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哲学与人生章节an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返回
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返回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返回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认识即为“知”,实践即为“行”。我们要坚持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 事物的能力。
返回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人人都希望获得成功,避免失败。 但是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而且失败往往多于成功。 古今中外凡成功的人士都曾经历过失败;任何一项伟大 的事业在成功之前也都会有失败的过程。可以说,成功 与失败始终伴随着人类,伴随着人生的发展,伴随着人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
返回
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不断自我激励。《周易》中说:“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效法天道运 行的刚健,做到自立自强,奋斗不息。激励可以使自己的 精神振作起来,可以激发自己成功的信心与欲望,充分发 现和调动自己的长处和潜能。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战胜自 我,克服自卑。
返回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一 个显著特征就是着眼于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发展。 第一,个人与社会矛盾是规定人生发展全过程的基本 矛盾,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人 生也就不复存在。 第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 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人生的各种矛盾归根到底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返回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返回
第三节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返回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 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所谓统一,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它有两 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 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1)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任何无法判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和实践去解决,从而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

(2)略。

2.(1)人们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1.小伙子的核桃肯定卖不出去。

因为他只是机械地模仿老翁的方法,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货物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

2.(略)第三节1.(1)是积极行动的信念是王凯克服了最初的迷茫胆怯。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积极地去行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为只有勇敢地放手去干,才能增长才干,也只有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但需要注意,行动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仅凭自己的满腔热血蛮干。

·I·2.(略)第四节1.不正确。

小曹只看到环境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只有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办好。

片面夸大一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略)第二章第一节1.(1)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使这位同学感到困惑。

(2)不可行。

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生存和发展。

此外,人际关系具有交互性,该同学如果一直当“独行侠”,不主动与他人交往,别人也会逐渐孤立他,他就会深陷于这种困境中。

《哲学与人生》第一章

《哲学与人生》第一章

于客观事物。
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 观事物的。
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人们的经验、知识结构、情感、兴
趣不同,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 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仍然来源于 客观世界。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 意志等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特有的。
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
了 解 哲 学 基 本 理 论
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世界的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
神。
第二个方面是:人的思维有没有能力认识客观世界,或者说,世界是可知的还 是不可知的,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就是思维和客观存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没
第 12 页
正文 . 第一节
5
物质与意识
了 解 哲 学 基 本 理 论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概念规定了所有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 化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
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 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就是说,运动既包括物体的位置移动, 也包括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还包括人类思维的运动。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回顾学习的收获
总结在课程中学到的关于哲 学与人生的重要观念。
继续探索哲学世界
未来的应用与价值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哲学, 探索更多关于人生的哲学问 题。
展望哲学对我们未来生活和 思考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好地面 对困境并塑造自己的人生。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哲学是一门关注人生的学科,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对于理解人生问题至关重要。
为什么学习哲学对人生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
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解答生命的基本问题,如存在的意义、自由与责任以及幸福与意义。
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存在与本质
讨论我们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作为个体的本质。
自由与责任
探索自由意志的概念以及我们对行为负责的程度。
幸福与意义
思考幸福和生活的意义,探索如何追求真正的满足。
探索人生的哲学问题
1 生命的意义
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使命,寻找对生命有意义的活着的方式。
2 死亡的意义
探索死亡的存在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对我们行动的启示。
3 爱与友谊的意义
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爱和友谊如何赋予人生价值。
应用哲学于日常生活
1
如何应对困境和挑战
利用哲学的原则和思考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如何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哲学思考和自我反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3
如何追求真正的幸福
借鉴哲学思想,寻找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总结与展望

哲学与人生第三章

哲学与人生第三章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ENTER YOUR TEXT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ENTER YOUR TEXT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2、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 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3、把握事物的本质,必 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 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 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ENTER YOUR TEXT
1
培养科学的思维,必 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指导
2
3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要求人们运用辩证 要求人们遵循形式
第三章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复习
名词解释
ENTER YOUR TEXT
1.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 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樊,由低级到 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三章
CONTENTS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1、中职生要培养创新精神,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 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演示完毕 感谢大家的聆听

《哲学与人生》.doc

《哲学与人生》.doc

《哲学与人生》当今世界是一个崇尚科技理性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不可否认,当追求效用、享受生活的舒适和便利时,意义世界也迷失了,人们感到困惑。

在经历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哲学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的学科。

它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哲学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

它让生活精神健康,让人心胸开阔。

现代社会真正强大的不是身体,而是人的精神。

哲学可以让我们思考得更深、看得更远、做得更现实。

西方学者对哲学的普遍看法或误解将哲学定义为热爱智慧冯友兰:哲学是对生命的系统反思哲学反思、批判性思维1、哲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词源学解释:希腊哲学意味着热爱智慧。

原文指的是一种保持好奇的生活态度、探究一切事物的真相。

20世纪,西周时期的日本学者将中国古代哲学翻译过来。

皋陶・休谟《史记》:了解人使人聪明能干,而引导人走向和平使人幸福。

□古汉语:的意思是智慧、智慧、圣人。

向哲学学习就是让人们变聪明的学习。

哲学是对生活的系统思考。

(冯友兰)-任何对生活中最重要问题的研究都是为了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这种知识叫做哲学。

(胡适)哲学是用理性和理念反思和解释人类活动的哲学、。

(牟宗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考试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

哲学探索是宇宙和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最大的哲学问题是:世界是什么?生活是什么?科学家谈论哲学如果哲学被理解为对最普遍和最广泛形式的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可以被视为所有科学之母。

然而,科学的各个领域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对每一代人的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文学家关于哲学的论述最初是带着思乡的冲动到处寻找家。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他宁愿呆在家乡,也不愿呆在长安。

白居易:“沉重的话题”我生来就没有家。

我的心在家里。

白居易:德国哲学家谢林曾将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精神的回归”和“流浪精神的回归”。

哲学活动的本质是对家园的精神回归。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类人猿进化成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高级、最 完善的物质器官——人脑。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 官,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人脑这种高 度发达的特殊物质器官,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 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如此。人的意识能够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使人们得到真知,但是人 的意识也会虚幻和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如各种 谬论和迷信观点。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 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 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 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 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 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 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 们在此要探讨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 辩证关系,简而言之,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9世纪,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其自 身存在的缺陷,遇到了全面的危机。正是 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 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 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与总 结,形成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世界的 科学认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 应了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 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马 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 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理解自然界是客观的比较容易,理解人类 社会是客观的,相对来说就有些难度了。 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人们的一 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目的支配下进行 的。这就是说,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同于 自然界。尽管如此,人类社会仍然是物质 世界的一部分,是客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这句话出自哪位哲学家A、柏拉图;B、苏格拉底;C、孔子;D、泰勒斯。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2【判断题】青少年需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50.0分人生需要哲学智慧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列关于哲学与人生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B、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C、哲学与人生是不可分离的;D、哲学是书本上的知识,人生是实际的经验,两者属于不同范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2【判断题】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西方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不同之处在于:西方侧重于智慧,中国侧重于知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3分3【判断题】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理解。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用哲学智慧启迪幸福人生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学习好哲学,应该具有以下哪种态度A、顺从于习惯与常识,少发问;B、多学多记书本上的知识;C、“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怀疑精神;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2【单选题】以下关于哲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哲学有着很强的实际功用,因此青少年应该加强学习;B、能够改进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C、提高理论素养与文化素质;D、提升生存境界,丰富精神生活。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3【判断题】对世界及人生有着好奇心、想象力与发问精神,是学习好哲学这门学问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已完成成绩:66.6分1【单选题】“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A、是唯心主义哲学命题;B、是唯物主义哲学命题;C、兼具两种哲学流派特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2【单选题】关于唯物主义哲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主张物质决定意识;B、主张存在决定思维;C、主张社会思维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3【判断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0.0分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已完成成绩:80.0分1【单选题】“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的是()。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得分:0.0分2【单选题】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妄自菲薄;D、不自量力。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3【单选题】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句关于人生选择的论述,来自以下哪位哲学家()A、海德格尔;B、萨特;C、黑格尔;D、尼采。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4【判断题】“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人生选择是人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目的和理想,认识外部环境和时机,主动对未来发展做出的决断和选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性很大的事情是必然发生的;B、可能性很小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C、若明天降雨的概率是90%,则明天一定会下雨;D、不确定的事情发生的机会都是50%。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单选题】以下关于物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B、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C、物质世界具有统一性;D、多有的物质世界之间是彼此孤立的。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3【判断题】决定成败的关键是所选择的道路是否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人生选择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0.0分认清自我,立即行动已完成成绩:66.7分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需要人生行动的正确原因()A、通过人生行动,才能有衣食住行需要的生存资料;B、通过人生行动,才能提高人的认识和各种能力;C、通过人生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D、通过人生行动,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2【单选题】关于物质与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3【判断题】“稳如泰山”这个成语形象说明,泰山这样的庞然大物,是绝对静止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完善自我,立即行动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刘邦听从张良、樊哙劝诫,退出秦宫,最终夺取天下;这个实例说明:A、历史的发展带有偶然性;B、善待批评,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2【判断题】只有积极进取,立即行动,人生才能发展和进步。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50.0分把握规律,善于行动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冒险蛮干,盲目行动,总是会事与愿违,造成失败的结果,因为()A、缺少科学规划,没有遵守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B、目标不切实际,超出人的能力范围;C、事物自身内在的规律非常复杂,难以把握。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2【判断题】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3分3【判断题】如同破茧的蝴蝶,人的成长过程也有其固有的规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黑猩猩事例不能说明()A、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能力;B、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C、黑猩猩也具有自觉能动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单选题】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

这说明他()A、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判断题】半途而废与误入歧途的人生经历,大多与不能克服自己对欲望的追求有关。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人生的成功不需要社会他人的帮助,只要自己努力就行。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自强自立创造人生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表现()A、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B、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C、贪图享乐的生活作风;D、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50.0分2【判断题】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50.0分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要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首先需要我们A、坚持从实际出发;B、树立远大理想;C、抓住中心和关键。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自觉能动性与客观规律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

A、越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C、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3【单选题】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是()。

A、规律;B、意识;C、人;D、实践。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4【判断题】只要具有并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就能赢得成功、获取幸福。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5.0分联系是普遍的已完成成绩:66.6分1【单选题】“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与“瑞雪兆丰年”的俗语说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不是孤立存在的;B、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所在的集体;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B、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变化指的是数量的增减、位置的移动和简单的重复,没有质变。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3【判断题】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反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联系可以改变、决定事物的性质;B、人际交往关系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最高形式;C、个人的秉性具有稳定性,人际交往关系不能改变、决定身处这种关系中的个人。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50.0分2【判断题】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离开与他人的关系,人依然能够生存并发展。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50.0分积极看待人际和谐已完成成绩:60.0分1【单选题】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B、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C、偶然联系是一种本质联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2【单选题】孟子说“天时不如地理,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3【判断题】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是重要的,因此,人际和谐在现实中也是很容易实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4【判断题】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0.0分5【判断题】外部的、非本质、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不会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发展的实质和特点已完成成绩:80.0分1【单选题】“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2【单选题】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发展的实质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是前进上升的运动;D、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