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精选ppt课件
1
★抗肿瘤药物研究是肿瘤防治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70年来主要是细胞毒药物,临床常用的有70余种 ★分子靶向抗癌药应运而生,近10年来有10余种用于临床
传统化疗药
分子靶向药
作用靶点 DNA、RNA和蛋白质
特定的蛋白分子与核苷酸片段
特异性 细胞毒性(cytotoxic),差 细胞稳定性(cytostatic)强
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tate, Sutent, SU 11248)
●作用靶点:VEGFR-1&2, PDGFR-α&β, KIT, FLT-3与RET
●基本原理: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双
重作用。主要由细胞色素Cyp3A4引起代谢,有较长的半衰期(41~86h), 适于单剂每日应用。
●适应证与用法:肾细胞癌 400mg, Bid×12周, 继用或停 药
●效果与不良反应:I/II期试验证明有效,PFS明显长于安 慰剂组(为24周:6周) ,III期试验证实Sorofenib有明显生长期 益处,100%延长PFS,39%延长OS(HR0.27,P=0.018)。
皮疹(脱屑),手足皮肤反应和疲劳。
●适应证与用法:大肠癌;首次400mg/m2, 然后每周250mg/m2
●效果与不良反应:III期联合组(C225+CPT11,n=218):单用 C225(n=111)=RR 22.9%: 10.8%;疾病控制率=55.5%:32.4%;中位缓 解时间=5.7月:4.2月;mTTP=4.1月:1.5月(p<0.001),C225+IFL一线治 疗更佳。全身无力,不适,皮疹,少数过敏和输液反应,加化疗则 重。

抗癌靶向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抗癌靶向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抗癌靶向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医学难题。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手段,虽然能够消灭癌细胞,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伤害,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降低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因此,发展针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之一。

一、靶向治疗的定义靶向治疗是以特定分子为靶点的治疗方法,通过选择性识别和阻断癌细胞内部的分子信号通路,实现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命过程的调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与化疗和放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个体化的特点,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靶向治疗的分类靶向治疗可分为蛋白质靶向治疗、DNA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和放射性治疗等。

其中,蛋白质靶向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主要通过靶向蛋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比如,EGFR抑制剂能够抑制EGFR受体的自身激活,阻止其向下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HER2抑制剂能够靶向HER2受体,阻止其激活和向下信号传导,从而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另外,DNA靶向治疗也是常见的一种,它主要通过靶向癌细胞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比如,PARP抑制剂能够抑制PARP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止癌细胞的DNA双链切断修复,诱导癌细胞凋亡。

三、靶向治疗的优势和局限相比传统治疗,靶向治疗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仅针对癌细胞内部存在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了副作用。

其次,靶向治疗更加个体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分子特征进行精准治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另外,靶向治疗具有抗药性低、治疗费用不高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但是,靶向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针对癌细胞内部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对于分子异质性较大的肿瘤来说,其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其次,靶向治疗仍然面临抗药性的挑战,一些肿瘤细胞会产生新型的分子机制,绕过治疗靶点,从而导致靶向治疗的失败。

癌症的新趋势靶向治疗的突破

癌症的新趋势靶向治疗的突破

癌症的新趋势靶向治疗的突破癌症的新趋势:靶向治疗的突破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威胁,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癌症治疗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其中,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探讨靶向治疗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对癌症的新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一、靶向治疗的原理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靶点,针对性地抑制肿瘤的发展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它与传统的放化疗不同,传统疗法主要以杀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为目标,而靶向治疗则主要通过阻断关键信号通路,切断肿瘤的生长信号,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靶向治疗利用药物、抗体或其他生物制剂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旨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癌症靶向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其中,一些关键的靶向药物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例如,通过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如吉西他滨和埃洛替尼等,已经成功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

此外,还有一些靶向药物针对肿瘤血供、免疫检查点等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靶向治疗的应用前景靶向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靶向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靶向治疗可以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将变得更加普及,每个患者都可以根据自身基因变异情况进行精准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此外,靶向治疗还具有相对较高的患者耐受性,疗效较好,有望成为替代传统放化疗的主要治疗方式。

虽然靶向治疗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治疗耐药性的产生和高昂的治疗费用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2023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和晚期疾病的治疗第二部分

2023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和晚期疾病的治疗第二部分

2023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和晚期疾病的治疗(第二部分)DTC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问题:DTC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策略复发或转移性DTC 临床常见,约95%发生在颈部。

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占74%,甲状腺床的复发占20%,气管或邻近肌肉的受累占6%o 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约有5%~21%,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占63%)β复发或转移限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治疗(能通过手术治愈者)、1311治疗(病灶可以摄碘者)、TSH 抑制治疗(肿瘤无进展或进展较慢、无症状、无重要区域如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者)、外照射治疗以及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疾病迅速进展的RR-DTC 患者)。

对术后复能否手H 弋的评估TSH 抑制治疗、随访和 动态风险评估 根据动态评估结果 DTC 的术后分期和复发 风险分层 根据动态评估结果TSH 抑制治疗、随访和 动态风险评估 积极动态评估结果 处于进展期的晚期DTC 其他非常规治疗(外照射、化疗及靶向药物、消融、粒子植入等) 能•手术一 疑诊或确诊DTC是否行小1治疗的评估 ∙是< 注:DTC 分化型甲状裳唐;T$H:促甲伏朦激案发或转移的单个或几个病灶且具有较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局部应用热消融、乙醇消融、外照射、粒子植入治疗等可能会起到控制转移、避免局部并发症以及延缓系统性辅助治疗的作用。

推荐:针对DTC复发或转移病灶,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治疗、1311治疗、TSH抑制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对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单个或几个病灶且具有较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可应用热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问题:DTC颈部复发、局部转移的手术治疗DTC颈部复发、局部转移的手术治疗应考虑及平衡两方面问题:(1)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风险和获益。

(2)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手术是否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多项研究表明,可对体积较小、惰性的复发淋巴结进行主动监测。

但对体积较大、侵袭性的复发淋巴结应进行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5年非西班牙裔的白种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而其他种族的女性患者也增加了20%~50%。

目前,甲状腺癌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的诊断1.1 病理诊断1.1.1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创伤小、快捷、准确的优点。

有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达到了96.7%,结合免疫化学细胞计数,可以使敏感性达到100%。

1.1.2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冷冻切片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随着高档冷冻制片机的使用,其制作出来的冷冻切片质量高、染色好,能够辨认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部分可观察到砂粒体、钙化灶或磷化灶。

1.1.3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甲状腺病变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

乳头状癌一般有乳头状结构,可见毛玻璃核;滤泡癌可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髓样癌可见条索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见玻璃样变性或淀粉样变性,癌组织挤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

1.2 影像学检查1.2.1 超声方少兵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表现为实行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阻力增加,提示肿块内血流丰富。

乌丽亚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高速、阻力高、宽频带,部分逆向频谱。

1.2.2 CT 冯浩等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达到92.5%。

国外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边缘强化,而良性病变多不均匀强化。

罗德红等研究认为,当肿块中显示颗粒状的钙化点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1.2.3 核素显像核医学对患者安全、无创伤,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分子生物学热点

分子生物学热点

资料清单生物工程3 班第__4___学习小组姓名:赵家熙学号:2012013409本次研讨方向: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期刊[1]欧阳理权,屈新才《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年5月第10卷第3期[2] 冀叶,马静,李晓江《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肿瘤2011 年7 月第31 卷第7 期[3]韩春葛明华王可敬《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 年 1 月第33 卷第 1 期[4]刘泽明李大鹏黄韬《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 年 1 月第16 卷第 1 期[5]于洋,高明《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 年 1 月第16 卷第 1 期[6]刘新垣《癌症靶向治疗最新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9月第13卷第18期[7]代文杰,朱化强《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 年5 月第31 卷第 5 期[8]姜军韩晓蓉《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年9月第7卷第5期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9]代文莉,崔邦平,胡涛,严凯,《胡伟甲状腺癌BRAF 突变与分子靶向治疗》现代肿瘤医学2012 年10 月第20 卷第10 期[10]褚亮,刘新垣《癌症靶向治疗的新趋势》肿瘤防治杂志2005年10月第12卷第20期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年5月第10卷第3期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May 2012,Vol.10,No.3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作者】欧阳理权屈新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乳腺及甲状腺外科(武汉430022)甲状腺癌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对甲状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分子的异常被认为在甲状腺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DTC 治疗的分子靶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准医疗的不断普及,以分子为靶点的肿瘤治疗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与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高、有效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靶点的发现、药物的选型、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靶点的发现靶点是指某个分子或细胞结构,能够与治疗药物紧密结合,从而起到抗癌作用的位置。

对于肿瘤治疗而言,靶点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治疗药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目前,靶点发现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化学筛选法、基因组学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和细胞治疗方法。

其中,化学筛选法是指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化学物质中筛选出对于某种癌症有特异性的化合物;基因组学筛选法则是指通过对整个基因组的筛选,寻找具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或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则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具有癌症特异性的蛋白质;而细胞治疗方法则是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出能够靶向癌细胞特异性基因的细胞,通过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靶向细胞的刺激来治疗癌症。

目前,靶点的发现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开展肿瘤分子基因组学研究,这对于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化十分重要。

二、药物的选型药物的选型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必须找到能够靶向特定肿瘤细胞的药物,并能够在体内达到理想的浓度。

其次,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它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根据靶点的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可以分为信号转导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免疫治疗剂、抗血管生成剂、DNA损伤修复抑制剂等多个种类。

例如,信号转导抑制剂是针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免疫治疗剂则是指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体和杀伤力,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癌症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危害。

过去几十年来,人们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治疗癌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毒副作用大、容易复发、费用昂贵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使得靶向治疗逐渐地成为治疗肿瘤的核心方法之一。

靶向药物是一种通过与特定癌细胞中的分子目标相互作用来诱发或抑制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药物。

相比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靶向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更少并且更加精准。

靶向药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明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促进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家们开始发掘对抗这些因子的新策略。

此后,大量的研究工作涵盖了抑制基因、细胞增殖和转录因子、影响蛋白翻译等肿瘤细胞增量、转移、顽固性和侵袭性等方面。

当前,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方法,许多抗肿瘤药和单克隆抗体已上市或在临床试验中。

可以预期在治疗肿瘤方面,靶向治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研究显示,靶向治疗可以更好地针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因素、炎症和免疫反应进行干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更好地保护周围组织,例如,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吸收率(如利妥昔单抗)已达到100%或者90%。

而且,靶向药物还可以通过更加精准的针对性,更加快速地作用于癌细胞,从而增加了治疗的效果。

靶向治疗的本质是针对癌症黑色素瘤的不同分子,针对性设计不同药物来阻止其生长、转移和顽固,从而达到细胞凋亡和代谢产物分解。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被认为是胃、肺、卵巢、乳腺、前列腺、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中EGFR高表达的一个特征,阻断其信号通路,一些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的治疗反应非常好。

当然,目前仍面临许多真实且严峻的问题,让很多药物尚未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引发耐药性的问题。

靶向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和转移的机制是针对细胞信号通路、凋亡机制等生物学过程,癌细胞在药物的适应性改变及变异性,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因此靶向药物用起来需要更多的专业性和准确定位,要在一定程度上将紫杉醇等化疗链进行交叉,明确肿瘤类型和药物的交互合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中具有特殊意义 [5] ;同时 sorafenib 在较低剂量 由此可见, 时就可以很好地抑制膜受体 RET 蛋白 [6]。 sorafenib 可以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在 分子水平上发挥作用 [7]。 通过Ⅱ期临床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发现 sorafenib 对 DTC 有 较 好 的 疗 效,Gupta-Abramson 等 [8] 对 30 例碘抵抗性甲状腺癌患者给予 400mg、 bid 的口服剂量,其中 7 例 (23%) 患者部分缓解, 16 例 (53%) 患者病情稳定。Kloos 等 [9] 对 41 例进 展性 PTC 患者采用同样的口服剂量,6 例 (15%) 部 分缓解, 例 (56%) 病情稳定, 23 且都维持> 6 个月。 同时,对其中的 18 例进行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 检测,有 14 例患者在用药后下降幅度> 25%。 2.2 阿西替尼 阿西替尼(axitinib)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 酸激酶抑制药 , 可以选择性抑制 VEGFR,也可以 抑制 PDGFR-β 和 c-KIT。对 45 例 DTC 患者给予 axitinib 5mg,bid 的口服剂量,结果有 14 例患者部 分缓解,19 例患者病情稳定达 16 周 [10]。这种较高 的缓解率充分体现了 axitinib 作为抑制 VEGFR 的 药物在抗血管生成中的重要性,对肿瘤的生长有 较好的抑制作用。 2.3 舒尼替尼 舒尼替尼 (sunitinib) 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药物, 它能抑制 RET,VEGFR2,PDGFR-β,成纤维细胞 因子受体 1(FGFR1), 集落刺激因子 1 受体 (CSF1R) [11]。 一项对 43 例甲状腺癌患者 [DTC37 例,甲状腺髓样 癌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 )6 例 ] 进 行 的 药 效研究中,每天给予 sunitinib 50mg,连续服用 4 周, 间歇 2 周 ; 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31 例 DTC 患者经 2 个疗程治疗后,13% 部分缓解,68% 病情稳定, 10% 疾病进展 [12]。在另一项 Ravaud 等 [13] 的研究中, 20 例甲状腺癌患者(DTC12 例,MTC8 例) ,以相 同的剂量口服,其中 DTC 患者部分缓解率达 8.3%, 病情稳定 66.7%。 2.4 莫特塞尼 莫 特 塞 尼(motesanib)(AMG 706) 是 一 种 多 靶 点 的 小 分 子 激 酶 抑 制 药, 可 以 选 择 性 抑 制
【文 章 编 号】 1672-3384(2012)-03-0040-04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dvance in the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Writers】 Ou Yang-Li Quan Qu Xin-cai 【Abstract】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is the most frequent neoplasm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Although thyroid cancer usually has an excellent prognosis, no therapeutic options are available for patients that developed metastases or became resistant to radioiodine therapy. The deeper knowledge of molecular aberrations that characterize tumor growth has provided novel targets in cancer therapy. Several proteins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hav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such as those involved in RET/PTC-RAS-RAF-MAPK pathway. Moreover, vascular aberrations and angiogenesis equilibrium have also been related to tumor growth. Although the compounds used in targeted therapies associate with a variety of toxic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rgeted therapies and their encouraging initial results have brought a hopeful opportunity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40
万方数据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年5月第10卷第3期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May 2012,Vol.10,No.3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在 FTC 中有约 50% 的研 究对象发生了 3p25 和 2q13 的易位突变。 一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受体 [VEGFR1(Flt-1) 和 VEGFR2 (Flk-1, KDR)] 在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关血管内皮中 过度表达,通过血管的再生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 移。 它 们 还 可 以 诱 导 RET/PTC-RAS-RAF-MAPK 信号途径的突变来引起肿瘤的发生 [2]。在实验模型 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抑制 DTC 的增殖与浸润。 半乳凝集素 -3(Gal-3)具有较强的抗凋亡作 用,并且可以增加 PTC 患者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3], 临床上阿霉素以及常规的放射治疗都是用来促进 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浸 润,因此高表达的 Gal-3 能极大地促进肿瘤的浸 润 [4]。可见针对 Gal-3 的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 PTC 患者的方法之一,但目前还处在初步的探索 阶段。 上述这些与 DTC 相关的突变基因或过度表达 的分子,都有可能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2 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及疗效评价 通常 DTC 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术后 131I 消 融治疗,TSH 抑制治疗,辅助性外照射及化疗等。 近年来甲状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药 物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为治疗甲状腺癌提供了一 个全新的选择,现在有些药物已经开始了临床试 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2.1 索拉非尼 索 拉 非 尼 (sorafenib) (BAY43-9006) 是 首 个 被 合成用来抑制 BRAF 激酶的双芳基尿素类口服多 激酶抑制药。甲状腺癌中 BRAF 有较高的突变率 且具有较大活性,这种多激酶抑制药可以通过抑 制 BRAF 激 酶 来 直 接 抑 制 肿 瘤 的 生 长 ; sorafenib 还能抑制一些酪氨酸激酶受体如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受体 (VEGFR1-3) 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 体 -β(PDGFR-β) 的活性,这使得 sorafenib 具有 促进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的特性,在肿瘤治疗过
RAS 基因编码产生一种 GTP 结合蛋白。在甲 状腺癌中,RAS 基因突变产生有活性的转导蛋白, 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早期重要事件,尤其是在滤 泡型甲状腺癌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 中 [1]。 80% 的 乳 头 状 甲 状 腺 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突变发生在编码信号的 RET/PTCRAS-RAF-MAPK 途 径 中。13% ~ 43% 的 PTC 发 生 RET/PTC 重排 ; ~ 21% 出现 RAS 突变,滤 0% BRAF 突 变 发 生 在 泡 型 的 RAS 突 变 率 则 更 高 ; 44% 的 PTC 中。
甲状腺癌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对甲 状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分子 的异常被认为在甲状腺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用,可作为 DTC 治疗的分子靶点,并且取得了一 定的治疗效果。 1 DTC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大多数甲状腺癌属单克隆基因选择的恶性肿 瘤,其中与甲状腺癌发病密切相关,且较具代表 性的基因主要包括 RET、RAS 及 BRAF 基因。
41
万方数据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年5月第10卷第3期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May 2012,Vol.10,No.3
VEGFR 1-3,PDGFR-β,RET 和 KIT 等。 在 实 验模型中,它可以抗血管增生和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 长。Sherman 等 [14] 对 93 例 DTC 患 者 每 天 给 予 motesanib125mg 口服, 发现有 14% 的患者部分缓解, 67% 病情稳定,其中有 35% 的患者可维持 6 个月。 2.5 来那度胺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CC-5013) 是沙立度 胺 (thalidomide) 的衍生物,通过抑制骨髓基质干 细胞分化,抗血管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来直接或 间接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Ⅱ期临床试验报道, 对 21 例 DTC 患 者 每 天 给 予 lenalidomide 25mg, 67% 的患者出现了缓解,其中 22.5% 为部分缓解, 44.5% 为病情稳定。临床耐受性较好,但会出现一 定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当剂量减少到 20mg 时, 其不良反应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15]。 2.6 沙立度胺 Ain 等 [16] 对 36 例碘抵抗性快速进展甲状腺 癌患者进行了沙立度胺的Ⅱ期临床试验,其中包 括 了 37% 的 PTC、44% 的 FTC 和 19% 的 MTC, 在 28 例 有 统 计 意 义 的 患 者 中,18% 部 分 缓 解, 32% 病情稳定。而它的实际疗效有可能高于评估 试验所得,因为它所伴随疲劳、嗜睡的不良反应 使得一些患者不能坚持用药,从而影响到药效评 价结果。 2.7 其他分子靶向药物 目 前 还 有 一 些 药 物 也 在 研 究 中, 如 COX-2 抑制药塞来昔布 (celecoxib), 免疫组织化学提示 COX-2 在 PTC 中高水平表达,在肿瘤的发展中可 能起重要作用。Mrozek 等 [17] 对 32 例碘抵抗性快 速进展甲状腺癌患者给予 celecoxib 400mg,分 2 次 口服 ; 药效评价显示仅 1 例部分缓解,1 例病情稳 定,仍有 23 例患者在 1 年内病情继续进展,未取 得满意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增 殖 物 激 活 受 体 γ(PPARγ) 激 动 药 罗 格 列 酮 (rosiglitazone) 能 抑 制 甲 状 腺 癌 细胞的生长以及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标志物的表 达。Kebebew 等 [18] 对 20 例 DTC 患 者 进 行 了 Ⅱ 期 临 床 试 验, 以 探 索 rosiglitazone 是 否 能 增 加 碘 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