对弱轴进行验算。
吊带吊装计算书

吊带吊装计算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工地的施工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设备。
其中,吊带吊装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施工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介绍吊带吊装计算书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吊带吊装系统的使用和优势。
一、什么是吊带吊装计算书?吊带吊装计算书,是一种针对吊带吊装系统技术参数和施工工况进行计算的专用工具。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参数:包括起重机型号、额定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吊带直径、吊带长度等基本参数。
2.计算参数:根据施工环境和工况,确定的计算参数,如风压、风速、地形地势等。
3.设计参数:根据施工需求和工程特点,确定的设计参数,如起重物重量、吊装距离、吊装角度等。
4.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参数和设计参数,计算出吊带吊装系统的技术参数,如最大工作阻力、最小安全系数、最大承载力等。
二、吊带吊装计算书的作用吊带吊装计算书在工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主要用于指导吊带吊装系统的施工。
通过计算书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确保吊带吊装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计算书还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使得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吊带吊装计算书的应用范围吊带吊装计算书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建筑工地,如桥梁、高层建筑、地下隧道等。
它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选择吊带吊装系统的型号和规格,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四、吊带吊装计算书的注意事项1.计算书的准确性:计算书中的计算结果需要精确、可靠,以确保吊带吊装系统的安全运行。
2.计算书的可靠性:计算书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3.计算书的及时性:计算书的结果需要及时地提供给施工单位,以便他们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总之,吊带吊装计算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工具,它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
缆索吊装计算书实例

缆索吊装计算书一、主索计算1、主索荷载 (1)均布荷载主索均布荷载集度q=0.44875KN/m均布荷载重力G=ql=0.44875×258=115.777KN (2)集中荷载主索集中荷载由四部分组成: 行车及定滑轮重力: P1=30KN 吊点动滑轮及配重重力:P2=30KN 起重索重力: P3=1.5912KN 拱肋重力: P4=211KN 总集中重力:P=P1+ P2+P3+P4=272.591KN 2、主索最大张力和相应的垂度当跑车吊重位于跨中时,主索张力最大,控制主索的设计,取控制主索张力的安全系数K=3.5,求主索的容许张力Tmax和相应的跨中垂度f 。
Tmax =Tn K =58293.5=1665.429KN 取H≈Tmax则跨中垂度f=L 4H (G 2 +P)=2584×1665.429 (115.7772 +272.591)=12.799m 则相对垂度 f L =12.799258 =120.163、主索安装张力和安装垂度为了保证假设的主索在吊重时的最大张力不超过容许值,则须求出主索的按装张力H0及安装垂度f0,以便用f0控制主索的张力和标高。
这时,作用于主索上的集中荷载为不计拱肋重力和跑车空载重力P0,位于跨中的主索张力由张力方程求得H 3 0 +H 2 0 {E k A n cos 2 β24H 2[3P(P+G)+G 2 ]-H}- x(L-x)2L 2 P 0 (P 0 +G)E k A n cos 2 β -G 2 E k A n cos 2β24=0式中E k 为主索弹性模量,Ek =75.6GPa主索截面面积An =4182.48mm2主索容许拉力Hmax=1665.429KN P 0 =P 1 +P 2 +P3=30+30+1.5912=61.5912KNβ=0° ,x=L2代入上式得:令 C1= E k A n cos 2β24H 2+[3P(P+G)+G2]-H=75.6×4182.48×1224×1665.4292×[3×272.591(272.591+115.777)+115.7772]-1665.429=-93.1786 令 C2=x(L-x)2L 2 P 0 (P 0 +G)E k A n cos 2 β =129×(258-129)2×2582×75.6×4182.48×61.5912(61.5912+115.777)×12=431777597.744令 C3= G 2 E k A n cos 2 β24 =115.7772 ×75.6×4182.48×1224 =176599313.37得简化张力方程得: H3 0 +C1 H 2-C2-C3=0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H3 0 +-93.1786H 2-608376911.114=0 解方程得到H0=879.566KN 相应的跨中垂度f=L 4H 0(G 2 +P 0 )=2584×879.566 (115.7772 +61.5912)=8.762m 4、靠近塔架安装拱肋时主索的张力和垂度安装边孔端部拱肋时,设跑车离塔顶的最小水平距离x=13m ,根据张力方程 H 3 x +H 2 x {E k A n cos 2 β24H 2[3P(P+G)+G 2 ]-H}- x(L-x)2L 2 P(P+G)E k A n cos 2 β -G 2 E k A n cos 2β24=0由x=13m ,β=0° ,代入上式得:令 C2= x(L-x)2L 2P(P+G)E kA ncos 2 β=13×(258-13)2×2582×75.6×4182.48×272.591(272.591+115.777)×12=800849020.7807 则张力方程为H 3 x +C1 H 2x -C2-C3=0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H3 x +(-93.1786)H 2x-977448334.1507=0 解方程得到Hx=1024.478KN相应的跨中垂度f x =x(L-x)H x L (G 2 +P)=13×(258-13)1024.478×258 (115.7772+272.591)=3.982m 主索升角tgγ=L-2x 2H x L (P+G)=258-2×132×1024.478×258 (272.591+115.777)=0.17044γ=0.168817767204824°5、温度改变对主索的影响时的张力和垂度 主索架设和安装温度升高15℃ 求跑车吊重于跨中,主索的张力和垂度根据张力普遍方程,钢丝的线膨胀系数ε=1.2E -5 Δt=15℃令 C1= E k A n cos 2 β24H 2 +[3P(P+G)+G 2 ]-H+εΔtE k A n cos 2 β =75.6×4182.48×1224×1665.4292×[3×272.591(272.591+115.777)+115.7772]-1665.429 +(1.2E-5)×15×75.6×4182.48×12=-36.2634得到张力方程H 3 t +C1 H 2t-C2-C3=0令 C2=x(L-x)2L 2P(P+G)EkAncos2 β=129×(258-129)2×2582×75.6×4182.48×272.591(272.591+115.777)×12=4184278981.1027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H3 t +(-36.2634)H 2t-4360878294.4727=0 解方程得到Ht=1645.95KNf t =L 4H t (G 2 +P)=2584×1645.95 (115.7772 +272.591)=12.951m 6、塔顶位移对主索的影响时的张力和垂度 塔顶位移△=0.08m 得到张力方程H 3 Δ +C1 H 2Δ-C2-C3=0 令 C1= E k A n cos 2 β24H 2 +[3P(P+G)+G 2 ]-H+Δcos 2 β E k A n L =75.6×4182.48×1224×1665.4292×[3×272.591(272.591+115.777)+115.7772]-1665.429 +0.08×12 ×75.6×4182.48258=4.8665令 C2=x(L-x)2L 2P(P+G)EkAncos2 β=129×(258-129)2×2582×75.6×4182.48×272.591(272.591+115.777)×12=4184278981.1027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H3 Δ +(4.8665)H 2Δ-4360878294.4727=0 解方程得到HΔ=1632.151KNfΔ =L 4H Δ(G 2 +P)=2584×1632.151 (115.7772+272.591)=13.06m。
吊车吊装方案计算

吊车吊装方案计算假设需要将一块重达100吨的大型机械设备从地面吊装到10米高的建筑物顶层,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吊装方案计算和规划:1.吊车选择:根据设备重量和吊装高度,需要选择一台足够强大的吊车。
假设选择了一台额定起重能力为120吨的履带吊车。
2.吊索选择:吊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吊索将设备与吊车连接。
吊索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它的抗拉强度和安全系数。
根据设备重量和安全系数要求,选择了一条抗拉强度能达到200吨的高强度吊索。
3.吊装点确定:为了保证设备的平衡和稳定,需要确定设备吊装点的位置。
在这个例子中,假设设备的重心位于设备中央位置,因此吊索应该在设备中央位置的两侧吊装点处连接。
4.吊装力和吊车距离计算:为了保证吊装的安全,需要计算吊车在吊装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吊装力,并根据设备重量和吊装高度计算吊车距离。
-计算设备的重力:设备重量为100吨,重力为100吨×9.8m/s²=980kN。
-计算吊装力:根据设备重力和斜拉角(假设为θ),可以计算出吊索在吊装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大吊装力。
假设斜拉角为30°,则吊索的最大吊装力为980 kN÷cos 30° = 1130 kN。
-计算吊车距离:根据吊索与吊车之间的夹角(假设为α)和吊索长度(假设为l),可以计算出吊车距离。
假设夹角为60°,吊索长度为15米,则吊车距离为l×sin α = 15米×sin 60° = 13.0米。
5.吊装方案设计:根据吊车的起重能力、吊索的抗拉强度、吊装点的位置和设备的重量,设计出具体的吊装方案。
这包括吊索的固定和连接、吊车的位置和操作方式等。
以上是一个关于吊车吊装方案计算的简单例子。
在实际工程中,吊装方案的计算和规划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地面条件、作业空间限制、起重设备的稳定性等。
因此,在进行吊装方案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确保安全、高效完成吊装任务。
吊装计算(仅限借鉴)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某市繁华地段,属于某工程项目组团中的钢结构部分,钢结构总工程量为315吨,桁架及牛腿等钢构件均为工厂预制,采用50mm厚Q235DZ钢板制作,运至现场后吊装、组装。
其中最大的构件是两榀钢桁架,分别位于1轴、A轴上,单榀桁架重约95吨,安装跨度28.2m,总共分成三段,长度分别为7.8m、12.6m、7.8m,桁架底标高20.87m,置于三根直径1.4m的钢筋混凝土柱上,下部空旷;桁架顶标高25.27m,施工完毕与主体部分连接形成穹顶,由于该桁架体积大,重量大,位置高,而施工场地又比较狭小,东面是主要街路,南面是胡同,后面相关建筑已先期做完,平面位置见图1,因此施工难度相当大。
从桁架的卸车、吊装、拼接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周密的考虑与细致的计算。
下面对A /①-⑤轴桁架从吊装的角度进行方案的分析与计算。
2. 吊装机具的选择施工机具的选择是整个吊装方案的重点,机具选择适当与否决定了吊装的成败,根据构件及场地的现状,考虑到汽车式起重机的灵活、机动的特点,决定选用液压传动汽车式起重机,双机抬吊,吊装机型号的选择需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因素:2.1构件吊装高度。
构件吊装高度(H)=吊钩及钢丝绳高度(H1=3.0m)+构件高度(H2)+构件底至地面高度(H3)+安装间隙(H4=0.3m)即H=H1+H2+H3+H4=3.0+4.4+20.87+0.3=28.57m2.2吊装重量及起吊荷载。
吊装重量(Q)=吊钩及钢丝绳重量(Q1=3T)+最大构件重量(Q2)+卡具及其它重量(Q3=2T)即Q=Q1+Q2+Q3=3.0+95+2=100T根据现场情况,起重机只能在A轴两端站位,考虑到钢桁架的吊装采用焊接吊装环,吊装环焊接于桁架的上弦杆,为了避免桁架上弦杆节间受力引起受弯,吊装环的位置尚应考虑桁架的节点间距,吊点分别设在距构件重心10.1m、12.6m 处,受力图见图2。
G=100T根据平衡,计算起吊荷载:P1×10.1=(G-P1)×12.6P1=55.5T P2=44.5T2.3起吊回转半径。
缆索吊装计算完整版计算书

令
C2=
x(L-x) 2L2
P(P+G)E k
An
cos
2 β
=
129×(258-129) 2×2582
2 ×75.6×4182.48×272.591(272.591+115.777)×1 =4184278981.1027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3
2
HΔ +(4.8665)HΔ -4360878294.4727=0
fx
=x(L-x) HxL
(G2
+P)=11032×4.(427588×-1235)8
(1152.777
+272.591)=3.982m
主索升角
4
计算书
tgγ=L-2x 2HxL
(P+G)=2×1205284-.24×781×3 258
(272.591+115.777)=0.17044
γ=0.168817767204824° 5、温度改变对主索的影响时的张力和垂度 主索架设和安装温度升高 15℃ 求跑车吊重于跨中,主索的张力和垂度 根据张力普遍方程,钢丝的线膨胀系数 ε=1.2E-5 Δt=15℃
得到张力方程
3
2
Ht +C1 Ht -C2-C3=0
令
C2=
x(L-x) 2L2
P(P+G)E k
An
cos
2 β
=
129×(258-129) 2×2582
2 ×75.6×4182.48×272.591(272.591+115.777)×1 =4184278981.1027
代入数据得张力方程:
5
计算书
3
2
吊装工具计算书

吊装工具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建筑材料规范大全》吊钩螺杆部分截面验算:一.吊钩螺杆部分截面验算:吊钩螺杆部分可按受拉构件由下式计算:σt = F/A1≤ [σt]式中: t──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F=10000.00N;A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A1= πd12/4其中d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螺杆直径,取d1=44.00mm;[σt]──钢材容许受拉应力。
经计算得: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A1=3.14×44.002/4=1520.53mm2;螺杆部分的拉应力σt=10000.00/1520.53=6.58N/mm2。
由于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6.58N/mm2,小于容许受拉应力8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二.吊钩水平截面验算:水平截面受到偏心荷载的作用,在截面内侧的K点产生最大拉应力σc,可按下式计算:σc = F/A2 + M x/(γx W x) ≤ [σc]式中: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F=10000.00N;A2──验算2-2截面的截面积,A2≈h(b1+b2)/2其中: h──截面高度,取h=78.00mm;b1,b2──分别为截面长边和短边的宽度,取b1=65.00mm,b2=76.00mm;Mx──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Mx = F(D/2+e1)其中: D──吊钩的弯曲部分内圆的直径,取D=400.00mm;e1──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e1 = h(b1+2b2)/[3(b1+b2)]λ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λx=1.00;W x──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W x = I x/e1其中: I x──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I x=(h3/36)[((b1+b2)2+2b1b2)/(b1+b2)];[σc]──钢材容许受压应力,取[σc]=80.00N/mm2;2-2截面的截面积A2=78.00×(65.00+76.00)/2=5499.00mm2;解得: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e1=40.01mm;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Mx=10000.00×(400.00/2+40.01)=2400141.84N·mm;解得: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I x=2782336.89mm4;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W x=2782336.89/40.01=69533.76mm3;经过计算得σc=10000.00/5499.00+2400141.84/69533.76=36.34N/m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扬机和钢丝绳的选取:额定起吊重物G 1=40t ,起吊重量Q =Ф1Ф2G 1=1.1*1.14*40=50.16t (Ф1为起吊冲击系数;Ф2为起升载荷动载系数—);吊索具与滑轮组的重量取Q 的5%为2.51T ,HQD8起重滑车(80t)。
钢丝绳走10时,荷载系数K 0=0.12,则绕出绳(跑头)拉力S =K 0Q=0.12*52.67t =6.32t 。
故采用8t 卷扬机满足吊装要求。
钢丝绳选用规格为υ26的,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为1700Mpa ,破断拉力大于349.7KN. 安全系数为97.66.50110*7.349小横梁采用:H400*200*8*12小钢梁资料:小钢梁长1.1m ,受的拉力为488.3KN小横梁设计验算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1、单跨梁形式: 简支梁2、荷载受力形式: 1-1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1.1 M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88.3+400=488.3 KN设计值Pd=Pg*γG+Pq*γQ =88.3*1.2+400*1.4=665.96 KN二、选择受荷截面1、截面类型: H 型钢:400*200*8*122、截面特性: Ix=21614.86cm4 Wx=1080.74cm3 Sx=606.97cm3 G=61.29kg/m 翼缘厚度 tf= 12mm 腹板厚度 tw= 8mm三、相关参数1、材质:Q235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3、梁的挠度控制[v]:L/250四、内力计算结果1、支座反力 RA = RB =332.98 KN2、支座反力 RB = Pd / 2 =332.98 KN3、最大弯矩 Mmax = Pd * L / 4 =183.14 KN.M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61.39 N/mm2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116.88 N/mm2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116.88 N/mm24、最大挠度 fmax = Pk * L ^ 3 / 48 * 1 / ( E * I )=0.3 mm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3617.3弯曲正应力σmax= 161.39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15 N/mm2 ok! 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116.88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 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3617.3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验算通过!大横梁采用:H588*300*12*20大钢梁资料:小钢梁长6.95m,受的压力为332.98KN大横梁设计验算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2、荷载受力形式: 1-1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6.95 M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332.98=332.98 KN设计值Pd=Pg*γG+Pq*γQ =332.98*1.4=466.17 KN二、选择受荷截面1、截面类型: H型钢:588*300*12*202、截面特性: Ix=113283.85cm4 Wx=3853.19cm3 Sx=2154.45cm3 G=145.82kg/m翼缘厚度 tf= 20mm 腹板厚度 tw= 12mm三、相关参数1、材质:Q235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3、梁的挠度控制[v]:L/250四、内力计算结果1、支座反力 RA = RB =233.09 KN2、支座反力 RB = Pd / 2 =233.09 KN3、最大弯矩 Mmax = Pd * L / 4 =809.97 KN.M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200.2 N/mm2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36.94 N/mm2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36.94 N/mm24、最大挠度 fmax = Pk * L ^ 3 / 48 * 1 / ( E * I )=9.98 mm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696.4弯曲正应力σmax= 200.2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05 N/mm2 ok!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36.94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696.4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验算通过!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2、荷载受力形式: 1-2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6.95 M a=5.5 M b=1.45 M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332.98=332.98 KN设计值Pd=Pg*γG+Pq*γQ =*+332.98*1.4=466.17 KN二、选择受荷截面1、截面类型: H型钢:588*300*12*202、截面特性: Ix=113283.85cm4 Wx=3853.19cm3 Sx=2154.45cm3 G=145.82kg/m翼缘厚度 tf= 20mm 腹板厚度 tw= 12mm三、相关参数1、材质:Q235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3、梁的挠度控制[v]:L/250四、内力计算结果1、支座反力 RA = Pd * b / L =97.26 KN2、支座反力 RB = Pd * a / L =368.91 KN3、最大弯矩 Mmax = Pd * a * b / L =534.92 KN.M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32.21 N/mm2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15.41 N/mm2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58.47 N/mm24、最大挠度 fmax =Pk * b / (9 * L) * Sqr((a * a + 2 * a * b) ^ 3 / 3) * 1 / ( E * I )=6 mm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1158.9弯曲正应力 σmax= 132.21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05 N/mm2 ok!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58.47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1158.9 < 挠度控制值 [v ]:L/ 250 ok!验算通过!格构柱资料:格构柱截面为1100mm*950mm ,缀条柱分肢采用∠125*12,缀条采用∠50*5。
受到最大的力为大钢梁传来的368.91KN ,加上大钢梁自重的力为10.06KN 。
以及揽风绳的初始拉力,揽风绳用Φ21的,根据公式:KN ql S 47.104.0*18.38*822*18.38*0174.08cos 21210===ωα 一根揽风绳传给柱子的压力为KN 04.122*47.1= 格构柱受到的总压力为KN 09.38204.1*306.1091.368=++格构柱主肢型钢采用4个∠125*20,其参数为:2'9.28cm A = 2423cm I = cm Z 53.30= cm i 46.2=缀条采用∠50*5,其参数为:2141.5cm A = cm i 1.1=计算组合截面有关参数:4220'max 30793553.32110*9.28423*424cm Z B A I I Z =⎥⎥⎦⎤⎢⎢⎣⎡⎪⎭⎫ ⎝⎛-+=⎥⎥⎦⎤⎢⎢⎣⎡⎪⎭⎫ ⎝⎛-+= 4220'min52.22518853.3295*9.28423*424cm Z B A I I d =⎥⎥⎦⎤⎢⎢⎣⎡⎪⎭⎫ ⎝⎛-+=⎥⎥⎦⎤⎢⎢⎣⎡⎪⎭⎫ ⎝⎛-+= 731.030793552.225188max min ==I I (1)顶部截面整体验算:由于格构柱实际不是轴心受压,考虑200mm 的偏心距。
m KN N M ∙===418.762.0*09.3822.0*22/215/8.477.141.334752251885200*1.17641800011560382090mm N f mm N W M A N n n =≤=+=+=+γ(2)中部截面整体稳定性验算:127271==L L 求格构柱的换算长系比'0l ,查表知0.1=μm l l 2727*0.1'0===μ求格构柱的长系比λ:3.526.1153079352700max'0===A I l x λ 求格构柱的换算长细比h λ:1509.5941.56.115*403.5240212≤=+=+=A A x h λλ,可以。
查表知847.0=x ϕ;0.1=mx β;0.1=x γN EA N x Ex 3.85838273.5211560*10*06.2*14.325222===λπ 30max 182.559855307935cm y I W X === 261/21544.4042.102.393.8583827415840*847.01*55988200*0.110*418.76*0.111560*847.03820901m m N f N N W M A N Ex X X X Xmx X =≤=+=⎪⎭⎫ ⎝⎛-+=⎪⎪⎭⎫ ⎝⎛-+ϕγβϕ(3)格构柱主肢型钢单肢稳定性验算:① 端截面: 主肢角钢内力:()8.1389713.35*29502764180004382090)2(220000'0=-+=-+=+=Z M n N N n N N om β 计算长度:cm l 1000=;cm i i y 46.2min ==;65.4046.2100min 0===i l λ,查表知895.0=ϕ 所以22'0/215/73.539.28*895.08.1389712m m N f m m N AN A N m =≤==+ϕ ② 中部截面:主肢角钢内力:()()N Z M n N N n N N cpcpcpcp om7.1410773.35*21100*27641800044158402220'=-+=-+=+=β计算长度cm l 1000=;cm i i y 46.2min ==65.4046.2100min 0===i l λ,查表知895.0=ϕ 所以22'0/215/54.549.28*895.07.1410772m m N f m m N AN AN m =≤==+ϕ (4)斜缀条的稳定性验算:根据《刚结构设计规范》:N f Af V y 2924023523585215*1156023585=== 单根缀条的轴向力:N V N l 4.201653.13791000*229240cos 2===α mm l 3.13790=;cm i 1.1=4.1251.193.1370===i l λ;查表知411.0=ϕ 221/125/7.90541*411.04.20165mm N mm N A N C ≤==ϕ 经以上稳定性验算,选用的格构柱截面及型钢可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