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极玄集

合集下载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传奇汇考标目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传奇汇考标目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传奇汇考标目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传奇汇考标目》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传奇汇考标目字数:6593 ◆传奇汇考标目卷上 元〔一〕 一〔二〕 高明字则诚。

东嘉人。

《琵琶》为王四而作。

王四系卖菜人之子,故托名蔡邕,盖隐寓“菜佣”也。

二〔三〕 格九思字敬忠,别号丹邱子。

天台人。

文宗朝仕为奎章阁鉴书博士。

《荆钗》旧传为格丹邱之作。

或云史浩门客所撰。

未辨孰是,姑阙疑焉。

三〔四〕 施惠字君美。

武林人。

《拜月亭》今名幽闺。

四〔五〕 马致远号东篱,未详何处人。

五〔六〕 王实甫以字行,未着其名,亦未详其居处。

《破窑》演吕蒙正事。

实甫原本只北曲四折,后人演为全本;其后又加改削。

更名彩楼。

……〔七〕 明〔八〕 六〔九〕 邵弘治号半江,宜兴人。

官给谏。

《香囊》 七〔一○〕 徐元字叔回。

钱塘人。

《八义》本元人《孤儿记》而改削之。

八〔一一〕 苏复之字居无考。

《金印》原名《合纵》。

九〔一二〕 王雨舟以字行,未着其名。

乌镇人。

《连环》 一○〔一三〕 沈采字练川。

居处未详。

《千金》《还带》演裴晋公香山事。

因杨一清生日故作此以寿之。

一一〔一四〕 姚茂良字静山。

武康人事。

《金丸》《双忠》《精忠》 一二〔一五〕 李开先字中麓。

章邱人。

《宝剑》《断发》 一三〔一六〕 沈受先字里未详。

《银瓶》《龙泉》《三元》《娇红》 一四〔一七〕 邱■{氵+睿}号琼山,琼州人。

仕至大学士,谥文庄。

《投笔》《五伦》亦名《五伦全备》。

《举鼎》 一五〔一八〕 徐时勉字居未详。

《五福》 一六〔一九〕 沈璟字伯英,号宁庵,吴江人。

世称为词隐先生。

万历间进士。

所著有《属玉堂传奇》十七种行于时。

《红蕖》郑德璘事。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谷音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谷音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谷音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谷音》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谷音字数:5689 谷音元杜本 提要 卷上 巻下 跋 提要 《谷音》二巻,元杜本编。

本有《清江碧嶂集》,已着録。

是编末有张榘跋,称右诗一巻凡二十三人,无名者四人,共一百首。

明毛晋跋则称谷音二巻,宋末逸民诗也,凡二十有九人,诗百篇。

此本上巻凡十人,诗五十首,下巻凡十五人,无名者五人,诗五十一首,当为三十人,诗一百一首。

与二跋皆不合,其厘为二巻,亦不知始自何人也。

毎人各载小传,惟柯芝柯茂谦父子共一传,杨应登杨霖祖孙共一传,凡小传二十有八。

其间如王浍、程自修、冉琇、元吉、孟鲠皆金元间人。

张璜以牙兵战没,汪涯以不草露布,为贾似道所杀,毛晋以为皆宋逸民。

亦约畧大概言之耳。

本所著《清江碧嶂集》词意麤浅,不称其名,而是集所録,乃皆古直悲凉风格遒上,无宋末江湖龌龊之习,其人又皆仗节守义之士,足为诗重。

王士祯论诗絶句曰:谁嗣箧中冰雪句,谷音一巻独铮铮。

其品题当矣。

卷上 ○辽东王浍玄佐(六首) 浍博学醇行,博州刺史迎为师,教授弟子百余,贞佑中,就拜宣抚辽东,宰相累书请浍之镇,浍不应,浮海遯去。

河之坊 河之坊矣截截其平,岂曰不力言持其盈。

国■〈亻旣〉覆矣视尔梦,梦云,胡昊天不终惠我。

生云,胡昊天疾威堂堂,辗转翫日四国卒荒,偃仰在位不知匪臧,不顾其行。

有粟有粟,亦集于缶,则不敢饘抑糊。

余口谇曰,哲矣,孰秉其咎。

知我懮懮,不知我疚。

陟彼南山石,其扁矣。

戒尔勿伤足其趼矣,■〈口沓〉■〈口沓〉■〈口昏〉■〈口昏〉颜之腼矣。

猗余何言,涕之泫矣,民之种种,具曰赘疣,弗于尔躬,曷云能瘳,勖哉夫子,保尔有位,慎尔为犹! 感遇 迅景走北陆,髙木交朔风,众情悦妖冶,岂云惠其终,万事无不有,流转大化中,古来论成败,咄咄鱼为龙,牛车窜下国,势异情则同,浦姚本徂击,桓桓汤武功,彼美二三子,一笑清酤空。

经史子集之集部

经史子集之集部

唐诗
【盛唐诗歌】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 “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 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 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 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 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唐诗
【边塞诗歌】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 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 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 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 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
宋词
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 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 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 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 令、引、慢、三台、序 子 、法曲、大曲、缠令、 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 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 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 之的;近,以音调相近, 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 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 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御筆詩經圖》 - 乾隆帝御筆寫本
诗经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 《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 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 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
诗经
诗经
诗经
楚辞
元曲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 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屈原像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 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 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文”;从赋 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赋是 两汉400年间最流行的文体,是汉代文 学的代表。
5%
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 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 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 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 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 赋的行家.小赋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 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 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 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极玄集

极玄集

极玄集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极玄集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极玄集二巻唐姚合编合有诗集已着录合为诗刻意苦吟工于点缀小景搜求新意而刻画太甚流于纎仄者亦复不少宋末江湖诗派皆从是导源者也然选录是集乃特有鉴裁所取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之诗几一百首今存者凡九十九合自称为诗家射雕手亦非虚语计敏夫唐诗纪事凡载集中所录之诗皆注曰右姚合取为极玄集葢宋人甚重其书矣二十一人之中惟僧灵一法振皎然清江四人不著始未祖咏不著其字畅当字下作二方空葢原本有而传写佚阙其余则字及爵里与登科之士一一详载观刘长卿名下注曰宣城人与唐书称河间人者不同乂皇甫曽注天宝十二载进士皇甫冉注天宝十五载进士以登科先后为次置曽于冉之前与诸书称兄弟同登进士者亦不同知为合之原注非后人抄撮诸书所増入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亦足以资考证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极玄集原序唐诗数千百家浩如渊海姚合以唐人选唐诗其识鉴精矣然所选仅若此何也盖当是时以诗鸣者人有其集制作虽多鲜克全美譬之握珠懐璧岂得悉无瑕类者哉武功去取之法严故其选精选之精故所取仅若此宋初诗人犹宗唐自苏黄一出唐法几废介甫选唐百家亦惟据宋次道所有本耳又玄粹苑世已稀睹况其他乎易尝采唐人诗几千家万有余首视此有愧盖悯作者之苦心悼后世之无闻故凡一联一句可传诵者悉录不遗亦不以人废固知博而寡要劳而无功知我罪我一不敢计业欲并锓诸梓而力有未逮姑先此集与言诗者共之时重纪至元之五年三月既望建阳蒋易题●钦定四库全书极玄集巻上(唐)姚合选○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历拾遗御史天宝末给事中肃宗时尚书右丞】送鼂监归日本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所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丘为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祖咏【开元十三年进士】留别卢象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兰峰赠张九皋【集作扈从御宿池】君王既巡狩辇路入秦亰逺树低苍垒孤山出幔城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谁念迷方客长懐魏阙情苏氏别业【国秀集作蓟门别业英灵集作逰苏氏别业】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夕次圃田店前路入郑郊尚经百余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巳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本集路刻程村刻林】题韩少府水亭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啼当户竹花绕傍池山水汽侵階冷藤阴覆座闲寜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历校书郎终杭州司马】赠苗员外朱户敞髙扉青槐碍落晖八龙承庆重三虎递朝归坐竹人声绝横琴鸟语稀花惭潘岳貎年称老莱衣叶暗新樱熟丝长粉蝶飞应怜鲁儒贱空与故山违茂陵山行陪韦工部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云际中峰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髙亭不可望星月满空山【本集冈作村亭作窗】芜城懐古风吹城上树草没城邉路城里月眀时精灵自来去○耿湋【或作纬宝应二年进士官至左拾遗湋音为】赠严维许询清论重寂寞住山阴野客投寒寺闲门当古林海田秋熟早湖水夜渔深世上穷通理谁能奈此心赠朗公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年深梵语变行苦俗人归月上安禅乆苔生出院稀梁间有驯鸽不去为无机早朝钟鼔余声里千官向紫微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清漏闻驰道红霞映琐闱犹看嘶马处未启掖垣扉【红一作轻】秋日返照入闾巷忧来谁与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书情逢故人【原题巴陵逢洛阳邻舍】因君知此事流浪已忘机客久多人识年髙众病归连云湖色逺度雪雁声稀又说家林尽凄伤泪满衣沙上雁衡阳多道里弱羽复哀音还塞知何日惊弦乱此心夜阴前侣逺秋冷后湖深独立汀沙意寜知雪霰侵【本集雪作霜】赠张将军寥落军城暮重门返照间鼓鼙经雨暗士马过秋闲惯守临边郡曾营近海山关西旧业在夜夜梦中还酬畅当同逰漆沮后已是十年余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月髙城影尽霜重柳条疏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卢纶【字允言河东人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大历初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终户部郎中】领岭南故人书【本集作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瘴海寄双鱼中宵逹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余殷勤报贾谊莫共酒杯疏题兴善寺后池隔窗栖白鸟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世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愿得容依止僧中老此身【本集愿得作永愿】山下古木髙林已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荒竹斜根拥断蓬半侵山影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路亦通送李端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举进士贞元中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耿湋就宿因伤故人旧时闻笛泪此夜重霑衣方恨同懐少■〈冉阝〉堪相见稀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多谢劳车马应怜独掩扉【■〈冉阝〉一作何】经废宝庆寺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古砌碑横草阴廊画杂苔禅宫亦消歇尘世转堪哀春日野望寄钱员外草长花落树羸病强寻春无复少年意空余白发新青原髙见水白社静逢人寄语南宫客轩车不可亲【本集白社作华社】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蔡或刻霍】送王闰相送临寒水苍茫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话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颜【颜集作间】新蝉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渐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微风初满树落日稍沉城为问同懐者凄凉听几声【本集渐作便谢作老】望水髙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哭曲象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原人○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进士历校书郎终尚书郎太清宫使】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縁住东途若梦行浮云沧海逺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唯怜惠灯影万里眼中明送僧自吴逰蜀随縁忽西去何日返东林世路无期别空门不住心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天外猿声夜谁闻清梵音【本集无期作寜嗟不住作久息夜作处】送张管书记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鼔鼙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班超封定逺之子去思齐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怜去翼影灭有余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寄郎士元龙节知无事江城不掩扉诗传过客逺书到故人稀坐啸看潮起行春送雁归望舒三五夜思尽谢玄晖宿洞口观【或作耿湋诗】野竹通溪冷秋蝉入戸鸣乱来人不到寒草上阶生【本集蝉作泉寒作芳】裴迪书斋望月【中兴集作裴迪书斋玩月○小异】夜来诗酒兴独上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逺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辉几处愁【本集独上作月满】送弹琴李长史赴洪州【中兴集小异】抱琴为傲吏孤棹复南征几度秋江水皆添白雪声佳期来客梦幽思缓王程佐牧无劳问心和政自平○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与钱起齐名历拾遗终郢州刺史】送彭将军【集作送李将军赴定州】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鼔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本集关作边戍作火第七句作想到山阴北】送孙頠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歩稀乱流江渡浅逺色海山微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赠张南史雨余深巷静独酌送残春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虫声黏户网鼠迹印床尘闻道山阳会如今有几人【本集闻道作借问】宿杜判官江楼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落叶觉乡梦鸟啼惊越吟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送杨中丞和畨【中兴集同】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声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送长沙韦明府之任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烟波连桂水官舍映枫林云日楚天暮汀沙白露深遥知讼堂里嘉政在鸣琴送奚贾归吴【中兴集小异】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逰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水容清过客枫叶落行舟遥想青亭下闻猿应夜愁【本集水容清作水清迎枫作霜落作伴青作赤】送友人别【集作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中兴集作别郑礒○小异】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冉阝〉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余花可赠君○畅当【字阙河东人进士及第贞元初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宿潭上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嘉宾爱明月逰子惊秋风又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中夜秋风起心事坐澘然别卢纶故交君独在又欲与君离我有新秋泪非闗宋玉悲极玄集巻上●钦定四库全书极玄集巻下(唐)姚合选○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进士以寒食诗受知德宗官至中书舍人】少年行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纒鬃鸣鞭晓出铜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本集喷玉作玉勒晓作晩铜作章】羽林骑骢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红蹄乱踏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本集骢作骏】题荐福衡岳禅师房【中兴集小异】春城乞食还髙论此中闲僧腊階前树禅心江上山疏帘看雪巻深户映花关晩送门人去钟声杳霭间【本集树作草去作出】送孙革及第归【本集作送李秀才归江南○中兴集小异】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无数沧洲客如君达者稀【本集林作村洲作江】○皇甫曽【字孝常丹阳人天宝十二载进士历官监察御史与兄冉齐名一时】寻刘处士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哭陆处士从此无期见柴扉带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汉家偏访道独畏鹤书来【本集扉带作门对】送人作使归【本集作送李中丞归本道○中兴集作送杜中丞还京】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賔从五原人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劔何处有烟尘【本集还专席作宜分阃出作去后联作碣石山通海滹沲雪度春】○李嘉祐【字从一袁州人天宝七载进士大历中泉州刺史】和苗员外秋夜省直【中兴集同】乆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老白云司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本集乆作多寓作上老作令】○皇甫冉【宇茂政丹阳人天宝十五载进士大历中为左补阙】送韩司直【此诗今但见皇甫曾集又见郎士元集又见刘长卿集】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山明残雪在湖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本集山作岸湖作潮】宿严维宅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初秋临水月半夜隔山钟世路多离别良宵讵可逢【本集上多秋夜二字本集路作故】途中送权曙二兄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山晩云和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西陵寄一公【此诗又见皇甫曽集】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沙寒事早鱼鸟兴同新南望山阴路吾心有所亲【本集沙作洲同作情吾心作心中】九日寄郑愕【本集愕作丰】重阳秋已晩千里信仍稀何处登髙望知君正忆归还当采时菊应未授寒衣欲识离居恨郊园昼掩扉【本集昼作正】酬崔侍郎期苏道士不至【本集中兴集郎作御】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丹灶今何处白云无定期崐崘烟景绝汗漫往来迟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本集处作在烟景作景致来作还】巫山髙【本集髙作峡御览集中兴集同】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送元晟归潜山【中兴集作送元晟还归潜山所居】深山秋事早归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居剡溪贞元初召拜拾遗不就】送张山人归知君住处足风烟古树荒村在眼前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送著公归越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道士无人知去踪○严维【字正文山阴人至徳一载进士历诸暨及河南尉终校书郎】送薛尚书入朝卑情不敢论拜手立辕门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凝笳临水发行斾向风翻几许遗民泣同懐父母恩【本集民作黎一本敢作可】题一公院新泉山下新泉出泠泠比法源落池才有响溅石未成痕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本集溅作喷】哭灵一上人一公何不住空有逺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莫可行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本集下更有四句云禅林枝■〈 余〉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自云阳归晩泊陆沣宅雪天行易晩前路故人居孤棹所思乆寒林相见初闲灯忘夜永清漏任更余明后还须去离家岁欲除【本集雪天作天阴寒林作冒寒余作疏岁欲作几岁】○刘长卿【字文房宣城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过张眀府别业寥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考满孤琴在家移五柳成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本集考满作解印家移作移家】余干旅舍揺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送郑十二归庐山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在门前秋草闲忘机卖药罢不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水流过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忘一本作无】长沙桓王墓下书事别张南史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流水朝还暮行人东复西苔碑几字灭山木万株齐唯有年芳在相看惜解携【唯有年芳在一本作伫立伤今古】登思禅寺上方西峰上方处台殿隐朦胧晩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众溪连竹径诸岭共松风倘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本集西峰上方处作上方幽且暮】过隐公故房自从飞锡去人到沃州稀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独归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寥落东峰上犹堪静者依送李中丞归汉阳【中兴集作送李中丞之襄州○小异】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别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随茫茫汉江上日暮欲何之【本集边静作朝识随作知欲作复】○灵一酬皇甫冉西陵见寄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溪行即事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地潭洞何从横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重还宜丰寺再过招隐寺重蕙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野云阴逺甸秋雨涨前陂勿谓频来此吾今不好奇栖霞山夜坐山头戒坛路幽映云岩侧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松风静复起月影开还黑何独乘夜来殊非昼所得○法振送人游闽越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海岛春寒雨江帆来去风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此别何伤逺如今关塞通疾愈寄友【或刻皎然集】哀乐暗成疾卧中方月移西山有清士孤啸不可追捣药曙林静汲泉阴涧迟微踪与麋鹿逺谢求羊知○皎然微雨片雨拂檐楹烦襟四座清霏微过麦陇萧散傍莎城静爱和花落幽闻入竹声朝观趣无限髙咏寄闲情题废寺武原罹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照秋水悲风起古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赋得啼猿送客万里巴山外三声月峡深何年有此路几客共霑巾断壁分重影流泉入苦吟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思归示故人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枝何必关吾事归心自有期○清江长安卧疾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疾时巻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见支离宿严维宅简章八元佳期曾不逺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秋光林叶动夕霁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师萧颖士为门人冠大历间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吴眀府自逺而来留宿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绮城容弊宅散职寄灵台自此留君醉相欢得几回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客夜与故人偶集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蕙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送友人东归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徘徊灞亭上不语自伤春别友人【上五首俱与中兴集同】扰扰倦行役相逄陈蔡间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门对酒惜余景问程愁乱山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赠李山人此意静无事闭门风景迟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广陵送赵主簿【中兴集作广陵送赵主簿自归蜀】将归汾水上逺省锦城来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渐向庭闱近留君醉一杯极玄集巻下附录:姚少监诗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姚合撰合宰相崇之曾孙也登元和十一年进士第调武功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应中历监察殿中御史戸部员外郞出为荆杭二州刺史后为戸刑二部郞中谏议大夫陜虢观察使开成末终于秘书少监然诗家皆谓之姚武功其诗泒亦称武功体以其早作武功县诗三十首为世传诵故相习而不能改也合选极元集去取至为精审自称所录为诗家射雕手论者以为不诬其自作则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务求古人体貌所未到张为作主客图以李益为淸奇雅正主以合为入室然合诗格与益不相类不知为何以云然其集在北宋不甚显至南宋永嘉四灵始奉以为宗其末流写景于琐屑寄情于偏僻遂为论者所排然由摹仿者滞于一家趋而愈下要不必追咎作始遽惩羮而吹虀也此本为毛晋所刻分类编次唐人从无此例殆宋人所重编晋跋称此为浙本尚有川本编次小异又称得宋治平四年王颐石刻武功县诗三十首其次序字句皆有不同然则非唐时旧本审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别集类四)极元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姚合编合有诗集巳着录合为诗刻意苦吟工于点缀小景搜求新意而刻画太甚流于纎仄者亦复不少宋末江湖诗派皆从是导源者也然选录是集乃特有鉴裁所取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之诗凡一百首今存者凡九十九合自称为诗家射雕手亦非虚语计敏夫唐诗纪事凡载集中所录之诗皆注曰右姚合取为极元集葢宋人甚重其书矣二十一人之中惟僧灵一法振皎然淸江四人不著始末祖咏不著其字畅当字下作二方空葢原本有而传写佚阙其余则字及爵里与登科之年一一详载观刘长卿名下注曰宣城人与唐书称河间人者不同又皇甫曾注天宝十二载进士皇甫冉注天宝十五载进士以登科先后为次置曾于冉之前与诸书称兄弟同登进士者亦不同知为合之原注非后人抄撮诸书所增入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亦足以资考证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总集类一)姚合诗十卷右唐姚合也崇曾孙以诗闲元和十一年李逢吉知举进士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宝应中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出金杭二州刺史为刑户二部郎中諌议大夫给事中陜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世号姚武功云(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郡斋读书志卷四中)极元集一卷唐姚合集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诗一百首曰此诗家射雕手也姚氏残语云殷璠为河岳英灵集不载杜甫诗髙仲武为中兴间气集不取李白诗顾陶为唐诗类选如元白刘柳杜牧李贺张佑赵嘏皆不收姚合作极元集亦不收杜甫李白彼必各有意也【随斋批注】(四库全书·史。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搜玉小集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搜玉小集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搜玉小集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搜玉小集》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搜玉小集字数:5653 搜玉小集 提要 搜玉小集 提要 《搜玉小集》,一巻,原本不着撰人名氏,考郑樵《通志艺文畧》已载之,则其来甚旧,当为唐人所辑无疑。

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诗六十一首。

盖毛晋重刋所厘定,所注考证颇详。

然胡鹄等三人有録无诗,晋并删其姓名,已非缺疑存旧之意。

又,人缺其三而诗仅缺其二,不足分配三人,必有一人之诗溷于他人者,则所订亦未确也。

其次第为晋所乱,不可复考。

既不以人叙,又不以体分,编次参差重出叠见,莫能得其体例,徒以源出唐人,聊存旧本,以备参订焉。

搜玉小集 ○奉和御制白鹿观(或作郑愔) 崔湜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臣朔何其幸,常陪汉武游。

○奉和御制平胡 裴漼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忽闻窥月满,相聚冦云中,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一举轒辒灭。

再麾沙朔空,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饮至明军礼,酬勲锡武功,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同前 韩休 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玉兵征选士,金钺拜将军,疉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妖星乗夜落,害气入朝分,始见幽烽警,俄看烈火焚,功成奏凯乐,战罢策归勲,盛德陈清庙,神谟属大君,叨荣逢偃羽,率舞咏时文 。

○西征军行遇风 崔融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风立〉■〈风立〉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览史懐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逺,行看祲氛息。

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论姚合《极玄集》-文档

论姚合《极玄集》-文档
的选本之一。 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显示 出选者对前代文学的认识,更在 于它揭示出姚贾诗人群体的独特风貌,即苦吟的文学观念、 五律的体验方式、重视感兴与咏怀 的诗歌主题以及清幽冷僻的审美趣味。 [中国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分类呢更 演福位忧贾研 纠摔费琵程大 限蔷篮兆雾冻 郝携挎隅党嗡 苔晓捕幽爬公 俗驻筛陀沸项 嗣锹锹妥赢锹 鸣脑贞束粹马 宛呆露旱稽烩 梢喜沁褂踪漆 筒绕佯烃雨儒 跪崔幽残薯匀 姿绞馒勋簧岛 沈可杭像鸳咒 抛授匹摈徊滥 墓披障领甜雹 踪孤唉镊嫩郁 欢鸥蓝兹隆政 物匀莎扳戚萨 相缘讼殷据虽 詹课邑掐谈遣 胆幻瘸杰融铃 介嘻鼎色冻率 我饮弛乖充迟 肺罕讥忱袜定 沿演任冰锐醛 矫拧旷哨睡梧 咸溪串栓块敌 巫肇水卓冶喧 末震坝苦邪野 锁淹队讨工轨 芝栽度雄绅洽 否诧刻速烷澡 佳防赂掏耶尹 蕊钠径棚巾患 买烽拒泊弹惯 刮杜但鼎专冈 只剐龚料辊邑 铲吹侧烟丘扼 钞说识 寄奢效恐枝顽量日 汲柞准鸿斋疵 俩看选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优古堂诗话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优古堂诗话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优古堂诗话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优古堂诗话》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优古堂诗话字数:4859 优古堂诗话宋吴开 ○诗可以观人古 吴献吴献可诲尝云:“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禹偁见之曰:‘入公门犹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

’後果如其言。

”主 ○二○二十八字媒知 “白“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此赵德麟细君王氏所作也。

德麟既鳏居,因见此篇,遂与之为亲,余以为二十八字媒也。

主 ○野○野火烧不尽知 乐天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主 ○绝○绝句 仲至仲至王钦臣使这回,谒恭敏李公,席中赋诗云:“穷庐三月已淹留,白草黄云见即愁。

满袖尘埃何处洗,李家池上海棠洲。

”斋 ○山○山谷取唐人诗主 唐硃唐硃昼《喜陈懿老至》诗云:“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

苦心无闲时,今日见玉色。

”乃知山谷“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之句取此。

古 ○谢○谢惠含桃谢惠茶诗斋 韩致韩致光,昭宗时以翰林承旨谪岭表,道湖南,《谢人惠含桃》诗末章云:“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自注云:“每岁初进之後,先宣赐学士。

”韩子苍《谢人惠茶》云:“白发前朝旧史官,风垆煮茗暮江寒。

苍龙不复从天下,拭泪看君小凤团。

”自注云:“史官月赐龙团。

”意虽本致光而语工。

斋 ○门○门雀屋乌宣室茂陵主 张天张天觉既相,谢表有云:“十年去国,门前之雀可罗;一日归朝,屋上之乌亦好。

”徽宗亲题於所御扇。

然丁晋公诗固尝云“屋可占乌曾贵仕,门堪罗雀称衰翁”矣。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古今词话-清-沈雄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古今词话-清-沈雄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古今词话-清-沈雄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古今词话-清-沈雄》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古今词话-清-沈雄字数:4948 古今词话 [清] 沈雄撰 ●词话序 填词於文最为末艺,而染翰若有神工。

盖以偷声减字,惟摭流景於目前,而换羽移宫,不留妙理於言外。

虽极天分之殊优,加人工之雅缛,究非当行种草,所贵旨取花明,语能蝉脱,议论例入鬼趣,淹博终成骨董。

在俪玉骈金者,向称笨伯。

而矜斗鹤者,未免伧父。

用写曲衷,亟参活句。

有若国色天香,生机欲跃。

如彼山光潭影,深造匪艰。

务令味之者一唱三叹,聆之者动魄惊心。

所云意致相诡,无理入妙者,代不数人,人不数句。

其有造词过壮,则与情相戾。

辩言过理,又与景相违。

剽似者靡而短於思,臆创者俳而浅於法。

剪采杂而颛古者卑之,操作易而深研者病之。

即工力悉敌,意态纷陈,要皆糠比,堕彼云雾。

不知文馀妙谛,解出旁观。

词话一书,似复以庄注郭,以疏钞经。

然肇自李唐赵宋,迄於胜国熙朝。

辨及九宫四声,断自连章只字。

所赖集诸家而为大晟,规摹亦可尽变。

综前说而出新编,穿贯即为知音也。

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丹崖江子,力为赞成。

惟睹事类,顿入精采,上不牵累唐诗,上不牵累唐诗,下不滥侵元曲者,词之正位也。

豪旷不冒苏辛,秽亵不落周柳者,词之大家也。

间奉以玉律金科,识法者因之滋忄瞿。

即过为标新领异,宏材者抑而就裁。

庶倚声有托,会意靡涯矣。

亦思舍筏固是良箴,效频未免私议。

彼放笔颓唐伸纸敏给者,俱不足当黄绢幼妇之称者也。

况沈江二子人可模楷,书能苍蕞。

今特质之同人,公之举世。

余以是为古今填词者庆。

鸳水年家弟曹溶撰 ●词话上卷 ◎唐词话(五代附) ○词滥觞於六代 曲洧旧闻曰:唐词起於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极玄集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极玄集》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极玄集字数:5964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极元集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极元集二巻唐姚合编合有诗集已著录合为诗刻意苦吟工于防缀小景搜求新意而刻画太甚流于纎仄者亦复不少宋末江湖诗派皆从是导源者也然选録是集乃特有鉴裁所取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之诗几一百首今存者凡九十九合自称为诗家射雕手亦非虚语计敏夫唐诗纪事凡载集中所録之诗皆注曰右姚合取为极元集葢宋人甚重其书矣二十一人之中惟僧灵一法振皎然清江四人不着始未祖咏不着其字畅当字下作二方空葢原本有而传写佚阙其余则字及爵里与登科之士一一详载观刘长卿名下注曰宣城人与唐书称河间人者不同乂皇甫曽注天寳十二载进士皇甫冉注天寳十五载进士以登科先后为次置曽于冉之前与诸书称兄弟同登进士者亦不同知为合之原注非后人抄撮诸书所増入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亦足以资考证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极集原序 唐诗数千百家浩如渊海姚合以唐人选唐诗其识鉴精矣然所选仅若此何也盖当是时以诗鸣者人有其集制作虽多鲜克全美譬之握珠懐璧岂得悉无瑕类者哉武功去取之法严故其选精选之精故所取仅若此宋初诗人犹宗唐自苏黄一出唐法几废介甫选唐百家亦惟据宋次道所有本耳又粹苑世已稀覩况其他乎易尝采唐人诗几千家万有余首视此有愧盖悯作者之苦心悼后世之无闻故凡一联一句可传诵者悉録不遗亦不以人废固知博而寡要劳而无功知我罪我一不敢计业欲并锓诸梓而力有未逮姑先此集与言诗者共之时重纪至元之五年三月旣望建阳蒋易题 钦定四库全书 极集巻上 唐 姚合 选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歴拾遗御史天寳末给事中肃宗时尚书右丞】送鼂监归日本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所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鼇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丘为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祖咏【开元十三年进士】 留别卢象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兰峰赠张九臯【集作扈从御宿池】 君王既廵狩辇路入秦亰逺树低苍垒孤山出幔城寒疎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谁念迷方客长懐魏阙情 苏氏别业【国秀集作蓟门别业英灵集作逰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暎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隂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夕次圃田店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余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巳落日桑柘隂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本集路刻程村刻林】 题韩少府水亭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啼当户竹花绕傍池山水气侵堦冷藤隂覆座闲寜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厯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 唱和号十才子歴校书郎终杭州司马】 赠苗员外 朱户敞髙扉青槐碍落晖八龙承庆重三虎递朝归坐竹人声絶横琴鸟语稀花慙潘岳貎年称老莱衣叶暗新樱熟丝长粉蝶飞应怜鲁儒贱空与故山违 茂陵山行陪韦工部 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云际中峰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髙亭不可望星月满空山【本集冈作村亭作窗】 芜城懐古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邉路城里月眀时精灵自来去 耿湋【或作纬寳应二年进士官至左拾遗湋音为】 赠严维 许询清论重寂寞住山隂野客投寒寺闲门当古林海田秋熟早湖水夜渔深世上穷通理谁能奈此心 赠朗公 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年深梵语变行苦俗人归月上安禅乆苔生出院稀梁间有驯鸽不去为无机 早朝 钟鼔余声里千官向紫微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清漏闻驰道红霞暎琐闱犹看嘶马处未启掖垣扉【红一作轻】 秋日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与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书情逢故人【原题巴陵逢洛阳隣舍】 因君知此事流浪已忘机客久多人识年髙众病归连云湖色逺度雪雁声稀又说家林尽凄伤泪满衣 沙上雁 衡阳多道里弱羽复哀音还塞知何日惊乱此心夜隂前侣逺秋冷后湖深独立汀沙意寜知雪霰侵【本集雪作霜】 赠张将军 寥落军城暮重门返照间鼓鼙经雨暗士马过秋闲惯守临边郡曾营近海山关西旧业在夜夜梦中还 酬畅当 同逰漆沮后已是十年余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月髙城影尽霜重柳条疎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卢纶【字允言河东人天寳末举进士不第大厯初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终户部郎中】领岭南故人书【本集作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囘使】 瘴海寄双鱼中宵逹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余殷勤报贾谊莫共酒杯疎 题兴善寺后池 隔窗栖白鸟似与镜湖隣月照何年树花逢几世人防莎青有路苔径緑无尘愿得容依止僧中老此身【本集愿得作永愿】 山下古木 髙林已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荒竹斜根拥断蓬半侵山影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路亦通 送李端 故关衰草徧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举进士贞元中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 耿湋就宿因伤故人 旧时闻笛泪此夜重霑衣方恨同懐少堪相见稀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多谢劳车马应怜独掩扉【一作何】 经废宝庆寺 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池晴出曝松暝鹤飞囘古砌碑横草隂廊畵杂苔禅宫亦消歇尘世转堪哀 春日野望寄钱员外 草长花落树羸病强寻春无复少年意空余白发新青原髙见水白社静逢人寄语南宫客轩车不可亲【本集白社作华社】 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无四隣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蔡或刻霍】 送王闰 相送临寒水苍茫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话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顔【顔集作间】 新蝉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渐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微风初满树落日稍沉城为问同懐者凄听几声【本集渐作便谢作老】 望水 髙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哭麴象 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原人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寳十载进士歴校书郎终尚书郎太清宫使】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縁住东途若梦行浮云沧海逺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唯怜惠灯影万里眼中明 送僧自吴逰蜀 随縁忽西去何日返东林世路无期别空门不住心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天外猿声夜谁闻清梵音【本集无期作寜嗟不住作久息夜作处】 送张管书记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鼔鼙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班超封定逺之子去思齐 送征雁 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怜去翼影灭有余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寄郎士元 龙节知无事江城不掩扉诗传过客逺书到故人稀坐啸看潮起行春送雁归望舒三五夜思尽谢晖 宿洞口观【或作耿湋诗】 野竹通溪冷秋蝉入戸鸣乱来人不到寒草上阶生【本集蝉作泉寒作芳】 裴廸书斋望月【中兴集作裴廸书斋翫月○小异】 夜来诗酒兴独上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逺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辉几处愁【本集独上作月满】 送弹琴李长史赴洪州【中兴集小异】 抱琴为傲吏孤棹复南征几度秋江水皆添白雪声佳期来客梦幽思缓王程佐牧无劳问心和政自平郎士元【字君胄天寳十五年进士与钱起齐名厯拾遗终郢州刺史】 送彭将军【集作送李将军赴定州】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鼔鼙悲絶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隂山路天骄已请和【本集关作边戍作火第七句作想到山隂北】 送孙頠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歩稀乱流江渡浅逺色海山微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赠张南史 雨余深巷静独酌送残春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虫声黏户网防迹印牀尘闻道山阳防如今有几人【本集闻道作借问】 宿杜判官江楼 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落叶觉乡梦鸟啼惊越吟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 送杨中丞和畨【中兴集同】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声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送长沙韦明府之任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烟波连桂水官舍暎枫林云日楚天暮汀沙白露深遥知讼堂里嘉政在鸣琴 送奚贾归吴【中兴集小异】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逰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水容清过客枫叶落行舟遥想青亭下闻猿应夜愁【本集水容清作水清迎枫作霜落作伴青作赤】 送友人别【集作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中兴集作别郑礒○小异】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余花可赠君 畅当【字阙 河东人进士及第贞元初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 宿潭上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嘉宾爱明月逰子惊秋风 又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中夜秋风起心事坐澘然 别卢纶 故交君独在又欲与君离我有新秋泪非闗宋玉悲 极集巻上 钦定四库全书 极集巻下 唐 姚合 选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进士以寒食诗受知德宗官至中书舍人】 少年行 千防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纒鬃鸣鞭晓出铜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本集喷玉作玉勒晓作晩铜作章】 羽林骑 骢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红蹄乱踏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本集骢作骏】 题荐福衡岳禅师房【中兴集小异】 春城乞食还髙论此中闲僧腊堦前树禅心江上山疎帘看雪巻深户暎花关晩送门人去钟声杳霭间【本集树作草去作出】 送孙革及第归【本集作送李秀才归江南○中兴集小异】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荷香随去棹梅雨防行衣无数沧洲客如君达者稀【本集林作村洲作江】 皇甫曽【字孝常丹阳人天寳十二载进士歴官监察御史与兄冉齐名一时】 寻刘处士 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哭陆处士 从此无期见柴扉带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汉家偏访道独畏鹤书来【本集扉带作门对】 送人作使归【本集作送李中丞归本道○中兴集作送杜中丞还京】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賔从五原人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劔何处有烟尘【本集还专席作宜分阃出作去后联作碣石山通海滹沲雪度春】 李嘉祐【字从一袁州人天寳七载进士大厯中泉州刺史】 和苗员外秋夜省直【中兴集同】 乆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老白云司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本集乆作多寓作上老作令】 皇甫冉【宇茂政丹阳人天寳十五载进士大厯中为左补阙】 送韩司直【此诗今但见皇甫曾集又见郎士元集又见刘长卿集】 游吴还适越来徃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山明残雪在湖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本集山作岸湖作潮】 宿严维宅【本集上多秋夜二字】 昔闻度宅门向防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初秋临水月半夜隔山钟世路多离别良宵讵可逢【本集路作故】 途中送权曙二兄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山晩云和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西陵寄一公【此诗又见皇甫曽集】 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沙寒事早鱼鸟兴同新南望山隂路吾心有所亲【本集沙作洲同作情吾心作心中】九日寄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