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国学典籍》期末复习资料之佛教(最全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

一、常识:

1、佛法的基本内容:苦(人生本质)、集(苦的原因)、灭(灭苦的方法)、道(涅槃)。

2、缘起论:诸法因缘而起,缘一般指关系和条件。“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功用,但其中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的“诸法实相”。

4、三宝:佛宝(佛陀),法宝(佛法),僧宝(僧伽),即“佛法僧”。

5、三藏:经律论。

6、佛教分类:大乘佛教(渡人)、小乘佛教(自渡)。

二、佛教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其中国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此阶段佛学主要依附于传统思想,并在与其交融中逐步发展。具体说,汉代佛学主要依附于神仙方术,魏晋则依附于玄学。

2、隋唐阶段,佛教鼎盛时期。此阶段佛学走上了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呈现出鼎盛兴旺的局面。中国化佛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佛学中国化的基本完成。

3、宋元明清阶段,佛教由盛转衰。

三、《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

四、《金刚经》思想内容:

《金刚经》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成书于古印度。以鸠摩罗什所译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为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以般若智慧破除一切名相,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

《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超越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们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要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思想与精神。这样才不会被宗教的形式蒙蔽住智慧的光芒,才能让思想从固有的囹圄中解放出来,见到世界的真相。

《金刚经》和《心经》比较:

金刚经讲述的,是般若智慧的实体,其性如金刚,无坚不摧;心经讲述的,是完全深入地运用般若智慧后的真实感受,是指明运行般若的结果。

般若是手段是方法是因,四大皆空见真心是果。依据般若波罗密多,能得到体验真空非空的真心觉受,因此经名为心经。

金刚经是度人的船,是斩魔的剑;心经则已经到岸,讲的是岸上风景。

所以,《金刚经》与《心经》不同,它已不是研讨划等值的学说,而是专于划出不等值的学说,但是这些不同亦是逻辑互通互证的。

五、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所谓“乘”,是梵文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1、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他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2、在修行目标和觉悟境界上,小乘佛教偏于自度,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带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

3、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在此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特色。为与小乘相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菩萨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阶段,即修习“菩萨行”阶段作为修行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在家修行,并不强调定要像小乘佛教徒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4、在教义学说上,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大乘佛教主张“人法两空”,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及客观事物存在,认为“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事物现象存在不过虚幻假象。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丰富中国文学原有词汇、句法、体裁,增加文学语言表现力和文学作品文采。如世界、演说、究竟、因果、单刀直入、一丝不挂、聚沙成塔、作茧自缚等。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使佛寺禅门成为白话诗文的重要发源地。佛教典籍体裁丰富,诗歌式、散文式,小说式、戏剧式,对中国后来文学体裁较大影响。

2、以超现实的想象力增添文学情趣,拓展国人思维,推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佛教文学的叙述通常以整个宇宙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对于魏晋南北朝之前整体偏重写实、缺乏想像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