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隐患事故)

合集下载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案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案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培训,使参与者了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管理要求,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目标1. 理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意义和目的;2. 掌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技巧;3.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和要求;4. 学会制定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三、培训内容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概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定义和特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意义和目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律法规要求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方法事故隐患的识别和判断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收集事故隐患的分类和归档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和要求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人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和要求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和检查4.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事故隐患的整改和治理事故隐患的跟踪和监控5.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成功案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不足和失败案例案例的分析和建议四、教学方式1. 讲授:讲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管理要求;2. 案例分析:分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成功和失败案例;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和要求;4. 角色扮演:模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和措施。

五、教学时间共计4个学时,其中: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概述(1个学时);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方法(1个学时);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和要求(1个学时);4.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1个学时);5.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个学时)。

六、教学评估1.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员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公司决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能力,同时强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将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宣传,让员工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2.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通过现实案例分析,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引导员工认识到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3. 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培训培训员工如何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包括现场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技巧、隐患的整改措施及避免隐患的方法等,提高员工对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模拟演练,培训员工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火灾、爆炸、高处坠落等常见危险情况的应对方法,使员工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处置事故,降低事故损失。

此次培训将帮助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预防和处置的能力,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希望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学习,做到知法懂法,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好企业的安全与稳定。

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杜绝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我们将在培训中强调的一些重点内容:5.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案例和视频展示,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员工养成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时刻警惕潜在的安全隐患,尽最大努力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6. 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介绍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让员工清楚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使他们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进行,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内容应包括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技巧、事故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应急处理和逃生逃生等内容。

在培训中,首先要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机械设备操作隐患、化学品泄露隐患等。

员工需要了解如何识别这些隐患并及时排除。

其次,员工需要了解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等。

再者,员工还需要接受逃生逃生的培训,了解各种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径和逃生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演练。

通过模拟事故场景,让员工学会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及时逃生,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另外,为了让培训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可以邀请安全生产专家或者有丰富经验的员工进行讲解,分享真实的事故案例和教训,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随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通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企业应该将安全生产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共同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进行推行。

在培训中,企业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应该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相结合,涵盖全员,特别是那些高风险岗位的员工。

通过分阶段、分专业的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得到相关培训内容的传达和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化。

培训内容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比如模拟事故逃生演练、紧急处理演练等。

多样化的培训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安全生产隐患事故

安全生产隐患事故

安全生产隐患事故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隐患及事故案例分析1. 机械设备维护不到位引发的事故- 事故描述:某工厂一次性忽视了设备维护保养,导致机械故障,进而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 分析:应加强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2. 高处作业安全风险- 事故描述:某建筑工地在进行高空施工时,因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一名工人失足坠落,造成了严重伤害。

- 分析:应加强对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检查、防护措施、安全培训等,并确保所有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都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

3. 考试作弊引发的事故- 事故描述:某校大规模考试中,有多名学生使用作弊工具,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学术诚信。

- 分析:学校应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管,采取有效的反作弊措施,如使用技术手段检测作弊设备,以维护考试的公正性和学术诚信。

4. 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处理- 事故描述:某化工企业一次性未能妥善处理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有毒气体泄出,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 分析: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品泄漏事故。

5. 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描述:某商场因火灾导致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初步调查认为起火原因可能是电气设备短路或不当使用明火。

- 分析:商场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火灾应急培训,提高火灾自救和逃生能力。

6. 在工地施工中遭受电击事故- 事故描述:某工地一名工人在进行电气作业时,因未正确操作且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导致电击事故发生。

- 分析:工地应加强对电气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所有电气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操作经验,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以上是关于安全生产隐患和事故案例的分析,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培训在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时,应当重点培训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员工应该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便能够正确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员工应该熟悉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各种作业、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3. 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员工应该掌握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使用、检修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4.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流程:员工应该了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工作流程,包括排查的频率、内容、方式等。

5.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技巧:员工应该学习如何有效的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包括观察、检测、判断和处理隐患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上述的培训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视,从而减少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的投入,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对于企业来说,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安全生产隐患往往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发现、处理和防范安全隐患。

只有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事故隐患的危害和影响,才能真正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培训中,除了对法律法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外,还应该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应该贯穿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新员工入职时应该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快速熟悉安全生产工作;而老员工也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变化。

课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课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本单位实践经验分享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明确排查内容、频次和责任人,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
强化应急演练和处置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 迅速响应。
培训总结与展望
05
培训成果回顾
01
掌握了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技巧
守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未来工作展望
1 2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 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
将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稳定运营。
3
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将积极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 平。
事故原因
地质条件复杂、探放水措施不到 位、应急处置不力
案例二
某煤矿透水事故
行业先进经验借鉴
石油化工行业
强化设备检测和维护,采用先进 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提高事故预
防和应对能力。
煤矿行业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 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矿工安全意识 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筑行业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配备齐全的安全防 护设施。
全隐患。
夏季排查要点
关注夏季高温、多雨等气候特 点,重点排查防暑降温、防洪
防汛等安全隐患。
秋季排查要点
关注秋季温差大、干燥等气候 特点,重点排查设备设施运行
、电气安全等安全隐患。
冬季排查要点
关注冬季寒冷、干燥等气候特 点,重点排查防冻保温、防滑

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培训内容

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培训内容

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培训内容在工作生活中,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重大事故安全隐患的行业,如建筑、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意识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培训内容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意识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安全意识从每一个员工开始。

•了解常见事故类型和引发原因,加强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学习正确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逃生自救技巧,提高灾难时的应变能力。

二、风险管理•学习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建立风险评估意识。

•制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详细预案,加强风险应对能力。

•做好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设备操作•明确设备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规定操作。

•学习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处理方法,提高设备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四、员工培训•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培训,确保员工在规定范围内工作。

•组织定期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技能水平。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活动和演练,增强集体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安全检查•制定定期的安全检查计划和内容,全面检查各项安全设施和措施。

•加强对安全警示标识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类标志清晰可见。

•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重大事故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员工和生产设施的安全。

安全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安全教育和培训更应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专项安全培训22种隐患36大危险20类事故

专项安全培训22种隐患36大危险20类事故

•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
准、其它信号缺陷。
可整理ppt
8
• 14)标志缺陷
• 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 其它标志缺陷。
• 15)其它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②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
• 1)易燃易爆性物质
• 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 尘与气溶胶、其它易燃易爆性物质。
、其它防护缺陷。 • 3)电 •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 4)噪声 •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它噪声。 • 5)振动 • 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它振动。 • 6)电磁辐射 • 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可子整、理βpp粒t 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 7
• 6)其它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
可整理ppt
11
• ⑤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
• 1)指挥错误
•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它指挥错误。
• 2)操作失误
• 误操作、违章作业、其它操作失误。
• 3)监护失误
• 4)其它错误
• 5)其它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⑥其他危险和有害因可整素理ppt
12
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
• 11)粉尘与气溶胶
•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 12)作业环境不良
• 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 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 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 它作业环境不良。
• 13)信号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物的不安全 状态
管理上的 缺陷
人的不安全 行为
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按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 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 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 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 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3000 轻微伤害
30000潜在的事故隐患
为了预防1起死亡或重伤事故,我们必须要消除30000个事故隐患!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伤亡事故中,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目前技术还不能解决的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极少,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
其中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基层班组,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隐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 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
第十一条
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
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公司主要安全危害因素
正己 烷
公司生产大豆主要为浸出工艺, 该工艺使用正己烷为溶剂,在生 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因设备设施 老化、腐蚀、超压、作业人员违 章作业等造成溶剂泄漏,进而形 成可燃或爆炸性气体,遇点火源, 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公司榨油厂、前清、粕 噪声 粉尘 打包车间、卸料口、除尘 工段、锅炉车间等,存在 粉尘爆炸和噪声的危险。
事故隐患
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
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等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 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 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 灭火器”等。“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 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 状态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法 作业危害分析表
步骤
应用举例:作业活动为从顶部人孔进入,清理化学物质储罐的内表面
危害辨识 对策
1. 确定罐内的物质 种类,确定在罐内 的作业及存在的危 险
小隐患往往酿成大事故 事故金字塔理论
记 录 性 事 故
1 死亡 30 重伤 300 轻伤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里希 Heinrich
20世纪50年代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1666件死亡、重伤事 故,48334件轻伤事故,其 余为无伤害事故 1:30:300:3000:30000
非 记 录 性 事 故
通报。
法律法规的要求
新《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 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在案。
第五十六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事故的表现形式 物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管理上的缺陷表现 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主要有8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人员更安全-更少的伤害
改 善 安 全 提高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降低保险费用 更多的生意 润 更 多 的 利
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是不可避免吗?
是管理不到位吗? 是设备、设施不安全吗?
是操作的方式不对吗?
是所处的位置对吗? 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是外力因素吗?(
是由于有意的人为破坏吗? ………? 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因为事故隐患的存在!
作业危害分析法 分析步骤
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 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 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 调查。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
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 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类是“违反”型隐患;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三种现实表现。
1 2 3
风险 因子
乙炔
危险源
隐患
爆炸 事故
钢瓶
装满 乙炔 钢瓶
强度不 够或碰 撞
乙炔 钢瓶 破损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连续性、 重复性、意外性、时效性、特殊性、季节性。
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事故隐患
事件
未遂事故
事故
安 全
平台下方 禁止站人 和通行
安全 = 治理事故隐患,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事故的表现形式 人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类共51种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进行维修清理等作业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不安全装束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酸碱 作业
精炼车间、污水处理 车间、循环水处理等都
机械、触电伤害
变配电室、各车间配 电室、前清、预榨、瓶 胚等有机械、电气伤害 等危险。
使用酸碱,有泄漏、灼
烧伤等危险。

PART TWO 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
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的分类
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
按照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3大类 按照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2大类
其它
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其他类型不安全行为
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


未执行监护监督制度,单人进行危险作业、检修作业等操作行为
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

PART THREE 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管理的效益在哪里? 事故成本是隐藏的 直接成本:治疗、工资、赔偿 间接成本:损坏的的设备和产品、生产和质量的损失、生产 中断和减产 降低事故成本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 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物的危险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 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
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
危险源
危险源
是指可能 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
患没能及时发现、消除等因素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