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在科学实验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实验原理,以及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二、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1. 水下法水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浮力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来计算其密度。
首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完全浸入水中,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根据浮力和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比重法比重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物体和已知密度物体的质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首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完全浸入已知密度物体(如水)中,测量物体在已知密度物体中的浮力,最后根据浮力和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密度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鉴定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定物质的种类。
例如,测量金属的密度可以确定金属的种类,从而进行金属材料的鉴定。
2. 溶解性研究密度在溶解性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通过测量溶解物质在溶剂中的密度,可以推断溶解度的大小。
这对于药物研发、化学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密度在工程应用中的应用1. 材料选择在工程设计中,密度是选择材料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较大,选择合适的密度可以降低结构的自重,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浮力应用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在船舶设计和建筑工程中,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计算浮力,从而确定物体的浮沉状态。
五、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实验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知识1、实验室中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盐水的__________和盐水的__________。
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如图所示,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3、如图所示,量筒量程为100mL,分度之为1 mL。
根据液面情况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0 mL=________cm3=________m35L=________dm3=________m35、某同学下从一均匀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g。
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能力提升6、小明为测量盐水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方法得当B.所测出盐水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C.测出盐水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应这样做实验7、以下是一位同学测定某种花生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3) D.都不能省去8、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索研究9、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方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概述1.1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1.2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1.3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实验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测量工具和方法2.1 测量密度需要使用天平、容器和水2.2 具体测量步骤: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最后将需要测量密度的物质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2.3 利用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得出密度的数值三、实验注意事项3.1 确保天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3.2 注意容器和物质的净重3.3 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的溅洒和物质的丢失四、实验数据处理4.1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4.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结果的判断至关重要五、案例分析5.1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5.2 密度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物质5.3 举例说明利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六、实验总结6.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6.2 掌握好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6.3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七、结语7.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7.2 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7.3 希望本文对于密度的测量和实验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八、实验示范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准备工作台、天平、容器、水和要测量的物质。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为m1。
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2。
接下来,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为m3。
现在我们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首先需要计算出水的质量,即m2减去m1,得到水的质量m。
0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用天平测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测物 质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实验过程: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再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
2、案例2 :
3、案例3:
: 准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测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m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V1
V2
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固体 的密度。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3、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液体(盐水)的密度.
m1 m2 v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把相关数据填入下表中:
m1
烧杯和盐水 的质量
v
烧杯和剩余 量筒中盐水质量 盐水的质量
m2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盐水的密 度
m1 ( g )
m 2 (g )
m m1 m2 (g) V (cm3 ) (g/cm3 )
要测定物体的密度,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m和 体积v,然后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1.质量的测定:
可用天平测量 用天平直接测出.
(1).固体质量的测定:
(2).液体和腐蚀性药品质量的测定: 容器法。m = m总 – m容 要尽量减小误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m ρ = 一、原理 v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① 测质量相同
② 测体积时,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 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体积V1, 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 块、石蜡的总体积V2,V= V2- V1
4.计算: m2 m1
V
方案三:
1.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3.将牛奶倒入空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4.计算: m2 m1
V
WL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计算盐水密度: m1 m2
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 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 么好办法?
➢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 方法1:压入法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V
实验数据的记录
62 41 21
20 1.05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ρ=m/v=(m1-m2)/v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 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
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提示
根据 ,m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
V
积V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
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解析:读数时俯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读数时仰视刻度, 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本题中,第一次读数是俯视,量筒内水的 实际体积小于20mL;第二次读数是仰视,量筒内剩余的水的实际体 积大于12mL;故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8mL。选C。
石块的密度
(g/cm3)
7.注意量筒的读数应该
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 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 相平.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 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看, 有什么好办法?
测量固体的密度(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针压法
1)用天平测 量木块的质 量M
2)读出量筒中 水的体积V1
3)用针将 木块压入 水中
用天平测杯和 液体的总质量
M1.
倒到量筒中一 部分读出液体 的体积V
用天平测量剩余 液体和杯的总质 量M2.
液体密度 ρ=
m1-m2 v
其它方法(1)
用天平测空杯 质量M1.
将杯中装一定量某 液体,用天平测总 质量M2,
将杯中该液体全部 倒到量筒中,读量 筒内液体的体积V
1)液体密度 ρ=
m2-m1 v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测量固体的密度(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m ρ=
V
石块,细绳,天平和砝码,烧杯,水,量筒.
第三节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 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 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 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 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 是 77.4g ,体积是 30cm 3 ,密度 是 2.84g/cm3 。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 应该选用密度较 小 的材料。
密度是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导致密度
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
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
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较 小固体,因用刻度尺 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 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 排水法进行测量。
实验: 测量固体的密度
合作探究:
1、测形状规则物质密度
☆测形状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天平
刻度尺
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怎 金属块么办呢?
2、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测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天平 量筒
石块
?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1)针压法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用天 平测量 木块的 质量M
2)读出量 筒中水的 体积V1
3)用针将 木块压入 水中
4)读出 水和木 块的总 体积V2
木块密度的表 达式:
= m = m
V V2 V1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2)悬垂法(助沉法)
总结应用:
小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4.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返回
4.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 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左_____调节,直到横 梁水平平衡。
返回
4.(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在烧杯中倒入适 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 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6_6____g,盐水的密度为 ___1_._1_×_1_0_3___kg/m3。若实验后小明发现烧杯中残留少量 盐水,则测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大_____。
平衡螺母 C.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直接将小石块投入到量筒内 D.她觉得如果先量体积,再称质量,会使测量的密度偏大
返回
2.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是__1__m_L___,测量液体 的体积是____3_7___cm3。
返回
3.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 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 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__2_6_._6___g,小石块 的体积为___1_0____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__2_.6_6_×__1_0_3___kg/m3。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RJ·八年级物理上册
快速对答案
1D 2 1 mL 37103 大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1.小萱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中,下列操作或说法正 确的是( D ) A.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已经调节好,搬到另一地方直接使用 B.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她向右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教学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铁块、石块、水、烧杯、细针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
其成分为天青石与栖霞岩,内含丰富的硒、锶、铋等多种微元素,对人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
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
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推进新课
探究点一 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测这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
分析总结 由公式ρ=m V 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算出密度,规则的物体我
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和液体体积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
学生自学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每小组同学观察桌面上的100 mL 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 3)?1 mL =
________cm 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3.如何读数?
总结归纳 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量筒是以毫升(mL)单位标度,1 mL =1 cm 3
2.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桌面上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 。
3.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学生操作 1.用量筒直接量出50 mL水
2.测出小石块体积
总结归纳 1.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
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具体方法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测物体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V=V2-V1
探究点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学生分组实验: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需要的实验器材;
2.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4.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总结归纳
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2.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ρ=m
V=
m
V2-V1。
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例如下表。
办法?
方法一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压入法测体积。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 2,两次读数之差V =V 2-V 1;
④根据公式ρ=m V
,求出石蜡密度。
方法二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悬垂法测体积。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
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 1;
③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 2,两次读数之差V =V 2-V 1;
④根据公式ρ=m V ,求出石蜡密度。
探究点三 测量盐水的密度
学生分组实验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需要的实验器材;
2.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4.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总结归纳
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2.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
(4)盐水密度表达式ρ=m V =m 1-m 2V。
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如下表。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四、教学反思
课堂中难点未能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能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有三个组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大于2g/cm 3,有一个组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小于1 g/cm 3,这样的结论很显然都是错误的,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能由我简单讲了,学生
没有用实验验证,似懂非懂。
没有有效的展示激励的措施。
在教学中,面对着12个小组,我只能一组一组地巡视,做的好的说一声好,做的差的指出不当之处,组与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没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