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的系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MonitoredRehabSystems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MonitoredRehabSystems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Monitored Rehab Systems下月支智肯泛运动训练系统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毛显禹\支英豪\郑贺彬、陈文煜\金永喜\刘德民21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浙江温州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温州325027)【摘要】目的探冗Monitored Rehab Systems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痛■患者平衡功能及步 行功能的作用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 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采用M o­nitored Rehab Systems 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 统_,对比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4 、8、12 周后 F M A、B B S、B I评分、F A C评分,同时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4、8、丨2周后F M A、B B 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8、12周后F M A、B B S评分高于治疗4周后(/><0. 05),治疗12周后F M A、B B S评分高于治疗8周后(P< 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F M A、B B 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12周后F A 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8、丨2周后F A C评分高于治疗4周后 (Z3< 0.05),治疗12周后F A C评分高于治疗8周后(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F A C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6个月N I H S S评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对比均差异统 计学意义(P<〇.〇5),两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N I H S 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Barthel指数均高 于治疗前(P< 〇.05),治疗后6个月N I H S 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低于和高于治疗后(P< 0.05 ),且观察组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N1H S 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疾病 的发 展 和治疗 过 程 , 患 者 了解 各 种康 复手 段 让 及预后 , 除思 想顾 虑 。促进 护患 间 的有 效互动 , 解 使 其能确 立 现实 的 目标 及计 划 , 积极 配合 治疗 , 立与 树 疾病抗 争 的勇气 和毅 力 , 日常训 练 中更积 极 主动 , 在
给予一定 帮 助 , 以后 逐 渐 减 少 帮 助 , 患 者 独立 完 让 成 [ 。6 日常生 活 活动能力 训练 。鼓励 患者 自行完 4 ) ]
成 洗漱 、 进食 、 穿衣 等 日常生 活 活 动训 练 , 分 利用 充
健 侧肢体 帮助 患侧 肢 体运 动 , 次 训 练 以患 者 能耐 每 受 为度 。避免 运动 过 度 和不 足 , 情 变化 或 原 有症 病
护理 干预 , 取得 较好效果 , 告如下 。 报
1 2 2 康 复训 练 _. 1 康 复训练 应早 期 进 行 , 旦 患者 生 命 体征 稳 ) 一 定 , 经 学症 状 不再 发 展 后 4 神 8 h即 可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_ 。早期 以患肢 的被 动运 动训练及 良肢 位 的摆 放 3 ] 为 主并练 习床上 翻身 。关节 活动应 从大 关节到 小关
者及 家属予 以心理支 持 , 缓解 患者 的抑 郁情 绪 , 强 增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 进其 主动 锻炼 , 促 鼓励 家 属陪护 及 亲 友探 视 。护士巡 视 病 房 时多 使 用 鼓 励 性语 言 , 鼓 励 患者说 出 自己的感 受 , 强 护患 沟通 , 加 提供 有关 脑
F MA 与 MB I评 分 均 明 显 高 于 干 预 前 ( P< 均 0 0 )说 明采用康 复 护理 手段 能有 效改 善关 节活 动 .5 , 度, 防止 肌 肉痉挛 和 挛 缩 , 进 患 肢 功 能 的恢 复 , 促 减 少 临床神 经 功能 的缺 损 程 度 , 患 者 在 较 短 时 间 内 使

脑卒中认知康复的训练效果及对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脑卒中认知康复的训练效果及对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losis and health controls[J].Infect lmmun,1994,62:5 673—
5 678.
[3] FORTSCH D,ROLLINGHOFFM,STENGER S.IL一10 converts
human dendritic cells into maerophage—like ceUs with increased an 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virulent Myeobaeterium tuberculosis
alpha polymorphisms in a sample of Sicilian patients afected by tu-
berculosis:implication for ageing and life spa n expectancy[J]. Mech Ageing Dev。2003,124(4):569—572. [7] MADERUELO L D,ARNALICH F,SERANTES R,et a 1.Inter-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 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2001,24(2):70—74.
[2] SttNCHEZ E O,RODRIGUEZ J I,AGUDELO G,et a1.Immune
reponsiveness and lymphokine pro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
feron一^y and interleukin一 10 gene polymorphisms in pulmonary
tub erculo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7):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成 比、 年龄 、 程 、 病 疾病 程 度 等方 面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 . )具 P0 5, 0
带来 了沉重负担。 因此 , 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 、 生
活 自理 能力 、 动 工作 能力 , 劳 已成 为 临床 护 理 工 作 中一 个 重 要 课 题 。 院根 据 康复 原 理 和患 者 的 不 同情 况 , 订康 复 护 理计 划 , 本 制 进
护理组( 对照组 )组 , 2 实验组给患者神经 内科 常规治疗 , 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 , 为 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 对照组给 予神 经 内科 常规 治疗 和一般 临床护理。 采用B r e指数 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 a hl t 义。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 能明显改善 脑卒 中偏瘫患者的A L 提高其生存质 量。 D,
行康 复 护理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取 1 资料 与方 法 ,
有 可 比性 。组语 言 功能 障碍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 7 0 5 。 2 尸0 2<. ) 0 0
1 评 价 指标 及 方法 . 2 A L 用 B r e指 数 评 定 ( e Br e ne fatie f D采 a hl t t at l gx o cvts o h hi ii
1 护 理 措施 . 3
实验组和对照组 ,组分别为6 例 。 2 2 实验组 : 8 , 4 ; 男3 例 女2 例 年龄
2 ~ 3 ; 中脑 梗 死 2 例 , 出 血 3例 , 梗 死 合 并 脑 出血 4 ; 77岁 其 8 脑 0 脑 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心理护理 .1 3
脑卒 中起病急 , 患者对 突如其来 的生理功能障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对ADL的影响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对ADL的影响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对ADL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1-20T14:01:34.9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孙雁翔[导读]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观察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黑龙江省北安市 164092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方法 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康复组在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主要采用Bobath方法,由治疗师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

对照组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并辅以传统的按摩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30天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VA),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

其定义为: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小时或死亡。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体征的腔隙性脑梗死,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性脑梗死。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75%的患者因病致残,不同程度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康复医学作为脑卒中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早期康复的介入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干预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 图分 类 号]R 7 . 中 4 37 4 【 献 标 识 码 ]A 【 编 号 ]1 7 — 7 12 1 )3 4 — 2 文 文章 6 3 9 0 (0 t0 — 6 0
脑卒 中是 常见病 、 多发病 , 死亡 率较高 , 存活 患者多伴 有运 动功能障碍 , 主要表现为偏瘫 , 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负担Ⅲ 。 通过采取一系列 的康复 护理干预措施 ,可 以减轻 运动功能障碍
的 程 度 , 而 提 高 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 本 文 将 我 院 2 0 从 0 8年 1 ~ 月
神经功能的恢复 。( ) 1脑卒 中患者可 在床上进行翻身训 练 , 患者
取平卧位 , 手手指交叉在一起 , 双 上肢伸展 , 先练 习前方 上举 , 再
举 过 头 , 练 习 伸 向 侧方 。向 患侧 翻身 时 , 叉 的 双手 摆 向患 侧 , 并 交

临床 护理 ・
21 1第9第 期 0年 月 4 3 1 卷
康复 护理干 预对4 0
董 飞 男
A L 影响 D 的
( 浙江省富阳市人 民医院, 浙江富阳 3 10 ) 14 0 【 摘要】目的 探讨 通过采取 一系列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 而对脑卒 中后运动 功能恢复及 日常生 活能力 ( D ) A L 的影 响。方法 将我院 2 0 0 8年 1 一2 1 月 0 0年 1 月住 院治疗 的 8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 照组各 4 0例 ,其中干预组实施一 系
4 6. —
理能力 已成为 临床护理工作 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文 献报道[ 4 1 :
早期积极 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对减 少肢 体功能残疾起 到了重要 的
作用 , 尤其 是脑卒 中后 4~l d就开始康 复介入 最为有利 , 明 O 能 显改善急性脑卒 中患者 的运动功能和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降低 致残 率 , 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 。 A L评定采用修订 的 B r e 指数法 ( d i ate n D at l h Moie B r lI— fd h dxMB ) 进行 评定 , e , I 分进 食 、 如厕 、 饰 、 澡 、 修 洗 穿衣 、 转移 、 活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党春伟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1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

康复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03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康复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48小时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心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采用Fugl -Meyer (Fugl -Meye r Asse ssment ,FMA)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 thel 指数(Modified Bar thel Inde x ,MB 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

结果:康复治疗组患者的FMA 评分及MB I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2008)03-0190-03The eff ect ea rly compr ehen sive reha bil ita tion thera py on motor f unction in pa tients with acute str okeDAN G Chun 2weiDepurt met of Ne urology ,Fushun Mining Bur ea u G e neral Hospital ,Liao ning 113008,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 stigate the eff ec t of early reha bilitation treat ment o n motor f unction with acute ce rebral stroke .Methods :219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stroke wer 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re habilitation t rea tment group and contr aposition group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 comprised 116ca ses and contrapo sition group comp rised 103ca se s.Routine dr ug treat me nt was administ rated in both groups ,but synthetical reha bilitation t reatment ,including t he technique of neuromuscular promotion ,f 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 and psyc hothe rap y were applie d in contr aposi 2tion group during t he stabiliza tio n of t heir vital signs fo r 24to 48hours ,before treatment a nd af ter 3mont h ’s treat ment ,motor f unction of patient s wa s evaluate d according to Fugl -Meyer (Fugl -Me yer Asse ssment ,FMA )score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Barthel (Modif ied Bart hel Index ,MB I ).Results :FMA score and MB I score of reha 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 icantly higher tha n those of co ntraposition gro up ,and diffe rence were co nside red signif icant at P <0.01between t 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E a rly reha bilit atio n treatment can r ema rk 2ably improve motor f unction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 s with acute cere br al stroke.Key w or ds :early rehabilita tion acute cer ebr al stroke motor f unction activit y of daily living作者单位3 辽宁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相对数增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s t r o k e .M e t h o d s Me t h o d s 1 1 0 c a s e s o f a c u t e s t r o k e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r a n d o ml y .Th e 5 5 c a s e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r o u t i n e n u r s i n g,wh i l e t h e 5 5 c a s e s i n t h e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0 9 4 7 ( 2 0 1 3 ) 0 3 — 0 1 6 3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0 9 4 7 . 2 0 1 3 . 0 . 0 0 0
i n g . Ac t i v i t i e s o f d a i l y l i v i n g( ADL)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b y u s i n g Ba t h e l i n d e x e s .Re s u l t s Th e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e s o f t h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L 的系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赵焕英邢凤梅丁晓敏王莉张小丽汪凤兰(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2-2590-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67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08404);唐山市科技局基金课题(08130204A-1-2)通讯作者:邢凤梅(1964-),女,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慢性病护理研究。

第一作者:赵焕英(1986-),女,主要从事老年慢性病护理研究。

脑卒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肢体功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其幅度小、时间长。

为此我们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ADL 系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初次发病;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

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Glas-gow 昏迷(GCS )评分>8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活动性肝病、肝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不能配合检查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居住无法随访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以提高ADL 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干预。

ADL 系统干预小组由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组成。

康复师对患者进行训练45min /次,1次/d ,5次/w 。

康复护士对患者进行ADL 的监督与指导每日不少于60min ,5次/w 。

患者出院后康复师的训练采取患者复诊的形式,干预频率不变;康复护士进行入户ADL 系统干预,60min /次,2次/w 。

1.2训练方法1.2.1急性期(软瘫期)①保持抗痉挛体位;②体位变换;③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活动;④被动性按摩;⑤床上的主动性训练:通常以躯干肌训练为主,包括桥式运动,夹腿运动,摆髋运动,自助的上肢伸肌运动,摆肩运动,向两侧翻身,从健侧起坐,从患侧起坐等。

1.2.2恢复早期(痉挛期)①坐位平衡1、2、3级的训练;②坐位与站位转换的训练;③坐位屈膝与踝背屈的训练;④站位平衡1、2、3级的训练;⑤扶持或辅助下的步行训练;⑥独立的步行训练;⑦上下台阶的实用步行训练。

1.2.3恢复中、后期(相当于恢复期)①在继续纠正步态和姿势的基础上,使身体的运动功能进一步接近正常;②上肢和手的分离性运动训练。

1.3评价方法干预前、干预6w 后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测。

采用Fugl-Meyer 评测法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该方法总分100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Ⅰ级),50 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Ⅱ级),85 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Ⅲ级),96 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Ⅳ级),100分为运动功能正常。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

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就诊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所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见表1,表2。

表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n (%),n =50〕项目分组干预组对照组χ2值P 值性别男36(72.0)35(70.0)0.0490.826女14(28.0)15(30.0)脑卒中发作到入院时间(h )≤631(62.0)30(60.0)0.0420.838>61938.02040.0表2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x ʃs ,n =50)变量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年龄(岁)57.08ʃ9.1556.98ʃ9.050.0550.956GCS (分)14.44ʃ0.7614.40ʃ0.730.2690.789NIHSS (分)9.54ʃ2.749.44ʃ2.570.1880.8512.2系统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FMA 评分无差异(P >0.05)。

系统干预6w 后两组得分均有提高,干预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见表3。

表3两组脑卒中患者Fugle-Meyer 运动功能比较(x ʃs ,n =50)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干预前28.10ʃ11.6028.66ʃ11.86-0.24>0.05干预6w 后55.98ʃ12.5240.64ʃ11.646.35<0.013讨论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有一定的规律,有规律、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康复必然事半功倍。

我们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急性期(软瘫期)训练是为了预防失用性综合征及可能的并发症,为主动性训练创造条件,同时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活动。

恢复早期(痉挛期)的训练目的是降低肌张力以解除痉挛和训练分离运动。

恢复中、后期(相当于恢复期)是在痉挛基本控制之后,训练患者产生精细的、协调的、快速的随意运动。

ADL 系统干预强调以自身的主动活动为主,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1〕。

脑卒中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代偿和功能重组的自然恢复能力〔2〕。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3〕,给予良肢位的摆放〔4〕可以防止患肢的痉挛和关节变形;按摩、被动运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肢体感受调节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5〕。

ADL 系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1吴时新,徐红,李妹芳,等.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舒适度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0;24(11):3023-4.2白蓉,李哲,郭钢花.神经生长因子对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194-5.3丁邦娟,逄桂英.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体会〔J 〕.现代康复,2001;5(3):144.4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6.5王俊华,李群英,赖芳玲.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40-2.〔2011-04-14收稿2011-07-27修回〕(编辑赵慧玲/张慧)重组活化凝血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价值王雅琼李雯李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0)〔关键词〕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脑出血;早期治疗〔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2-259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68第一作者:王雅琼(1978-),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研究。

早期血肿扩大作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发生在6h 之内相对常见,6h 之后显著降低〔1〕,且血肿扩大与早期神经症状恶化和病死率增加相关〔2〕。

因此,通过超早期止血治疗进行干预可能会使早期血肿扩大最小化,目前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F Ⅶa )的出现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发病6h 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rF Ⅶa 药物来进行干预,来探讨rF Ⅶa 在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共64例,均符合自发性脑内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 检查证实。

病例入选标准:①发病后6h 之内;②年龄≥18岁;③24h 后能复查CT ;④获得知情同意。

病例排除标准:①继发肿瘤、血管畸形、使用抗凝药物及其他系统疾病等原因的脑内出血;②计划在24h 内行外科手术者;③入院时深昏迷的患者(Galsgow 昏迷量表GCS3-5);④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者;⑤既往脑内出血血肿尚未完全吸收者;⑥重大并发症或晚期疾病;⑦已知的肾功能损害与甲状腺疾病。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h 内应用治疗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5.8ʃ3.5)岁,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78.7ʃ12.6)mmHg 和(154.4ʃ14.2)mmHg 。

6h 内未用治疗组(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6.3ʃ2.7)岁,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75.5ʃ13.8)mmHg 和(152.5ʃ13.3)mmHg 。

治疗组用药前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在性别、年龄、引起出血的高危因素、发病时间、出血位置、最初的出血量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在发病6h 内静脉给予注射rF Ⅶa ,商品名诺其(Novo Seven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60kIU (1.2mg ),剂量为40μg /kg ,配制浓度为0.6g /L ,药品配制后,在2 5min 内推注完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8.0g ,每日一次,静脉点滴治疗,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24h 、2w 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 ),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 量表评分(mRS )。

治疗后24h 复查头颅CT ,并与治疗前比较,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即血肿体积=长ˑ宽ˑ扫描阳性层数/2;根据Brott 〔3〕标准将先后2次CT 血肿体积进行比较,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 ʃs表示,进行t 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2.124h 后头颅CT 血肿增大发生率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颅CT 的血肿〔(17.6ʃ3.5)ml 和(18.4ʃ2.8)ml 〕,差异无显著性(t =1.27,P >0.05);24h 后复查头颅CT 时治疗组血肿扩大(>33%)4例(12.5%);对照组血肿扩·1952·王雅琼等重组活化凝血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价值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