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X3-4-7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中物理高考物理总复习全套精品课件_收藏完整版

2018年高中物理高考物理总复习全套精品课件_收藏完整版

B
末位置
速度增量的定义: v = vt - v0
三种情况:大小变;方向变;大小、方向都变。
匀加速直线运动
v0 Δv
匀减速直线运动
v0
平抛运动
v0
vt
vt Δv
Δv
速度增运算遵从三角形法则,方向由初速 vt 度矢端指向末速度矢端。
3、质点运动变化快慢的描述
瞬时速度(矢量):反映质点位置变化的快慢。 定义:v=s/t(t趋近于0) 速度的方向 质点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标量)(瞬时速度的大小)
一、原子结构模型 二、光谱及光谱分析 三、原子核
第十四部分 物理实、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目录) 四、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模型化思维结构概述
一、物理模型
物理学是“模型”的科学。 物理模型,往往是在对一些现实物理过程或对象 进行科学地分析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性因 素),忽略次要矛盾(次要性因素)后得到的,它能 够更加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物理模型的建构 是在某些条件下抽象出来的简化近似结果。从某种意 义上讲,物理学理论的发展进化过程,就是物理模型 发展进化的过程。 物理学概念、规律都是对物理模型而言的。我们 在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将实际问 题简化为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加以描述。
位置:三维空间中的点坐标A(x0,y0,z0)
z A(x0,y0,z0)
O
y
x
三维空间坐标系即运动参考系
2、质点运动变化的描述
位移(矢量): 反映质点空间位置的变化。P3.1
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
A
L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初位置
路程(标量):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S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精品 PPT 课件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精品 PPT 课件

磁场专题的主要考点包括磁场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用磁 感线描述磁场、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特点)、带电粒子在磁场 中的运动及应用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本 专题的重点之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 力及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该内容与平面几何联系紧密, 确定粒子运动的径迹,应先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然后确 定圆心及半径.
心.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侧重于运用数学知识(圆与三角形知识)
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初速度与磁场边界的夹角
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角度是确定圆心、运动方向的依据,更是计
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桥梁,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的时间为t=
(α是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 要点热点探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仅关联速度的求解,而且 在首先确定了运动半径的情况下,可利用半径发现题中隐含的 几何关系.
求解,其中U为带电粒子初末位置之间的 电势差.
(2)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只能应用动能定理 求解.
│ 要点热点探究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1)带电粒子在一般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做变速曲线 运动,其轨迹总位于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夹角之间,且向 电场力的方向偏转.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不计重力) 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匀强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区域,粒子做 匀变速曲线运动,属于类平抛运动,要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的方法求解,同时要注意:①明确电场力方向,确定带电粒子 到底向哪个方向偏转;②借助画出的运动示意图寻找几何关系 或题目中的隐含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从动力学、 能量等多个角度来分场中的电荷的电势能由电势和电荷共 同决定.电势能是标量,其大小与电势的高低及带电体所带 的电荷量、电性有关,大小为Ep=qφ,注意电势的正负及电 荷的正负.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总目录
目录
CONTENTS
3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基础课1 运动的描述 1-考点强化: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 2-考点强化: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考点强化: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4-素养培养: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 基础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考点强化: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 2-考点强化: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3-考点强化:多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素养培养:“形异质同”类问题 能力课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考点强化: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考点强化:追及与相遇问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总目录
目录
CONTENTS
7
第五章 机械能
基础课1 功和功率 1-考点强化:功的分析与计算 2-考点强化: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3-考点强化:机动车启动问题 4-素养培养: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基础课2 动能 动能定理 1-考点强化: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考点强化: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3-考点强化: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 4-素养培养: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基础课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考点强化: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考点强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素养培养: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两类连接体模型 能力课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1-考点强化: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考点强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考点强化:与摩擦生热相关的两个物理模型 1-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2-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1版
高三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
物理
1
目录
CONTENTS
2
总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章 机械能 第六章 动量 第七章 静电场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九章 磁场 第十章 电磁感应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选修3-5 第十二章 波粒二相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选修3-3 热学 选修3-4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辅助阅读 课堂演示实验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7 力学实验 (共184张PPT)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7 力学实验 (共184张PPT)
������ (2)从图(c)图线上任取两点代入������=vA+2 Δt Δ������ 2 ������ 2
中可求解出 vA 和 a。
(注:两点距离应较大一些,可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3.(2016· 海南单科,11,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 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 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 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 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 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解析】 (1)轻推小车,由于阻力小车做减速运动,相同时间内位移逐 渐减小,故小车由右向左运动。 (2)滴水的时间间隔 Δt=
������ ������-1
= 3 s,A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包含这一
������ vA=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2017· 课标全国Ⅰ,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 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 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 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 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名师专题讲座4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名师专题讲座4

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若 h1=0.8 m,l1=2 m,h2 =2.4 m,l2=1 m,小鸟飞出后能否直接打中肥猪的堡垒?请 用计算结果进行说明.(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
第8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解析]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13页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2.(2014· 浙江卷)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v0=20 m/s 沿直线前进, 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 距地面高为 h =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 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 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 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 v=800 m/s.在子弹射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2)当 L=410 m 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 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 L 的范围.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12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 2 0 - v 0 - 20 0 (1)根据 v2-v2 = 2 as 得 a = = m/s2 0 2s 2×90
设小鸟以 v0 弹出后能直接击中堡垒,则 ,t= 2h1+h2 = g 2×0.8+2.4 s 10
1 h1+h2= gt2 2 l1+l2=v0t =0.8 s
第9页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1-3-4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1-3-4

第9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 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 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4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答案]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②天平
③平衡摩擦力
m吊 g ④F= 当 M≫m 吊时,有 m吊 1+ M
F≈m 吊 g
第5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 点
正确;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细绳绕过 滑轮拴在木块上,选项 B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 木块,选项 C 错误;平衡摩擦力后,改变木块上的砝码的质 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 D 正确. (2)对砝码桶:mg-F=ma,对木块:F=Ma,联立解得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2.实验操作步骤 (1)平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时,砝码桶不能拴在木块上. (2)改变木块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木块.
第14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跟踪训练] 1.(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a 同时跟合外力 F 和质量 m 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 系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X3-1-7-4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X3-1-7-4
第12页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l RxS 1.6×10×10 根据Rx=ρ S 得导线长度l= ρ = - 1.7×10 8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6
m≈94
m.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答案]
(1)R2
a
(2)如上图所示
(3)2.30(2.29~2.31
均正确) (4)94(93~95均正确)
第13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实物图连线 1.总的原则:先串后并,接线到柱,注意量程和正 负. 2.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注意滑动变阻器应调到使“伏安 法”部分所接两点间阻值最小处)
第15页
必修1
第 1章[跟踪训练]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1.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 下: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第7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2 Ω;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9 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Ω;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课件 实验4 精品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课件 实验4 精品

(1)将小车放回初位置并用手按住,继续向砂桶中添加 一定量的砂粒,接通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使打点计时器 工作,然后释放小车,记下小车下滑过程中传感器的示数
F1,打出一条纸带。再继续向砂桶中添加砂粒,多次重复实 验,打出多条纸带,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
上每四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按时间顺序,取 0、1、2、 3、4、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点的距离(单位:cm),分别标注在相应的计数点的下 方,则小车的加速度 a=__1_._1_8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数据处理
2数据处理与分析
1.计算加速度——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
数点间的距离,根据逐差法计算各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
2.作图象找关系——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牵引力 F,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F 图象, 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 力成正比。再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和砝 码总质量 M,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M1 图象,如果图 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 比。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 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 m0 和小车的 质量 M0。
2.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1)该同学将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连接后,实验时还需 要注意什么?
__先__接__通__电__源_后 __释__放__纸__带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 (只需填一条注 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明确实验目的] 1.了解光波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 2.观察双缝干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涉图样.
3.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第3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循图实验导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 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 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11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解析]
[答案]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7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将白光光源 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 依次放置其他光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沿
l 由 Δx=dλ 知选项 A、B、D 正确.
ABD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12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2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 实验装置如 图 ):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13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第7讲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1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2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_.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 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 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 n 条亮纹间 a 的距离 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Δx= n-1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答案]
(1)E
D
B 单缝、双缝间的
(2)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 距离要适当
第10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跟踪训练] 1.(多选)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下面几种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第5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6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一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实验装置与操作
现有毛玻璃屏 A、双缝 B、白光光源 C、单缝 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 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下图所示 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量红光的波长.第16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 1 条和第 4 条亮纹的中 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 1 条时读数 x1=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第14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 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其示数为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________mm.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答案]
(1)A
(2)1.970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15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二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第4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答案]
①滤光片
②双缝
③测量头
④刻度尺

调节测量头, 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 1 条亮条纹的中心, 记下手轮上的读数 a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当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 n 条相邻的明条纹中心对齐时,记下 |a1-a2| 手轮上的刻度数 a2,则相邻两条纹间的距离 Δx= n-1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尝试解答]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1)滤光片 E 可以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
单缝 D 是获取线光源,双缝 B 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 毛玻璃屏 A 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 (2)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放置单缝、 双缝时, 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的距离要适当;要保证光源、 滤光片、单缝、双缝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仪器读数与数据处理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L1=100 mm,双缝与屏的距离 L2 =700 mm,双缝间距 d=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 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 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 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 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的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 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第8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 )测量数条亮纹间 的距离. 在 操 作 步 骤 ② 时 还 应 注 意 __________________ 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