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手诊、面诊
手诊与面诊护理课件

触摸手掌肌肉、骨骼、关节等。
手诊实践操作指导
感受手掌的敏感度、柔软度等。 注意事项
注意手部卫生,保持清洁。
手诊实践操作指导
01
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 适。
02
观察手部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面诊实践操作指导
操作步骤 观察面部颜色、光泽、皱纹等。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面部颜色
观察面部颜色的变化,如红润 、苍白、青紫等,以判断脏腑
的功能状况。
面部光泽
观察面部光泽的变化,如明亮 、暗淡等,以判断身体的健康
状况。
面部肌肉
观察面部肌肉的松弛程度,以 判断身体的衰老程度。
眼袋和黑眼圈
观察眼袋和黑眼圈的程度,以 判断睡眠质量和肾脏功能。
手诊与面诊的结合应用
综合分析
手诊与面诊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手诊与面诊作为中医诊断方法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古代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诊与面诊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也不断 完善,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2
手诊与面诊的实践应用
手诊与面诊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状况评估
生活方式指导
手诊与面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辅助诊断
手诊与面诊可以为医生提 供辅助诊断的依据,帮助 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跟踪病情
通过定期进行手诊与面诊 ,可以跟踪病情的发展情 况,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 供参考。
个性化治疗
根据手部和面部的特征, 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一、看眼诊病——眼部五轮看五脏,常见的方法在这里二、看背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了!三、看手诊病——手诊辨病症,从手掌看全身,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中医治疗疾病,一般会根据病人身上的气色变化以及舌苔等方面,初步判断病情。
不过,还有这几种,看眼、看背,看手,诊病的方法,大家可能以前听说得很少,对于感兴趣的朋友们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建议收藏起来!下面我为你解密!这些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了!一、看眼诊病——眼部五轮看五脏眼睛与脏腑不少人熟悉中医的“肝开窍于目”之说,知道眼睛和肝脏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对于眼睛和其他脏腑间的关系也许不一定清楚。
其实,不只是“肝开窍于目”,在经络、气血等方面,人体五脏六腑和眼睛之间都有着密切的甚至可以说是微妙的对应关系。
“脏之病必现于眼,眼之有证乃脏之不平所至”。
从中医的整体观点来说,眼疾在一定程度上是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的反映。
中医将眼睛大体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份。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1) 眼睑下垂、眼睫无力。
多中气不足。
2) 目乏,多脾虚夹风。
3) 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 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 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 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 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脾主肌肉,外感风热毒邪或过食辛辣灸煿(即指葱蒜辣椒等有刺激性及油腻煎爆性食品),使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壅集胞睑,会引起针眼,即“麦粒肿”。
脾胃湿热与痰湿混结,阻塞经络,会致胞生痰核,现代称“霰粒肿”。
脾虚气陷,肌肉萎软,可以引起胞睑下垂。
脾虚生风,可造成胞睑振跳、阵阵发作(偶有发作不属病态),俗称“眼皮跳”。
二、看背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背诊七大方法1.体雕目测法(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手诊、面诊

背后小指方向的斜线段,癌症的一种表现
四条车南线——成功线(艺术线)
在无名指下到感情线上,越直越好 左手为轻,右手为重,左手遗传,右手代表事业、财富相当多
解说
性格开朗,待人处事很好,如果一粗一细叫成功 线,如果三条以上是神经衰弱,如果切过感情 线,易闹家庭矛盾 代表五官疾病,特别是眼科 代表成功和财富的积累 代表独立工作能力和经营能力,即是将才, 又是帅才
掌纹变异诊病
三大主线变异诊病—— 生命线变异诊病
解说
一短 一断 三长
一短 生命线真中断,必死无疑,生命危机,必衰竭 47岁必死无疑,多死于心脏衰竭和脑溢血 如果终点四杠和十字纹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一断 假中断,有惊无险(47岁突发病到医院抢救无生命危 险,(如果断还有掺和压着断,搭着头,越多,危险越 小) 两种解决方法:营养跟上 锻炼,三太(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
关联心肾
小指为小肠所经过,小指跟心,肾,子宫,睾丸等器管 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小指以长直粗壮,指尖长短平均 而佳。 小指标准长度通常应为无名指远端指等齐或稍微超过一 点,这说明先天心肾功能良好,身休健康。 小指苍白瘦弱偏歪,与泌尿生殖系统和性功能有关。 小指虽小,但反应了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包括循环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
观 手知健康——无名指
关联内分泌
无名指为少阳三焦经所过,与肝胆关系密切, 无名指的强弱与人体健康,尤其与泌尿生殖系 统及内分泌系统关系密切。 无名指太长,多发生于因生活不规则而影响健 康的人,太短多为元气不足,体力不佳。 无名指苍白细小,弯曲偏向,与内分泌失调有 关。
观 手知健康——小指
八种病理纹——十字纹(之二)
+字形,X形
解说
手诊与面诊(一)

手诊与面诊(一)手诊和面诊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
手诊即通过手触、压、按揉等方式来诊断病情,而面诊则是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色泽、形态、表情等来诊断病情。
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不同,各具特点。
一、手诊1.手感手诊是通过整体感觉、区域手感等方面的触诊,来了解疾病的情况。
如通过触摸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了解局部是否肿胀、疼痛、硬结等,感受身体的硬度、软度,从而推断出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2.脉信脉搏是随着心脏跳动而散播到全身的搏动,通过感受脉搏的速度、强度、节律等状况,以及不同位置的脉象,来诊断疾病。
3.按痛通过对患者疼痛部位的按揉,了解病情,发现疾病的部位与大小。
按痛也能增强对肌肉、骨骼的认识。
二、面诊1.色泽面色是由血液循环和身体状况影响而形成的,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出体质、寒热、痰湿、虚实等各种疾病的表现。
2.形态通过观察患者的五官、面部眉眼、唇色、舌头等形态,从面部的外部形骸来了解内脏功能是否正常。
3.表情内脏疾病会对面部表情造成影响,如病人常眨眼、嘴唇失色、愁容满面等,反应出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手诊与面诊的优缺点手诊和面诊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手诊适用于旁观者难以观察的身体内部疾病部位,如骨折、肌肉损伤等;而面诊则可推测出内部的机构和状况。
同时,手诊精确度高,触感可直接反映病情;面诊根据观察部位的不同,其指示的疾病也来自各个系统。
无论手诊还是面诊,都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它们是中医学独特的财富,是中医学的基础知识。
然而,由于人体复杂多变,手诊和面诊也有其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对于患有严重病情的患者,还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方法,才能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是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方法,是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背部、手部来发现疾病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的知识精华:
1. 面诊:中医面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容、舌苔、眼底、口唇等进行判断,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脏腑、经络、病邪等情况。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黄瘦可能是脾虚湿滞等。
2. 背诊:中医背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背部情况,如皮肤、毛发、脊柱等,了解患者的病情。
例如,背部出现红疹可能是病邪侵袭,背部出现湿疹可能是湿热内蕴。
3. 手诊:中医手诊是通过触诊患者手部,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经络气血等情况。
例如,手指发凉可能是寒邪侵袭,手掌发热可能是肝火旺盛等。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能够帮助中医医生发现患者疾病的根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 1 -。
14-中医培训教程——手诊.

手指长度
拇指,达到食指第三指节的1/2为标准。 食指,达到中指第一指节的1/2为标准。 中指,等于手掌长度的4/5为标准。 无名指,等于或略长于食指。 小指,大致等于拇指长度。 手指短的人,多天性敦厚,身体健康,食欲较好,性情随和,但一旦被 激怒会暴跳如雷。易得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 手指长的人,多性情温柔,生活起居有序。容易斤斤计较,多愁善感, 易得神经官能症及胃肠疾病。
常见病理手相
平手:手掌平坦,掌心无凹陷。提示气滞血瘀、痰 湿阻滞,多与五脏功能虚衰有关。 爪形手:手指屈曲不能并拢。提示寒湿阻滞、湿热 浸淫、气血亏虚。 手抽搐:手肢抽搐或单独手抽。提示血虚、气虚、 阳虚、热盛生风、惊恐惊风。 鱼际络脉色赤:实热、虚热、肝淤血臌、肝胆湿热。 鱼际络脉青黑: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鱼际肌肉萎缩: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手掌脱皮:血燥生风(手掌干燥刺痒,脱皮鲜红)。 手掌汗出:营卫不和、气虚不固、阴虚不藏、热迫 汗出。
食指关联肠胃
食指苍白而瘦弱,提示消化功能较差,容易 疲劳,精神常萎靡不振。 指头偏曲,指关节缝隙大,且纹路散乱,多 有消化系统疾病。 食指出现青筋(静脉曲张凸起),则表示大 肠有积滞或宿便。 小孩食指青筋过三关,则表示危症。
中指关联心脏
中指苍白、细小而瘦弱,指头偏,指节漏缝, 提示心血管功能差且贫血。 中指指掌关节横纹出现青筋,则提示脑动脉 硬化,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症状,甚至中风。
指的软硬
1.柔软型:特别拇指的关节非常柔软,其指端能屈向后,其人灵活,善 交际,应变能力强,但容易冲动,无主见,身体比较瘦弱。 2.硬直型:主其人自信,坚定,行动力强,执着,但容易固执,身体比 较强壮。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在中医理论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两者都是中医诊断的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手诊与面诊分别介绍其特点及应用。
一、手诊
手诊是通过手部感觉器官与病人相接触,了解病人体表的变化,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切来确定病因和病情。
手诊的特点是便捷、灵敏和直观,通过触摸和摸索,可摸到不同的脉象、不同的反应,诊断较为直观。
手诊包括脉诊、舌诊、目诊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脉诊。
脉诊的方法包括按、推、抟、撮等,通过感觉脉搏的频率、力度、长度、宽度、深浅等变化来判断病情,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手诊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判断,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等常见病。
二、面诊
面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来确定病因和病情的诊断方法。
面诊的特点是直观、全面、准确,通过观察外表面的变化,可以发现阳证和阴证,从而诊断疾病。
面诊应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一些内科病。
如肝病、胃病、心脏病、肺病等,都有明显的面部表征。
例如,面色黄色可表肝郁,面糊浊可表湿邪,面色青紫可表心病等。
总体而言,手诊与面诊都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手诊主要应
用于初步诊断,通过触摸和摸索,摸到不同的脉象和反应,判断病情
及病因。
面诊起着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排除假阳、假阴,找到真正的病因和内在
关系。
两者相结合,可以完成非常精准的中医诊断。
学中医舌诊手诊面诊写总结

学中医舌诊手诊面诊写总结
学中医舌诊手诊面诊写总结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四种:望、闻、问、切。
其中,面色、舌象、脉象是中医诊断的三大重要指标。
在实际临床工
作中,中医师需要通过面诊、舌诊和脉诊来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一、面诊
面部反映人体内部疾病的状态,中医师可以从面色、眼睛、鼻子、口
唇等方面观察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情况,进而判断病因病机及
辨证论治。
例如:黄色或发黑的面色可能意味着肝胆问题;红肿或者
皮肤粗糙可能意味着湿热;苍白无华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等。
二、舌诊
舌头是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反映区域之一,舌头表现出来的形态和颜
色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舌苔厚重可能意味
着湿热;舌体红肿可能意味着热毒;舌质淡白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等。
三、脉诊
中医师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判断病因病
机及辨证论治。
例如:脉象细弱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脉象涩紧可能
意味着气滞血瘀等。
四、手诊
手诊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身体部位,了解人
体内部器官的功能状态。
例如:通过按摩肝经穴位可以缓解肝郁气滞;通过按摩胃经穴位可以缓解胃痛等。
总之,中医师需要综合运用面诊、舌诊、脉诊和手诊等多种方法来判
断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中医师需要具备扎实的
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出
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论( 各论(八)
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 交向下至巴下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 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怠懒,腰背及 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 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 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 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 纹。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 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 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中医理论
——主讲:陈海霞
主题一
简介一
手诊是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 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的一种 特殊诊断方法.人类认识自然,80%以上信息由视 觉获得,无论西医的"视、触、叩、听",还是中 医的"望、闻、问、切",其"视"、"望"均排第一 位,因此,现在所指的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 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 纹和手形三大类。
简介二
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 疗基本原则。“邪之所凑,其气虚”;“正气存 内,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 力,阴阳离决,是病危、病故。根据手诊、舌诊、 甲诊、脉诊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因病而异,因人 而异,因自然条件而异,中药按君、臣、佐、使, 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 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调理机体,使 之相对平衡,减轻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 量,延长生命。
手 感
手感冷: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凉,消化吸收能 力差 手感热:主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 紧张 手感湿:主肺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 汗者,多是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 神紧张 手感干:主脾肺两虚,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身上 多见
手掌软硬
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粗、硬有力者,多是劳动者, 身体素质较好,俗话说:“掌硬如铁,奔波不歇。”反过 来,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软而绵,多是脑力劳动者,所谓: “手掌如绵,闲且有钱,”但是这种人身体素质会稍微弱 些。 手感硬 手掌肌肉硬直,缺乏弹性者,多气血淤滞,经脉不畅, 缺乏适应能力 手掌硬直而瘦者,多消化系统功能差,凡事多 固执, 缺乏应变能力 手感软 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多精力充沛,体质强壮,适 应能力强 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精力欠佳,疲倦乏力 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各论( 各论(一)
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 (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明心脏有疾病(如: 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 先天不足。
各论( 各论(二)
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 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 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 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 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 甲状旁腺等疾病。
偏中指,掌发白,血压低 偏小指,血压高,血脂稠,心血管不好
手指表现的症状
小指
中指和小指末端细、歪——心脏不好
小指变短(没有无名指的2/3)——肾气虚 小指变形,手腕有青筋——痛经(手掌虚、白、弱) 掌根有X(交叉纹),小指末端细,弯曲——子宫后位 腰细、屁股大,腰凹进去——子宫后位
子宫后位——不易怀孕,不易生育,性欲强,不 易得到满足
手色
全手红:心火旺,血粘稠度高,注意血压, 容易发胖 手掌有红点点:体内存在炎症 手心苍白:贫血,容易休克 手上发青(青筋多):免疫力下降
主题二
总论
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 足。 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 性疾病(3~5年形成)。 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 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 能下降。
各论(十一) 各论(十一)
胃: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 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 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 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 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 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 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 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 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 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 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 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 薄且构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手指甲
月牙代表人体的免疫力,月牙过大、过尖、 过多是消耗型体质,免疫力下降。
拇指 肺 食指 大肠 中指 心 无名指 三焦 小指 肾 泌尿生殖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指甲有竖纹,易神经衰弱,常头痛 颜色发黑,较严重的多毒素,肝胆不好 有横纹,易得胃溃疡,压指甲5秒钟,血回流量慢,贫血 关节发黑,末端血液循环不够畅通
附:
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 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 患过该部位疾病。 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 鼻翼发红。 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 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 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 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 /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 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 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的话,可能是脂肪肝。若 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的 话,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 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 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 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 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中央有 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
各论( 各论(七)
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 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 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 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 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 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 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 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 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 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 不好。
青筋
就是静脉血管(在表浅的地方能看的到)青 筋是体内毒素的表现。 青筋分为 轻(扁) 青(轻) 中(突) 紫(中) 重(扭曲) 黑(重)
青筋的症状
拇指有青筋,头痛,脊柱、肩不好 食指有青筋,容易左边得肩周炎 手背上有青筋,腰背酸软 小指有青筋,容易右边得肩周炎,青筋明显,便秘、痛经 中指两侧青筋,易心脏有问题 整个十指有青筋,睡眠不够好 拇指顶端有厚厚的茧,有蜡黄色,有痔疮(男左女右) 满手青筋,消化不良,满手通红,而且很光亮(发亮), 甚至暗紫色,是高血脂,如果一节一节的潮红,是上火, 血粘稠 小鱼肌有红点,是有糖尿病,多吃黄豆,增加卵磷脂 大鱼肌有青筋,腰部劳损 手腕下方有青筋,妇科有毛病 中间一条,月经不调(一年以上,面部长斑) 手腕有(米,◇)型纹,妇科开始出现毛病
各论( 各论(九)
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 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 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 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 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 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 证明是鼻炎。
各论( 各论(十)
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 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虚或脾大, 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 头发黄,也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 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各论( 各论(五)
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 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 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 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 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 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
各论( 各论(六)
发展
1956年,我国制定了十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 法系统。1966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 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王晨霞、林朗晖等许多著名掌纹医 学专家,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掌纹医学专著。“从外知 内”“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有诸内, 必形诸外。”“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 寒。”“手掌信息关全身。”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学 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 物的整体,这是全息论的基本定测。《论语》也讲“人 焉廋哉”,就是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必然要在外部表现。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 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 气血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十指连心。”现代解 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 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髓神经把变化情形 显示到双手上。
各论(十四) 各论(十四)
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 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 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 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 区域也不好的话,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 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 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痞子,一般是 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 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 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 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 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 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 炎。
历史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 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它同经络诊 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 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 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 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当代著名中 医学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 闻问切,至为重要。 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 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 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双调和孙思邈叹曰:须 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