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合集下载

邓铁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

邓铁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

邓铁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中医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名,但本病常见的症状为胃部疼痛,故可概括于胃痛证中。

胃痛或称胃脘痛,文献亦有称心痛或心气痛。

心痛与胃痛不同,但临床上心绞痛与胃痛的确有时容易混淆(心绞痛易误诊为胃痛),心绞痛《内经》名为真心痛,有些文献因《内经》有“胃脘当心而痛”一语,便心与胃痛并论。

但明清两代已十分强调心痛和胃痛的鉴别了。

如明代《证治准绳》:“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腑)其病形不同,因胃脘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清代的有关著作论述更为详明。

今天看来,不仅心痛与胃痛应予以鉴别,而且应该和西医的辨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一)病因病机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病机,据个人的体会,本病的成因较为复杂,多因几种因素的反复作用而成。

于诸种因素之中,较为重要的有三大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体质因素。

三者之中又以体质因素为关键性的因素。

体质因素即脾胃虚。

金代李东垣的内因脾胃为主论,对本病的防治的确有指导意义。

-从脏腑的关系来看,病生于胃,受侮于肝,关键在脾。

脾气虚常为本病的重要一环。

-(二)分型与治疗 -1. 肝胃不和 -主症:胃脘疼痛拒按,痛连于胁或胁背,易怒,口苦口干,嗳气或反酸,甚或吐血、便血、舌质如常,或偏红,尖边红,或有红点,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宜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云苓、白术、大枣。

四逆散用以疏肝,云苓、白术、大枣用以和胃,使肝得条达,胃气安和,疼痛自止。

若胃胀嗳气可加砂仁或佛手之属;反酸可加煅瓦楞、海螵蛸或左金丸之属。

肝郁易化火,切忌过用辛燥止痛药,否则伤津耗气,反而不愈。

肝郁减轻之后,宜用四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健脾和肝,以作善后,最好能服药1~2个月,以巩固疗效。

-若胃部攻刺痛,胁痛易怒,脉沉弦有力,偏肝郁甚者,宜柴胡疏肝汤或四逆散合左金丸。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中药详解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中药详解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中药详解胃或十二指肠粘膜被腐蚀,形成疮面,就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差不多,所以医学上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通称为溃疡病.溃疡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溃疡病发生的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器官,都是受大脑管理的,胃和十二指肠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大脑皮层受到某种有害的刺激,如忧愁、恐惧、愤怒、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都会使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

在大脑皮层机能降低的同时,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机能反而亢进,结果就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不正常,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部肌肉紧张性加强,臂蠕动增加,供应胃和十二指肠血液的血管痉挛等等,导致部分的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被消化而形成溃疡病。

当胃或十二指肠形成溃疡以后,它不象其他的皮肤破损或粘膜破损那么容易愈合;由于胃液的消化与刺激,溃疡多半变成慢性。

溃疡病的疼痛等症状对大脑皮层来说也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它可以影响并加重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溃疡病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溃疡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的道理。

溃疡病的发作或复发,还有一些诱因,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等。

还有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辛可芬、利血平、考的松、强的松等,都能使溃疡病复发或恶化,因此,溃疡病人不宜用这些药物。

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痛的部位是在上腹部正中或略偏左侧。

疼痛的特点和饮食有密切关系,可分为“早发的疼痛”与“迟发的疼痛”两种。

早发的疼痛,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出现,疼痛持续1~2个小时才逐渐消失。

直到下次进食以后,疼痛又再度出现。

迟发的疼痛,在进食后2~4小时出现,又可分为“夜间痛”和“饥饿性疼痛”两种。

“饥饿性疼痛”就是一饿就要痛,吃一点东西疼痛就可以减轻或消失。

“夜间痛”是指病人吃了晚饭入睡后被疼痛惊醒。

“夜间痛”吃点东西也可减轻疼痛。

一般的说,“早发的疼痛”是胃溃疡的特征,“迟发的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

胃、十二指肠疾病考试重点

胃、十二指肠疾病考试重点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适应证主要手术目的及方法目的永久的减少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能力方法胃大部切除术(毕Ⅰ、Ⅱ式)切除胃远端2/3~3/4(我国最常用)包括胃体大部,整个胃窦部,幽门和部分十二指肠球部,吻合口要求在3cm左右DU,GU均可用迷走神经切断术切断迷走神经仅DU毕罗Ⅰ式和Ⅱ式区别Billroth ⅠBillroth Ⅱ方式胃残端与十二指肠吻合将残胃与近端空肠吻合图解优点操作简单,吻合后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并发症少切除足够胃体且不至于胃肠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低缺点吻合口张力较高操作复杂,改变生理解剖,并发症和后遗症多适应胃溃疡各种情况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迷走神经切断术非重点迷走神经干切断术选择性高选择性术式在食管裂孔水平切断左、右将胃左迷走神经分出肝支后、胃右迷走神经分出腹腔支后切断,仅切断胃近端支配胃体、胃底部壁细胞的迷走神经,而保留胃窦部的迷走神经。

不需加二支腹迷走神经干保留肝、胆、胰、小肠的迷走神经支配,避免内脏功能紊乱胃引流手术,同时也保留了幽门括约肌功能,减少了碱性胆汁反流的机会,保留正常胃容量缺点可引起胃蠕动减慢,需要同时加做:幽门成形/胃空肠吻合术/胃窦切除等手术与迷走神经解剖变异,手术操作困难,切断不彻底等有关总结主要适用于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外科P344术后胃出血①术后24小时内:术中止血不彻底;②4~6天:吻合口黏膜坏死脱落;③10~20天:吻合口黏膜下脓肿腐蚀血管胃排空障碍(胃瘫)饱胀,呕吐,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胃动力)-补吻合口漏多发生在术后5~7天(胃壁缺血,因缝合不当等)十二指肠残端破裂①多发生在术后3~6天(或1~2天),临床表现酷似溃疡急性穿孔②处理:立即手术术后梗阻输入袢急性完全性呕吐物量少;多不含胆汁;易发生肠绞窄,不缓解时应手术解除梗阻慢性不完全性呕吐量多,喷射样呕吐;为胆汁,不含食物;呕吐后症状缓解消失;先内科治疗,无效再手术输出袢上腹部胞胀,呕吐含胆汁的胃内容物,如内科无效,手术吻合口多因为吻合口过小或内翻过多导致,先胃肠减压,消除水肿,不行手术注:输入袢是消化道进入十二指肠与食物会和之前的肠段,输出则是之后吻口梗阻无胆汁,完全梗阻无胆汁不全梗阻喷胆汁,输出梗阻掺胆汁压痛反跳肌紧张,残端破裂可能是远期术后并发症九版P345碱性反流性胃炎三联征,即剑突下持续烧灼痛,胆汁性呕吐,体重减轻倾倒综合征(早期)餐后半小时出现心悸,出冷汗,高渗性的一过性血容量不足(补)低血糖综合征餐后2~4小时,反应性低血糖(补)溃疡复发胃大部切除不够或者迷走神经切断不完全导致,先保守治疗营养性并发症术后残胃容量减少→饱胀、消瘦、贫血残胃癌术后5年出现,多数10年以上发生,发生率2%左右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胃潴留、吞咽困难、胃小弯坏死穿孔(见于高选迷切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胃空肠Roux-en-Y吻合了解二、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一)急性穿孔临床表现症状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烈疼痛体征全腹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辅助检查X线膈下游离气体治疗非手术治疗适应症症状轻,小穿孔方法禁食、胃肠减压手术适应症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伴有幽梗、大出血、恶变;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症状加重方法单纯穿孔缝合术/胃大部切除(二)溃疡病大出血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呕血+黑便+晕厥+心慌出血>400ml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有力、血压正常或偏高出血>800ml休克鉴别诊断门脉高压症肝炎或血吸虫病史应激性溃疡多有酗酒、非甾体药物史、大手术、严重烧伤史胆道出血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肿瘤、肝外伤引起,可寒战、高热、黄疸,呈周期性(1~2周)发作胃癌出血癌组织侵蚀血管可引起大出血手术指征(1)出血甚剧,短期内即出现休克。

执业医师的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

执业医师的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

执业医师的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系统,执业医师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其中包括肝胆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执业医师在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一、胃肠道解剖与生理胃和肠道是组成消化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它们在人体内起着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作用。

执业医师需要掌握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胃的分区、肠道的分段以及各部位的特点等。

此外,了解胃酸分泌、肠道蠕动、食物消化和吸收等生理过程也是很重要的。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胃肠道黏膜溃疡形成。

执业医师需要了解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酸药物、抗生素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等。

2.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执业医师需要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习惯、服用抗酸药物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等。

3. 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种疾病,可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等多种原因引起。

执业医师需要了解各种肝炎的病毒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持治疗以及肝移植等。

4. 胆石症: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结石的形成。

执业医师需要掌握胆石症的病因、分类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五、执业医师在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领域的职责执业医师在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领域需要发挥以下职责:1. 临床判断:执业医师需要凭借对消化系统与肝胆疾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诊断和治疗:执业医师在诊断与治疗中需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内镜检查、超声检查等。

同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辨证施治-最新资料

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辨证施治-最新资料

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辨证施治西医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以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6型辨证施治,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肝气犯胃:此临床特点,为胃脘部胀痛连及两胁,或痛无定处,嗳气吞酸,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主。

方药:柴胡15g,白芍15g,川芎15g,香附10g,白及10g,陈皮10g,白术10g,当归10g,延胡索15g,川贝10g,煅瓦楞20g,甘草5g。

?脾胃虚寒:此型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特点,胃部痛常于饥饿时发作,?喜按,喜暖,手足欠温,大便溏泄,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中键脾为主。

方药:黄芪20g,白芍15g,川贝10g,吴茱萸10g,桂枝10g,当归10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5g。

?脾胃湿热:此型特点,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有热感,舌酸,口甜而黏,渴不欲饮或有口苦,小便赤,大便秘,舌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利湿热,键脾和胃为主。

方药:薏苡仁15g,白蔻仁15g,白术15g,厚朴15g,陈皮15g,黄芩10g,白芍10g,川贝10g,半夏10g,煅瓦楞20g,山栀20g。

?胃阴不足:此型特点,为胃消多胖,有口干及烧灼感,喜饮凉,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活血止痛。

方药: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白芍10g,当归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0g,白及10g,川贝10g,甘草5g。

?胃热炽盛:此型特点,为胃痛急迫,嘈杂吞酸,心烦不宁,舌苦而粘,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泄热和胃,活血止痛。

方药:黄连10g,吴茱萸10g,黄芩炭10g,当归15g,山栀10g,白芍10g,白及10g,延胡索15g,大黄(后下)5g,煅瓦楞15g,牡丹皮10g,甘草5g。

?瘀血阻滞:此型特点,表现为胃脘部隐痛拒按,固定不移,饮食后尤甚,便黑,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20g,川芎15g,白芍15g,延胡索15g,五灵脂10g,香附10g,乌药10g,白及10g,乌贼骨20g,甘草5g。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精)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精)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慢性、周期发作性及有节律性疼痛为特点,十二指肠溃疡主要为饥饿痛,胃溃疡主要为餐后痛,可伴暖气、返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组成】绿茶1 克、木瓜60 克。

【用法】以水500 毫升煮瓜,5 分钟后加入茶,分3 次饭后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2【组成】花生50 克、牛奶200 毫升、蜂蜜30 克。

【用法】花生水浸后捣烂,牛奶煮开,加入花生再煮开,加入蜜蜂。

睡前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3【组成】茶叶、白糖、蜂蜜各250 克。

【用法】加水4 大碗,煎至2 碗,去渣,装瓶,12 天后服。

早晚各服20 毫升,加热后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4【组成】海参内脏,黄酒。

【用法】焙干研为细未,黄酒送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5【组成】生姜250 克、猪肚1 个。

【用法】生姜入猪中煲熟,吃肚喝汤。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6【组成】黑鲤鱼、黄酒。

【用法】鱼去内脏不去鳞,切块热酒浸,闷几小时去渣,取汁500 毫升,加冰糖50 克。

饭后2 小时服50 毫升。

每天2~3 次。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7【组成】猪头骨、黄酒。

【用法】焙干,研为细末,每次12 克以黄酒冲服。

早晚各1 次。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8【组成】公英25 克、米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

1 日3 次,米酒1 勺送下。

【主治】胃溃疡之疼痛。

方9【组成】大枣、生姜、红糖、猪板油各500 克。

【用法】枣核,同它药共炸至酥,共为细未。

1 日2 次,每次30 克开水送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10【组成】干姜6 克、胡椒10 粒。

【用法】共为细末。

分2 次1 天服完,开水冲服。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组成】鲜袖皮1 个、粳米60 克、葱适量。

【用法】抽皮于炭火上烧去表层刮净,放清水中浸泡一下,切块水煮,入米煮成粥加葱盐食。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12【组成】鲜藕2 节、蜂蜜适量。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急性穿孔的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男性患者的球部前壁,胃穿孔多见于老年妇女的胃小弯。

1.溃疡病病史长,近期症状加重,发作前常有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因。

2.主要症状: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呈刀割样,从上腹部开始,很快扩散到全腹;常伴有恶心、呕吐。

3.体格检查:病人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有膈下游离气体。

此外,还有发热、脉率增速、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征象。

男性,30岁,突发上腹剧痛1小时,怀疑消化道穿孔,无休克表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检查方法是(答案:B)A.腹腔诊断性穿刺B.立位腹部X线平片C.CT检查D.B超检查E.X线胃肠钡餐检查急性穿孔的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症状轻、一般情况较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穿孔。

以胃肠减压和针刺为主,配合输液和全身给抗感染药物。

如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等并发症者。

手术方法:单纯穿孔缝合术、彻底的溃疡手术治疗。

一男性患者40岁,6小时前发生十二指肠壶腹(球部)溃疡前壁穿孔,以下症状及体征中,不应出现的是(答案:B)A.全腹压痛及肌紧张B.肠鸣音亢进C.肝浊音界消失D.呼吸浅快,腹肌呈板样E.发热及白细胞计数上升男,25岁,突感上腹部剧痛。

检查:血压130/80mmHg,脉搏110次/分,板样腹,肠鸣音消失。

血红蛋白120g/L,血白细胞数8.0×109/L。

首先应采取的检查为(答案:A)A.腹部立位X线平片B.腹部B超C.腹腔穿刺D.腹部MRIE.腹部CT【答疑编号:10170112针对该题提问】以下提示病情危险的是(答案:E)A.恶心、呕吐频繁B.体温持续升高,寒战C.脉搏加快,体温上升D.腹痛加重,大汗淋漓E.脉搏加快,体温下降【答疑编号:10170113针对该题提问】若腹穿抽出较多液体,应尽早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答案:E)A.胃肠减压、输液B.镇痛镇静治疗C.全量应用抗生素D.输液、纠正水电和酸碱失衡E.手术探查【答疑编号:10170114针对该题提问】大出血的诊断主要症状是:急性大呕血或黑便,但多数病人仅有柏油样黑便;呕血前病人常有恶心,便血前突感有便意,便血时病人感到乏力、身软、双眼发黑、心慌,甚至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发生晕厥。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十七单元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十七单元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十七单元胃与十二指肠疾病[单选题]1.上腹饱胀、进食后更明显,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为宿食残渣及清稀黏液,喜热畏寒,大便溏少,舌(江南博哥)质淡红,脉沉弱。

治疗首选A.温脾汤B.导痰汤C.丁香透膈散D.大黄黄连泻心汤E.麦门冬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脾胃虚寒证的证候:上腹饱胀,食后较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为宿食残渣及清稀黏液,吐后则舒服,畏寒喜热,神疲乏力,大便溏少;舌质淡红,苔白或白滑,脉沉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丁香透膈散加减。

掌握“瘢痕性幽门梗阻”知识点。

[单选题]2.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A.腹痛B.黑便C.肠鸣音活跃D.胃脘部胀满E.体温轻度增高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呕血和黑便。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知识点。

[单选题]3.上消化道出血时若想要发现明显的出血部位需要做的检查是A.B超B.CTC.MRID.活组织检查E.纤维胃镜检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纤维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时可行急诊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溃疡的部位、大小、深度,并可发现明显的出血部位。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穿孔的诊断要点A.有溃疡病史,且近期有溃疡病活动症状B.突然发生韵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迅速发展到全腹,并常伴有轻度休克症状C.检查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并多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D.X线检查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E.墨菲征阳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1)多数病人有溃疡病史,且近期有溃疡病活动症状。

(2)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迅速发展到全腹,并常伴有轻度休克症状。

(3)检查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并多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X线检查:在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时可见半月形的膈下游离气体影,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本病若防治不当。

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认为脾胃虚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脾胃虚弱所致者,大多素体脾胃功能衰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使清阳不升,阴寒内聚;或胃中津液不足,郁热内生。

情志内伤所致者,大多忧思恼怒,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若气滞日久测血行不畅,血脉凝涩。

饮食不节所致者,大多饮食过饱,胃纳太过;牌运不及,胃气失和;或饮食过少,生化无源,胃络失养;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酷嗜烟酒,灼伤胃络,或贪食生冷不洁、寒积中院等。

【临床表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本病若防治不当。

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认为脾胃虚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脾胃虚弱所致者,大多素体脾胃功能衰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使清阳不升,阴寒内聚;或胃中津液不足,郁热内生。

情志内伤所致者,大多忧思恼怒,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若气滞日久测血行不畅,血脉凝涩。

饮食不节所致者,大多饮食过饱,胃纳太过;牌运不及,胃气失和;或饮食过少,生化无源,胃络失养;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酷嗜烟酒,灼伤胃络,或贪食生冷不洁、寒积中院等。

【辩证分型及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本病若防治不当。

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认为脾胃虚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脾胃虚弱所致者,大多素体脾胃功能衰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使清阳不升,阴寒内聚;或胃中津液不足,郁热内生。

情志内伤所致者,大多忧思恼怒,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若气滞日久测血行不畅,血脉凝涩。

饮食不节所致者,大多饮食过饱,胃纳太过;牌运不及,胃气失和;或饮食过少,生化无源,胃络失养;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酷嗜烟酒,灼伤胃络,或贪食生冷不洁、寒积中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