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教案标题: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2. 学生能够解决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题目。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以及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道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5的3次方除以5的2次方等于多少?步骤二:讲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10分钟)1. 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a的m次方除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其中m>n。
2. 解释上面的规则:当分子和分母的底数相同时,我们可以直接将指数相减得到结果。
步骤三:示范例题(10分钟)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例题,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
例题1:计算2的6次方除以2的3次方等于几?例题2:计算10的4次方除以10的2次方等于几?例题3:计算5的7次方除以5的5次方等于几?步骤四:学生练习(15分钟)让学生自己完成若干道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变化较多的题目,以便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一些扩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分子和分母的底数不相等,那么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是否适用?步骤六:总结与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重点强调解题时要注意底数相同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解决相关题目,并在下节课检查讲解。
教学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思考,比如研究分子和分母的底数不相等时的除法规则是否存在,以及如何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同底数幂的除法【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3 同底数幂的除法【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同底数幂的除法【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用于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运算算理.【情感态度】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成功感和积累数学经验.【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运用.【教学难点】根据乘、除互为逆运算推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回忆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填空:(2)依题(1)的结果,并结合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填空:(3)观察题(2)中的每一个等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并互相交流归纳.【教学说明】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2.师生共同归纳结论: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提醒:底数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除时,也具有这个性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分析】(2)的解答可根据乘方的性质先确定商的性质符号,即(-a)8÷(-a)5=-a8÷a5;(3)与(2)有区别.其中(-a)5与-a5的意义不同,隐含了(-m)2=m2,(-m)3=-m3的关系式;(4)的底数是多项式,也适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例2计算下列各题:【分析】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也适用于底数是单项式的情形,当底数不相同时,应先设法转化为同底数幂,再应用法则.例3计算下列各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遵循运算顺序,避免错算.【教学说明】不要出现-a21÷a6÷a6=-a21÷1=-a21这样的错误.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2.计算下列各题.3.计算下列各题.【教学说明】安排上述三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题可师生共同评析.题2,3教师可指派学生到黑板上演算,然后全班订正,让学生加深印象,达成共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说明】这节课利用除法的意义及乘、除互逆的运算,揭示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运用运算法则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部分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由同底数幂乘法法则推导出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并类比已有知识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运用法则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认识法则的本质后,指导学生解决一定基础的具体问题,学生间互相查漏补缺,教师适时指点评价,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尽量多营造学生自主探究,自已解决问题的氛围.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思路教科书中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从计算和这两个具体的同底数的幂的除法,到计算底数具有一般性的,逐步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一般性质.教师讲课时要多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算出结果,接着,让学生自己举几个例子,再计算出结果,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法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获得过程,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意义,知道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规定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素养.教学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1012÷109是怎样的一种运算呢?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和现实世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二、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及其应用一起探究: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m>n).(1)(2)(3)(4)[师]我们利用幂的意义,得到:(1)(2)(3)(4)[生]从以上三个特例,可以归纳出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am ÷an=am-n(m,n是正整数且m>n).[生]小括号内的条件不完整.在同底数幂除法中有一个最不能忽略的问题:除数不能为0.不然这个运算性质无意义.所以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中规定这里的a不为0,记作a≠0.在前面的三个幂的运算性质中,a可取任意数或整式,所以没有此规定.[师]很好!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全面.所以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为:(a≠0,m、n都为正整数,且m>n)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描述呢?[生]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例]计算:(1)(2)(3)(4)三、探索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想一想:10000=104,16=24,1000=10( ),8=2( ),100=10( ),4=2( ),10=10( ). 2=2( ).猜一猜1=10( ),1=2( ),0.1=10( ),=2( ),0.01=10( ),=2( ),0.001=10( ). =2( )大家可以发现指数不是我们学过的正整数,而出现了负整数和0.正整数幂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乘,如an(n为正整数)表示n个a相乘.如果用此定义解释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显然无意义.根据“猜一猜”,大家归纳一下,如何定义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呢?[生]由“猜一猜”得100=1,10-1=0.1=,10-2=0.01==,10-3=0.001==.20=12-1=,2-2==,2-3==.所以a0=1,a-p=(p为正整数).[师]a在这里能取0吗?[生]a在这里不能取0.我们在得出这一结论时,保持了一个规律,幂的值每缩小为原来的,指数就会减少1,因此a≠0.[师]这一点很重要.0的0次幂,0的负整数次幂是无意义的,就如同除数为0时无意义一样.因为我们规定:a0=1(a≠0);a-p=(a ≠0,p为正整数).我们的规定合理吗?我们不妨假设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对于m ≤n仍然成立来说明这一规定是合理的.例如由于103÷103=1,借助于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103÷103=103-3=100,因此可规定100=1.一般情况则为am÷am=1(a≠0).而am÷am=am-m=a0,所以a0=1(a≠0);而am÷an=(mn),但学习了负整数和0指数幂之后,m>n的条件可以不要,因为m≤n时,这个性质也成立.[生]我特别注意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几个性质,都有一个条件a≠0,它是由除数不为0引出的,我觉得这个条件很重要.[师]同学们收获确实不小,祝贺你们!五、课后作业课本A组3、4,B组2、3六、板书设计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七年级册下数学1.3.1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2^5 / 2^2,通过同底数幂除法,我们可以直接得到2^3。这个案例展示了同底数幂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底数幂除法的应用:通过典型例题,重点训练学生将同底数幂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科学计数法、比例计算等。
举例:讲解同底数幂除法概念时,可举例2^5 / 2^2 = 2^(5-2) = 2^3,强调指数相减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底数相同、指数相减的幂可以相除,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形直观展示。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除法的概念:重点讲解同底数幂除法的定义,即a^m / a^n = a^(m-n),强调底数相同且指数相减的规律。
-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详细阐述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如负指数、零指数幂的特殊情况,以及如何与其他幂运算结合。
-难点2:讲解负指数和零指数幂时,可用2^0 = 1(任何数的零次幂都是1)和2^(-3) = 1 / 2^3(负指数表示倒数)来具体说明。
-难点3:针对高级运算,如(2^5 / 2^2) * (3^2 / 3^4),需要引导学生先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即2^3 * 3^(-2) = 2^3 / 3^2。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幂的运算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该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幂的定义、幂的运算性质等基础知识,对幂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回顾幂的定义和运算性质,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幂的定义和运算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代表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对法则中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看啊,我前几天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卖菜的阿姨在算账。
她把一堆西红柿分成了几堆,这就好像我们的同底数幂呀,然后她计算每一堆有多少个西红柿,这其实就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同底数幂的除法很像呢!(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二)讲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我们就像分析阿姨分西红柿一样来理解这个法则。
比如有 a 的 m 次方除以 a 的 n 次方,就相当于把有 m 个 a 的一堆东西分成 n 等份,那每份不就是 a 的(m-n)次方嘛。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三)例题讲解例 1:计算 x 的 5 次方÷x 的 3 次方。
就像把 5 个 x 分成 3 份,那每份就是 2 个 x 啦,所以结果就是 x 的 2 次方。
例 2:(-a)的 7 次方÷(-a)的 4 次方。
哎呀,就好比把 7 个-a 分成 4 份,每份就是 3 个-a 嘛,结果就是(-a)的 3 次方。
(四)课堂练习让同学们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就像菜市场阿姨分西红柿一样简单易懂哦。
大家要记住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呀。
(六)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
哎呀,希望大家都能像理解阿姨分西红柿一样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这样学起来就轻松多啦!以上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哦。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教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概念。
举例说明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1.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律。
1.4 教学步骤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概念,解释其意义。
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律。
第二章: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规则。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规则。
举例说明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过程。
2.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规则。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2.4 教学步骤讲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第三章:同底数幂的除法与指数法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与指数法则的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指数法则解决同底数幂的除法问题。
3.2 教学内容介绍指数法则。
解释同底数幂的除法与指数法则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指数法则。
引导学生运用指数法则解决同底数幂的除法问题。
3.4 教学步骤讲解指数法则,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运用指数法则解决同底数幂的除法问题。
第四章:同底数幂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同底数幂的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同底数幂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4 教学步骤举例说明同底数幂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解释其意义。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教案:同底数幂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概念和规则;2.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内容:1.同底数幂的概念;2.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规则;3.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道题目,激发学生对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兴趣,并进行讨论。
题目:计算2的4次方除以2的2次方。
解答:2的4次方除以2的2次方等于2的(4-2)次方,即2的2次方,所以答案是4、这是因为当分子和分母的底数相同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的指数相减,得到新的指数。
2.引入同底数幂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示,向学生介绍同底数幂的概念,并强调同底数幂的指数运算规律。
例子:计算3的5次方除以3的3次方。
解答:3的5次方除以3的3次方等于3的(5-3)次方,即3的2次方,所以答案是93.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规则:向学生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规则,并通过举例进行解释。
规则:当同底数幂相除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指数相减,得到新的指数。
例子:计算5的6次方除以5的4次方。
解答:5的6次方除以5的4次方等于5的(6-4)次方,即5的2次方,所以答案是25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自主完成下面的练习,并进行讨论和答案的讲解。
练习1:计算2的7次方除以2的5次方。
练习2:计算4的8次方除以4的6次方。
练习3:计算7的11次方除以7的8次方。
5.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解决一些与同底数幂的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同底数幂的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问题1:假设你每天走路步数都是3的5次方步,一周走了3的7次方步,你能计算出你每天走了几步吗?问题2:一个装有5的4次方毫升水的瓶子里,每天用水3的2次方毫升,这个瓶子里的水能用多少天?问题3:公司每年盈利6的5次方万元,用于分红的部分是6的3次方万元,每人分得的分红是多少万元?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同底数幂的除法有了较好的理解。
《同底数幂的除法》优秀教案

【生1】第1题中1前面有10个0,所以00000000001=1×10-10
【生2】第2题中2前面有12个0,所以00000000000029=29×10-12
【生3】第3题中1前面有9个0,所以0000000001295=1295×10-9
随堂练习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⑴00000000023;⑵0000000000001229;⑶00000000015
随堂练习二:小数表示⑴11×10-4;⑵112×10-6;⑶901×10-8.
⑴00000000023;⑵0000000000001229;⑶00000000015.
展评有效
课堂分组学习——口头展示——教师点评——学生纠错
以博致雅:“八有效”文化课堂讲学案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讲学日期
七年
数学
5
月日
课题
(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课时
2
教法
讲练结合
目标有效
1、多种知识: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
2、多种技能:培养观察、比较、操作、猜想、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3、高雅素养:使学生养成互助协作意识,使自己成为高雅之人。
总结有效
师生同台
测试有效
中考链接(结合本节知识点)
板书设计
(3)同底数幂的除法
创设情境归纳总结例题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七年数学第5次有效作业
1、近似数0230万精确到位,用科学技术法表示该数为
2、把00000000012021学计数法表示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
准确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
问题2: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28K,一个存储量为26M(1M=210K)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你是如何计算的?
二、探索新知:
1.做如下运算:
(1)2×2= (2)5×5= (3)10×10 (4)a×a=
2.填空
(1)()·2=2 (2)()·5=5
(3)()·10= (4)()·a=a
3.思考
(1)2÷2=()(2)5÷5=()
(3)10÷10=()(4)a÷a=()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练习归纳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___,指数____.
归纳法则:一般地,我们有a m÷a n=a n-m(a≠0,m,n都是正整数,m>n).
三、利用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自主解决
例1:计算:
(1)x÷x(2)m7÷m(3)(xy)7÷(xy)2(4)(m-n)8÷(m-n)4.
例2: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再利用a m÷a n=a n-m的方法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103÷103=()(2)a n÷a n=()(a≠0)
归纳总结:规定a0=1(a≠0)
语言叙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另外还有: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四、学以致用:
1.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1)x6÷x2=x(2)64÷64=6 (3)a3÷a=a3
(4)(-c)4÷(-c)2=-c2(5)(-xy)6÷(-xy)2=-x4y4 2.计算:
(1)(-a)÷(-a)= (2)(-xy)÷(xy)(3)y÷y
3.计算:
(1)(-a)÷a(2)(m-n)÷(n-m)= (3)(-xy)÷(-xy)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