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对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热处理的影响

合集下载

叙述硅、锰、铬、镍、钨、钛、钒、钼等常用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

叙述硅、锰、铬、镍、钨、钛、钒、钼等常用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

叙述硅、锰、铬、镍、钨、钛、钒、钼等常用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一、硅的化学、物理性能不锈钢中的硅(以前称矽)的元素符号为Si原子序数为14:原子量为28. 086源子半径为 1.34A:晶格为钻石立方密度为 2.33g/cm3 (20qC)J熔点为1412qC。

二、硅在钢中的存在形态硅作为合金元素,在钢中含量最少为0.4%,最大为4.5%。

若含硅量超过4.5%,钢变得很脆,已无使用价值。

由于硅与碳的化学亲和力小于铁与碳的亲和力,所以硅在钢中不与碳生成化合物。

在含硅量少于10%的钢中,硅也不与铁生成化合物。

硅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索体和奥氏体中。

硅能强烈地促使钢中的碳以自由碳的形态析出,即称之为石墨化。

由于硅这种石墨化的作用很强,硅的存在甚至使钢中的渗碳体F3C变得不稳定。

三、硅对钢临界点的影响硅是提高钢加热时和冷却时相变临界温度的元素。

据测定,在含碳量为0.4%的钢中,每加入1%的硅,使铁索体与奥氏体的临界温度A吼和A r3。

升高40 - 50qC腔珠光体与奥氏体的临界温度Aci和Ari升高15 - 20qC。

因此硅提高了亚共析钢的退火、正火和淬火的温度。

但对过共析钢,如含碳1%的钢,硅这种提高钢临界点的作用就减弱了。

这是因为硅不生成碳化物,也不溶解在渗碳体中,硅只对铁素体发生作用,而在过共析钢中,铁素体的数量较少的缘故。

硅对钢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和终止转变温度Mz点基本上没有影响。

四、硅对钢过热敏感性、淬透性的影响硅降低钢的导热系数,又促使钢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造成加热时脱碳倾向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在加热过程中硅又使铁索体和奥氏体晶粒易于粗化。

这些因素,决定了硅增加钢的过热敏感性。

所以硅钢进行热处理时,升温速度不宜太快,保温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硅能降低亚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钢中含碳置越低,这一作用越显著(见表6-1-1)。

临界冷却速度降低,意味着增加钢的淬透性。

例如,含碳量为0. 5%,含硅量为1.5%的硅钢,直径30mm以内的工件,可以在油中淬透。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1.C碳是铸铁的基本组元,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碳石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碳渗碳体的形式存在,也正是碳在铸铁中的这种存在形式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在灰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7%-3.8%的范围内,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高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粗大的片状石墨,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但挠度较好;低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细小的片状石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挠度较差。

由于灰铸铁的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因此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对于亚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增加碳含量能提高流动性,反之,对于过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只有降低碳含量才能提高流动性。

在QT中含C量高,析出的石墨数量多,石墨球数多,球径尺寸小,圆整度增加。

提高含C量可以减小缩松体积,减小缩松面积,使铸件致密。

但是含C量过高则降低缩松作用不明显,反而出现严重的石墨漂浮,且为保证球化所需要的残余Mg量要增多。

2.Si硅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能减少碳在液态和固态铁中的溶解度,促进石墨的析出,因此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其作用为碳的1/3 左右,故增加硅量会增加石墨的数量,也会使石墨粗大;反之,减少硅量,会使石墨细小。

在灰铸铁中,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1%-2.7%的范围内,一般碳硅含量低可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流动性稍差;反之,碳硅含量高,流动性好,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

当薄壁铸件出现白口时,可提高碳硅含量使之变灰;当厚壁铸件出现粗大的石墨时,应适当降低碳硅含量,并达到提高机械强度和硬度的目的。

Si是Fe-C 合金中能够封闭r区的元素,Si使共析点的含C量降低。

Si提高共析转变温度,且在QT中使铁素体增加的作用比HT要大。

HT中C、Si 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提高碳当量促使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

降低碳当量可以减少石墨数量、细化石墨、增加初析奥氏体枝晶数量,从而是提高灰铸铁力学性能常采取的措施。

C、Mn、Si、S、P、Cr、Mo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与热处理时的影响

C、Mn、Si、S、P、Cr、Mo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与热处理时的影响

1、铬(Cr)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

可提高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

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

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

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

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

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

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1) 对钢的显做组织及热处理的作用A、铬与铁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城。

铬与碳形成多种碳化物,与碳的亲和力大于铁和锰而低于钨、钼等.铬与铁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σ相(FeCr)B、铬使珠光体中碳的浓度及奥氏体中碳的极限溶解度减少C、减缓奥氏体的分解速度,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但亦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倾向(2)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作用A、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时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时,效果较显著B、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C、在含铬量高的Fe-Cr合金中,若有σ相析出,冲击韧性急剧下降(3)对钢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的作用A、提高钢的耐磨性,经研磨,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B、降低钢的电导率,降低电阻温度系数C、提高钢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广泛用于制造永磁钢D、铬促使钢的表面形成钝化膜,当有一定含量的铭时,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硝酸)。

若有铬的碳化物析出时,使钢的耐腐蚀性能下降E、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F、铬钢中易形成树枝状偏析,降低钢的塑性G、由于铬使钢的热导率下降,热加工时要缓慢升温,锻、轧后要缓冷(4)在钢中的应用A、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淬透性,并可在渗碳表面形成含铬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B、弹簧钢中利用铬和共他合金元素一起提供的综合性能C、轴承钢中主要利用铬的特殊碳化物对耐磨性的贡献及研磨后表面光沽度高的优点D、工具钢和高速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耐磨性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回火稳定性和韧性E、不锈钢、耐热钢中铬常与锰、氮、镍等联合便用,当需形成奥氏体钢时,稳定铁素体的铬与稳定奥氏体的锰、镍之间须有一定比例,如Cr18Ni9等F、我国铬资源较少.应尽量节省铬的使用2、钼(Mo)钼在钢中能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

锰—硼抗磨白口铸铁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锰—硼抗磨白口铸铁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炼 , 要原材 料 为生铁 、 钢 、 种铁 合金 和变质 剂 。 主 废 各 试 样 化 学 成 分 见 表 l 。
表 1 试样的化学成分( 量分数 . ) 质
碰度 HR C
锌 态性 能
处 理
- [一 工 艺 c【 2 I 埂度/ HRC
2 0
6 2 l l
炉前变 质处理 和热 处理 是行之有 效 的途径 。 于锰 、 关 硼
氏 硬 度 计 上 测 定 . 击 韧 度 用 J 一O型 一 次 摆 锤 冲 击 冲 B3
试 验机 测定 . 结果见 表 2 其
自 口 铸 铁 的 变 质 处 理 在 炉 前 已 采 取 了 相 应 的 技 术 措 施 _ , 了进 一 步 改 善 和 提 高 材 料 的 冲 击 韧 度 , 宽 其 ]为 ] 拓
a or 00 li s. b e 10 0 tf e l Ke r y wo ds・ w e r r ss an n— ht a t l a —e i tM r Bw i c lon:h att e t e r c s - e —r a m ntp o e
为改善 白口铸 铁 的碳 化物形 态 , 高其 冲击 韧度 , 提
su~ Yu—u l
(d tra gie r n n tt t -No e ,Z e g h ) Un ・ s y, e g h u 4 0 0 -Ch n J a e i lEn n e i g I si e  ̄ u mh Ar a 0 hnz, &e i Zh n z o 5 0 2 rt ia) Ab t a t Th n l e c f u t n t g t mp r t r n n a e e o h tu t r n r p r iso h sr c e i f n eo s e i z n e e a u ea d ma g n s n t es r c u e a d p o e t ft e u a iJ e m r e

锰元素对钢铁的影响

锰元素对钢铁的影响

锰元素对钢铁的影响锰元素对钢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钢的显微组织及热处理的影响: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工业用钢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锰。

锰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能扩大奥氏体区,使临界温度升高。

锰还能极大降低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其作用仅次于碳)和钢中相变的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增加残留奥氏体含量。

此外,锰使钢的调质组织均匀、细化,避免了渗碳层中的碳化物聚集成块,但也可能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锰还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2. 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锰在增加强度方面的作用不及碳、磷、硅,但在增加强度的同时不影响延展性。

锰通过细化珠光体,可以显著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但也可能使延展性有所降低。

同时,锰还能通过提高淬透性来提高调质处理索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在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避免过热时晶粒长大以及回火脆性的前提下,锰不会降低钢的韧性。

3. 对钢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的影响: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钢的热导率会急剧下降,线胀系数会上升,这可能导致在快速加热或冷却时形成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增大零件开裂的倾向。

锰还会使钢的电导率急剧降低,电阻率相应增大。

锰含量的增加会使矫顽力增大,饱和磁感、剩余磁感和磁导率均下降,这对永磁合金有利,但对软磁合金不利。

当锰含量很高时,钢的抗氧化性能会下降。

锰与钢中的硫形成较高熔点的MnS,这有助于消除钢的热脆性,改善热加工性能。

然而,高锰奥氏体钢的变形阻力较大,且钢锭中柱状结晶明显,这可能会增加锻轧时的开裂倾向。

锰还能降低临界转变温度,从而提高碳锰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同时,锰能强烈增加碳锰钢的淬透性,但含锰量较高时,有使钢晶粒粗化并增加钢的回火脆性的不利倾向。

综上所述,锰元素在钢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影响钢铁的显微组织、热处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

然而,锰的影响并非全然积极,过高的锰含量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利的影响,如增大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降低抗氧化性能等。

锰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

锰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

锰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
锰在高铬铸铁中具有多重作用,具体如下:
1. 提高高铬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锰可以增加高铬铸铁中的组织致密度,抑制高温下铬的损失,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2. 改善高铬铸铁的韧性。

锰的加入可以降低高铬铸铁的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可塑性。

3. 提高高铬铸铁的耐磨性。

锰与铬的共同作用可以使高铬铸铁中形成更稳定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4. 提高高铬铸铁的抗氧化性能。

锰的添加可以形成一层锰氧化物膜,在高温、高氧环境中有效地防止高铬铸铁的氧化。

5. 在提高铸铁的“硬化能力”和材料的淬透性方面,锰元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适量增加锰,可以使材料获得强韧性、高硬度和高淬透性。

此外,在高铬铸铁中还常含有一定含量的铌、钛、铜等元素,这些元素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高铬铸铁的物理性能。

总的来说,锰元素在高铬铸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其力学性能,也增强了抗氧化能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铸造工程师或查阅铸造类书籍。

锰对HT280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锰对HT280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开发研究
锰对 !"#$% 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聂小武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 摘要: 生产实践研究表明: 当锰含量质量比在 !($)*!(#)范围内时, +,#-$ 可获得最佳的组织和性能。 锰, 灰铸铁, 力学性能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 #(()) !"#$%&文献标识码: ’; %(()*+)$, (%*% 某零件是空调压缩机主要零部件之一,材质为
&
试验 熔炼设备为中频感应炉, 使用快速热电偶测温仪
测量铁液温度。 铁液出炉温度为 &’%%()&’#%(, 浇注 尽量缩短铁液高温静置时间。 温度为 &*%%()&*’%(, 采用随大流孕育法,孕育剂 +’,-./ 的加入量统一为 ( 质量百分比) , 粒度为 #)*33。 化学成分试样 %01’2 直接在 !1%33 试捧上钻取,金相组织观察试块在试 棒中下部截取。 在其它化学成分及熔炼工艺不变的情况下, 碳当 量 ( 45) 控制在 106%)107%, 锰含量自低向高逐渐增加 进行, 主要试验结果如表 & 所示。 由表 % 中可见: !铸铁抗拉强度随含锰量的增加 而不断提高; 铸铁硬度 -.稳步提 "随着含锰量增加, 高。 试验结果表明, 在 -!/,(的 力 学 性 能 潜 力 很 大 , 其它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锰含量小于 时, 抗拉强度不符合技术要求, 组织粗大、 铁素 (0 ,%1 时, 随着锰含 体较多, 硬度偏低。当锰含量大于 (0 +(1
表&
熔炼 炉号
9: 含量对 !"#$% 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的影响

Mn元素对灰铸铁加工性能的影响

Mn元素对灰铸铁加工性能的影响

Mn元素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研究对象是壁厚为16mm的低牌号灰铸铁)
在实际机减加工观察时发现,凡加工困难的铸件在切削时铁屑卷曲且均高温氧化成蓝黑色,并有粘刀现象。

结合化学分析和金相分析,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基体中低熔点的三元共晶体在刀具切削的高温作用下(无冷却液)产生微观局部软化并粘附于刀刃上,使得刀具的切削能力急剧下降,此时铸件难以加工的表征不是“过硬”而是发粘。

若继续进行加工,则会产生越粘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就越粘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时间内机械加工无法继续进行。

结论:
加工困难并非硬度过高所致,锰低硫高形成低熔点三元共晶体是主因,根据Mn=1.7S+0.35修正后解决了加工困难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余春燕,女,1975年2月生,2000年6月太原理工大
学材料加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助教,030024,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2) 王 琦,女,1939年10月生,1962年7月太原工学院机械系毕业,教授,030024,太原迎泽西大街79号
收稿日期:2003201221
●应用技术研究
锰对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热处理的影响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余春燕1) 王 琦2
)
摘 要 对含锰<5%的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热处理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随锰含量的增
加,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的最佳淬火温度降低。

其主要原因是锰含量>2%后出现对过冷奥氏体的稳定作用,降低了A 1临界温度。

关键词 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 锰含量 热处理中图分类号 TG 16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877(2003)02-0042-02
金属磨损是造成机械零件失效的方式之一。

在各类磨损中,磨料磨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抗磨合金白口铸铁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发展甚快,应用广泛。

与其他合金白口铸铁相比,铬系白口铸铁的性能价格比颇具吸引力,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抗磨料磨损材料。

其中含铬8%~10%的中铬铸铁中,碳化物为M 3C 及M 7C 3型混合组织,其分布形态与低铬铸铁相比已不再是连续的网状,韧性更接近于高铬铸铁。

为了使其在抗冲击力较大的服役条件下使用,可以采用锻造、轧制等塑性加工方法来改善其组织,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研究表明,只有硬度和冲击韧性获得良好配合,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才具有最好的耐磨性,而热处理是控制中铬合金白口铸铁最终性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必须进行热处理。

为降低成本,本课题选择以锰代替钼来提高中铬铸铁的淬透性。

锰是一种价廉且资源丰富的元素。

Patwardhan 等人研究了锰对7%Cr 3%C 中铬铸铁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合金化的中铬铸铁可获得良好的硬度及韧性配合,其关键在于合适的热处理工艺[1]。

Patwardhan 研究表明:在中铬铸铁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在基体与二次碳化物之间的分配比例决定了中铬铸铁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2]。

而锰的加入会对其热处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
试验材料选用含铬8%~10%的中铬合金白口铸铁,考
察4种锰含量试验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见表1。

将锻后退火态的拔长条在砂轮切割机上切割成12mm ×12mm ×60
mm 的方形长条。

表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Cr
C
Mn
S i
S
P
A18.94 2.30 1.440.980.0520.045A28.96 2.28 2.320.820.0540.055A39.43 2.28 4.45 1.230.0330.051A4
9.25
2.31
5.01
1.10
0.041
0.054
1.2淬火工艺
淬火温度以830℃为基准,980℃为止,温度间隔为30℃,在每一温度下分别保温1.5h 后空冷,测其硬度。

2 试验结果和分析2.1 淬火硬度及显微组织
表2 不同温度淬火后硬度HRC
试样编号830℃860℃890℃920℃950℃980℃
A160.253.860.961.364.361.3A261.260.162.864.661.060.0A3
59.5
62.0
64.4
59.2
55.0
47.9
A4
61.2
61.6
60.1
57.6
52.1
44.7
表2为4种试样在不同温度淬火分别保温1.5h 空冷后的硬度值。

由表2可知,成分不同,达到最高硬度的淬火温度不同。

而最佳淬火温度就是在该温度下进行淬火热处理冷至室温时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数量最为合适,既保证了奥氏体几乎全部转化为马氏体,又保证了马氏体有足够高的含碳量。

如图1(a )(见第43页)为A1试样在最佳温度淬火空冷后金相组织,其为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二次碳化物。

各种成分试样最佳淬火温度与空冷时间为:A1,950℃+
1.5h 空冷;A2,920℃+1.5h 空冷;A3,890℃+1.5h 空冷;A4,860℃+1.5h 空冷。

・24・2003年第2期 4月26日出版
太原科技 T AIY UAN SCI -TECH
(a ) A1试样 (b ) A4试样
图1试样950℃淬火空冷后金相组织(×500)
2.2 分析和讨论
由图2可看出,
含锰量不同的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试样达到最高硬度的淬火温度不同。

当含锰量低时(1.4%),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增加,当含锰量高时(4.9%),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下降。

图2 锻造中铬铸铁硬度与淬火温度关系曲线 各种成分的试样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淬火温度范围,试样的成分不同,最佳淬火温度范围不同。

随锰含量增加,最佳淬火温度降低,含锰高的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较低温度即可淬硬,而随着淬火温度升高,硬度下降。

锰是弱碳化物形成的元素,当含锰量>2%后出现对过冷奥氏体的稳定作用,降低A 1临界温度。

锰对铸铁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形状影响很小,但它可使整组曲线向右并略向下移动,其影响程度也随锰含量增加而增大[3]。

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条件下,合金中锰含量越高,溶入奥氏体中的锰也越多,使Ms 点下降幅度越大,空冷时便会导致残留奥氏体大量
生成(如图1(b ),A4,950℃,1.5h 空冷金相照片),硬度降低。

而在较低的淬火温度下,碳及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提高Ms 点。

含锰高的合金,空冷可得到全马氏体组织,因而造成随锰含量增加最佳淬火温度下降,如图3。

图3 锻造中铬铸铁含锰量与淬火温度关系曲线 淬火温度的选择是从获得合金最佳机械性能和保证零件充分淬透两方面来确定的,确定硬度峰值附近为最佳淬火温度范围。

3 结论
在含锰<5%的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中,随着锰含量增加,最佳淬火温度降低。

其原因是锰含量>2%后出现对过冷奥氏体的稳定作用,降低了A 1临界温度。

参考文献
[1] Patwardhan A K.Manganese as an Additive to Chromium
White Iron for Producting Wear -Resistant Microstructure.AFS International Cast Metals Journal ,1981,6(1):3~9.[2] 吕炎夏.锻件组织性能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8.
[3] 盛小波,时惠英,王文河,等.锰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及
硬度的影响.铸造技术,1997(2):45~47.
(责任编辑 薛培荣)
E ffect of Manganese on H eat Treatment of Forged
Medium -chromium Alloy White C ast Iron
C 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T UT Yu Chunyan W ang Q 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law of the effect of manganese on the heat treatment of forged medium -chromium alloy white case iron con 2
taining manganese <5%is studied .With increasing manganese cont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quenching temperature of forged medium -chromium alloy white cast iron is reduced.It is mainly because that supercooling austenite is stable when manganese content >2%,and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A 1is lowered.
K eyw ords :forged medium -chromium ally white cast iron ,manganese content ,heat treatment

34・余春燕,等:锰对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热处理的影响2003年第2期 4月26日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