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掌握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4.分析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预习内容(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4.指南针:。

(二)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1)内容:。

2.珠算①。

②。

(三)天文历法1.发展原因:。

2.表现(1)。

(2)。

(3)。

(4)。

(5)。

(四)农学研究1.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1)内容:。

(2)地位:。

1.战国时期:。

2.东汉末年:。

3.明朝:合作探究时间科技发明占全世界比例公元前6世纪以前57.4%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年—公元400年62%公元401年—1000年71%公元1001年—1500年57%公元1501—1840年4%1.为什么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人在科技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2.结合本图表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科技的特点。

3.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课堂练习1.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2.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3.以下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清明上河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新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

2019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提能训练: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解析)

2019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提能训练: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解析)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提能训练A 基础提升1.史学界一般认为,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

下列各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民间传说B.某家族的家谱记载C.官方史书记载D.汉代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张残片解析:民间传说、某家族的家谱记载、官方史书记载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遗址和墓葬里出土的文物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史实。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

下列图片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A B C D解析: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分析,A为指南针,B为张衡制造的浑天仪,C为中医练习针灸的铜人,D为活字印刷的模板。

郭守敬的简仪和浑天仪同为测量的天文仪器,故B符合题意。

答案:B3.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 )A.尊敬农民B.指导农业生产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和所学史实说明历法起到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答案:B4.王敏同学参加文化综合素质测试时,主考官让他指出下面连线中不正确的一项。

他的答案应为( )A.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章算术》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授时历》C.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 5日——《授时历》D.“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解析: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的位置,是战国天文学家石申的成就。

答案:B5、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C.《农书》 D.《农政全书》解析:玉米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于明清之际传入我国的。

A项成书于南北朝时期,B项成书于元朝,C项成书于元朝,D项成书于明中后期。

答案:D6、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 术
毕 昇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古人为 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 和动机荒谬可笑,但实验方法有可取之 处,最后导致火药发明。恩格斯高度评 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 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 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材料再现
•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 针。 • ──《萍洲可谈》
•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 南浮针,以揆南北。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 及烬屋舍者。 • ──《真元妙道要略》
实战演练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 反映出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流程: 纤维备料--
制浆-洗选 漂白--
配浆-上网成纸-烘干压光-切割包装。
• 公元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 物纤维纸,取代了竹
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 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
叫作“蔡侯纸”。
• 原料:树皮、麻头等
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中彻底推翻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
• “西方中心论”,为中国科技讨回公道。李约瑟困惑:中国古代科学技 术遥遥领先,为何到16世纪却衰落了?

①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2019年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包括四大发明及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封建社会后期,中国自然科学渐趋落伍。

本课分五目内容,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做了重点介绍。

第一目“四大发明”,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

第二目“《九章算术》和珠算”,重点介绍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两个突出成就,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第三目“《石氏星表》和浑仪”,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

第四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农学方面的两个方向的突出成果。

第五目“《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在传统中医学方面的成就。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原始资料,对以上五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各项成就的了解和掌握。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

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导与练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导与练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导与练【重点讲解】【难点分析】一、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三、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1.特点:宋元科技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继续领先于世界。

2.影响:科技发明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我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朝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四、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3.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

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5.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共1课时)
1.撰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短文,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对每个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字数在500字左右。
2.分析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600字左右。
3.选取一个古代科技发明,设计一份简短的科普介绍,以面向大众为目标,要求语言简洁、生动,易于理解,字数在300字左右。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体会,要求观点独到,具有启发性,字数在400字左右。
5.制作一份关于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6.挑战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古代科技发明,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现代应用等,字数在1000字左右。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科技成就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反思科技创新的意义。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如对古代科技成就的自豪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等。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跨学科教学,将古代科技成就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江苏省南通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 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传播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学习制作表格呈现学习要点的方法。

3. 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学习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自主先学】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②105年,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纸,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①中国古代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②,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③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 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和小牛皮,促进了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迎来了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交流促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回答:1.从材料一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从材料一、材料二看,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作用?2.据材料三,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影响?【反馈评学】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3张PPT)
不遥远 !!
继承先人遗志
第三篇 传承创新篇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对今天的暂时落后不自卑,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 智在历史上曾独放异彩! 对过去祖先的创造不沾沾自喜,因为那只是过去, 它并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 未来中国,科技兴国!中华少年,任重道远!
知识反馈
(1)“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 大成就。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 项发明产生于:
省时、省力、省钱
雕版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汲取千年精华
第二篇 思维拓展篇
拓展一:不同角度看四大发明的影响
(1)角度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
“光明来自东方!我们一切最初的科学知识 来自东方。”
—美国科学史家 乔治·萨顿
传播:通过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欧洲传播。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2)推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回首千年辉煌
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 卷子,证明我国在唐朝时已掌握 了雕版印刷技术 (世界最早、明
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
跨 ▲雕版印刷术:唐代出

越 现,宋代“黄金时代”
文时
化 空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传播 播信
宋代:毕升发明 泥活字
波 斯 传 到
史息 中 的
学家(如毕升),假如现在政府准备为毕升这位科学家 建立一座纪念碑,你将会撰写怎样的碑文?(要求:碑 文字数100—150) 2.献计献策:
中国现今科技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假如你作为一名关心中国科 技发展的社会人士,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科技 水平?
感悟先人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1.表现(1)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__________”,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________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____________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____________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_______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________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

_______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____________战胜骑士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____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_____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1)约成书于________。

(2)内容:采用____________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①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___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算筹(1)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________。

(2)_______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____________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3)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原因(1)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__________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

(2)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2.成就(1)中国古代历朝设有专门的____________机构。

(2)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月食、太阳黑子及____________的记录。

(3)战国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________的位置。

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4)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________、________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历法(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________”。

(2)元朝郭守敬编订了《__________》,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300年。

2.农学(1)西汉氾胜之的《____________》、北魏贾思勰的《____________》、元朝王祯的《农书》及明朝徐光启的《____________》,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①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500多年间______________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

②地位:是我国现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________问世、________编定,是__________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1)东汉未年,__________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写出的集大成的________专著。

(2)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誉为“____________”。

3.《本草纲目》(1)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____________图。

(2)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四大发明1.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送入太空。

追溯历史,中国最早的火箭武器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北宋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3.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作为研究性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 )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知识点二《九章算术》和珠算4.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A.割圆术 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C.极限思想 D.精确的圆周率知识点三《石氏星表》和浑仪5.2010年1月15日的日环食已成为一次科普盛会,不少天文爱好者被罕见的天文奇观所吸引,竞相到书店查阅、购买相关书籍“恶补”天文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这一天文仪器是( ) A.司南 B.简仪 C.算筹 D.针炙铜人知识点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6.中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精密历法的编定者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梁令瓒 D.郭守敬7.唐朝农民赵光奇若要从事食品的加工与贮藏,有可能参阅的书籍是( )A.《缀术》 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知识点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8.在治疗H1N1流感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工作者要研究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 D.《氾胜之书》9.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医药堂》邮票。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1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和欧洲的水平。

”但宋朝并未发生类似于欧洲的科技革命,其原因主要是( )A.宋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腐朽 B.宋朝对工商业不够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当时社会环境十分动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们的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2.阅读下列图表:年代科技发明(件)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项目数百分比项目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请回答:(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识清单一、1.(1)蔡伦蔡侯纸(2)①雕版彩色套印②胶泥活字(3)唐末宋朝(4)司南北宋 2.(1)小牛皮欧洲文化(2)资产阶级(3)远洋航行地理大发现(4)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二、1.(1)东汉(2)十进位值制(3)①应用数学②计算2.(1)算盘(2)明清加减乘除(3)朝鲜日本三、1.(1)农牧业 2.(1)天象观测(2)日食哈雷彗星(3)石申恒星石氏星表(4)浑仪简仪四、1.(1)殷历(2)授时历 2.(1)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2)①黄河中下游②最早最完整最系统五、1.战国西汉中医学 2.(1)张仲景中医(2)中医临床学万世宝典 3.(1)药物形态(2)东方药物巨典对点训练1.C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因此,应选C。

]2.C [培根所说的在文字、战争和航海方面的东西分别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3.D [印刷术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艺复兴,但如果说它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那是错误的,根源应该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4.B [十进位值制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它用有限的符号可以表示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5.B [司南是战国时出现的用于测方向的仪器,C项是数学方面的,D项与医学有关。

B项是郭守敬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6.D [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中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早了300年。

]7.B [从题目中的“唐朝”可排除C、D两项,因为C项成书于北宋,D项成书于明朝后朝,均发生在唐朝之后。

从题目中的食品加工与贮藏可排除A项,因为A项为一部数学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