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合集下载

身体出现7种症状,或是糖尿病信号,该去查血糖了!

身体出现7种症状,或是糖尿病信号,该去查血糖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早期可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表现,很容易被忽略,但仔细观察,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出现以下几种症状要小心了!
1、经常口渴:经常口渴,喝水后还觉得喉咙发干,很可能是血糖过高,尿量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的。

2、尿频:尿频明显增多,可能与血糖过高,葡萄糖排入尿中,导致尿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的。

3、容易饿:糖尿病患者不能将糖转化为能量,因此容易出现饥饿感。

4、乏力:由于胰岛素缺乏,葡萄糖难以转化为能量,人体会变得疲乏无力。

5、体重突然下降:饮食未减,甚至增加,但体重却突然下降,也是糖尿病的一大表现。

6、皮肤瘙痒:由于皮肤内葡萄糖含量较高,可导致皮肤发痒。

7、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中约半数有阳痿的表现,尤其是肥胖者、中老年人阳痿,要高度怀疑糖尿病。

#唐纤谷#纤唐#纤唐一号。

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

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

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中老年人患这个病比较多,还有比较肥胖的人。

可是有些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也许糖尿病已经缠上了自己却并不自知,那是因为不够了解糖尿病。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介绍一下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吧!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1、视力变差:你的眼睛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2、咽干舌燥:喉咙干燥似火烧,喝水喝不停,排尿也变得频繁。

别以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

3、怎么吃都会瘦: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当你吃得多却瘦得厉害时,却是要警惕是否疾病在作祟,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都会使身体消耗更大。

当你胃口良好,吃很多食物体重却在下降,就要当心糖尿病。

4、刚吃完就觉得饿:吃了很多食物却仍觉得饿,这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机能失常,导致脂肪、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胰腺分泌过高的胰岛素,就会促使大脑产生空腹感,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5、夜尿增多:多尿是糖尿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体内血糖值升高,人体会敏感地获取到信息,并自动将其排除,导致小便次数增多。

因此,夜间尿频、夜尿增多的人群不要忽略这个信号,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病因是什么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糖尿病发病是什么症状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警示作用。

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上述情况时,能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真的是糖尿病,也好及时就医。

防止恶化,大家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注重健康。

糖尿病初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初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初期有什么症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患者常常在疾病进展到晚期之前出现一些症状。

那么在糖尿病的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糖尿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多饮、多尿。

由于高血糖导致尿糖排出,使得身体水分增加,导致口渴加剧和频繁排尿。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口渴和频繁排尿现象,建议及时就医。

其次,糖尿病初期还常伴有体重下降的症状。

高血糖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血糖,使得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患者容易感到疲倦和乏力,并伴有体重下降的表现。

如果没有进行减肥或者节食,但体重却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此外,糖尿病初期还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和感染频发。

高血糖破坏了血管壁,导致微循环障碍,使得皮肤容易出现瘙痒和干燥现象。

同时,高血糖也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患者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因此,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明显或者反复感染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另外,一些患者在糖尿病初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和视力下降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血糖引起水肿使得眼部组织中的光线不能正常折射,导致视网膜受损,使得视力模糊或下降。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视力出现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

总的来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隐匿,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尤其是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的可能。

及时发现糖尿病,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健康饮食、积极运动,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

23健康/解惑疾病家庭医生健博健康博览2023/11□文/赵玉遂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提及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被称为“三多一少”。

这些症状往往出现在2型糖尿病中、重度患者身上,而在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这些典型症状。

因此,等到出现了这些症状以后再去检查、治疗,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之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学会识别这些特殊表现对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其中2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更为明显。

然而,遗传给后代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易感性,即糖尿病患者的子女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病的风险将会增加。

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注意饮食控制、作息规律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以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对抗胰岛素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从而使得血糖升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很多人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容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者,尤其是腹性肥胖的人。

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这些病症都增加了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体重超标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数倍。

因此,预防糖尿病应从控制热量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和避免肥胖等方面入手。

除上述人群外,年龄≥40岁,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等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饭前经常饿晕“餐前饥饿现象”是糖尿病前期的常见症状,通常在体型较胖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糖尿病早期多种机制导致胰岛素生理作用减弱,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身体需要分泌大量胰岛素进行代偿。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和预防方法]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1、口腔问题糖尿病初期症状还可以整体表现在患者的口腔方面,比如说牙齿松动开裂等,牙周炎牙龈炎等等,这些都属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范畴。

2、四肢麻痹倘若经常出现手脱麻痺或者阵痛,那就有可能就是属糖尿病初期症状了。

另外,除了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整体表现为,夜间大抽筋。

3、时常饥饿饥饿感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两大特色,而且这种症状可以一直充斥糖尿病患者。

当一个正常人忽然整体表现出来食欲锐减,并且晴美味甜食时,我们就要留心,可能将这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整体表现之一。

4、体重减轻当你没运动,没喝减肥药,什么都蓬泰莱县的时候,体重忽然减低。

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很可能将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

因为在糖尿病初期症状时,血液内的葡萄糖无法被充分利用,从而使糖尿病初期患者的体重忽然减低。

5、口舌干燥口渴,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典型整体表现。

通常平时不怎么洗澡的人,现在突然间水杯不离手,这时就要当心,有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整体表现了。

6、便秘腹泻糖尿病初期症状有个特点,那就是呕吐之后痛经,痛经之后又呕吐,如此循环往复。

倘若呕吐与痛经交错发生,那就要猜测可能将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最出色能及时回去医院展开诊断。

7、眼病多发视力消退,视网膜疾病突发性等等,这些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特征。

8、皮肤抵抗力减弱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初期已经开始,就可以发生皮肤抵抗力的弱化。

冬天特别难发生冻疮,平时皮肤经常红肿,皮肤上发生伤口之后,糖尿病患者也不难痊愈。

这些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整体表现。

9、性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还整体表现在性功能上,尤其就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可以发生早泄等性功能问题。

女性则整体表现为月经不调等。

如果突发性地发生早泄或者月经不调,我们势必必须引发特别注意,这可能将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预警。

1.食用坚果精确地说道,就是食用杏仁、核桃和其他树生坚果。

80%人有糖尿病前期症状

80%人有糖尿病前期症状

80%人有糖尿病前期症状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长期高血糖。

糖尿病前期是指在发展成糖尿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人体已经出现了一些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据统计,大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糖尿病前期症状。

因此,了解并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又称为2型糖尿病前身、隐性糖尿病等,是指人体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但尚未达到糖尿病发病的临界值。

一般而言,血糖随餐后升高,常数高于正常人,而此时人体尚能输出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然而,如果不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糖尿病前期很可能会逐渐发展成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症状糖尿病前期症状是指在糖尿病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体已经出现了一些与糖尿病相关的体征或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糖尿病诊断之前数年内逐渐出现,但通常很难察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前期症状:1. 频尿和多饮频尿和多饮是糖尿病前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由于高血糖的刺激,肾脏过滤功能增强,导致尿液增多。

与此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引起口渴和多饮。

2. 多食和消瘦多食和消瘦也是糖尿病前期的明显症状。

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血糖作为能量来源,导致饥饿感增加,进而食欲亢进。

然而,由于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来提供能量,从而导致消瘦。

3. 疲乏和乏力疲乏和乏力也是糖尿病前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高血糖不仅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也会影响人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

体内能量的不足和代谢紊乱会导致人体感到疲倦和虚弱。

4. 皮肤病变糖尿病前期还可引发一些皮肤病变,如糖尿病性皮肤瘙痒和干燥、糖尿病性水肿等。

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和神经损害所致。

5. 视力模糊视力模糊也是糖尿病前期的常见症状之一。

高血糖会引起眼部水肿,导致晶状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眼球的近视调节功能,使视力发生模糊。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检测方法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检测方法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检测方法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亿成年人受到糖尿病影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对于有效控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一潜在风险。

二、早期症状1. 多尿频尿:多尿是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早期表现之一。

由于高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身体充分利用,肾脏需要更多工作来过滤血液中过量的葡萄糖。

因此,当我们在白天或夜间频繁地去厕所小便时,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早期的高血糖状态。

2. 口渴和多饮:由于高血糖导致身体排尿增加,人体会失去更多的水分,从而感觉口干舌燥并且渴望喝更多的液体。

这种口渴感常常和多尿频尿一起出现。

3. 疲乏无力:由于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供应,人们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乏力。

虽然这种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或归因于其他原因,但当出现在有其他相关症状时,就有可能是早期糖尿病的信号。

4. 食欲改变:体内缺乏能量并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人们食欲变化。

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旺盛,而其他患者则可能出现食欲减退。

5. 体重变化:不正常的体重变化也是一种可能与早期糖尿病相关的表现。

一部分患者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失去体重,而另一部分则会突然增加体重。

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警惕,并进一步咨询医生进行检查。

三、检测方法1.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最常用和可靠的检测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水平或随机血糖水平来评估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水平应在70-99毫克/分升范围内,而随机血糖应低于200毫克/分升。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HbA1c测试可以提供过去2到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与其他常规的血糖测试相比,这种测试更加方便和准确,因为它不需要进行空腹或特定时间点的测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在没有任何已知原因引起高血糖的情况下,HbA1c≥6.5%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早期糖尿病有哪些征兆

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早期糖尿病有哪些征兆

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早期糖尿病有哪些征兆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症状,只不过有些不太明显容易被人忽略,导致延误治疗,所以了解早期糖尿病的症状很是关键。

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1.乏力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2.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3.多尿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4.排尿困难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约占21%~42%。

这说明糖尿病与排尿困难的发生呈正相关,中老年人若发现排尿困难,在排除前列腺问题之外,还应该注意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5.性功能障碍血糖高可导致神经及血管病变,从而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可导致性欲减退、阴茎勃起不坚的症状。

所以,以往性功能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勃起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据调查,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阳痿者约占50%。

6.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7.反复感染常见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据统计,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概率比正常人高3~5倍。

8.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

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

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

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

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并结核病等。

常见的有下面两种类型:I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Ⅰ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的四级防护也称糖尿病的四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最为重要。

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主要措施是:①改变人群中与Ⅱ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过度营养、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和缺少体力活动等。

②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和监护。

通过以上努力,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级预防:目的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有效地治疗。

主要措施是:①通过健康查体及早发现糖尿病。

②对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筛查。

③对IGT人群进行运动、饮食治疗,并定期复查血糖、追踪观察。

通过以上努力,争取及早发现糖尿病并有效地治疗。

三级预防:目的是减少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措施是:①对已确诊的糖尿病人通过 a 糖尿病教育;b 运动疗法;c 饮食疗法;d 药物治疗;e 血糖监测等综合治疗方法使血糖长期稳定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②减少有害因素如吸烟、饮酒、纠正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高凝状态。

通过以上努力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四级预防:目的是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减少糖尿病人的致残和死亡。

主要措施是:①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应定期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及早发现并发症,并有效地治疗。

②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并发症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有效地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恶化,降低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严重的致死致残率。

长期吃降糖西药有副作用,吃了西药血糖还是不稳,这是一直困扰糖尿病患者的2大问题。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糖尿病病人宜食的蔬菜蔬菜类一般都含有较大量的食物纤维,进食后对控制糖尿病有益。

选择品种时,宜选用含碳水化合物及热量极少的蔬菜。

进食量较大时,应扣除相应量的主食。

一般来说,对含碳水化合物量很少的蔬菜不作严格的限制。

每进食500-700克闫主食约25克。

这些蔬菜包括大小白菜、油菜、鸡毛菜、菠菜、芹菜、韭菜、雪里蕻、莴笋、西葫芦、冬瓜、黄瓜、西红柿等。

对含碳水化合物中等量的蔬菜适当地限制。

每进食200-400克应闫主食25克。

这类蔬菜包括卷心菜、蕹菜、苋菜、丝瓜、茭白、冬笋、白萝卜、胡萝卜、大葱、洋葱、豆角、四季豆等。

对含碳水合物量大的蔬菜则应严格限制,并详细计算营养成分从主食中扣除。

这类蔬菜包括马铃薯、芋头、藕、大蒜、豌豆、蚕豆等。

糖尿病饮食量可计算:身高为基准兼顾年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不同,活动量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样。

年龄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少;而运动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消耗的能量多,就应该多吃一些;消耗的能量少,适当少吃一些。

身体瘦弱一些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胖一些的人,就要适当少吃一些。

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到机体能量储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身体瘦弱的患者本身就热能储备不足,如果再从事消耗能量过多的活动,必须增加摄食,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年龄大的人,能量消耗与年轻人相比大大下降,此时,如果进食过量,必然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加重病情。

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日消耗的各类食物量1.身高大于175厘米、正常体型或偏瘦的男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300克,豆类50克,蔬菜类450克,水果100克,肉类100克,蛋类50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2.身高小于175厘米、正常体型或身高大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250克,豆类50克,蔬菜类400克,水果80克,肉类75克,蛋类40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3.身高小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或正常体型的女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230克,豆类50克,蔬菜类350克,水果60克,肉类50克,蛋类38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4.肥胖女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190克,豆类50克,蔬菜类300克,水果50克,肉类50克,蛋类25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糖尿病饮食其实很简单不要把糖尿病饮食治疗看得有多难,从营养学角度看来,只要懂得科学搭配和食物生成营养原理,有时候“懒”一点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粗粮不要细作、蔬菜不要切、豆类整粒吃不要磨碎……这些饮食习惯上的“小窍门”都能大大减少身体降低血糖的生成。

其实归根到底,它们都牵涉到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新近引入的一个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豆类、乳类属低血糖生成食物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过去,我们一直沿用食物交换法指导糖尿病人如何选择食物,很多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对此又有一定认识,这种经典方法在糖控制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仅注意到化学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当,没考虑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类型以及其它食物成分对血糖的影响,尤其是交换表没有反映出不同食物在血糖反应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导致人体的血糖反应也不相同,因此,专家提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饮食,它比食物交换法更实用,更有效。

何谓“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其实它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它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它是一个比较而言的数值,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70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55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1)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必须做到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实践证实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使机体新陈代谢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糖尿病控制病情的首要条件,建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加强体育运动可以起到类似胰岛素作用,有助于降糖、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提高免疫功能。

(2)戒烟忌酒:长期饮酒会使糖尿病难以控制,病情加重,酒中的过量乙醇能直接损坏胰腺,使原本受损害的胰腺功能再受打击,难以恢复。

香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使血糖升高,使血小板粘着性增加,促使动脉硬化。

吸烟的糖尿病人,肾病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可见烟酒对糖尿病患者百害而无益,应严格戒烟忌酒。

(3)稳定情绪: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糖尿病病人在疲劳、焦虑、失望、情绪激动时,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性增强,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起血糖升高。

(4)糖尿病患者不会影响其获得美满的婚姻与家庭。

糖尿病患者性功能减退或阳痿,见于长期病情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可望在血糖得到控制后或适当治疗得到恢复,切忌滥服壮阳药物,耗伤津液,助火劫阴,加速糖尿病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